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野史 第八十回 太乙陣生擒索虎
關燈
小
中
大
第八十回太乙陣生擒索虎
通蒯參政回營查點各軍,共折三萬有餘,大将死者,十餘員,副将牙将虞候等,共損數十員,遂大恚恨,曰:“宋人欺吾太甚!”遂召索虎通入帳議曰:“宋師難敵,非出奇不能制勝。
柳州舊有鹭鸶峽,地甚險惡,一線羊腸,盤屈峽内。
将軍可誘敵入峽,用攪地龍攻之。
吾引大軍阻塞峽口,敵軍可全覆也。
”索虎通曰:“參政計非不善,但已施之于七星岩摩天嶺矣。
宋将智勇足備者甚多,恐不能賺人峽。
”參政又曰:“然則決黃金河之水淹之。
”索虎通沉思曰:“水攻固是,宋軍下營,甚有法度,不當下流,且其營不遷徙。
黃金河之水,不能及也。
”蒯參政勃然變色曰:“然則裹糧坐甲,隻待天雷震殺宋師耶?”索虎通慌忙起謝曰:“非末将畏死。
欲求參政檄調慶遠府東蘭州黃幡營五将至,末将自能破敵。
”參政許之。
且說寇節度收兵回營,狄勇等四将見畢,寇節度日:“狄樞密兵在何處?”四将曰:“樞密随後至矣。
”樞密兵原赴桂林,中途,聞節度在柳州,大戰元兵,特令将等,倍道而進,以助成功。
寇節度甚喜。
次日,狄樞密大軍亦至,下寨畢。
寇節度随邀入營中,設宴款待,商議:“先破敵軍,次取桂林。
但元将索虎通智勇足備,樞密作何計校?”狄樞密曰:“索虎通長于攻戰,短于用謀。
前拒守昆侖,非定國用間,幾乎不能入關,聞蒯參政知兵信乎?”寇節度日:“蒯毅夫韬钤雖熟,多按死法,不足慮也。
來日複雷與樞密共破之。
” 時東蘭州黃幡營五将:一名薩吒利,一名魔贲,一名餘延陀,一名猛欲飛,一名蟒龍吉噜,皆僮部蠻酋。
因昔年随四帥征大理有功,元世祖因封為五虎将軍,立營東蘭州,彈壓土蠻。
五将俱面目猙獰,虬髯虎臂,粗莽巨偉,勇不可當。
所部蠻兵二二萬餘衆,皆耳帶金環,眼若銅鈴,身披鐵甲,手執棒杵之類。
當時蒯參政檄至柳州,索虎通大喜。
乃自統一軍,雜五将夷兵于内,練為六甲迷魂陣,以攻宋師。
次日,狄樞密、寇節度自引一軍探敵。
元軍以骁将楊樊、戴-出馬。
宋營王彥、狄勇飛出,戰不數合,元軍中炮聲震動,放出六隊夷兵,聯成一陣,奇形怪相,粗猛異常。
宋師驟見,錯愕不知所出。
夷兵皆赤發雙卷,碧眼突出,似欲噬人之狀,奮勇殺來,宋師退走。
狄、寇兩大帥麾兵接應,斛律亢宗、藍天蔚、慕容長率兵抵敵,奈六隊團結成陣,往來如飛,旗幟缭繞,钲鼓錯雜,幾于目昏耳聾。
混戰一會,該三将亦被圍在垓心,三将奮勇沖突,潰圍而出,已身帶重傷。
宋師大敗一陣,元将鳴金收軍。
宋師連日交鋒,俱不能勝,寇節度甚怒。
狄樞密曰:“一進一退,兵家之常,不足慮也!”聞元軍中大吹大擂,酌酒稱慶,狄樞密曰:“此誘敵也,置之不理,另尋計破之。
”兩大帥正商議破敵之策,忽飛馬報入:“永安公嶽招讨,統大軍至。
