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鴻零雁記 第十二章
關燈
小
中
大
,兀思餘今日始見玉人天真呈露,且殖學滋深,匪但容儀佳也。
即監守天阍之烏舍仙子,亦不能逾是人矣!思至此,忽爾昂首見月明星稀,因誦億翁詩曰: 千岩萬壑無人迹,獨自飛行明月中。
心為廓然。
對月凝思,久久,回顧銀燭已跋,更深矣,遂解衣就寝;複喟然歎曰:“今夕月華如水,安知明夕不黑雲——耶?” 餘詞未畢,果聞雷聲隐隐,似發于芙蓉塘外,因亦戚戚無已。
尋複歎曰:“雲耶,電耶,雨耶,雪耶,實一物也,不過因熱度之異而變耳。
多謝天公,幸勿以柔絲縛我!” 明日,晨餐甫竟,餘母命餘易旅行之衣,且言姨氏亦攜靜子偕行。
餘聞言喜甚,謂可免黯然魂消之感。
餘等既登車室,玻璃窗上,霜痕猶在。
餘母及姨氏,指麾雲樹,心曠神怡。
瞬息,聞天風海濤之聲,不覺抵吾家矣。
自是日以來,餘循陔之餘,靜子亦彼此常見,但不久譚,莞爾示敬而已。
一日,細雨廉纖,餘方伴餘母倚闌觀海,忽微微有叩-聲,少選,侍者持一郵筒,跪上餘母。
餘母發函申紙,少選,觀竟,囑餘言曰:“三郎,此爾姊來箋也,言明日莅此,适逢夫子以明日赴京都,才能分身一來省我雲。
此子亦大可憐。
” 言至此,微喟,續曰:“諺雲‘養女徒勞’,不其然乎?女子一嫔夫家,必置其親于腦後,即每逢佳節,思一見女面,亦非易易。
此雖因中饋繁雜,然亦天下女子之心,固多忘所自也。
昔有貧女,嫁數年,夫婿緻富。
女之父母,私心欣幸,方謂兩口可以無饑矣。
誰料不數日,女差人将其舊服悉還父母,且傳語曰:‘好女不着嫁時衣。
’意諷嫁時奁具薄也。
世人心理如是,安得不江河日下耶?” 餘母言已,即将吾姊來書置桌上,以慈祥之色回顧餘曰: “三郎,晨來毋寒乎?吾覺涼生兩臂。
” 餘即答曰:“否。
” 餘母遂徐徐诏餘曰:“三郎,坐。
” 餘即坐。
餘母問曰:“三郎,爾視靜子何如人耶?” 餘曰:“慧秀孤标,好女子也。
” 餘母爾時舒适不可狀,旋曰:“誠然,誠然,吾亦極愛靜子和婉有儀。
母今有言,關白于爾,爾聽之:三郎,吾決納靜子為三郎婦矣。
靜子長于爾二歲,在理吾不應爾。
然吾仔細回環,的确更無佳耦逾是人者。
顧靜子父母不全,按例須招贅,始可襲父遺蔭,然吾固可與若姨合居,此實天緣巧湊。
若姨一切部署已定,俟明歲開春時成禮,破夏吾亦遷居箱根。
茲事以情理而論,即若姨必婿吾三郎,中懷方釋。
蓋若姨為托孤之人,今靜子年事已及,無時不系之懷抱。
顧連歲以來,求婚者雖衆,若姨都不之顧。
若姨之意,非關門地,第以世人良莠不齊,人心不古,苟靜子不得賢夫子而侍,則若姨将何以自對?今得婿三郎,若姨重肩卸矣。
” 餘母言至此,凄然欲哭曰:“三郎,老母一生寥寂,今行将見爾慶成嘉禮,即吾與若姨晚景,亦堪告慰。
後此但托天命,吾知上蒼必予爾兩小福慧雙修。
” 餘母方絮絮發言,餘心房突突而跳。
當餘母言訖,餘夷猶不敢遽答。
正思将前此所曆,徑白餘母,繼又恐滋慈母之戚,非人子之道。
心念良久,蘊淚于眶,微微言曰:“兒今有言奉幹慈母聽納,蓋兒已決心……” 餘母急曰:“何謂?” 餘曰:“兒終身不娶耳。
” 餘母聞言極駭,起立張目注餘曰:“烏,是何言也!爾何所見而為此言?抑爾固執拗若是?此語真令餘不解。
爾年弱冠不娶,人其謂我何?若姨愛爾,不陡然耶?爾澄心思之,此語胡可使若姨聽之者?矧靜子恒為吾言,舍三郎無屬意之人。
爾前次恹恹病卧姨家,湯藥均靜子親自煎調。
懷誠已久,尚不知爾今竟岸然作是言也!” 餘母言至末句,聲愈嚴峻。
餘即斂涕言曰:“慈母谛聽。
兒撫心自問,固愛靜子,無異骨肉;且深敬其為人,想靜子亦必心知之。
兒今茲恝然出是言者,亦非敢抗撓慈母及阿姨之命,此實出諸不得已之苦衷,望慈母恕兒稚昧。
” 餘母凄然不餘答,久乃哀咽言曰:“三郎,爾當善體吾意。
吾鐘漏且歇,但望爾與靜子早成眷屬,則吾雖入土,猶含笑矣。
