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吳淞口
關燈
小
中
大
民國六年,西曆1917年12月7日,下午三點。
吳淞要塞,五色旗高高飄揚。
白晝焰火般的彈幕,射向百年以來中國最堅固的炮台。
一整個師的軍隊,同樣在五色旗下展開散兵隊形,發動乃木希典式的肉彈攻擊。
寒風蕭瑟的江南田野,馬克沁與加特林機關槍舔着火舌,像死神收割麥田的鐮刀,撕破無數中國青年的胸膛,仿佛空運到歐戰西線塹壕戰場,集體大屠殺的人間地獄…… 吳淞口,百舸争流的長江波濤上,東海達摩山的一葉漁船,擠在艨艟巨輪之間……有的來自中上遊的漢口重慶,有的帶着東瀛橫濱神戶的水草,還有的穿過蘇伊士運河或巴拿馬運河甚至好望角與麥哲倫角,跨越大半個地球等待進入上海港。
風起于青萍之末,秦北洋坐在颠簸的船尾,望向中國大陸的赤縣神州。
正前方是吳淞口的殺戮戰場,眼看自己要被投入這滾滾洪流。
同樣十七歲的歐陽安娜,靠在他滾燙的肩頭,左手中指套着玉指環。
在她琉璃色的眼眸中,倒映一座熊熊燃燒的堡壘。
化身為大狗的鎮墓獸九色,迎着長江北岸吹來的寒風,正襟危坐,枕戈待旦。
單桅漁船上的乘客,還有北京警察廳的名偵探葉克難、十七歲的齊遠山、日本羽田商社少東家羽田大樹,以及十四歲孤苦伶仃的阿幽。
從達摩山救下來的一對童男童女,瑟瑟地縮在船艙内。
葉克難當機立斷,讓艄公繼續西行。
長江口,冬天風高浪大,輪船容易碰撞。
而這小小的漁船,如同蚍蜉撼大樹,萬一撞上就會立刻散架。
漁船揚帆疾行,駛過寶山炮台灣。
扼守長江的吳淞要塞,已在火海之中。
靠近蘆花飛舞的堤岸,大家聚攏船頭。
遽然間,一個回頭浪拍來,竟把齊遠山失去平衡,墜入滾滾長江! 他是旱鴨子,加上暈船嘔吐無力,眼看要被浪濤吞沒。
秦北洋立時脫去外衣,跳下冰冷的江水。
葉克難、歐陽安娜、阿幽、羽田大樹都在船頭叫喊,艄公們卻不敢下水。
十二月的長江極寒,吳淞口三夾水有急流漩渦,水情複雜兇險,凡是跳下去救溺水者的,十有八九同歸于盡,被淹死鬼活活拖死。
打撈屍體的小船圍攏過來,已準備開價撈屍了。
冒着熱氣的波浪中,秦北洋忽隐忽現,腋下拖着掙紮的齊遠山。
兩個少年奮力撲騰,竟然戰勝了冰冷長江,踏上寶山江岸的石頭大堤。
大片枯黃的蘆葦與石頭堤岸間,秦北洋的頭發滴水,面朝漁船上的歐陽安娜,連喊帶跳地讓她放心。
齊遠山跪在地上喘息,痛苦地咳出吃入肺裡的水,兩天内的第二次溺水,讓他下定決心要學會遊泳! 忽然,漁船上的人們臉色大變,葉克難大聲呼喊。
秦北洋正在疑惑,一支刺刀已頂在後背心上。
蘆葦叢中冒出無數荷槍實彈的士兵,藍色軍裝的北洋軍。
面對寒光閃閃的刺刀,秦北洋已知斷無勝算,剛想解釋幾句,腦袋被槍托砸了一下。
士兵們殺紅了眼,刺刀上滴着血,向江上船隻開火,警告不要接近交戰區域。
車辚辚,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
秦北洋與齊遠山被綁上一輛馬拉的大車,送入戒備森嚴的寶山縣城。
後面跟着十幾輛大車,裝滿缺胳膊斷腿的傷兵,呻吟與哀嚎沖天,沿着車轍灑下男兒碧血。
“這是誰的軍隊?” 渾身濕透的秦北洋,胸口的暖血玉逼退寒氣。
齊遠山在北洋軍當過兵,但他也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這年頭的軍閥,今天是拜把兄弟,明天就真刀真槍幹上,誰搞得清楚?不過嘛,聽口音,很多都是我們直隸省的老鄉。
” 整個縣城駐滿了士兵,他倆被押入關帝廟,有塊不起眼的牌子“中華民國江蘇省陸軍臨時軍事法庭”。
“糟糕!” 齊遠山正要掙紮,已被強行推到一張長條案前,後面坐着戴袖章的軍法官與書記官。
軍法官隻擡頭看了一眼,不耐煩地問:“名字?” “齊遠山。
” “秦北洋。
” “所在部隊的番号?” “我們就是老百姓。
” 軍法官拍了拍桌子:“你們身着便服,從長江裡爬上來,潛入我軍陣線後方,分明是對面浙軍的奸細!” 齊遠山瞪大了眼珠:“你們是江蘇省的直軍嗎?北洋陸軍第六師?” “是!”軍法官用嘴巴呵氣敲下圖章,讓書記官記錄,“茲有奸細齊遠山、秦北洋,根據日内瓦公約,穿着平民服裝刺探軍情者,不屬于戰俘之列。
本臨時軍事法庭判決:認定二逆賊犯有間諜罪,判處死刑,立即執行!” “冤枉!”
