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則 鎖 匙
關燈
小
中
大
镯一對,銀钗數雙授生,臨别,又令次夜複入。
生自後夜來曉出,兩月有餘。
一晚,朝棟偶因母病未去,丹桂候門良久,不見生來,忽聞有腳步響,連道:“公子來矣。
”不意祝聖八慣做鼠竊,撞見沖入。
丹桂見是賊來,慌忙走入。
聖八遂乃趕進,丹桂欲喊,聖八拔刀殺死。
陡然入來,瓊玉于燈下見是賊至,開門走至堂上暗處躲之。
聖八入房,盡擄其物而去。
玉至天微明,乃叫母道:“居中被賊劫。
”參政道:“如何不叫?”玉道:“我見殺了丹桂,隻得開門走,躲藏于暗處,故不敢喊。
”參政往看,見丹桂被殺于後門。
問玉道:“丹桂緣何殺于此?”女無言可答。
參政心甚疑之。
玉乃因此驚病不能起床。
參政欲去告官,又無贓證,乃令家人梅旺到處探訪。
朝棟因母病無銀讨藥,将金手镯一個請銀匠饒貴換銀,貴乃應諾,尚未收入。
梅旺偶由鋪門前經過,望見銀匠桌上有金手镯一個,走進問道:“此是誰家的物件?”銀匠道:“适才王相公拿來待我換銀的。
”梅旺道:“既要換銀,我拿去見老爺兌銀與他就是。
”銀匠道:“他說不要說出誰的,你也不必說,勿令他怪我。
”遂付與梅旺拿去。
梅旺回家報告參政道:“此物像是我家的,可請夫人、小姐來認。
”夫人出見乃認道:“此是小姐的,從何處得來?”梅旺道:“在饒銀匠鋪中得來的,他說是那王朝棟相公把來與他換銀的。
”參政道:“原來此子因貧改節,遂至于此。
”即去寫狀,令梅旺具告巡行衙門。
告為殺婢劫财事:狠惡王朝棟,系故同知王之臣孽子,不守本分,傾敗家業。
充腸嗟無飯,餓眩目花。
蔽體怨無衣,寒生肌栗。
因父相知,往來慣熟。
突于本月某日二更時分,潛入身家,抱婢丹桂逼奸不從殺死,劫去家财一洗。
次日,緝獲原贓金镯一隻,銀匠饒貴現證。
劫财殺命,藐無法紀。
伏乞追贓償命,除害安良。
上告。
時巡行包公一清如水,明若秋蟾,即差兵趙勝、孫勇,即刻往拿朝棟。
棟乃次早亦具狀訴冤。
訴為燭奸止奸事:東家失帛,不得謬同西家争衣;越人沽酒,何故妄與秦人索價?身父業紹箕裘,教傳詩禮。
叨登鄉薦,曆任松江府佐。
官居清節,僅遺四海空囊。
鲰生樗栎,名列黉宮。
嶽父鄒士龍曾為指腹之好,長女鄒瓊玉允諧伉俪之緣。
如意聘儀,鸾钗為答。
孰意家計漸微,難行六禮。
瓊玉仗義疏财,私遺镯钗緞匹;嶽父愛富嗔貧,屢求退休另嫁。
久設阱機,無由投發。
偶因賊劫,飄禍計坑,欲絕舊緣思媾新緣,賊殺婢命坑害婿命。
籲天查奸緝盜,斷女畢姻,脫陷安良,哀哀上訴。
包公問道:“既非你殺丹桂,此金镯何處得來?”朝棟道:“金镯是他家小姐與生員的。
”包公道:“事未必然。
”朝棟道:“可拘他家小姐對證。
”包公沉吟半晌,問道:“你與瓊玉有通乎?”朝棟道:“不敢。
”似欲有言而愧視衆人。
包公微會其意,即退二堂,帶之同入,屏絕左右,問道:“既非有通,安肯與你多物?”朝棟道:“今日非此大冤,生員決不敢言以喪其德。
今遭此事,不得不以直告。
”遂将其事詳述一遍。
包公道:“隻恐此事不确。
倘是果真,明日互對之時,你将此事一一詳說,看他父親如何處置,我必拘他女來對證。
