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嶽全傳 第四四回 梁夫人擊鼓戰金山 金兀術敗走黃天蕩

關燈
詩曰: 腰間寶劍七星紋,臂上彎弓百戰勳。

     計定金山擒兀術,始知江上有将軍。

     那韓元帥一聲吩咐,兩邊軍士答應,将兀術推進帳前。

    元帥把眼望下一看,原來不是兀術。

    元帥大喝道:“你是何人?敢假冒兀術來班我!”那将道:“我乃金國元帥黃柄奴是也。

    軍師防你詭計,故命我假裝太子模樣,果不出所料。

    今既被擒,要砍就砍,不必多言。

    ”元帥道:“原來番奴這般刁滑!無名小卒,殺了徒然,污我寶刀。

    ”吩咐:“将他囚禁後營,待我擒了真兀術,一齊碎剮便了。

    ”又對二公子道:“你中了他‘金蟬脫殼’之計,今後須要小心!”公子連聲領命。

     元帥因走了兀術,退回後營,悶悶不樂。

    梁夫人道:“兀術雖敗,糧草無多,必然急速要回。

    乘我小勝無意提防,今夜必來厮殺。

    金人多詐,恐怕他一面來與我攻戰,一面過江,使我兩下遮擋不祝如今我二人分開軍政,将軍可同孩兒等專領遊兵,分調各營,四面截殺。

    妾身管領中軍水營,安排守禦,以防沖突。

    任他來攻,隻用火炮管箭守住,不與他交戰。

    他見我不動,必然渡江,可命中營大桅上立起樓橹,妾身親自在上擊鼓。

    中間豎一大白旗,将軍隻看白旗為号,鼓起則進,鼓住則守。

    金兵往南,白旗指南;金兵往北,白旗指北。

    元帥與兩個孩兒協同副将,領兵八千,分為八隊,俱聽桅頂上鼓聲,再看号旗截殺。

    務叫他片甲不回,再不敢窺想中原矣!”韓元帥聽了,大喜道:“夫人真乃是神機妙算,賽過古之孫、吳也!”梁夫人道:“既各分任,就叫軍政司立了軍令狀,倘中軍有失,妾身之罪;遊兵有失,将軍不得辭其責也!” 夫婦二人商議停當,各自準備。

    夫人即便軟紮披挂,布置守中軍的兵将。

    把号旗用了遊索,将大鐵環系祝四面遊船八隊,再分為八八六十四隊,隊有隊長。

    但看中軍旗号,看金兵那裡渡江,就将号旗往那裡扯起。

    那些遊兵,搖橹的,蕩槳的,飛也似去了。

    布置停當,然後在中軍大桅頂上,扯起一小小鼓樓,遮了箭眼。

    到得定更時分,梁夫人令一名家将,管着扯号旗。

    自己踏着雲梯,把纖腰一扭,蓮步輕勾,早已到桅杆絕頂,離水面有二十多丈。

    看着金營人馬,如蝼蟻相似;那營裡動靜,一目了然。

    江南數十裡地面,被梁夫人看做掌中地理圖一般。

    那韓元帥同二位公子自去安排截殺,不表。

    後人有詩,單贊那梁夫人道: 舊是平康女,新從定遠侯。

     戎妝如月孛,佩劍更嬌柔。

     眉鎖江山恨,心分國土憂。

     江中聞奏凱,赢得姓名流。

     再說那日兀術在金山上,險些遭擒,走回營中,喘息不定。

    坐了半日,對軍師道:“南軍虛實不曾探得,反折了黃柄奴,如今怎生得渡江回去?”軍師道:“我軍糧少,難以久持。

    今晚可出其不意,連夜過江。

    若待我軍糧盡,如何抵敵!”兀術聽得,就令大元帥粘沒喝領兵三萬,戰船五百号,先擋住他焦山大營。

    卻調小船由南岸一帶過去,争這龍潭、儀征的旱路。

    約定三更造飯,四更拔營,五更過江,使他首尾不能相顧。

    衆番兵番将那個不想過江,得了此令,一個個磨刀拈箭,勇氣十倍。

    那兀術到了三更,吃了燒羊燒酒,衆軍飽餐了。

    也不鳴金吹角,隻以胡哨為号。

    三萬番兵駕着五百号戰船,望焦山大營進發。

    正值南風,開帆如箭。

    這裡金山下宋兵哨船探知,報入中軍。

    梁夫人早已準備炮架弓弩,遠者炮打,近的箭射,俱要啞戰,不許呐喊。

    那粘沒喝戰船将近焦山,遂一齊呐喊。

    宋營中全無動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