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關燈
小
中
大
覺民到了利群周報社,黃存仁和張惠如正在裡面小房間内分看小冊子的校樣。
陳遲在外面照料。
黃存仁看見覺民,帶笑地說一句:“你來得正好。
等一會兒我們還要商量一件事情。
”張惠如接着說:“我們下個星期天搬家,你一定要來幫忙啊!”“好,”覺民興奮地回答了他們。
他從他們的手裡接過校樣來。
他們全看過了。
他打算自己再看一遍。
方繼舜和張還如也就在這時候進來了。
外面有四五個年輕人來買周報,過了一會兒他們先後走了。
黃存仁等到覺民看過校樣交給張還如以後,便提議:“今天早點關門。
我們就在這兒開個會罷。
免得再跑到别處去。
” 大家都贊成黃存仁的意見。
于是在一陣忙亂之後鋪闆全上好了。
兩扇門半掩着。
陳遲坐在外面守鋪子。
其餘的人就在裡面開會。
“昨天接到重慶的快信,要我們派個人到重慶去商量大會的事情。
他們說有很多重要的意見等我們派代表去面談。
我昨晚上已經找惠如、繼舜談過了。
他們主張我去一趟。
好些問題的确應當認真地讨論一下。
他們那邊力量雄厚些,比較有辦法。
可能還有别地方的朋友去。
我也願意去。
我想至多花三個星期就行了。
大家的意見怎樣?” 黃存仁坐在靠裡的一個角上,左邊的肘拐壓住那張條桌,他的頭略略向前俯,帶着嚴肅的表情,用低沉的聲音說了上面的話。
方繼舜接着解釋這次商談的重大意義。
他鼓動黃存仁去。
他還說最好大家商量一下,多帶些意見去。
張惠如的發言内容跟方繼舜的差不多。
“我前天看到程鑒冰,她告訴我她剛收到許倩如的信,說廣東搞得轟轟烈烈。
她還說,有些人到工廠去子。
到重慶去,應當把這個問題好好研究一下。
那邊有些工廠,他們考慮這個問題也方便些,”張還如興奮地說。
“這個問題我們上次已經向重慶提過了。
這次存仁去一定可以讨論出具體的辦法來。
我看隻有依靠勞動階級,革命才有希望。
單靠我們這幾個書生是沒有辦法的!”方繼舜說到後面兩句忽然站起來,他并沒有提高聲音,但是他用手勢加強他的語氣。
覺民并不完全了解方繼舜最後兩句話的意義。
但是他也不去仔細考慮他們提到的那個問題,因為他相信這幾個朋友,尤其是黃存仁。
而且他想自己知道的事情太少,黃存仁從重慶回來一定會帶回更好的、更具體的工作方法和發展計劃。
所以他就簡單地講了自己的希望。
黃存仁又講了一下他的看法和他的打算。
接着大家你兩句我兩句地發表了一些意見。
方繼舜講得最多。
衆人都同意他和黃存仁兩人的意見,但是并不把它們寫成文字。
這裡所有的意見全由黃存仁口頭向重慶朋友傳達。
他們最後又談到動身的日期。
學校放假了,黃存仁沒有别的工作,不過他想參加了周報兩周年慶祝會以後出發。
覺民也希望他能夠出席那個慶祝會。
然而方繼舜和張惠如弟兄都認為應該早日動身。
黃存仁這時也想到可能還有别地的朋友在那邊等候他,便同意早走,決定就在後天動身。
不到兩個鐘頭會就結束了。
陳遲從張惠如的嘴裡知道了會議的決定。
六個人分兩批散去。
陳遲和張惠如弟兄先走。
過幾分鐘方繼舜、黃存仁和覺民便鎖上門,走下了樓梯。
他們三個人從商業場前門出去。
商店全上了鋪闆。
