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關燈
小
中
大
姑娘今天罵了我。
連老太爺在時,他也沒有罵過我。
三姑娘是小輩,她敢欺負我?我這口氣不出,我就不要活了!”陳姨太連忙接着王氏的話說一去,好象她們兩人預先商量好了這種種一唱一和的辦法。
陳姨太說到後來,便埋下頭去,摸出手帕揩眼睛。
張太太皺着眉頭不滿意地說:“這太不成話了,的确應該教訓他們。
” 周氏受窘地紅了臉,訴苦般地對張太太說:“大姑太太,你看我做後娘的有什麼辦法?他們父親素來喜歡他們,把他們‘慣使’了,養成這個脾氣。
我說他們,他們又不聽。
我又不好責罵他們。
我又怕人家會說閑話,說我做後娘的偏心。
”周氏有點讨厭王氏和陳姨太,所以不直接回答她們,同時她也難找到一個适當的答複。
“那麼我們就應該白白受他們的氣?”王氏挑戰地對周氏說。
周氏也變了臉色。
她仍然不直接回答王氏,卻對張太太說:“大姑太太,今天幸好你在這兒,就請你來作主。
你說該怎麼辦,就怎麼辦。
我不說一句話。
” 張太太嚴肅地答道:“我看是應當教訓的。
把他們喊來問問再說。
” 琴在這些時候跟翠環兩個交換了好多次焦慮的眼光。
她想不到她一句無心的問語會引起這麼重大的後果,而且給她所愛的兩個人招來麻煩。
她覺得這種事情嚴重,還是因為她母親說了“應當教訓”的話,她母親似乎還準備做一件“衛道”的事情。
周氏說出請張太太“作主”的時候,琴環着希望地看她的母親,等候她母親的決定。
張太太的答話自然使琴失望。
不過它們還不是一個重大的打擊。
她相信舊勢力不可能帶給覺民大的傷害。
不過由于她關心和愛護,她又暗暗地抱怨他不該冒失地做出這種不小心的事情,給自己招來一些無謂的麻煩。
“我看三姑娘的脾氣也不大好。
我們從前在家裡當姑娘的時候,完全不是這樣,”張氏應酬似地說了兩句話。
“翠環,你到花園裡頭去把三小姐、二少爺喊來,”周氏聽見張太太的話便吩咐翠環道。
“是,”翠環連忙答應一聲。
她放好水煙袋,又偷偷地看了琴一眼,微微地點一下頭,便出去了。
琴知道翠環會把這裡的情形說給覺民和淑華聽,使他們進來以前先有準備,她也就放了心。
後來翠環陪着覺民兄妹進來了,绮霞跟在他們後面。
覺民和淑華兩人的臉上都帶着笑容。
覺民的微笑是很安靜的;淑華的卻帶了一點憤怒和激動。
淑貞臉色灰白,垂着頭用畏懼的眼光偷偷地看幾個長輩的面容。
翠環進屋以後,她的眼光最先就射在琴的臉上。
她對着琴暗示地微微一笑。
琴了解她的意思,也用眼光回答了她。
琴看覺民,覺民的充滿自信的表情更安定了琴的心。
淑華的略帶驕傲的笑容增加了琴的勇氣。
琴很滿意,她反而覺得先前的焦慮是從餘的了。
覺民兄妹向張太太行禮,張太太仍舊坐着,帶一點不愉快的神氣還了禮。
覺民和淑華就站在屋中間,淑貞走到琴的身邊去。
周氏第一個發言。
她正色地說:“老二,四嬸同陳姨太說你跟三女剛才在花園裡頭罵過她們。
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你現在當着你姑媽的面說個明白。
”張太太沒有說什麼。
“媽,我并沒有罵,我不過把三妹拉走了,”覺民不慌不忙地答道。
“那麼三姑娘罵過了?”張太太沉下臉問道。
“三妹也并沒有罵什麼,不過說了幾句氣話,”覺民沒有改變臉色,仍舊安靜地回答道。
“沒有罵什麼?難道三姑娘沒有罵我害死少奶奶嗎?哪個說謊就不得好死!”陳姨太插嘴罵起來。
“是我罵過的,我罵了你又怎樣?”淑華馬上變了臉色,氣憤地答道。
張太太望着淑華,她的圓臉上現出了怒容,責備地說:“三姑娘,你年紀也不小了,怎麼罵了這種話來?況且她們是你的長輩……” 淑華不等張太太說完,便賭氣地打岔道:“做長輩的也該有長輩的樣子。
” “三女!”周氏着急地幹涉道。
“三姑娘,你少胡說!我們的事情沒有你講話的資格。
什麼是長輩的樣子?你今天給我說清楚!”王氏猛然拍一下桌子,大聲喝道。
淑華氣紅着臉,她還要争辯,覺民卻在旁邊低聲阻止道:“三妹,你不要響。
等我來說。
”淑華便忍着怒氣不響了。
她退了兩三步把背靠在連二櫃上。
“三姑娘,你這樣子太不對了。
你還敢當着我們的面罵人。
你媽剛才還請我來教訓你。
我想到你過世的爹,我不能不管你!”張太太闆起臉起對淑華說。
覺民打算說話,卻被淑華搶先說了。
她替自己辯護道:“姑媽,我并沒有錯。
” “你還說沒有錯?你憑什麼罵陳姨太害人?你又憑什麼跟你四嬸吵架?你做侄女的了有侄女的規矩……”張太太紅着臉嚴厲的責備道。
覺民忽然冷冷地插進一句:“那麼做長輩也該有長輩的規矩。
”全是張太太并不理睬他,仍舊繼續對淑華說話: “你不要再跟我争。
