老殘遊記 第三回 金線東來尋黑虎 布帆西去訪蒼鷹
關燈
小
中
大
話說衆人以為天時尚早,王小玉必還要唱一段,不知隻是他妹子出來敷衍幾句就收場了,當時一哄而散。
老殘到了次日,想起一千兩銀子放在寓中,總不放心。
即到院前大街上找了一家彙票莊,叫個日-昌字号,彙了八百兩寄回江南塗州老家裡去,自己卻留了一百多兩銀子。
本日在大街上買了一匹繭綢,又買了一件大呢馬褂面子,拿回寓去,叫個成衣做一身棉袍子馬褂。
因為已是九月底,天氣雖十分和暖,倘然西北風一起,立刻便要穿棉了。
分付成衣已畢,吃了午飯,步出西門,先到趵突泉上吃了一碗茶。
這趵突泉乃濟南府七十二泉中的第一個泉,在大池之中,有四五畝地寬闊,兩頭均通溪河。
池中流水,氵日婦有聲。
池子正中間有三股大泉,從池底冒出,翻上水面有二三尺高。
據土人雲:當年冒起有五六尺高,後來修池,不知怎樣就矮下去了。
這三股水,均比吊桶還粗。
池子北面是個呂祖殿,殿前搭着涼棚,擺設着四五張桌子、十幾條闆凳賣茶,以便遊人歇息。
老殘吃完茶,出了趵突泉後門,向東轉了幾個彎,尋着了金泉書院。
進了二門,便是投轄井,相傳即是陳遵留客之處。
再望西去,過一重門,即是一個蝴蝶廳,廳前廳後均是泉水圍繞。
廳後許多芭蕉,雖有幾批殘葉,尚是一碧無際,西北角上,芭蕉叢裡,有個方池,不過二丈見方,就是金線泉了。
全線乃四大名泉之二。
你道四大名泉是那四個?就剛才說的趵突泉,此刻的金線泉,南門外的黑虎泉,撫台衙門裡的珍珠泉:叫做“四大名泉”。
這金線泉相傳水中有條金線。
老殘左右看了半天,不要說金線,連鐵線也沒有。
後來幸而走過一個士子來,老殘便作揖請教這“金線”二字有無着落。
那士子便拉着老殘踅到池子西面,彎了身體,側着頭,向水面上看,說道:“你看,那水面上有一條線,仿佛遊絲一樣,在水面上搖動。
看見了沒有?”老殘也側了頭,照樣看去,看了些時,說道:“看見了,看見了!”這是什麼緣故呢?想了一想,道:“莫非底下是兩股泉水,力量相敵,所以中間擠出這一線來?”那士子道:“這泉見于著錄好幾百年,難道這兩股泉的力量,經曆這久就沒有個強弱嗎?”老殘道:“你看這線,常常左右擺動,這就是兩邊泉力不勻的道理了。
”那士子到也點頭會意。
說完,彼此各散。
老殘出了金泉書院,順着西城南行。
過了城角,仍是一條街市,一直向東。
這南門城外好大一條城河,河裡泉水湛清,看得河底明明白白。
河裡的水草都有一丈多長,被那河水流得搖搖擺擺,煞是好看。
走着看着,見河岸南面,有幾個大長方池子,許多婦女坐在池邊石上搗衣。
再過去,有一個大池,池南幾間草房,走到面前,知是一個茶館。
進了茶館,靠北窗坐下,就有一個茶房泡了一壺茶來。
茶壺都是宜興壺的樣子,卻是本地仿照燒的。
老殘坐定,問茶房道:“聽說你們這裡有個黑虎泉,可知道在什麼地方?”那茶房笑道:“先生,你伏到這窗台上朝外看,不就是黑虎泉嗎?”老殘果然望外一看,原來就在自己腳底下,有一個石頭雕的老虎頭,約有二尺餘長,倒有尺五六的寬徑。
從那老虎口中噴出一股泉來,力量很大,從池子這邊直沖到池子那面,然後轉到兩邊,流入城河去了。
坐了片刻,看那夕陽有漸漸下山的意思,遂付了茶錢,緩步進南門回寓。
到了次日,覺得遊興已足,就拿了串鈴,到街上去混混。
踅過撫台衙門,望西一條胡同口上,有所中等房子,朝南的大門,門旁貼了“高公館”三個字。
隻見那公館門口站了一個瘦長臉的人,穿了件棕紫熟羅棉大襖,手裡捧了一支洋白銅二馬車水煙袋,面帶愁容。
看見老殘,喚道:“先生,先生!你會看喉嚨嗎?”老殘答道:“懂得一點半點幾的。
”那人便說:“請裡面坐。
”進了大門,望西一拐,便是三間客廳,鋪設也還妥當。
兩邊字畫,多半是時下名人的筆墨。
隻有中間挂着一幅中堂,隻畫了一個人,仿佛列子禦風的形狀,衣服冠帶均被風吹起,筆力甚為道勁,上題“大風張風刀四字,也寫得極好。
坐定,彼此問過名姓。
原來這人系江蘇人,号紹殷,充當撫院内文案差使。
他說道:“有個小妾害了喉蛾,已經五天今日滴水不能進了。
請先生診視,尚有救沒有?”老殘道:“須看了病,方好說話。