有幾家半掩着門,一兩個自己人在進出。
有幾家店裡送出來洗麻将牌的聲音,有幾家店裡有人在拉胡琴唱京戲。
最後一盞大電燈冷清清地照着突然顯得空闊的大門。
走出大門,方繼舜給他們打個招呼,就往另一邊走了。
覺民陪着黃存仁多走了一段路。
黃存仁同覺民兩個默默地走了半條街,好象感到興趣似地望着路旁幾家小飲食店:抄手、湯圓、小籠蒸牛肉、素面、甜水面、醪糟雞蛋……樣樣都有。
生意興隆,燈光明亮,人聲嘈雜,顧客笑笑樂樂,進進出出。
過了十字路口,他們走進了一條小街,那裡好幾家老店都關了門,熄了燈。
月光照亮了大半邊街。
遠遠的一盞街燈倒顯得昏暗了。
路是石子鋪的,走起來并不怎麼舒服。
他們走得慢,黃存仁忽然側過臉對覺民說:“我長了這麼大,從來沒有離開過省城。
”他笑了笑。
“我還不是一樣,”覺民含笑答道。
“不過我也應該離開了。
”他在黑暗中忽然看見了那張美麗的笑臉,他覺得心裡特别暖和。
“你決定同蘊華一路下去找覺慧嗎?”黃存仁關心地問道。
“還沒有一定。
我們正在想辦法,”覺民誠墾地說。
“其實在這兒也可以做點工作,”黃存仁自語似地說,他在想他自己的事情。
“不過在我們那個家裡,問題太多,有時候真叫人沒法住下去,”覺民稍稍改變了語調回答道。
他想到了今天家裡的那一場吵鬧。
“我有時也想,你們能夠下去對蘊華也許好一點,”黃存仁同情地說。
“我也是這樣想。
我自己是不怕什麼的。
在省城住下去,就是蘊華苦一點,”覺民說。
“那麼你們早點到下面去也好,”黃存仁鼓舞地說。
“不過我們兩個人同時走,也有些問題。
蘊華很想早走,但是她又不願意把她母親一個人丢在這兒。
這就叫我為難了,”覺民皺起
陳遲在外面照料。
黃存仁看見覺民,帶笑地說一句:“你來得正好。
等一會兒我們還要商量一件事情。
”張惠如接着說:“我們下個星期天搬家,你一定要來幫忙啊!”“好,”覺民興奮地回答了他們。
他從他們的手裡接過校樣來。
他們全看過了。
他打算自己再看一遍。
方繼舜和張還如也就在這時候進來了。
外面有四五個年輕人來買周報,過了一會兒他們先後走了。
黃存仁等到覺民看過校樣交給張還如以後,便提議:“今天早點關門。
我們就在這兒開個會罷。
免得再跑到别處去。
” 大家都贊成黃存仁的意見。
于是在一陣忙亂之後鋪闆全上好了。
兩扇門半掩着。
陳遲坐在外面守鋪子。
其餘的人就在裡面開會。
“昨天接到重慶的快信,要我們派個人到重慶去商量大會的事情。
他們說有很多重要的意見等我們派代表去面談。
我昨晚上已經找惠如、繼舜談過了。
他們主張我去一趟。
好些問題的确應當認真地讨論一下。
他們那邊力量雄厚些,比較有辦法。
可能還有别地方的朋友去。
我也願意去。
我想至多花三個星期就行了。
大家的意見怎樣?” 黃存仁坐在靠裡的一個角上,左邊的肘拐壓住那張條桌,他的頭略略向前俯,帶着嚴肅的表情,用低沉的聲音說了上面的話。
方繼舜接着解釋這次商談的重大意義。
他鼓動黃存仁去。
他還說最好大家商量一下,多帶些意見去。
張惠如的發言内容跟方繼舜的差不多。
“我前天看到程鑒冰,她告訴我她剛收到許倩如的信,說廣東搞得轟轟烈烈。
她還說,有些人到工廠去子。
到重慶去,應當把這個問題好好研究一下。
