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野史 第七十五回 寇節度力戰青龍嶺

關燈
谕,令各安生業,勿得驚慌,倉庫不動,窮民無靠者,皆赈恤之。

    思恩之民大悅。

    上林、遷江等聞之,皆送降表至。

    又聞馬晉臣一軍,已下田州,因攻太平,為元将所困,乞援。

    寇節度即令史良璧暫守思恩,自率餘兵,往取太平。

     按太平府所轄兩縣一十六州,地最遼闊,守臣乃上都路兵部左侍郎阿爾隻思,左遷鎮此。

    部下二将,一名商三(纟辟),一名公孫冤,皆萬人敵。

    骁将甚廣,兵亦充足,馬晉臣一人如何能敵?方至安平州,遂為所敗,再過養利州,又敗于雞公嶺,自知不敵,星夜求援。

     寇節度兼程而進,正遇元将商三(纟辟),追殺宋師甚急。

     寇節度大怒,列開人馬,放過馬晉臣,挺槍而出,與商三(纟辟)大戰三十餘合,不分勝敗。

    馬晉臣亦驟馬夾攻,商三(纟辟) 始力怯敗走。

    寇節度不追,約兵屯住,打聽阿侍郎重兵現屯羅陽縣青龍嶺,二将兵屯永康州白虎山。

    寇節度日:“先破二将,阿爾隻思膽落矣!”斛律亢宗已下鎮安,亦引大軍來太平助戰。

     寇節度甚喜。

    越日,自統一軍,直犯白虎山讨戰。

    商三(纟辟) 命骁将甘受和出馬,寇節度大怒,隻一合斬之。

    商三(纟辟)、公孫冤怒發如雷,雙馬出戰,寇節度、馬晉臣随與交鋒,不數合,元軍後隊,無故自亂。

    商三(纟辟)、公孫冤着驚,虛掩一槍,回馬便走。

    原來斛律統制一軍已到,探得元兵屯于此山,遂從山後直襲後軍,元兵背腹受敵,遂敗。

    商三(纟辟)、公孫冤棄了白虎山,望羅陽而走。

    寇節度合兵一處曰:“此去離永康州甚近。

    ”随令吳廣拔了永康,以為停兵之所,再攻羅陽。

     吳廣引兵圍永康州,五日下之;洪時錦亦分兵,取了思陵;王彥又大破江州,餘更納降數處。

    太平大震,諸将仍舊合兵,來攻羅陽。

    寇節度遂揀選一片平曠之地,北據連山,南憑高岡,左右皆有襟帶,将兵下寨。

     次日,阿爾侍郎自率二将,忿來讨戰。

    寇節度見元兵靠定青龍山列陣,即調斛律亢宗、馬晉臣、洪時錦、吳廣、王彥五将,各統一隊,分别旗甲、鞍馬等類,列成五龍奔海之陣,仍自挺槍上馬對敵。

    公孫冤一刀一馬即出,寇節度與戰數合,即退。

    公孫冤不識陣法,望陣追來。

    寇節度将星旗招展,五将一齊殺出,公孫冤全隊被困,死戰不已。

    商三(纟辟)忙引兵來接應,見無路可人,正揮士卒左右沖殺,寇節度飛馬已至,大喝一聲:“商三(纟辟)死于槍下!”立即率兵,直取阿爾隻思。

     元軍十餘員骁将一齊抵敵,節度全無懼怯,戰敗數人。

    不一會,五将已将公孫冤戰死陣中,各引軍助戰,寇節度便棄了衆骁将,又縱馬來擒阿爾隻思。

    阿爾侍郎舍命奔走。

    寇節度便拈弓搭箭,觑定射去,阿爾隻思中箭落馬。

    寇節度急棄弓于地,飛馬來取首級。

    馬到時,竟被元軍奪去。

     元軍骁将又被諸将殺死數人。

    元兵大敗,又棄了青龍嶺,已知羅陽不守,急奔太平。

    寇節度合衆将之兵,連夜追之,直抵太平。

    一時城東放火,城北鳴钲,城西喊殺,城南擂鼓,一日一夜,攻陷數處。

    阿爾侍郎中箭,傷重而卒。

    城中驚慌,軍民無主,文武官吏,缢者、刎者不一,餘皆納降。

    寇節度令大軍屯于城外,自引一軍,率将佐入城,撫慰軍民,約定秋毫無犯,人心既定,乃分兵命将徇下安平、養利諸州。

    旬日之間,各處皆有捷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