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七章 衆說紛纭
關燈
小
中
大
的秘密。
”葉知秋說。
“周穆王發現了什麼秘密?”傅瑾風問。
葉知秋連忙把金文的内容告之傅瑾風,周穆王信鬼神,征伐東南結束後,便返回鎬京前往太廟之中,比對征伐得到的玉塊,竟然和九鼎上的龍紋如出一轍。
周穆王開始意識到,九州鼎的由來和上面銘刻的圖案或許隐藏着其他的秘密,因此周穆王開始着手追查九州鼎的始末,這件國之重器從大禹鑄造完成開始,曆經夏商周三朝,曆代君王隻認為九州鼎是權力的象征,但是周穆王卻把注意力放在鼎器銘刻的圖案上。
大禹把九州的名山大川、形勝之地、奇異之物分别銘刻于九鼎之上,周穆王反複研究九鼎上的圖案,竟然發現在圖案之中竟然以花鳥魚蟲來隐藏文字。
文字的内容讓周穆王大為震驚,大禹前往昆侖得神人想助,神人攜帶九州圖協助大禹治理洪荒,功德圓滿之後,神人讓大禹鑄造九鼎,并将九州圖銘刻其上。
并且要求大禹修建青銅宮殿一座,将九鼎秘密運送至青銅宮中供奉,同時神人要求大禹重鑄九鼎,周穆王開始明白,自己看見的九州鼎并非是真的,而神人在九州鼎上留下了青銅宮位置所在的線索。
周穆王聰慧過人,竟然在九州鼎之中找到藏匿的極為隐蔽的地圖,但是這份地圖隻有一部分。
“周穆王就是因為發現九鼎上的秘密,所以才會西征前往昆侖,這一段曆史全都記載于穆天子傳中。
”葉知秋說。
“原來穆天子也在找九州鼎。
”傅瑾風恍然大悟。
“找到穆天子陵墓後,通過他棺椁上的銘文,我推測周穆王應該為了掩飾九鼎秘密,因此把九州鼎藏匿起來,以至于後來再沒有誰見過九鼎。
”我看着傅瑾風問。
“可為什麼你會說,事情沒那麼簡單呢?” “在竹書紀年中記載過一件事,周穆王在臨死前,最後一次祭祀中,他效仿黃帝,鑄造了象征天神、地神、祖宗的天、地、人大銅鼎,記載中這個青銅鼎體型龐大沉重,并且要求後世天子,皆以此鼎祭祀。
” “文史中并沒有關于周穆王鑄鼎的記載啊。
”葉知秋說。
“正史上的确是沒有,不過倒是有兩件事能佐證這個巨大青銅鼎的存在。
” “什麼事?” “第一件事秦武王之死,宜陽之戰後,秦武王前往周都雒陽,前去太廟觀看九鼎,秦武王恃力好勝,試圖舉鼎,但卻無法搬動大鼎,傷了内髒當夜就吐血而亡,可見這青銅鼎的巨大和沉重,我一直在猜想,秦武王是沒有資格進入太廟,他所見到的大鼎應該就是周穆王所鑄的那個。
”傅瑾風說。
“文史中的确有秦武王舉鼎的典故,不管是秦武王舉鼎還是楚莊王問鼎輕重,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全都試圖窺探虛實,以代周室。
”葉知秋點點頭繼續問。
“傅老,那第二件是什麼?” “秦滅周之後,秦穆公把九州鼎帶回鹹陽,史記記載,為了掠奪九鼎,秦穆公出動大軍搬運,足見九鼎有多重,但運往鹹陽的隻有一個鼎。
”傅瑾風看看我們聲音嚴謹。
“後世史學家關于九鼎的争論,其中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九鼎到底是一個還是九個,文史中并沒有明确的記載,秦穆王帶回鹹陽的隻有一個鼎,因此很多史學家認為,九州鼎其實隻有一個,隻不過上面銘刻九州川河故名九州鼎。
” “管這麼多幹嘛,一個和九個有什麼區别,反正都是九州鼎,我們要找的是鼎器上的圖案,和有幾個鼎并沒什麼關系。
”田雞說。
“關系大着呢!”傅瑾風搖搖頭深思熟慮說。
“這,這能有什麼關系?”田雞不以為然。
“你們在周穆王棺椁上看見那些銘文,足以證明流傳後世的九州鼎是九個,可是周穆王之後,再沒有人見過九州鼎,祭祀所用的鼎器被換成了周穆王鑄的大鼎。
”傅瑾風眉頭微微皺起。
“楚莊王問鼎輕重,可見諸侯王都沒有見過九鼎,就是說,九鼎到底是一個還是九個也不清楚,後世天子怎麼說都可以。
” “周穆王以後的周天子指鹿為馬,把重鑄的大鼎說成是九州鼎!”我反應過來大吃一驚。
“所以我才認為周穆王藏匿九州鼎沒那麼簡單,鼎器上有如此重要的秘密,他一定不希望被洩露出去,與其藏鼎還不如……”傅瑾風深吸一口氣。
“還不如直接毀掉九鼎!”
