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二章 陳年往事

關燈
葉九卿帶着我們前往揚州的瓜州鎮,離開市區才能體會揚州江南的記憶,江河交彙于古渡頭,一千年前,詩卷裡的江南,沒有周莊,沒有烏鎮,卻可聽見京口瓜洲一水間。

     瓜州古鎮因京杭運河開鑿而興盛,如今的瓜洲古渡,四面環水,樹木蔥郁,樓台亭榭,昔日繁華不再,少了往昔那些喧嚣,多了幾分幽靜懷古,初秋的季節裡越發意境深遠。

     若是心靜,停下腳步遠眺滔滔江河,還依稀能聽到久遠的唱詞。

     英雄恨,古今淚,水東流,惟有漁竿明月上瓜洲…… 葉九卿好像對這裡輕車熟路,記憶中他似乎沒有聽他提過在揚州有朋友,能擔得起葉九卿口中朋友二字的人不多,我認識和知道的都和葉九卿有過命交情。

     “你在這裡有朋友?”我還是沒忍住問。

     “沈流煙。

    ”葉九卿回了我兩個字。

     我努力在記憶中搜索,始終找不到和這個名字有關聯的東西:“沒聽你說過啊。

    ” “爸,聽名字,您這位朋友是女的?” “我認識流煙的時候還沒你呢。

    ”葉九卿淡淡一笑,思緒有些入神,像是定格在記憶的過往中。

    “說起來,全是因為悔元我才認識流煙的。

    ” “我爸?”田雞憨憨看着葉九卿。

    “這人我爸也認識?” “認識,當然認識,老交情了。

    ”葉九卿又笑的意味深長。

     “葉叔,給我們講講您以前的事啊。

    ”宮爵纏着葉九卿,我看她乖張的樣子,就知道宮爵應該感覺這其中有故事。

     “悔元在揚州捅了亂子,七叔讓我到揚州來救人。

    ” “我爸還會捅亂子?!”田雞一臉茫然。

     葉九卿撓撓稀疏的頭發,感慨萬千說,都是年輕時候的事了,那會他和應悔元剛出道不久,很快就闖出名堂,便有了關中應龍蜀中葉鳳的名号。

     葉九卿都承認,應悔元比他要潇灑,就連探墓這事,應悔元也能做的放蕩不羁随心所欲,圈裡有規矩,到了什麼地界就得按當地規矩來辦事。

     應悔元性子灑脫,從來不喜歡約束和管制,應家富甲天下,探墓并非是為了發财,應悔元探墓全然因為是愛好,所以行事從來不拘一格。

     “知道天山漢墓嗎?”葉九卿邊走邊問。

     “知道啊,天山漢墓也是一座黃腸題湊的古墓,墓主人是漢武帝之子劉胥。

    ”葉知秋回答。

     “最先發現天山漢墓的就是你應叔。

    ” “什麼?天山漢墓是應叔發現的?”葉知秋大吃一驚,好半天才回過神。

    “可,可天山漢墓保存完好,不像是被盜過的啊。

    ” “如果說人的一生分為成熟和幼稚兩個階段的話,天山漢墓就是悔元人生的分水嶺,從天山漢墓的事以後,悔元從此變了一個人,也是如今你們熟知的那個應叔,可我記憶中的他可不是什麼忠孝仁義禮面面俱到的人,年輕那會悔元嚣張跋扈目空一切,說重點就是纨绔子弟。

    ”葉九卿邊說邊笑,好像他還是比較喜歡曾經的應悔元。

     “葉叔,您說的是我爸?!”田雞越聽越迷糊。

     “别打岔,聽葉叔說下去,到底在天山漢墓發生了什麼事?”薛心柔說。

     葉九卿不慌不忙告訴我們,天山漢墓就在揚州境内,當時都還沒有四方當鋪,葉九卿在蜀中剛混出點名堂,一日應悔元來蜀中找他,說是應家在揚州的涵春軒收到一塊刻有四個字的漢磚。

     厲王甬北。

     厲王就是劉胥死後被賜的谥号,磚石是在揚州境内天下被農戶發現,不知道是何物,看上面刻字古樸就拿到涵春軒賣,東西到了應悔元手中後,他大吃一驚,一眼就認出這是修建陵墓的漢磚,上面刻字的意思是說,厲王陵墓甬道北面所用的磚石。

     這塊磚石的發現足以證明厲王陵墓就在天山附近,應悔元希望葉九卿能和他一道前往揚州,當時兩人雖然在圈裡混的風生水起,但是還沒有一座能拿得出手的古墓,應悔元想要借此在行當裡揚名立萬。

     葉九卿當然想去,不過按照規矩,天山在揚州境内,到别人地界插旗總要先拜山,可應悔元不願意,自己發現的墓他不想讓别人插手,而且天山古墓并沒有走漏消息,不說沒人知曉。

     葉九卿很傳統,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這要是被抓到,砍手砍腳都是輕的,即便被人弄死沉地仙活埋也是活該,勸說應悔元不要太過激進,可當時年輕氣盛,應悔元根本沒當回事。

     見沒能說服葉九卿,當面答應不去揚州,可還是偷偷隻身前往,要不是後來應悔元出事,葉九卿還蒙在鼓裡。

     “我爸在揚州出了什麼事?” “他以為隻有自己知道天上漢墓的秘密,可等他到揚州時,發現還有另一個人也發現了天上下的古墓。

    ” “誰發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