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野史 第五十八回 牡丹钿玉奴擇婿

關燈
,送某處”、“此某生詩也,送某處”,逐一送去,亦未細審詩囊所貯之物。

    而東樓之詩,恰恰誤筆标為“竹溪王生開馴。

    “王生開馴,轉誤為樊生東樓之詩。

     獨有東樓此時,得詩稿送還。

    見俱有潤筆,喜不自勝。

    開緘視之,乃封銀五錢。

    再看詩稿,卻非已原詩,為五言律二首。

    心中大疑。

    細審詩意,亦僅詠紅梅之色香而已。

    一時躊躇暗思“此詩豈夢蘭之再韻耶?抑閨中之屬和耶?”而家人口中,詩囊紙上,明明言原韻奉還,益發不解。

    東樓滿望姻事克諧,在此次詩為之媒,讵知乖舛無常,望空捉雪。

    已痊之病,漸欲複發”既而轉念曰:“樊東樓,何執迷乃爾?改日夢蘭兄至,問之自見分曉。

    ”遂日日專望夢蘭,探王昌之消息。

    殊夢蘭有母舅梁崧,因亂移家棗陽。

    目下宋師平定漢東,收複襄陽,招納賢俊。

    梁崧已投宋出仕,授武經大夫,轉薦鄭夢蘭于宋帥嶽招讨。

     梁崧書達房縣,夢蘭得知,即奉母命赴襄陽。

    一以省舅,一以自圖進取,于賞花招飲後五日,即與馬陵同去。

    東樓得此信息,心如冰冷,自念姻事坎坷,左右。

    鄭氏量無複諧之理,樓前邂逅,特鏡花水月耳。

    遂将此念擯棄不題。

     一日,忽有數十壯士,馬上擁一軍官,款門問曰:“樊先生東樓,可在家否?”樊鴻應之。

    軍官自言:“大宋人也,奉扈、韓兩先鋒之令,特送薦書至此。

    ”東樓聞之,即出延人,叩其來意,始知平定夢澤巨寇者,即昔年涪陵祠相遇之扈德威、韓搏虎也。

    扈、韓二人投宋,已為上将,身統重兵。

    讨平巨寇,漢東一帶,業已肅清;襄樊諸郡,無不納款。

    軍官亦言:“不久又見太平氣象矣。

    先生抱濟世之才,身遇明主,正好出仕,慎勿辜負兩先鋒之意。

    ”東樓謝之,置酒款待。

    次日,東樓厚贈之,辭去。

    東樓始觀其書曰:憶自涪陵祠前,藉接清晖。

    别後遂身歸故宋,蒙宋以不次拔擢,用為列将,累積微功,目下已收複閩、廣、湘、漢諸郡,大宋帝業,不日可成。

    先生既懷瑾握瑜,擇主而事,時不可失,定如尊翁之言,不負從龍之意。

    此書到日,先生可至長沙,俟大兵凱旋,同見宋主,自當重用。

    餘不宣。

     扈德威、韓搏虎,同拜。

     東樓久欲仕宋,今得此書,正中其懷。

    遂命樊鴻治裝,不日起行。

    一日有鄭氏老仆索通至,東樓叩其家事,則梁夫人無恙,玉奴卧病未愈,蓋玉奴以花钿贈詩,久無音耗,不覺郁郁成疾,母夫人深知其意,每問擇婿,究屬何人?玉奴曰:“得吾牡丹钿者,即婿也。

    奈花钿既無下落,長兄又遠去襄陽,婿擇何所?”母夫人因命索通,往招飲諸友,逐一探問花钿消息,多疑在樊東樓處。

    索通因以微言挑其意,東樓始言:“詩稿,不知誤送何所?”畢竟索通會意,即讨過詩稿,登時别去,遂竟往竹溪。

    時王生開選,自鄭園招飲後,即有友約共遊洞庭未歸。

    詩稿現在家中未開,索通大喜。

    即說明錯誤,更換詩囊。

     索通細審内有貯者,即花钿也。

    如獲至寶,先攜歸家。

    與玉奴看明不差,以愈其疾,始送與東樓。

    東樓得見花钿,封貯在己詩囊内,不禁狂喜,把玩不置。

    指定花钿笑曰:“花钿,花钿,樓上美人,樓下書生,望汝作蹇修,乃播弄人如此耶?”遂設酒款待索通。

    因問夢蘭幾時回歸,索通曰:“公子行程,尚無定期。

    但家中大小諸事,老奴力能相助。

    ”東樓即請作伐,索通笑曰:“有此花钿,二家姻事,不諧自諧。

    ”回歸與夫人、玉奴說知,約定成婚。

     一日,馬陵亦歸,索通迎門大罵,村夫無識,将詩稿誤送,幾誤大事。

    馬陵曰:“此公子手書之誤也。

    ”夫人急問夢蘭之事,馬陵曰:“公子随舅父,引見嶽招讨。

    得蒙收錄,以文士宜随大軍,過長沙,去見宋主。

    自當重用。

    命老奴回家報知,接家共往歸宋。

    ” 且言:“小姐姻事,宜在樊生。

    夫人早為于歸,他無所囑。

    ”夫人大喜,以夢蘭既不在家,命索通知會東樓人贅。

    東樓命樊鴻預送聘金,權為花燭之費,一至佳期,夫人命張燈結彩,肆筵設席,笙簧疊奏,鼓吹喧阗,迎接樊東樓入贅。

    金屋銀屏,共飲合卺。

    花燭影裡,玉奴看東樓,明明樓下書生;東樓亦暗瞧玉奴,仍然樓上美人。

    東樓即命侍婢,交還花钿。

    司馬才高,文君調絕。

    非花钿,無此幾番狼狽;非花钿,亦無此一封鸾凰也。

    玉樹琪花,允稱佳偶,比翼鳥,比目魚,有未足喻其夫婦相得之樂者。

     旬日後,一同治裝,東樓遂請夫人、玉奴、鸾英、鳳英,——侍婢等随行,自與索通、馬陵、樊鴻衆仆役挈家望長沙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