你好好地聽我的話,認個錯,向你
連老太爺在時,他也沒有罵過我。
三姑娘是小輩,她敢欺負我?我這口氣不出,我就不要活了!”陳姨太連忙接着王氏的話說一去,好象她們兩人預先商量好了這種種一唱一和的辦法。
陳姨太說到後來,便埋下頭去,摸出手帕揩眼睛。
張太太皺着眉頭不滿意地說:“這太不成話了,的确應該教訓他們。
” 周氏受窘地紅了臉,訴苦般地對張太太說:“大姑太太,你看我做後娘的有什麼辦法?他們父親素來喜歡他們,把他們‘慣使’了,養成這個脾氣。
我說他們,他們又不聽。
我又不好責罵他們。
我又怕人家會說閑話,說我做後娘的偏心。
”周氏有點讨厭王氏和陳姨太,所以不直接回答她們,同時她也難找到一個适當的答複。
“那麼我們就應該白白受他們的氣?”王氏挑戰地對周氏說。
周氏也變了臉色。
她仍然不直接回答王氏,卻對張太太說:“大姑太太,今天幸好你在這兒,就請你來作主。
你說該怎麼辦,就怎麼辦。
我不說一句話。
” 張太太嚴肅地答道:“我看是應當教訓的。
把他們喊來問問再說。
” 琴在這些時候跟翠環兩個交換了好多次焦慮的眼光。
她想不到她一句無心的問語會引起這麼重大的後果,而且給她所愛的兩個人招來麻煩。
她覺得這種事情嚴重,還是因為她母親說了“應當教訓”的話,她母親似乎還準備做一件“衛道”的事情。
周氏說出請張太太“作主”的時候,琴環着希望地看她的母親,等候她母親的決定。
張太太的答話自然使琴失望。
不過它們還不是一個重大的打擊。
她相信舊勢力不可能帶給覺民大的傷害。
不過由于她關心和愛護,她又暗暗地抱怨他不該冒失地做出這種不小心的事情,給自己招來一些無謂的麻煩。
“我看三姑娘的脾氣也不大好。
我們從前在家裡當姑娘的時候,完全不是這樣,”張氏應酬似地說了兩句話。
“翠環,你到花園裡頭去把三小姐、二少爺喊來,”周氏聽見張太太的話便吩咐翠環道。
“是,”翠環連忙答應一聲。
她放好水煙袋,又偷偷地看了琴一眼,微微地點一下頭,便出去了。
琴知道翠環會把這裡的情形說給覺民和淑華聽,使他們進來以前先有準備,她也就放了心。
後來翠環陪着覺民兄妹進來了,绮霞跟在他們後面。
覺民和淑華兩人的臉上都帶着笑容。
覺民的微笑是很安靜的;淑華的卻帶了一點憤怒和激動。
淑貞臉色灰白,垂着頭用畏懼的眼光偷偷地看幾個長輩的面容。
翠環進屋以後,她的眼光最先就射在琴的臉上。
她對着琴暗示地微微一笑。
琴了解她的意思,也用眼光回答了她。
琴看覺民,覺民的充滿自信的表情更安定了琴的心。
淑華的略帶驕傲的笑容增加了琴的勇氣。
琴很滿意,她反而覺得先前的焦慮是從餘的了。
覺民兄妹向張太太行禮,張太太仍舊坐着,帶一點不愉快的神氣還了禮。
覺民和淑華就站在屋中間,淑貞走到琴的身邊去。
周氏第一個發言。
她正色地說:“老二,四嬸同陳姨太說你跟三女剛才在花園裡頭罵過她們。
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你現在當着你姑媽的面說個明白。
”張太太沒有說什麼。
“媽,我并沒有罵,我不過把三妹拉走了,”覺民不慌不忙地答道。
“那麼三姑娘罵過了?”張太太沉下臉問道。
“三妹也并沒有罵什麼,不過說了幾句氣話,”覺民沒有改變臉色,仍舊安靜地回答道。
“沒有罵什麼?難道三姑娘沒有罵我害死少奶奶嗎?哪個說謊就不得好死!”陳姨太插嘴罵起來。
“是我罵過的,我罵了你又怎樣?”淑華馬上變了臉色,氣憤地答道。
張太太望着淑華,她的圓臉上現出了怒容,責備地說:“三姑娘,你年紀也不小了,怎麼罵了這種話來?況且她們是你的長輩……” 淑華不等張太太說完,便賭氣地打岔道:“做長輩的也該有長輩的樣子。
” “三女!”周氏着急地幹涉道。
“三姑娘,你少胡說!我們的事情沒有你講話的資格。
什麼是長輩的樣子?你今天給我說清楚!”王氏猛然拍一下桌子,大聲喝道。
淑華氣紅着臉,她還要争辯,覺民卻在旁邊低聲阻止道:“三妹,你不要響。
等我來說。
”淑華便忍着怒氣不響了。
她退了兩三步把背靠在連二櫃上。
“三姑娘,你這樣子太不對了。
你還敢當着我們的面罵人。
你媽剛才還請我來教訓你。
我想到你過世的爹,我不能不管你!”張太太闆起臉起對淑華說。
覺民打算說話,卻被淑華搶先說了。
她替自己辯護道:“姑媽,我并沒有錯。
” “你還說沒有錯?你憑什麼罵陳姨太害人?你又憑什麼跟你四嬸吵架?你做侄女的了有侄女的規矩……”張太太紅着臉嚴厲的責備道。
覺民忽然冷冷地插進一句:“那麼做長輩也該有長輩的規矩。
”全是張太太并不理睬他,仍舊繼續對淑華說話: “你不要再跟我争。
你好好地聽我的話,認個錯,向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