”兩大帥喜曰:“招讨若至,成功必矣!”率衆将士出營迎接。
且說永安公樞密正使嶽燕超,聞廣右大功不就,因奏宋主,自請領軍徇之,帝授以招讨,率兵一萬,舊日将佐任随調用。
嶽招讨奉诏,即調史進、劉-、庹靖、嶽坤四将相随,沿途打探。
聞宋兵尚在柳州,遂直入營中,與衆将相見畢。
因問敵勢若何,兩大帥曰:“敵勢已窮,而複征調夷兵,我師累-,今招讨至,破之必矣!此兵一敗,桂林乃囊中物也。
” 嶽招讨停兵數日,又聞元軍中征調鎮安府大将王龍,領峒丁五千至助戰,聲勢甚盛。
笑曰:“兵豈在多?”随命嶽坤往探其陣,則王龍全隊而出,鋒芒正銳,複繼以夷兵一陣,嶽坤大敗回營,心中惶恐,懼父論罪,嶽招讨責之曰:“既不能敵,便當全軍而還,如何造次?”遂喝退嶽坤,請二帥入營商議曰:“如此惡戰,非小小機謀所能敵也,吾有以破之矣。
”兩大帥曰:“如招讨令。
” 越日,嶽招讨先請二帥,一同升帳,大集将佐,謂曰:“胡元混我中國,非止一日,大宋龍興,業僅偏安,收複廣右,此其時矣!凡我将士同心努力,有功者賞,不用命者誅。
今元将既用夷兵,練陣惡戰。
我亦以陣法破之,我今所布陣,雖名曰太乙,而陣中按三垣混形,九星布政,定日辰。
論方位,明生克,擊父則子應,擊首則尾應,擊中則父子首尾皆應,大小将士俱各依令而行,勿得違誤!”衆将皆諾。
招讨遂取青旗一面,令種世虎領本部兵,俱青旗、青甲、青馬,駐紮正東方,上按北鬥貪狼星鎮寨。
如遇甲午三日、庚午三日、戊午三日,應休門出兵對陣;論相生,該正北文曲星,正南廉真星救應。
取白旗一面,令狄勇領本部兵,俱白旗、白甲、白馬,駐紮正西方
柳州舊有鹭鸶峽,地甚險惡,一線羊腸,盤屈峽内。
将軍可誘敵入峽,用攪地龍攻之。
吾引大軍阻塞峽口,敵軍可全覆也。
”索虎通曰:“參政計非不善,但已施之于七星岩摩天嶺矣。
宋将智勇足備者甚多,恐不能賺人峽。
”參政又曰:“然則決黃金河之水淹之。
”索虎通沉思曰:“水攻固是,宋軍下營,甚有法度,不當下流,且其營不遷徙。
黃金河之水,不能及也。
”蒯參政勃然變色曰:“然則裹糧坐甲,隻待天雷震殺宋師耶?”索虎通慌忙起謝曰:“非末将畏死。
欲求參政檄調慶遠府東蘭州黃幡營五将至,末将自能破敵。
”參政許之。
且說寇節度收兵回營,狄勇等四将見畢,寇節度日:“狄樞密兵在何處?”四将曰:“樞密随後至矣。
”樞密兵原赴桂林,中途,聞節度在柳州,大戰元兵,特令将等,倍道而進,以助成功。
寇節度甚喜。
次日,狄樞密大軍亦至,下寨畢。
寇節度随邀入營中,設宴款待,商議:“先破敵軍,次取桂林。
但元将索虎通智勇足備,樞密作何計校?”狄樞密曰:“索虎通長于攻戰,短于用謀。
前拒守昆侖,非定國用間,幾乎不能入關,聞蒯參政知兵信乎?”寇節度日:“蒯毅夫韬钤雖熟,多按死法,不足慮也。
來日複雷與樞密共破之。
” 時東蘭州黃幡營五将:一名薩吒利,一名魔贲,一名餘延陀,一名猛欲飛,一名蟒龍吉噜,皆僮部蠻酋。