” 一鳴掃描,雪兒校對
即監守天阍之烏舍仙子,亦不能逾是人矣!思至此,忽爾昂首見月明星稀,因誦億翁詩曰: 千岩萬壑無人迹,獨自飛行明月中。
心為廓然。
對月凝思,久久,回顧銀燭已跋,更深矣,遂解衣就寝;複喟然歎曰:“今夕月華如水,安知明夕不黑雲——耶?” 餘詞未畢,果聞雷聲隐隐,似發于芙蓉塘外,因亦戚戚無已。
尋複歎曰:“雲耶,電耶,雨耶,雪耶,實一物也,不過因熱度之異而變耳。
多謝天公,幸勿以柔絲縛我!” 明日,晨餐甫竟,餘母命餘易旅行之衣,且言姨氏亦攜靜子偕行。
餘聞言喜甚,謂可免黯然魂消之感。
餘等既登車室,玻璃窗上,霜痕猶在。
餘母及姨氏,指麾雲樹,心曠神怡。
瞬息,聞天風海濤之聲,不覺抵吾家矣。
自是日以來,餘循陔之餘,靜子亦彼此常見,但不久譚,莞爾示敬而已。
一日,細雨廉纖,餘方伴餘母倚闌觀海,忽微微有叩-聲,少選,侍者持一郵筒,跪上餘母。
餘母發函申紙,少選,觀竟,囑餘言曰:“三郎,此爾姊來箋也,言明日莅此,适逢夫子以明日赴京都,才能分身一來省我雲。
此子亦大可憐。
” 言至此,微喟,續曰:“諺雲‘養女徒勞’,不其然乎?女子一嫔夫家,必置其親于腦後,即每逢佳節,思一見女面,亦非易易。
此雖因中饋繁雜,然亦天下女子之心,固多忘所自也。
昔有貧女,嫁數年,夫婿緻富。
女之父母,私心欣幸,方謂兩口可以無饑矣。
誰料不數日,女差人将其舊服悉還父母,且傳語曰:‘好女不着嫁時衣。
’意諷嫁時奁具薄也。
世人心理如是,安得不江河日下耶?” 餘母言已,即将吾姊來書置桌上,以慈祥之色回顧餘曰: “三郎,晨來毋寒乎?吾覺涼生兩臂。
” 餘即答曰:“否。
” 餘母遂徐徐诏餘曰:“三郎,坐。
” 餘即坐。
餘母問曰:“三郎,爾視靜子何如人耶?” 餘曰:“慧秀孤标,好女子也。
” 餘母爾時舒适不可狀,旋曰:“誠然,誠然,吾亦極愛靜子和婉有儀。
母今有言,關白于爾,爾聽之:三郎,吾決納靜子為三郎婦矣。
靜子長于爾二歲,在理吾不應爾。
然吾仔細回環,的确更無佳耦逾是人者。
顧靜子父母不全,按例須招贅,始可襲父遺蔭,然吾固可與若姨合居,此實天緣巧湊。
若姨一切部署已定,俟明歲開春時成禮,破夏吾亦遷居箱根。
茲事以情理而論,即若姨必婿吾三郎,中懷方釋。
蓋若姨為托孤之人,今靜子年事已及,無時不系之懷抱。
顧連歲以來,求婚者雖衆,若姨都不之顧。
若姨之意,非關門地,第以世人良莠不齊,人心不古,苟靜子不得賢夫子而侍,則若姨将何以自對?今得婿三郎,若姨重肩卸矣。
” 餘母言至此,凄然欲哭曰:“三郎,老母一生寥寂,今行将見爾慶成嘉禮,即吾與若姨晚景,亦堪告慰。
後此但托天命,吾知上蒼必予爾兩小福慧雙修。
” 餘母方絮絮發言,餘心房突突而跳。
當餘母言訖,餘夷猶不敢遽答。
正思将前此所曆,徑白餘母,繼又恐滋慈母之戚,非人子之道。
心念良久,蘊淚于眶,微微言曰:“兒今有言奉幹慈母聽納,蓋兒已決心……” 餘母急曰:“何謂?” 餘曰:“兒終身不娶耳。
” 餘母聞言極駭,起立張目注餘曰:“烏,是何言也!爾何所見而為此言?抑爾固執拗若是?此語真令餘不解。
爾年弱冠不娶,人其謂我何?若姨愛爾,不陡然耶?爾澄心思之,此語胡可使若姨聽之者?矧靜子恒為吾言,舍三郎無屬意之人。
爾前次恹恹病卧姨家,湯藥均靜子親自煎調。
懷誠已久,尚不知爾今竟岸然作是言也!” 餘母言至末句,聲愈嚴峻。
餘即斂涕言曰:“慈母谛聽。
兒撫心自問,固愛靜子,無異骨肉;且深敬其為人,想靜子亦必心知之。
兒今茲恝然出是言者,亦非敢抗撓慈母及阿姨之命,此實出諸不得已之苦衷,望慈母恕兒稚昧。
” 餘母凄然不餘答,久乃哀咽言曰:“三郎,爾當善體吾意。
吾鐘漏且歇,但望爾與靜子早成眷屬,則吾雖入土,猶含笑矣。
” 一鳴掃描,雪兒校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