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關燈
小
中
大
琴在高家住了兩夜。
她回家第二天就發燒,在床上躺了十多天。
她因病不能夠參加《利群周報》兩周年紀念會。
那天覺民去得早。
他到報社的時候,社裡還隻到了張惠如、方繼舜幾個人。
“蘊華還不能夠出來?”張惠如看見覺民一個人走進來,便問道。
“她的病好了,不過還沒有完全複原,她母親不肯讓她出來,”覺民含笑答道。
“真不湊巧。
偏偏走了存仁,病了蘊華,”張惠如帶點掃興的神氣說。
“不要緊。
我會把一切事情講給她聽,”覺民順口答了一句。
他擡起頭到處看了一下,又在屋裡走了一轉。
這是他們新搬過來的雙開間的鋪面(就在舊地址的隔壁)。
房間寬大。
當中那張餐桌上鋪了雪白的桌布。
桌上正中放一瓶鮮花。
餐桌的四周安了許多可以折攏的掎子。
剛剛粉刷過的白壁上有好幾幅各國革命家的肖像,都是從一本叫做《世界六十名人》的大書上抽出來的。
張還如站在一個凳子上,正在用圖畫釘把它們一幅一幅地在壁上釘牢。
靠壁,一邊有兩個書櫥,另一邊放着兩個茶幾和三張靠背椅。
靠裡有一間用木闆隔出來的小屋。
小屋裡面有兩張小條桌,還有一個文件櫃。
方繼舜正俯在一張條桌上寫字。
另一張條桌上堆了一些文件。
角落裡還有兩堆剛印好的小冊子。
這些新氣象便是他們幾天來辛勞的成績。
每一樣東西都可以表示年輕人的熱誠、勇敢、信賴、大量(無私心),以及他們的創造的沖動。
這裡似乎是一個理想的家庭。
在這裡有的是和睦,有的是親愛。
共同的信仰把他們系在一起。
相同的是大家的心靈深處。
大家最敬重、最寶貴的東西都是一樣的,因此他們能夠以赤心相見。
沒有隔閡,沒有猜忌,大家全為着一個共同的目标努力。
這是覺民常常感覺到的。
這個感覺給他帶來過許多次衷心的喜悅。
這一天也不能是例外,他一時的掃興終于被這樣的喜悅驅散了,而且他在喜悅以外還得到鼓舞、安慰和期望。
這是一個慶祝的日子,也可以說是酬勞的日子。
那些努力耕種了兩年的人現在見到他們的收獲了。
程鑒冰來了。
她的臉上仿佛閃耀着春天早晨的陽光,她帶着清新的朝氣走進來,帶笑地誇獎道:“你們弄得真好!我還怕你們來不赢!”她看見覺民,特别親切地對他笑笑,接着又關心地問道:“怎麼蘊華沒有來?我想找她談談。
”“她的病還沒有全好,她母親不讓她出來,”覺民答道,這一次他沒有掃興的感覺了。
他帶着溫和的微笑招呼程鑒冰。
他想起了黃存仁那一晚對他說的話,便又加了一句:“她要我請你哪天到她家裡去耍。
” “我過兩天一定去看她,請你轉達一聲,”程鑒冰興奮地含笑說。
她會意地看了覺民一眼。
“鑒冰,你這兩天怎麼不來幫忙?我們都忙,你卻躲起來,你應該受罰!”張還如剛從凳子上跳下來,得意地看了壁上那幾張肖像,便轉過頭來帶笑地抱怨程鑒冰道。
“這幾天我家裡事情多,我祖母又生病。
晚上我實在逃不出來,”程鑒冰紅了一下臉,有點不好意思地解釋道。
她又把眼光轉到張惠如的下颔突出的三角臉上,忍住笑對他說:“我前幾天出來過。
我走過你那個裁縫鋪,看見你穿着黃袍坐在長闆凳上,俯在案上縫一快布片。
你的頭差不多要挨到布上了,所以你沒有看見我。
你真像個裁縫徒弟,不過衣服有點不對,你這件黃袍就應當脫掉。
我想跟你說話,又怕你不方便。
“她抿嘴笑笑,又說:”我怕你的師傅會幹涉你,所以我就悄悄地走了。
不然我會托你代我請假。
“ 衆人笑了起來。
張惠如含笑說:“請假?你又太客氣了。
還如不過跟你開玩笑,你就長篇大論地說了一大套。
我們沒有人會怪你的。
說起請假,我今天倒向師傅請了假。