果實,必斷完娶;如虛,必向你償命。
”朝棟再三叩頭道:“望大人周全。
” 包公次日拘審,士龍親出互對,謂包公道:“此子不良,望大人看朝廷分上,執法斷填。
”包公道:“理在則執法,法在何論情。
朝棟亦宦家子弟,庠序後英,何分厚薄?”乃呼朝棟道:“父為清官,子為賊寇,你心忍玷家譜?”朝棟道:“生員素遵詩禮,居仁由義,安肯為此!”包公道:“你既不為,贓從何出?”朝棟道:“他女付我,豈劫得之。
”鄒士龍道:“明明是他理虧,無言可對,又推在我女身上。
”包公道:“伊女深閨何能得至?”朝棟道 :“事出有因。
”包公道:“有何因由?可細講來。
”朝棟道:“春三月,因事過彼家花園,小姐偶同婢女丹桂觀花,相視良久而退。
生員次日又過其地,小姐已先在矣。
小姐令丹桂叫生員至花園,備言其父與母商議欲悔婚,要叫伯廉來說,與銀一百兩退親,隻夫人不肯。
小姐見生員衣衫褴樓,約生員夜來說話。
生員依期而去,丹桂候門,延入命酒,遂付金镯一對、銀钗數雙、絲綢三匹。
偶因手迫,無銀為老母買藥,故持金镯一個托饒銀匠代換銀應用,被伊家人梅旺哄去。
其殺死丹桂一事,實不知情。
望大人體好生之德,念先君隻得生員一人,母親在疾,乞台曲全姻事,緝訪真賊,以正典刑,銜結有日。
”包公道:“既然如此,老先生亦箝管束不嚴,安怪此生?”參政道:“此皆浮談。
小女舉止不亂,安得有此?”包公道:“既無此,必要令愛出證,泾謂自分。
”朝棟道:“小姐若肯面對,如虛甘死。
”士龍心中甚是疑惑:若說此事是虛,我對夫人說的話此生何以得知?倘或果真,一則不好說話,二則自覺無顔,心中猶豫不決。
包公遂面激之道:“老
生自後夜來曉出,兩月有餘。
一晚,朝棟偶因母病未去,丹桂候門良久,不見生來,忽聞有腳步響,連道:“公子來矣。
”不意祝聖八慣做鼠竊,撞見沖入。
丹桂見是賊來,慌忙走入。
聖八遂乃趕進,丹桂欲喊,聖八拔刀殺死。
陡然入來,瓊玉于燈下見是賊至,開門走至堂上暗處躲之。
聖八入房,盡擄其物而去。
玉至天微明,乃叫母道:“居中被賊劫。
”參政道:“如何不叫?”玉道:“我見殺了丹桂,隻得開門走,躲藏于暗處,故不敢喊。
”參政往看,見丹桂被殺于後門。
問玉道:“丹桂緣何殺于此?”女無言可答。
參政心甚疑之。
玉乃因此驚病不能起床。
參政欲去告官,又無贓證,乃令家人梅旺到處探訪。
朝棟因母病無銀讨藥,将金手镯一個請銀匠饒貴換銀,貴乃應諾,尚未收入。
梅旺偶由鋪門前經過,望見銀匠桌上有金手镯一個,走進問道:“此是誰家的物件?”銀匠道:“适才王相公拿來待我換銀的。
”梅旺道:“既要換銀,我拿去見老爺兌銀與他就是。
”銀匠道:“他說不要說出誰的,你也不必說,勿令他怪我。
”遂付與梅旺拿去。
梅旺回家報告參政道:“此物像是我家的,可請夫人、小姐來認。
”夫人出見乃認道:“此是小姐的,從何處得來?”梅旺道:“在饒銀匠鋪中得來的,他說是那王朝棟相公把來與他換銀的。
”參政道:“原來此子因貧改節,遂至于此。
”即去寫狀,令梅旺具告巡行衙門。
告為殺婢劫财事:狠惡王朝棟,系故同知王之臣孽子,不守本分,傾敗家業。
充腸嗟無飯,餓眩目花。
蔽體怨無衣,寒生肌栗。
因父相知,往來慣熟。
