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野史 第九十七回 脫脫決議開黃河
關燈
小
中
大
第九十七回脫脫決議開黃河
宋穆宗景新九年,左相白映雪卒,以令狐韬、歐陽懋德為相。
帝頗事聲色,經營土木,令采漳州水晶以作鏡殿。
尚書上官誠、樊東樓等進谏不聽。
帝席太平之業,日久宴安,且生猜忌。
時馮道南之子馮順為右丞,王武秀為郎中,楊俊為太子舍人,三人皆機巧便佞,善伺人主意,帝甚寵之。
又有左贊善韓欽明,乃韓昭猶子,議郎吳岌,乃吳廣之子,二人亦阿附上意,帝甚重之。
五人互相朋比,朝中目為五鬼。
王武秀昔日為神策營小吏,犯令,為庹靖虞候所鞭;吳岌亦坐法當斬,陳同恕而杖之。
二人遂倡言“國家承平,宜廢四大營,并歸六鎮。
”帝亦以歲費浩繁,租稅不敷,遂允其奏。
宰相令狐韬、樞密使嶽坤,極力谏阻不聽,二人奏曰:“陛下若節妄費,以務正用,國家之歲供,猶恢乎有餘。
”帝滋不悅,诏下。
有建昌節度使史進、翔龍府留守司都統制狄勇、杉關副元帥劉遇隆,三人聞之,不肯奉诏,一齊入朝,上表抗言曰:昭皇帝設四大營,以佐六鎮,星羅棋布,以備不虞,乃至善之策也。
陛下宜守成法,不可變易。
若雲經費不敷,則土木之費,珍玩之供,乃陛下近年始有此舉。
先帝在日,未之聞也。
且陛下承宗廟社稷之重,正宜親賢遠佞,節用惜财,以固國本,诏求直言,以培國脈。
不然,惟有負先帝艱難恢複之意,并恐失中外人民之望。
疏入,帝大怒曰:“欲廢四營,乃為國家惜費,汝等乃面侮朕躬,詣朕聽佞言耶?”立命斬之。
史進、狄勇神色不撓,亦抗聲言曰:“陛下不惜冗費,而裁正供。
四營若廢,武備不振,倘變生不測,老臣等立見其敗矣!可惜先帝十五年海道播越,創業艱難耳!”帝怒不可止,敕劍封下,群臣不敢進谏,時三人已綁出朝門。
史進目光如炬,大言曰:“自壞汝萬裡長城,異日定悔無及。
”陳太皇後在宮中聞之,立即命駕直出殿門,責帝曰:“汝父如龍,汝兄如虎。
國有大政,無不與群臣商妥始行。
在位數十年,并未妄殺一朝士,以人才難得,當為國家愛惜也!況史進、狄勇、劉遇隆三人,皆顯皇帝恢複創業功臣。
汝乙夜觀書,幾曾見誅殺功臣之主,能國祚綿永乎?必為若所欲,恐一敗塗地,将累及老身,不知死所矣。
”且責且泣而入。
帝大怒,即令人追回令旨,則三人綁至法場,業已斬決矣。
帝亦惱悔,诏厚葬之,贈史進為忠列侯,狄勇為武襄侯,劉遇隆為義勇侯,以原官蔭其子孫。
月餘,太皇後陳氏崩,帝哀毀不勝,郁郁寝疾,九月癸醜遂殂,在位十年。
穆宗子尚幼,以昭帝子承枯立為太子,至是即位,遂為成宗,以明年為嗣慶元年,從此四營既廢,六鎮空虛。
内而老成凋謝,外而宿将物故,宋祚不複永矣。
成宗禦極,稔知“五鬼”妨賢病國,盡放流之。
是年惠州府羅浮山崩,有尚書樊東樓歎曰:“羅浮乃宋業起義之所,今無故崩頹,時事可知。
”遂緻仕而去。
是時,元順帝改元至正,複行科舉,從右丞
帝頗事聲色,經營土木,令采漳州水晶以作鏡殿。
尚書上官誠、樊東樓等進谏不聽。
帝席太平之業,日久宴安,且生猜忌。
時馮道南之子馮順為右丞,王武秀為郎中,楊俊為太子舍人,三人皆機巧便佞,善伺人主意,帝甚寵之。
又有左贊善韓欽明,乃韓昭猶子,議郎吳岌,乃吳廣之子,二人亦阿附上意,帝甚重之。
五人互相朋比,朝中目為五鬼。
王武秀昔日為神策營小吏,犯令,為庹靖虞候所鞭;吳岌亦坐法當斬,陳同恕而杖之。
二人遂倡言“國家承平,宜廢四大營,并歸六鎮。
”帝亦以歲費浩繁,租稅不敷,遂允其奏。
宰相令狐韬、樞密使嶽坤,極力谏阻不聽,二人奏曰:“陛下若節妄費,以務正用,國家之歲供,猶恢乎有餘。
”帝滋不悅,诏下。
有建昌節度使史進、翔龍府留守司都統制狄勇、杉關副元帥劉遇隆,三人聞之,不肯奉诏,一齊入朝,上表抗言曰:昭皇帝設四大營,以佐六鎮,星羅棋布,以備不虞,乃至善之策也。
陛下宜守成法,不可變易。
若雲經費不敷,則土木之費,珍玩之供,乃陛下近年始有此舉。
先帝在日,未之聞也。
且陛下承宗廟社稷之重,正宜親賢遠佞,節用惜财,以固國本,诏求直言,以培國脈。
不然,惟有負先帝艱難恢複之意,并恐失中外人民之望。
疏入,帝大怒曰:“欲廢四營,乃為國家惜費,汝等乃面侮朕躬,詣朕聽佞言耶?”立命斬之。
史進、狄勇神色不撓,亦抗聲言曰:“陛下不惜冗費,而裁正供。
四營若廢,武備不振,倘變生不測,老臣等立見其敗矣!可惜先帝十五年海道播越,創業艱難耳!”帝怒不可止,敕劍封下,群臣不敢進谏,時三人已綁出朝門。
史進目光如炬,大言曰:“自壞汝萬裡長城,異日定悔無及。
”陳太皇後在宮中聞之,立即命駕直出殿門,責帝曰:“汝父如龍,汝兄如虎。
國有大政,無不與群臣商妥始行。
在位數十年,并未妄殺一朝士,以人才難得,當為國家愛惜也!況史進、狄勇、劉遇隆三人,皆顯皇帝恢複創業功臣。
汝乙夜觀書,幾曾見誅殺功臣之主,能國祚綿永乎?必為若所欲,恐一敗塗地,将累及老身,不知死所矣。
”且責且泣而入。
帝大怒,即令人追回令旨,則三人綁至法場,業已斬決矣。
帝亦惱悔,诏厚葬之,贈史進為忠列侯,狄勇為武襄侯,劉遇隆為義勇侯,以原官蔭其子孫。
月餘,太皇後陳氏崩,帝哀毀不勝,郁郁寝疾,九月癸醜遂殂,在位十年。
穆宗子尚幼,以昭帝子承枯立為太子,至是即位,遂為成宗,以明年為嗣慶元年,從此四營既廢,六鎮空虛。
内而老成凋謝,外而宿将物故,宋祚不複永矣。
成宗禦極,稔知“五鬼”妨賢病國,盡放流之。
是年惠州府羅浮山崩,有尚書樊東樓歎曰:“羅浮乃宋業起義之所,今無故崩頹,時事可知。
”遂緻仕而去。
是時,元順帝改元至正,複行科舉,從右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