因昔年随四帥征大理有功,元世祖因封為五虎将軍,立營東蘭州,彈壓土蠻。
五将俱面目猙獰,虬髯虎臂,粗莽巨偉,勇不可當。
所部蠻兵二二萬餘衆,皆耳帶金環,眼若銅鈴,身披鐵甲,手執棒杵之類。
當時蒯參政檄至柳州,索虎通大喜。
乃自統一軍,雜五将夷兵于内,練為六甲迷魂陣,以攻宋師。
次日,狄樞密、寇節度自引一軍探敵。
元軍以骁将楊樊、戴-出馬。
宋營王彥、狄勇飛出,戰不數合,元軍中炮聲震動,放出六隊夷兵,聯成一陣,奇形怪相,粗猛異常。
宋師驟見,錯愕不知所出。
夷兵皆赤發雙卷,碧眼突出,似欲噬人之狀,奮勇殺來,宋師退走。
狄、寇兩大帥麾兵接應,斛律亢宗、藍天蔚、慕容長率兵抵敵,奈六隊團結成陣,往來如飛,旗幟缭繞,钲鼓錯雜,幾于目昏耳聾。
混戰一會,該三将亦被圍在垓心,三将奮勇沖突,潰圍而出,已身帶重傷。
宋師大敗一陣,元将鳴金收軍。
宋師連日交鋒,俱不能勝,寇節度甚怒。
狄樞密曰:“一進一退,兵家之常,不足慮也!”聞元軍中大吹大擂,酌酒稱慶,狄樞密曰:“此誘敵也,置之不理,另尋計破之。
”兩大帥正商議破敵之策,忽飛馬報入:“永安公嶽招讨,統大軍至。
”兩大帥喜曰:“招讨若至,成功必矣!”率衆将士出營迎接。
且說永安公樞密正使嶽燕超,聞廣右大功不就,因奏宋主,自請領軍徇之,帝授以招讨,率兵一萬,舊日将佐任随調用。
嶽招讨奉诏,即調史進、劉-、庹靖、嶽坤四将相随,沿途打探。
聞宋兵尚在柳州,遂直入營中,與衆将相見畢。
因問敵勢若何,兩大帥曰:“敵勢已窮,而複征調夷兵,我師累-,今招讨至,破之必矣!此兵一敗,桂林乃囊中物也。
” 嶽招讨停兵數日,又聞元軍中征調鎮安府大将王龍,領峒丁五千至助戰,聲勢甚盛。
笑曰:“兵豈在多?”随命嶽坤往探其陣,則王龍全隊而出,鋒芒正銳,複繼以夷兵一陣,嶽坤大敗回營,心中惶恐,懼父論罪,嶽招讨責之曰:“既不能敵,便當全軍而還,如何造次?”遂喝退嶽坤,請二帥入營商議曰:“如此惡戰,非小小機謀所能敵也,吾有以破之矣。
”兩大帥曰:“如招讨令。
” 越日,嶽招讨先請二帥,一同升帳,大集将佐,謂曰:“胡元混我中國,非止一日,大宋龍興,業僅偏安,收複廣右,此其時矣!凡我将士同心努力,有功者賞,不用命者誅。
今元将既用夷兵,練陣惡戰。
我亦以陣法破之,我今所布陣,雖名曰太乙,而陣中按三垣混形,九星布政,定日辰。
論方位,明生克,擊父則子應,擊首則尾應,擊中則父子首尾皆應,大小将士俱各依令而行,勿得違誤!”衆将皆諾。
招讨遂取青旗一面,令種世虎領本部兵,俱青旗、青甲、青馬,駐紮正東方,上按北鬥貪狼星鎮寨。
如遇甲午三日、庚午三日、戊午三日,應休門出兵對陣;論相生,該正北文曲星,正南廉真星救應。
取白旗一面,令狄勇領本部兵,俱白旗、白甲、白馬,駐紮正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