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一章 煙花三月下揚州

關燈
九卿和應悔元是生死之交,兩人絕對不會在背後诋毀對方,葉九卿既然這麼說,就一定有原因,我們當然是想知道,可田雞多半很糾結。

     “這麼說起來,我爸帶我來揚州看文昌閣,他,他是在利用我……” 身後的人全都噗嗤一口沒忍住笑出聲,我都沒想到他憋了半天,居然憋出這樣一句話。

     “老一輩的事,是你操心的嘛,瞧把你憋的,我要是你,非得看看,到底是誰能讓你爸利用你來當擋箭牌。

    ”我笑着對田雞挑唆。

     “好了,先做正事。

    ” 葉九卿停在前面,我們已經走到文昌閣,建築矗立于揚州城中心兩條主幹道的交叉口,底層為八角形,四面辟有拱門,與街道相通。

     文昌閣為三級磚木結構,攢尖頂樓閣式建築,與北平天壇的祈年殿有些相似,上部是寰宇穹頂結構,三層重檐向上逐層收縮作傘狀,攢尖後以寶瓶收頂,頂部為橢球。

     文昌閣并不對外開放,我們無法進入閣樓之中,薛心柔請來一位向導給我們講解文昌閣的由來。

     文昌閣并非是單獨存在的,而我們眼前所見,在明代之前是橫跨汶河的揚州府學,是一處龐大的建築群,明代萬曆十三年,于學廟中興建文昌閣,建造在跨越汶河的文津橋上,取名文昌,有昌明儒學之意。

     但是揚州多戰事,經過戰亂兵禍揚州府學全都毀于一旦,隻剩下文昌閣保留下來,曆代不斷修葺才維持至今。

     “重建文昌閣的時候,可有什麼發現?”葉知秋問。

     “發現?什麼發現?”向導很茫然。

     “比如,在修建的過程中,地基下面發現其他遺迹?”薛心柔在旁邊補充。

     “沒有,至少我沒有聽說過。

    ”向導搖頭。

     等向導離開後,葉九卿蹲下身,重重歎口氣說:“應該不是這裡。

    ” “葉叔,我們找錯了地方?”田雞問。

     “這裡有兩條主幹道交彙,聽向導之前的解釋,這裡原來是揚州府學的遺址,如果要修建道路,勢必會開挖地基。

    ”葉九卿聲音極其肯定回答。

    “揚州的土質不适合在地底深處修建大型建築,合适的高度不超過地下二十米。

    ” “葉叔,修兩條路的話,地基不用挖那麼深啊。

    ” “這裡不是普通的地方,有揚州府學的遺址,在動工前肯定會找考古隊先勘查。

    ”葉九卿站起身說。

     “對啊,我怎麼忘了這個,但凡有古遺迹的地方修建必須報批考古所,如果這下面有青銅宮,勘查的時候一定會發現土質屬于活土,既然有人為挖掘的痕迹,考古隊肯定會繼續往下探查,直至發現死土為止,如果超過五米的深度,土樣還是活土的話,那就意味着地底肯定有遺迹。

    ”葉知秋點點頭說。

     “這裡能修建兩條主幹道,可見并沒有發現活土的痕迹,意味着這裡并沒有被挖掘過,就更不可能是青銅宮的所在。

    ”葉九卿拍拍手中的灰。

    “我們要找到應該不是這個地方。

    ” “朱家先祖用星宿定位坐标,絕對不會出現偏差,這裡的确應該是揚州的中心,隻是青銅宮所在的位置有待商榷,我們一定是忽略了什麼。

    ”我說。

     “會不會是這樣,從貝殼上面青銅宮的輪廓顯示,這座宮殿雖然雄偉,但僅僅是為了藏匿九鼎和朱家先祖,因此規模并不大。

    ”薛心柔指着我們面前兩條主幹道。

    “要修建這兩條道路,絕非是一次性完成,想必在之前就有道路的雛形,隻不過在原路上擴建。

    ” “我明白心柔的意思,揚州城裡的路原先就是有規劃的,在擴建的時候未必會進行大規模的考古勘查,或許是因為這個原因沒有發現青銅宮。

    ”宮爵說。

     “還有一個可能,即便要勘查,也不會大面積勘查,隻會選擇局部幾個重要的地點進行取樣勘探,這就意味着,未必會發現青銅宮上的活土痕迹,加之道路陸陸續續都有修建,即便發現活土也不會讓人留意。

    ”薛心柔點點頭說。

     “揚州城曆來富貴,商賈巨富雲集之地,也埋過不少大墓,揚州地界上我剛好認識一位朋友,如果這裡有活土的痕迹,考古隊不會留意,但圈裡的耗子肯定會聞到味道,蝦有蝦路,蟹有蟹道,既然咱們是來探墓的,還是得在咱們自個圈裡打探消息。

    ”葉九卿說到這裡,轉身拍拍田雞肩膀。

    “巧了,剛好帶你去見見我一位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