”葉知秋說。
“周穆王發現了什麼秘密?”傅瑾風問。
葉知秋連忙把金文的内容告之傅瑾風,周穆王信鬼神,征伐東南結束後,便返回鎬京前往太廟之中,比對征伐得到的玉塊,竟然和九鼎上的龍紋如出一轍。
周穆王開始意識到,九州鼎的由來和上面銘刻的圖案或許隐藏着其他的秘密,因此周穆王開始着手追查九州鼎的始末,這件國之重器從大禹鑄造完成開始,曆經夏商周三朝,曆代君王隻認為九州鼎是權力的象征,但是周穆王卻把注意力放在鼎器銘刻的圖案上。
大禹把九州的名山大川、形勝之地、奇異之物分别銘刻于九鼎之上,周穆王反複研究九鼎上的圖案,竟然發現在圖案之中竟然以花鳥魚蟲來隐藏文字。
文字的内容讓周穆王大為震驚,大禹前往昆侖得神人想助,神人攜帶九州圖協助大禹治理洪荒,功德圓滿之後,神人讓大禹鑄造九鼎,并将九州圖銘刻其上。
并且要求大禹修建青銅宮殿一座,将九鼎秘密運送至青銅宮中供奉,同時神人要求大禹重鑄九鼎,周穆王開始明白,自己看見的九州鼎并非是真的,而神人在九州鼎上留下了青銅宮位置所在的線索。
周穆王聰慧過人,竟然在九州鼎之中找到藏匿的極為隐蔽的地圖,但是這份地圖隻有一部分。
“周穆王就是因為發現九鼎上的秘密,所以才會西征前往昆侖,這一段曆史全都記載于穆天子傳中。
”葉知秋說。
“原來穆天子也在找九州鼎。
”傅瑾風恍然大悟。
“找到穆天子陵墓後,通過他棺椁上的銘文,我推測周穆王應該為了掩飾九鼎秘密,因此把九州鼎藏匿起來,以至于後來再沒有誰見過九鼎。
”我看着傅瑾風問。
“可為什麼你會說,事情沒那麼簡單呢?” “在竹書紀年中記載過一件事,周穆王在臨死前,最後一次祭祀中,他效仿黃帝,鑄造了象征天神、地神、祖宗的天、地、人大銅鼎,記載中這個青銅鼎體型龐大沉重,并且要求後世天子,皆以此鼎祭祀。
” “文史中并沒有關于周穆王鑄鼎的記載啊。
”葉知秋說。
“正史上的确是沒有,不過倒是有兩件事能佐證這個巨大青銅鼎的存在。
” “什麼事?” “第一件事秦武王之死,宜陽之戰後,秦武王前往周都雒陽,前去太廟觀看九鼎,秦武王恃力好勝,試圖舉鼎,但卻無法搬動大鼎,傷了内髒當夜就吐血而亡,可見這青銅鼎的巨大和沉重,我一直在猜想,秦武王是沒有資格進入太廟,他所見到的大鼎應該就是周穆王所鑄的那個。
”傅瑾風說。
“文史中的确有秦武王舉鼎的典故,不管是秦武王舉鼎還是楚莊王問鼎輕重,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全都試圖窺探虛實,以代周室。
”葉知秋點點頭繼續問。
“傅老,那第二件是什麼?” “秦滅周之後,秦穆公把九州鼎帶回鹹陽,
”傅瑾風看看我們聲音嚴謹。
“後世史學家關于九鼎的争論,其中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九鼎到底是一個還是九個,文史中并沒有明确的記載,秦穆王帶回鹹陽的隻有一個鼎,因此很多史學家認為,九州鼎其實隻有一個,隻不過上面銘刻九州川河故名九州鼎。
” “管這麼多幹嘛,一個和九個有什麼區别,反正都是九州鼎,我們要找的是鼎器上的圖案,和有幾個鼎并沒什麼關系。
”田雞說。
“關系大着呢!”傅瑾風搖搖頭深思熟慮說。
“這,這能有什麼關系?”田雞不以為然。
“你們在周穆王棺椁上看見那些銘文,足以證明流傳後世的九州鼎是九個,可是周穆王之後,再沒有人見過九州鼎,祭祀所用的鼎器被換成了周穆王鑄的大鼎。
”傅瑾風眉頭微微皺起。
“楚莊王問鼎輕重,可見諸侯王都沒有見過九鼎,就是說,九鼎到底是一個還是九個也不清楚,後世天子怎麼說都可以。
” “周穆王以後的周天子指鹿為馬,把重鑄的大鼎說成是九州鼎!”我反應過來大吃一驚。
“所以我才認為周穆王藏匿九州鼎沒那麼簡單,鼎器上有如此重要的秘密,他一定不希望被洩露出去,與其藏鼎還不如……”傅瑾風深吸一口氣。
“還不如直接毀掉九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