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嶽全傳 第四三回 送客将軍雙結義 贈囊和尚洩天機

關燈
詩曰: 猛聽金營茄鼓鳴,勤王小将顯威名。

     沖鋒直進渾無敵,虎窟龍潭掉臂行。

     卻說那韓公子一馬沖進金營,大喝一聲:“兩狼關韓元帥的二公子來踹營了!”搖動手中銀杆虎頭槍,猶如飛雷掣電一般,誰人檔得住?竟被他殺出番營,上牛頭山而去。

    小番忙去報知太子道:“不好了!又來了一個小南蠻,把大狼主傷了!沖破營盤,上山去了。

    ”兀術聽了,又驚又苦。

    一面差人打探,一面去收拾粘罕屍首,不提。

     再說韓公子到了荷葉嶺邊,口子上守山軍土問明放進,來至大營前,軍士進帳禀知嶽元帥。

    元帥吩咐:“請進來!”軍士答應一聲,出來傳令:“請公子進見。

    ”公子來到帳中,行禮畢,便道:‘小将奉家父之命,來見元帥,有本章請聖上龍安。

    适在路上遇見粘罕追直藕塘關總兵金節,被小将挑死,将首級呈驗。

    金總兵離此二十裡紮營候旨,帶有問安本章并牛将軍家信呈上。

    ”嶽元帥大喜道:“令尊平賊有功,公子又得此大功。

    請同本帥去見天子候旨。

    ”随即引了公子來到玉虛宮,朝見高宗,将兩道本章呈上,又将韓公子挑死金國粘罕奏聞。

    高宗便問李綱:“應當作何封賜?”李綱奏道:“韓世忠雖失了兩狼關,今讨曹成有功,可複還原職。

    韓尚德、韓彥直俱封為平虜将軍,命他引本部人馬去複取金陵,候聖駕還朝,另加升賞。

    ” 高宗依奏,傳旨下來。

    嶽元帥同韓公子謝恩,辭駕出宮。

    回至營前下馬,公子即辭别了嶽爺要回去。

    嶽爺道:“本欲相留幾比奈有君命,不好相強。

    ”随叫:“嶽雲何在?”嶽雲轉将出來應聲:“孩兒有!”嶽爺道:“可送韓公子出番營去。

    ”嶽雲領令,遂同韓公子并馬下山。

     将近番營,韓公子道:“請公子回山罷。

    ”嶽雲道:“家父命小弟送出番營,豈敢有違!”韓公子再三推讓,嶽公子決意要送,便道:“待小弟在前打開番兵,送兄出去。

    ”就把雙錘一擺,大喝一聲:“快些讓路,待小爺送客!”那些番兵見是打死金彈子的小将軍,人人膽戰,個個心驚,一聲呐喊,俱向兩旁閃開。

    略略近些的,一錘一個,不是碎了頭,就是折了背,誰敢上前,一直殺出大營。

    韓彥直心中暗想道:“果然厲害,名不虛傳!我何不也送他轉去,也顯顯我的威名?”遂向嶽雲道:“蒙兄送出番營,小弟再無不送轉去之理。

    ”嶽公子再三不肯,韓公子立意要送。

    嶽雲道:“既承美意,隻得從命。

    ”韓公子複身向前拍馬沖進,逢人便挑,如入無人之境。

    番兵已是被他殺怕了的,口中呐喊,卻已四散分開,近前的就沒了命。

     二位公子沖透營盤,來至山下。

    韓公子道:“請兄回山罷。

    ”嶽雲道:“既承兄送轉來,自然再送兄出去。

    ”韓公子再四推辭,嶽雲那裡肯。

    複回馬向前,韓公子在後,兩個又殺入番營。

    那些番兵被他二人送出送進,不知殺傷了多少,一個個膽戰心驚,讓開大路。

    二人沖出了番營,韓公子再要送回。

    嶽雲道:“何必如此送出送進,送到何時是了?難得我二人意氣相投,小弟欲與兄結為兄弟,不知尊意若何?”韓公子道:“小弟亦有此心,但是高攀不起。

    ”嶽雲道:“何出此言!”二人遂向樹林中去,下馬來,撮土為香,對天八拜。

    韓公子年長為兄,嶽公子為弟。

    二人遂上馬分手。

    有詩曰: 金蘭結契兩心同,豪傑相逢意氣通。

     險阻不辭勞送别,二難濟美大家風。

     嶽雲獨自一個再殺進番營,回荷葉嶺來。

    那番兵被二人殺得害怕,況因粘罕被韓公子挑死,衆王子俱在兀術帳中悲苦,命匠人雕刻木頭,配合成殓端正,差人送回本國。

    忙忙碌碌,所以無人阻擋,由他二人進出。

    那嶽雲上山,将送韓公子結義之事禀知元帥。

    元帥亦甚歡喜。

    且按下慢表。

     再說韓公子回至漢陽,上船來見父親,禀道:“聖上複了爹爹、母親之職。

    令我們兄弟領兵複取金陵,不必往牛頭山去。

    ”又把與嶽雲結拜之事禀知元帥夫人。

    遂命兵船望金陵進發。

     一日,有探子來報:“留守宗方殺破杜充、曹榮兩個,威鎮金陵,特來報知。

    ”元帥問梁夫人道:“如今待怎麼處?”夫人道:“我們且将大小戰船在狼福山紮住,以扼兀術之路。

    聞得金山上有個道行高僧,法名道悅,能知過去未來。

    我們何不去問他一聲,以蔔休咎?”元帥道:“夫人之言,甚是有理。

    ”送備了香燭禮物,上金山來。

    進了寺門,到大殿行過了香,然後來到方丈參見道悅禅師。

    禅師接進見禮畢,元uwt明了來意道:“不知後事如何,幸乞禅師指示!”道悅道:“貧僧有一錦囊,内有一渴,元帥帶去觀看,自有效驗。

    ”元帥領了錦囊,辭别長老,下船來。

    将錦囊拆開,與夫人一同觀看,隻見上邊寫道: “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