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和之氣 人生真谛

關燈
機動的,弓影疑為蛇蠍,寝石視為伏虎,此中渾是殺機;念息的,石虎可作海鷗,蛙聲可當鼓吹,觸處俱見真機。

    機動:工于心計,狡詐多慮。

    弓影疑為蛇蠍:由于心有所疑而迷亂了神經,誤把杯中映出的弓影當作蛇蠍。

    寝石視為伏虎:寝石,卧石。《漢詩外傳》:“昔者楚之熊渠子,夜行見寝石,以為伏虎,彎弓射之,沒矢至羽之下。”

    渾:都,全部。

    念息:心中沒有非分的欲一望。

    石虎:十六國時晉後趙高祖石勒的弟弟,生一性一兇暴。據《辭海》:“晉後趙主石勒從弟,字季龍,骁勇絕倫,酷虐嗜殺,勒卒,子弘立,以虎為丞相,封魏王,虎旋殺弘自立,稱大趙天王,複稱帝,徙居邺,賦重役繁,民不堪命,立十五年卒。”

    真機:真理,真谛。

    一個好用心機的人就容易産生猜忌,于是會把杯中映出的弓影誤會成蛇蠍,甚至遠遠看見石頭都會看成是卧虎,結果内心充滿了殺氣;一個心平氣和的人,即使遇見兇殘的石虎一類的人也能把他感化得像海鷗一般溫順,把聒噪的蛙聲當作悅耳的樂曲來聽,結果到處都是一片祥和之氣,從中可以看到人生中的真谛。

    不善猜忌别人的人,往往反被他人猜忌;慣于猜忌他人行為不軌的人,又往往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自己的行為已經落在不軌之中。孔子說:不預先猜測别人要蒙蔽自己,也不無根據懷疑别人不老實;但碰到不老實的人或者欺僞不實的事,卻能及早覺察,這樣才算得上是賢明之人。《後漢書·郭躬傳》記載:中常侍孫章讀錯了诏書,尚書認為他是想“矯诏殺人”,皇帝也因為他與犯人同縣,懷疑他有私仇故意報複,不自覺地就走入先懷疑别人,再委曲附會想辦法證實自己的懷疑,從不誠起始,因為不誠,最終造成不明,這樣的例子是很多的。至于《水浒傳》中林沖那樣,已被别人幾次算計,還要誠實赴約誤入白虎堂,甚至到了黑松林還要說“無冤無仇,望祈饒命”的癡話,由老實而落入愚蠢,這樣的事又何嘗不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