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須夢 第十四回 出意外被奸拆離
關燈
小
中
大
詩曰:
說起讒邪舞劍時,奸人之惡甚于罴。
淚添流水江潮漲,愁鎖秋山楚峽微。
伐木友朋服不解,關睢夫婦苦相離。
相思隻恐未相會,會猶會最可悲。
卻說蔔世傑回來舊宅,也不待擇日,即打掃一間房,整起一張床,點起蠟燭,排起果品,等候康夢鶴來成合婚之禮。
那知姚安海前日撞見了康夢鶴,要報此仇,即遣人去請高仁來。
姚安海道:“弟聞玉真承兄之惠,至今尚感不盡。
奈康夢鴿果然未死,是以玉真眷戀于他,而不暇及社兄。
必如何将夢鶴害死,斷了玉真念頭,他必實心待兄。
”高仁道:“康夢鶴在那裡?”姚安海道:“前日被光棍騙去銀兩,今寄栖在叢林庵中。
”高仁道:“你敢躁刀去殺他不成?”姚安海道:“不容刀殺,現今太爺是兄義父,可去你義父處告他。
說是光棍騙你銀子,扯我為幹證,用些銀子囑托該班,把康夢鶴當堂活活打死,叫誰來讨命?”高仁道:“蔔世傑還收我之聘銀,不如都告了他。
”姚安海道:“不可做一起告,且待害死了康夢鶴,再來區處。
那時怕他不還我娶?今康夢鶴未死,老哥亦再娶他不得。
”高仁即依計而行。
那太爺遂差兩個班頭速拿棍徒康夢鶴究問。
是日,康夢鶴正整起衣冠,喜悅自得,望世傑之家而來。
到了門首,世傑看見,出來迎接。
不料後面鐵鎖早已系在康夢鶴頸裡,康夢鶴吃了一驚,說道:“你是何人,敢來侮弄斯文君子?怕有法度麼?”那該班道:“我乃太爺公差,現有朱簽在此,要鎖拿你這光棍擊活活打死。
”苦得康夢鶴就如死的一般,正是: 半晌迷津幸得知,忽然非禍複相催。
英豪失意魂銷矣,喜處逢怨珠淚垂。
卻說康夢鶴被鎖到太爺行前候審,斯時高仁、姚安海俱在場。
夢鶴暗想道:“這個都是姚安海弄起鬼來害我,然不曉得他弄的是什麼鬼?等審了便知。
” 時長班入内禀報:“原、被、證齊了。
”太爺即開了衙門?坐在堂上,叫康夢鶴,問道:“你是何方人氏,敢來在此騙高仁的銀子?”康夢鶴道:“小生是漳州人氏,遊學到此,未曾見他的面,那裡胡騙他的銀?”太爺又問高仁,高仁道:“他當日假做賣珠客商,身負一皮箱,鎖得堅固,趕不到路站,借宿小生家裡,将一皮箱,說是真珠、琥珀,交小生收。
至次早,借小生銀一百兩,把這皮箱與小生做當,約次日就來取贖。
誰知他一去八九天,不見回來。
小生打開皮箱一看,盡是零碎石頭。
時有姚安海見證。
”乃吊姚安海,問道:“康夢鶴騙高仁的銀子,你果親見至?”姚安海道:“時小的才到他家,親見有銀交他。
”康夢鶴道:“實無此情。
這姚安海前日曾偷小生的銀子,被縣官靓了二十闆,經審在案,于今懷恨在心,唆謀高仁來誣陷小生,願老爺垂憐明察。
”那太爺雖受高仁囑托,但看康夢鶴儀容俊偉,出言吐氣概有才子之風。
勒寫供狀,康夢鶴供畢,呈上太爺。
太爺取來一看,隻見上寫道: 供狀人漳州康夢鶴為誣陷莫白,懇求昭察事。
竊惟萋菲奸讒,善創平地生波之詞;雀角穿屋,能生無風起浪之悲。
唾面白幹原素志,眦目捏誣心難知。
明系機關要害我,全無相争口頭資。
實是牛馬不相及,孰肯甘為直不疑。
漫漫暗想,斷非謀财緻官司;悠悠忖度,必是因色緻危。
切思不受于乘國,誰信肯食嗟來粢。
隻因前有安海結仇,無端個和高仁侵欺。
苟能審得無偏無黨,便各吾儒非棍非私。
伏望大人明鏡斧斷,垂念小子流落孤離。
生當仰天祈禱,死願結草報禧。
不在多言,伏乞台鑒。
太爺看得布詞有典故,押句步詩韻,心知是真才子,非光棍之比,不忍打他,然受高仁之銀,又不好放他。
想了一會,因說道:“這樁事屬莫須有,本府饒你一命,不加你罪,着你還本籍。
”差一衙役押解,禁他不許複來,好去在家安以讀書。
彼時許文泰、陳天英、杏必明等都在那裡看審,各懷手本,倘若丢發要打時,衆人俱要公呈保結。
及審完無事逐出,數人皆向前慰憫,含淚而别。
自是康夢鶴亦無見蔔玉真一面,即時解歸本省去了。
正是: 紅州衫柏千秋濕,易水衣冠萬古悲。
莫道英雄不下淚,英雄有淚隻偷垂。
那玉真聞知夢鶴之事,心下越生懊惱,眉央愈見皺聚,對世傑說道:“爹爹,你知高仁這一個好賊,不日定來強娶孩兒。
若不從他,俺一家定然遭他毒手了。
如今卻怎麼處?”世傑道:“吾兒有何計策?”玉真道:“少不得與他見官,乃能開交。
”正說間,不期張媽果然來說道:“高老爹擇了吉課,要來親迎,着我先來通知。