突于本月某日二更時分,潛入身家,抱婢丹桂逼奸不從殺死,劫去家财一洗。
次日,緝獲原贓金镯一隻,銀匠饒貴現證。
劫财殺命,藐無法紀。
伏乞追贓償命,除害安良。
上告。
時巡行包公一清如水,明若秋蟾,即差兵趙勝、孫勇,即刻往拿朝棟。
棟乃次早亦具狀訴冤。
訴為燭奸止奸事:東家失帛,不得謬同西家争衣;越人沽酒,何故妄與秦人索價?身父業紹箕裘,教傳詩禮。
叨登鄉薦,曆任松江府佐。
官居清節,僅遺四海空囊。
鲰生樗栎,名列黉宮。
嶽父鄒士龍曾為指腹之好,長女鄒瓊玉允諧伉俪之緣。
如意聘儀,鸾钗為答。
孰意家計漸微,難行六禮。
瓊玉仗義疏财,私遺镯钗緞匹;嶽父愛富嗔貧,屢求退休另嫁。
久設阱機,無由投發。
偶因賊劫,飄禍計坑,欲絕舊緣思媾新緣,賊殺婢命坑害婿命。
籲天查奸緝盜,斷女畢姻,脫陷安良,哀哀上訴。
包公問道:“既非你殺丹桂,此金镯何處得來?”朝棟道:“金镯是他家小姐與生員的。
”包公道:“事未必然。
”朝棟道:“可拘他家小姐對證。
”包公沉吟半晌,問道:“你與瓊玉有通乎?”朝棟道:“不敢。
”似欲有言而愧視衆人。
包公微會其意,即退二堂,帶之同入,屏絕左右,問道:“既非有通,安肯與你多物?”朝棟道:“今日非此大冤,生員決不敢言以喪其德。
今遭此事,不得不以直告。
”遂将其事詳述一遍。
包公道:“隻恐此事不确。
倘是果真,明日互對之時,你将此事一一詳說,看他父親如何處置,我必拘他女來對證。
果實,必斷完娶;如虛,必向你償命。
”朝棟再三叩頭道:“望大人周全。
” 包公次日拘審,士龍親出互對,謂包公道:“此子不良,望大人看朝廷分上,執法斷填。
”包公道:“理在則執法,法在何論情。
朝棟亦宦家子弟,庠序後英,何分厚薄?”乃呼朝棟道:“父為清官,子為賊寇,你心忍玷家譜?”朝棟道:“生員素遵詩禮,居仁由義,安肯為此!”包公道:“你既不為,贓從何出?”朝棟道:“他女付我,豈劫得之。
”鄒士龍道:“明明是他理虧,無言可對,又推在我女身上。
”包公道:“伊女深閨何能得至?”朝棟道 :“事出有因。
”包公道:“有何因由?可細講來。
”朝棟道:“春三月,因事過彼家花園,小姐偶同婢女丹桂觀花,相視良久而退。
生員次日又過其地,小姐已先在矣。
小姐令丹桂叫生員至花園,備言其父與母商議欲悔婚,要叫伯廉來說,與銀一百兩退親,隻夫人不肯。
小姐見生員衣衫褴樓,約生員夜來說話。
生員依期而去,丹桂候門,延入命酒,遂付金镯一對、銀钗數雙、絲綢三匹。
偶因手迫,無銀為老母買藥,故持金镯一個托饒銀匠代換銀應用,被伊家人梅旺哄去。
其殺死丹桂一事,實不知情。
望大人體好生之德,念先君隻得生員一人,母親在疾,乞台曲全姻事,緝訪真賊,以正典刑,銜結有日。
”包公道:“既然如此,老先生亦箝管束不嚴,安怪此生?”參政道:“此皆浮談。
小女舉止不亂,安得有此?”包公道:“既無此,必要令愛出證,泾謂自分。
”朝棟道:“小姐若肯面對,如虛甘死。
”士龍心中甚是疑惑:若說此事是虛,我對夫人說的話此生何以得知?倘或果真,一則不好說話,二則自覺無顔,心中猶豫不決。
包公遂面激之道:“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