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義和衷 功名謙德
關燈
小
中
大
節義之人濟以和衷,才不啟忿争之路;功名之士承以謙德,方不開嫉妒之門。
濟:增補、調節。
和衷:溫和的心胸,《書經·臯陶谟》中有“同寅協恭和衷哉”。
忿争:意氣之争。
一個崇尚節義的人,對世事的看法容易流于偏激,增添些相互理解的溫和想法加以調劑,才不緻于跟人引發意氣之争;一個功名事業有所成就的人,要保持謙恭和藹的美德,才不會招緻人們的嫉妒。
“将相和”這則史實,給世人的啟示是多方面的。蔺相如以謙恭的美德,而解除了廉頗的嫉妒之心。
廉頗,是戰國時期趙國的著名将領,有大功于趙國。蔺相如因完璧歸趙,以及渑池相會等功勞,官位卻在廉頗之上,廉頗不服,多次打算當面羞辱蔺相如,蔺相如都退讓回避,不願引起糾紛。結果人們都認為蔺相如膽小如鼠,紛紛看不起他。
蔺相如知道後,語重心長地對自己下屬講:“秦國不敢來攻趙國,正是因為有我與廉頗兩人。兩虎相鬥必有一死。采取這樣的作法,是首先考慮到國家的利害,而将個人的恩怨放在一邊。”廉頗得知蔺相如的這番話後,十分慚愧,于是就背着一根荊條,袒露出左膀,親自到蔺相如的官邸請罪。從此,廉頗與蔺相如結成生死之交,趙國也因此獲得了長時間的安定。
濟:增補、調節。
和衷:溫和的心胸,《書經·臯陶谟》中有“同寅協恭和衷哉”。
忿争:意氣之争。
一個崇尚節義的人,對世事的看法容易流于偏激,增添些相互理解的溫和想法加以調劑,才不緻于跟人引發意氣之争;一個功名事業有所成就的人,要保持謙恭和藹的美德,才不會招緻人們的嫉妒。
“将相和”這則史實,給世人的啟示是多方面的。蔺相如以謙恭的美德,而解除了廉頗的嫉妒之心。
廉頗,是戰國時期趙國的著名将領,有大功于趙國。蔺相如因完璧歸趙,以及渑池相會等功勞,官位卻在廉頗之上,廉頗不服,多次打算當面羞辱蔺相如,蔺相如都退讓回避,不願引起糾紛。結果人們都認為蔺相如膽小如鼠,紛紛看不起他。
蔺相如知道後,語重心長地對自己下屬講:“秦國不敢來攻趙國,正是因為有我與廉頗兩人。兩虎相鬥必有一死。采取這樣的作法,是首先考慮到國家的利害,而将個人的恩怨放在一邊。”廉頗得知蔺相如的這番話後,十分慚愧,于是就背着一根荊條,袒露出左膀,親自到蔺相如的官邸請罪。從此,廉頗與蔺相如結成生死之交,趙國也因此獲得了長時間的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