吳淞要塞,五色旗高高飄揚。
白晝焰火般的彈幕,射向百年以來中國最堅固的炮台。
一整個師的軍隊,同樣在五色旗下展開散兵隊形,發動乃木希典式的肉彈攻擊。
寒風蕭瑟的江南田野,馬克沁與加特林機關槍舔着火舌,像死神收割麥田的鐮刀,撕破無數中國青年的胸膛,仿佛空運到歐戰西線塹壕戰場,集體大屠殺的人間地獄…… 吳淞口,百舸争流的長江波濤上,東海達摩山的一葉漁船,擠在艨艟巨輪之間……有的來自中上遊的漢口重慶,有的帶着東瀛橫濱神戶的水草,還有的穿過蘇伊士運河或巴拿馬運河甚至好望角與麥哲倫角,跨越大半個地球等待進入上海港。
風起于青萍之末,秦北洋坐在颠簸的船尾,望向中國大陸的赤縣神州。
正前方是吳淞口的殺戮戰場,眼看自己要被投入這滾滾洪流。
同樣十七歲的歐陽安娜,靠在他滾燙的肩頭,左手中指套着玉指環。
在她琉璃色的眼眸中,倒映一座熊熊燃燒的堡壘。
化身為大狗的鎮墓獸九色,迎着長江北岸吹來的寒風,正襟危坐,枕戈待旦。
單桅漁船上的乘客,還有北京警察廳的名偵探葉克難、十七歲的齊遠山、日本羽田商社少東家羽田大樹,以及十四歲孤苦伶仃的阿幽。
從達摩山救下來的一對童男童女,瑟瑟地縮在船艙内。
葉克難當機立斷,讓艄公繼續西行。
長江口,冬天風高浪大,輪船容易碰撞。
而這小小的漁船,如同蚍蜉撼大樹,萬一撞上就會立刻散架。
漁船揚帆疾行,駛過寶山炮台灣。
扼守長江的吳淞要塞,已在火海之中。
靠近蘆花飛舞的堤岸,大家聚攏船頭。
遽然間,一個回頭浪拍來,竟把齊遠山失去平衡,墜入滾滾長江! 他是旱鴨子,加上暈船嘔吐無力,眼看要被浪濤吞沒。
秦北洋立時脫去外衣,跳下冰冷的江水。
葉克難、歐陽安娜、阿幽、羽田大樹都在船頭叫喊,艄公們卻不敢下水。
十二月的長江極寒,吳淞口三夾水有急流漩渦,水情複雜兇險,凡是跳下去救溺水者的,十有八九同歸于盡,被淹死鬼活活拖死。
打撈屍體的小船圍攏過來,已準備開價撈屍了。
冒着熱氣的波浪中,秦北洋忽隐忽現,腋下拖着掙紮的齊遠山。
兩個少年奮力撲騰,竟然戰勝了冰冷長江,踏上寶山江岸的石頭大堤。
大片枯黃的蘆葦與石頭堤岸間,秦北洋的頭發滴水,面朝漁船上的歐陽安娜,連喊帶跳地讓她放心。
齊遠山跪在地上喘息,痛苦地咳出吃入肺裡的水,兩天内的第二次溺水,讓他下定決心要學會遊泳! 忽然,漁船上的人們臉色大變,葉克難大聲呼喊。
秦北洋正在疑惑,一支刺刀已頂在後背心上。
蘆葦叢中冒出無數荷槍實彈的士兵,藍色軍裝的北洋軍。
面對寒光閃閃的刺刀,秦北洋已知斷無勝算,剛想解釋幾句,腦袋被槍托砸了一下。
士兵們殺紅了眼,刺刀上滴着血,向江上船隻開火,警告不要接近交戰區域。
車辚辚,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
秦北洋與齊遠山被綁上一輛馬拉的大車,送入戒備森嚴的寶山縣城。
後面跟着十幾輛大車,裝滿缺胳膊斷腿的傷兵,呻吟與哀嚎沖天,沿着車轍灑下男兒碧血。
“這是誰的軍隊?” 渾身濕透的秦北洋,胸口的暖血玉逼退寒氣。
齊遠山在北洋軍當過兵,但他也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這年頭的軍閥,今天是拜把兄弟,明天就真刀真槍幹上,誰搞得清楚?不過嘛,聽口音,很多都是我們直隸省的老鄉。
” 整個縣城駐滿了士兵,他倆被押入關帝廟,有塊不起眼的牌子“中華民國江蘇省陸軍臨時軍事法庭”。
“糟糕!” 齊遠山正要掙紮,已被強行推到一張長條案前,後面坐着戴袖章的軍法官與書記官。
軍法官隻擡頭看了一眼,不耐煩地問:“名字?” “齊遠山。
” “秦北洋。
” “所在部隊的番号?” “我們就是老百姓。
” 軍法官拍了拍桌子:“你們身着便服,從長江裡爬上來,潛入我軍陣線後方,分明是對面浙軍的奸細!” 齊遠山瞪大了眼珠:“你們是江蘇省的直軍嗎?北洋陸軍第六師?” “是!”軍法官用嘴巴呵氣敲下圖章,讓書記官記錄,“茲有奸細齊遠山、秦北洋,根據日内瓦公約,穿着平民服裝刺探軍情者,不屬于戰俘之列。
本臨時軍事法庭判決:認定二逆賊犯有間諜罪,判處死刑,立即執行!” “冤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