那邊有些工廠,他們考慮這個問題也方便些,”張還如興奮地說。
“這個問題我們上次已經向重慶提過了。
這次存仁去一定可以讨論出具體的辦法來。
我看隻有依靠勞動階級,革命才有希望。
單靠我們這幾個書生是沒有辦法的!”方繼舜說到後面兩句忽然站起來,他并沒有提高聲音,但是他用手勢加強他的語氣。
覺民并不完全了解方繼舜最後兩句話的意義。
但是他也不去仔細考慮他們提到的那個問題,因為他相信這幾個朋友,尤其是黃存仁。
而且他想自己知道的事情太少,黃存仁從重慶回來一定會帶回更好的、更具體的工作方法和發展計劃。
所以他就簡單地講了自己的希望。
黃存仁又講了一下他的看法和他的打算。
接着大家你兩句我兩句地發表了一些意見。
方繼舜講得最多。
衆人都同意他和黃存仁兩人的意見,但是并不把它們寫成文字。
這裡所有的意見全由黃存仁口頭向重慶朋友傳達。
他們最後又談到動身的日期。
學校放假了,黃存仁沒有别的工作,不過他想參加了周報兩周年慶祝會以後出發。
覺民也希望他能夠出席那個慶祝會。
然而方繼舜和張惠如弟兄都認為應該早日動身。
黃存仁這時也想到可能還有别地的朋友在那邊等候他,便同意早走,決定就在後天動身。
不到兩個鐘頭會就結束了。
陳遲從張惠如的嘴裡知道了會議的決定。
六個人分兩批散去。
陳遲和張惠如弟兄先走。
過幾分鐘方繼舜、黃存仁和覺民便鎖上門,走下了樓梯。
他們三個人從商業場前門出去。
商店全上了鋪闆。
有幾家半掩着門,一兩個自己人在進出。
有幾家店裡送出來洗麻将牌的聲音,有幾家店裡有人在拉胡琴唱京戲。
最後一盞大電燈冷清清地照着突然顯得空闊的大門。
走出大門,方繼舜給他們打個招呼,就往另一邊走了。
覺民陪着黃存仁多走了一段路。
黃存仁同覺民兩個默默地走了半條街,好象感到興趣似地望着路旁幾家小飲食店:抄手、湯圓、小籠蒸牛肉、素面、甜水面、醪糟雞蛋……樣樣都有。
生意興隆,燈光明亮,人聲嘈雜,顧客笑笑樂樂,進進出出。
過了十字路口,他們走進了一條小街,那裡好幾家老店都關了門,熄了燈。
月光照亮了大半邊街。
遠遠的一盞街燈倒顯得昏暗了。
路是石子鋪的,走起來并不怎麼舒服。
他們走得慢,黃存仁忽然側過臉對覺民說:“我長了這麼大,從來沒有離開過省城。
”他笑了笑。
“我還不是一樣,”覺民含笑答道。
“不過我也應該離開了。
”他在黑暗中忽然看見了那張美麗的笑臉,他覺得心裡特别暖和。
“你決定同蘊華一路下去找覺慧嗎?”黃存仁關心地問道。
“還沒有一定。
我們正在想辦法,”覺民誠墾地說。
“其實在這兒也可以做點工作,”黃存仁自語似地說,他在想他自己的事情。
“不過在我們那個家裡,問題太多,有時候真叫人沒法住下去,”覺民稍稍改變了語調回答道。
他想到了今天家裡的那一場吵鬧。
“我有時也想,你們能夠下去對蘊華也許好一點,”黃存仁同情地說。
“我也是這樣想。
我自己是不怕什麼的。
在省城住下去,就是蘊華苦一點,”覺民說。
“那麼你們早點到下面去也好,”黃存仁鼓舞地說。
“不過我們兩個人同時走,也有些問題。
蘊華很想早走,但是她又不願意把她母親一個人丢在這兒。
這就叫我為難了,”覺民皺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