我的眼睛近來漸漸不行了,不然我怎麼前
她回家第二天就發燒,在床上躺了十多天。
她因病不能夠參加《利群周報》兩周年紀念會。
那天覺民去得早。
他到報社的時候,社裡還隻到了張惠如、方繼舜幾個人。
“蘊華還不能夠出來?”張惠如看見覺民一個人走進來,便問道。
“她的病好了,不過還沒有完全複原,她母親不肯讓她出來,”覺民含笑答道。
“真不湊巧。
偏偏走了存仁,病了蘊華,”張惠如帶點掃興的神氣說。
“不要緊。
我會把一切事情講給她聽,”覺民順口答了一句。
他擡起頭到處看了一下,又在屋裡走了一轉。
這是他們新搬過來的雙開間的鋪面(就在舊地址的隔壁)。
房間寬大。
當中那張餐桌上鋪了雪白的桌布。
桌上正中放一瓶鮮花。
餐桌的四周安了許多可以折攏的掎子。
剛剛粉刷過的白壁上有好幾幅各國革命家的肖像,都是從一本叫做《世界六十名人》的大書上抽出來的。
張還如站在一個凳子上,正在用圖畫釘把它們一幅一幅地在壁上釘牢。
靠壁,一邊有兩個書櫥,另一邊放着兩個茶幾和三張靠背椅。
靠裡有一間用木闆隔出來的小屋。
小屋裡面有兩張小條桌,還有一個文件櫃。
方繼舜正俯在一張條桌上寫字。
另一張條桌上堆了一些文件。
角落裡還有兩堆剛印好的小冊子。
這些新氣象便是他們幾天來辛勞的成績。
每一樣東西都可以表示年輕人的熱誠、勇敢、信賴、大量(無私心),以及他們的創造的沖動。
這裡似乎是一個理想的家庭。
在這裡有的是和睦,有的是親愛。
共同的信仰把他們系在一起。
相同的是大家的心靈深處。
大家最敬重、最寶貴的東西都是一樣的,因此他們能夠以赤心相見。
沒有隔閡,沒有猜忌,大家全為着一個共同的目标努力。
這是覺民常常感覺到的。
這個感覺給他帶來過許多次衷心的喜悅。
這一天也不能是例外,他一時的掃興終于被這樣的喜悅驅散了,而且他在喜悅以外還得到鼓舞、安慰和期望。
這是一個慶祝的日子,也可以說是酬勞的日子。
那些努力耕種了兩年的人現在見到他們的收獲了。
程鑒冰來了。
她的臉上仿佛閃耀着春天早晨的陽光,她帶着清新的朝氣走進來,帶笑地誇獎道:“你們弄得真好!我還怕你們來不赢!”她看見覺民,特别親切地對他笑笑,接着又關心地問道:“怎麼蘊華沒有來?我想找她談談。
”“她的病還沒有全好,她母親不讓她出來,”覺民答道,這一次他沒有掃興的感覺了。
他帶着溫和的微笑招呼程鑒冰。
他想起了黃存仁那一晚對他說的話,便又加了一句:“她要我請你哪天到她家裡去耍。
” “我過兩天一定去看她,請你轉達一聲,”程鑒冰興奮地含笑說。
她會意地看了覺民一眼。
“鑒冰,你這兩天怎麼不來幫忙?我們都忙,你卻躲起來,你應該受罰!”張還如剛從凳子上跳下來,得意地看了壁上那幾張肖像,便轉過頭來帶笑地抱怨程鑒冰道。
“這幾天我家裡事情多,我祖母又生病。
晚上我實在逃不出來,”程鑒冰紅了一下臉,有點不好意思地解釋道。
她又把眼光轉到張惠如的下颔突出的三角臉上,忍住笑對他說:“我前幾天出來過。
我走過你那個裁縫鋪,看見你穿着黃袍坐在長闆凳上,俯在案上縫一快布片。
你的頭差不多要挨到布上了,所以你沒有看見我。
你真像個裁縫徒弟,不過衣服有點不對,你這件黃袍就應當脫掉。
我想跟你說話,又怕你不方便。
“她抿嘴笑笑,又說:”我怕你的師傅會幹涉你,所以我就悄悄地走了。
不然我會托你代我請假。
“ 衆人笑了起來。
張惠如含笑說:“請假?你又太客氣了。
還如不過跟你開玩笑,你就長篇大論地說了一大套。
我們沒有人會怪你的。
說起請假,我今天倒向師傅請了假。
我的眼睛近來漸漸不行了,不然我怎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