末〔知〕蔔秀才肯許他否?”世傑道:“吾兒已許康夢鶴
淚添流水江潮漲,愁鎖秋山楚峽微。
伐木友朋服不解,關睢夫婦苦相離。
相思隻恐未相會,會猶會最可悲。
卻說蔔世傑回來舊宅,也不待擇日,即打掃一間房,整起一張床,點起蠟燭,排起果品,等候康夢鶴來成合婚之禮。
那知姚安海前日撞見了康夢鶴,要報此仇,即遣人去請高仁來。
姚安海道:“弟聞玉真承兄之惠,至今尚感不盡。
奈康夢鴿果然未死,是以玉真眷戀于他,而不暇及社兄。
必如何将夢鶴害死,斷了玉真念頭,他必實心待兄。
”高仁道:“康夢鶴在那裡?”姚安海道:“前日被光棍騙去銀兩,今寄栖在叢林庵中。
”高仁道:“你敢躁刀去殺他不成?”姚安海道:“不容刀殺,現今太爺是兄義父,可去你義父處告他。
說是光棍騙你銀子,扯我為幹證,用些銀子囑托該班,把康夢鶴當堂活活打死,叫誰來讨命?”高仁道:“蔔世傑還收我之聘銀,不如都告了他。
”姚安海道:“不可做一起告,且待害死了康夢鶴,再來區處。
那時怕他不還我娶?今康夢鶴未死,老哥亦再娶他不得。
”高仁即依計而行。
那太爺遂差兩個班頭速拿棍徒康夢鶴究問。
是日,康夢鶴正整起衣冠,喜悅自得,望世傑之家而來。
到了門首,世傑看見,出來迎接。
不料後面鐵鎖早已系在康夢鶴頸裡,康夢鶴吃了一驚,說道:“你是何人,敢來侮弄斯文君子?怕有法度麼?”那該班道:“我乃太爺公差,現有朱簽在此,要鎖拿你這光棍擊活活打死。
”苦得康夢鶴就如死的一般,正是: 半晌迷津幸得知,忽然非禍複相催。
英豪失意魂銷矣,喜處逢怨珠淚垂。
卻說康夢鶴被鎖到太爺行前候審,斯時高仁、姚安海俱在場。
夢鶴暗想道:“這個都是姚安海弄起鬼來害我,然不曉得他弄的是什麼鬼?等審了便知。
” 時長班入内禀報:“原、被、證齊了。
”太爺即開了衙門?坐在堂上,叫康夢鶴,問道:“你是何方人氏,敢來在此騙高仁的銀子?”康夢鶴道:“小生是漳州人氏,遊學到此,未曾見他的面,那裡胡騙他的銀?”太爺又問高仁,高仁道:“他當日假做賣珠客商,身負一皮箱,鎖得堅固,趕不到路站,借宿小生家裡,将一皮箱,說是真珠、琥珀,交小生收。
至次早,借小生銀一百兩,把這皮箱與小生做當,約次日就來取贖。
誰知他一去八九天,不見回來。
小生打開皮箱一看,盡是零碎石頭。
時有姚安海見證。
”乃吊姚安海,問道:“康夢鶴騙高仁的銀子,你果親見至?”姚安海道:“時小的才到他家,親見有銀交他。
”康夢鶴道:“實無此情。
這姚安海前日曾偷小生的銀子,被縣官靓了二十闆,經審在案,于今懷恨在心,唆謀高仁來誣陷小生,願老爺垂憐明察。
”那太爺雖受高仁囑托,但看康夢鶴儀容俊偉,出言吐氣概有才子之風。
勒寫供狀,康夢鶴供畢,呈上太爺。
太爺取來一看,隻見上寫道: 供狀人漳州康夢鶴為誣陷莫白,懇求昭察事。
竊惟萋菲奸讒,善創平地生波之詞;雀角穿屋,能生無風起浪之悲。
唾面白幹原素志,眦目捏誣心難知。
明系機關要害我,全無相争口頭資。
實是牛馬不相及,孰肯甘為直不疑。
漫漫暗想,斷非謀财緻官司;悠悠忖度,必是因色緻危。
切思不受于乘國,誰信肯食嗟來粢。
隻因前有安海結仇,無端個和高仁侵欺。
苟能審得無偏無黨,便各吾儒非棍非私。
伏望大人明鏡斧斷,垂念小子流落孤離。
生當仰天祈禱,死願結草報禧。
不在多言,伏乞台鑒。
太爺看得布詞有典故,押句步詩韻,心知是真才子,非光棍之比,不忍打他,然受高仁之銀,又不好放他。
想了一會,因說道:“這樁事屬莫須有,本府饒你一命,不加你罪,着你還本籍。
”差一衙役押解,禁他不許複來,好去在家安以讀書。
彼時許文泰、陳天英、杏必明等都在那裡看審,各懷手本,倘若丢發要打時,衆人俱要公呈保結。
及審完無事逐出,數人皆向前慰憫,含淚而别。
自是康夢鶴亦無見蔔玉真一面,即時解歸本省去了。
正是: 紅州衫柏千秋濕,易水衣冠萬古悲。
莫道英雄不下淚,英雄有淚隻偷垂。
那玉真聞知夢鶴之事,心下越生懊惱,眉央愈見皺聚,對世傑說道:“爹爹,你知高仁這一個好賊,不日定來強娶孩兒。
若不從他,俺一家定然遭他毒手了。
如今卻怎麼處?”世傑道:“吾兒有何計策?”玉真道:“少不得與他見官,乃能開交。
”正說間,不期張媽果然來說道:“高老爹擇了吉課,要來親迎,着我先來通知。
末〔知〕蔔秀才肯許他否?”世傑道:“吾兒已許康夢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