”當時高
老殘到了次日,想起一千兩銀子放在寓中,總不放心。
即到院前大街上找了一家彙票莊,叫個日-昌字号,彙了八百兩寄回江南塗州老家裡去,自己卻留了一百多兩銀子。
本日在大街上買了一匹繭綢,又買了一件大呢馬褂面子,拿回寓去,叫個成衣做一身棉袍子馬褂。
因為已是九月底,天氣雖十分和暖,倘然西北風一起,立刻便要穿棉了。
分付成衣已畢,吃了午飯,步出西門,先到趵突泉上吃了一碗茶。
這趵突泉乃濟南府七十二泉中的第一個泉,在大池之中,有四五畝地寬闊,兩頭均通溪河。
池中流水,氵日婦有聲。
池子正中間有三股大泉,從池底冒出,翻上水面有二三尺高。
據土人雲:當年冒起有五六尺高,後來修池,不知怎樣就矮下去了。
這三股水,均比吊桶還粗。
池子北面是個呂祖殿,殿前搭着涼棚,擺設着四五張桌子、十幾條闆凳賣茶,以便遊人歇息。
老殘吃完茶,出了趵突泉後門,向東轉了幾個彎,尋着了金泉書院。
進了二門,便是投轄井,相傳即是陳遵留客之處。
再望西去,過一重門,即是一個蝴蝶廳,廳前廳後均是泉水圍繞。
廳後許多芭蕉,雖有幾批殘葉,尚是一碧無際,西北角上,芭蕉叢裡,有個方池,不過二丈見方,就是金線泉了。
全線乃四大名泉之二。
你道四大名泉是那四個?就剛才說的趵突泉,此刻的金線泉,南門外的黑虎泉,撫台衙門裡的珍珠泉:叫做“四大名泉”。
這金線泉相傳水中有條金線。
老殘左右看了半天,不要說金線,連鐵線也沒有。
後來幸而走過一個士子來,老殘便作揖請教這“金線”二字有無着落。
那士子便拉着老殘踅到池子西面,彎了身體,側着頭,向水面上看,說道:“你看,那水面上有一條線,仿佛遊絲一樣,在水面上搖動。
看見了沒有?”老殘也側了頭,照樣看去,看了些時,說道:“看見了,看見了!”這是什麼緣故呢?想了一想,道:“莫非底下是兩股泉水,力量相敵,所以中間擠出這一線來?”那士子道:“這泉見于著錄好幾百年,難道這兩股泉的力量,經曆這久就沒有個強弱嗎?”老殘道:“你看這線,常常左右擺動,這就是兩邊泉力不勻的道理了。
”那士子到也點頭會意。
說完,彼此各散。
老殘出了金泉書院,順着西城南行。
過了城角,仍是一條街市,一直向東。
這南門城外好大一條城河,河裡泉水湛清,看得河底明明白白。
河裡的水草都有一丈多長,被那河水流得搖搖擺擺,煞是好看。
走着看着,見河岸南面,有幾個大長方池子,許多婦女坐在池邊石上搗衣。
再過去,有一個大池,池南幾間草房,走到面前,知是一個茶館。
進了茶館,靠北窗坐下,就有一個茶房泡了一壺茶來。
茶壺都是宜興壺的樣子,卻是本地仿照燒的。
老殘坐定,問茶房道:“聽說你們這裡有個黑虎泉,可知道在什麼地方?”那茶房笑道:“先生,你伏到這窗台上朝外看,不就是黑虎泉嗎?”老殘果然望外一看,原來就在自己腳底下,有一個石頭雕的老虎頭,約有二尺餘長,倒有尺五六的寬徑。
從那老虎口中噴出一股泉來,力量很大,從池子這邊直沖到池子那面,然後轉到兩邊,流入城河去了。
坐了片刻,看那夕陽有漸漸下山的意思,遂付了茶錢,緩步進南門回寓。
到了次日,覺得遊興已足,就拿了串鈴,到街上去混混。
踅過撫台衙門,望西一條胡同口上,有所中等房子,朝南的大門,門旁貼了“高公館”三個字。
隻見那公館門口站了一個瘦長臉的人,穿了件棕紫熟羅棉大襖,手裡捧了一支洋白銅二馬車水煙袋,面帶愁容。
看見老殘,喚道:“先生,先生!你會看喉嚨嗎?”老殘答道:“懂得一點半點幾的。
”那人便說:“請裡面坐。
”進了大門,望西一拐,便是三間客廳,鋪設也還妥當。
兩邊字畫,多半是時下名人的筆墨。
隻有中間挂着一幅中堂,隻畫了一個人,仿佛列子禦風的形狀,衣服冠帶均被風吹起,筆力甚為道勁,上題“大風張風刀四字,也寫得極好。
坐定,彼此問過名姓。
原來這人系江蘇人,号紹殷,充當撫院内文案差使。
他說道:“有個小妾害了喉蛾,已經五天今日滴水不能進了。
請先生診視,尚有救沒有?”老殘道:“須看了病,方好說話。
”當時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