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關燈
小
中
大
周家的大門口已經紮上了一道大紅硬彩,換上了一對新的燈籠。
整個公館充滿了喜洋洋的熱鬧氣氛。
今天是“過禮”的日子。
隔一天就是結婚的日期。
覺新并不贊成這門親事,他常常希望它不會成為事實。
但是婚期逼近,在“過禮”的日子裡他又成了周伯濤的一個得力幫手。
周家的人沒有一個了解他的心情(隻有芸略略知道一點),但是她在這個家庭裡并沒有發言權),他們逼着他做他不願意做的事,做他讨厭的事。
他連一句怨言也不發,始終照樣地賣力。
這天周家的人起得很早。
除了芸以外,大家都十分忙碌。
枚少爺穿着長袍馬褂,聽人指揮,舉動呆闆,衣服寬大,活象一個傀儡。
覺新和周氏兩人一大早就到了周家,他們還帶了兩個仆人袁成、蘇福來幫忙。
過禮用的擡盒前一天就送來了。
鳳冠霞帔、龍鳳喜餅、花紅果子……以至于紹酒壇、鮮魚、雞鴨等,租的租,買的買,都已齊備。
衆人忙了好一陣,才把擡盒裝好了。
等着時辰一到,他們便命周貴和蘇福(這兩個仆人已經打扮齊整了)捧着盛柬貼的鹵漆拜匣,讓吹鼓手一路吹吹打打地把擡盒押送到女家去。
擡盒送出以後,周家稍微空閑一點。
幾個近一點的親戚已經來了。
衆人說說笑笑,不覺就到了開飯的時候。
午後擡盒跟着唢呐聲回來了。
數目比去的時候增加了将近三分之一。
全是女家的妝奁,也算相當豐富,從衣服、首飾、鋪蓋到小擺設、錫器、瓷器,甚至還有好幾套線裝書,裝滿了四十四張擡盒。
唢呐一直吹着,人聲嘈雜。
人們不斷地進進出出。
客人也陸續地來。
擡盒依次擺在天井裡和石階上。
許多人(尤其是女眷)擠在擡盒前面看馮家的妝奁。
人們開始在堂屋裡行禮。
唢呐繼續在大廳上吹着。
周家的人和近親依次走到拜墊前跪拜。
然後是道喜的時候。
覺新的輪值到了,他依照禮節跪拜,向周老太太、周伯濤夫婦以至枚少爺道賀。
他們的臉上也都浮出了喜色。
覺新行完禮走出堂屋,看見客人陸續地往堂屋裡來。
到處都是擡盒,那裡有不少的新物品在發亮。
他擡起眼睛,又看見那許多燈彩。
他不知道可喜的理由在什麼地方。
他開始有一種奇怪的思想。
然而馬上就有人來打岔了他。
他又應該去照料一些事情。
這天覺新和周家的人一樣,一直忙到二更的時候。
客廳裡的酒席已經散了。
整個公館都帶着淩亂的痕迹。
但是他再沒有精力料理事情了。
熱鬧後的冷靜,整齊後的淩亂刺痛他的心。
尤其使他難過的,是頭頂上的粉紅色綢幔,門楣上的繡花彩,檐下的宮燈,它們都給他喚起一些痛心的往事。
他的繼母和他的兩個舅母還在新房裡面布置。
芸和淑華也在那裡。
隻有他站在天井中。
他還聽見她們的笑聲。
他想:為什麼她們這時都快樂,他一個人的心裡卻充滿煩惱?他想不通。
枚在階上喚他。
他掉過頭,看見枚搖晃地向他走來,隻象一個無力的影子。
枚走到他的面前,溫和地說一句:“大表哥,你今天太累了。
” “還好,我不累,”覺新答道,其實他覺得十分疲倦。
枚望着他,嘴動了兩下,卻沒有說出一句話。
他也沒有說話的勇氣。
後來枚忽然現出一種滑稽的樣子說:“大表哥,我問你一句話,你不要笑我。
”覺新點點頭,表示同意。
枚說下去:“你接大表嫂的時候,也是這個樣子的嗎?” “是的,都是這樣,”覺新順口答道。
但是他剛把話說出,忽然覺得他已經到了自己的限度,不能夠再支持下去了。
他覺得全是夢,可怕的夢。
但是夢一個一個地接連着,似乎就不會有夢醒的時候。
他覺得一隻手,一隻長着尖利指爪的手搔着他的心,搔着,搔着。
他的心在發痛,他的心在出血。
他極力忍住。
他下了決心地說:“我要回去了。
”他便撇下枚少爺,走去向周老太太告辭。
這夜覺新一個人回家。
周氏和淑華便在周家留宿。
第二天晚上是“花宵”,周家舉行簪花的禮節,覺新自然也來參加了。
堂屋裡擠滿了人。
在大煤油挂燈和電燈的明亮的燈光下,枚少爺跪在大紅拜墊上,讓人把一對金花插在他的新博士帽帽頂的兩面,把紅綢交叉地挂上他的兩肩。
押韻的吉慶的頌詞愉快地送進他的耳裡。
然後是大廳外天井裡燃放的鞭炮的響亮聲音。
這是一個喜慶的夜晚。
渺小的枚少爺奇怪地想:怎麼别人在這些日子裡會把他當作主要的人物。
他并不知道自己其實是做了傀儡。
夜裡枚少爺睡在新奇的、溫軟的新床上,許久不能夠閉眼。
他想到壞的地方,又想到好的地方。
後來他做了兩個奇怪的夢。
他自己還記得那些夢景,但是他分辨不出它們是好還是壞。
早晨枚少爺睜開眼睛,覺得心跑得厲害,起床以後忽然膽怯起來,不敢到外面去見人。
但是翠鳳走來通知他,他的父親喚他去有話吩咐。
父親的話對他好象是一道符咒,他不能抗拒。
他隻得跟着翠鳳去了。
周伯濤把枚喚到書房裡去,告訴了他一些禮節,要他在這天當心自己的說話和舉動。
周伯濤帶着嚴父的口氣講話,隻顧自己滿意,卻想不到年輕的枚這時更需要安慰和鼓舞。
枚少爺的重要的喜慶的日子便是這樣地開始的。
他已經感到了壓迫,卻沒有得着自己盼望的鼓舞和安慰。
這個情形更減少他的喜悅,增加他的恐懼。
但是如今他除了唯唯地答應以外再沒有發表意見的機會了。
木已造成小舟,他隻有任它把自己載到任何地方去。
炎熱的陽光并不曾給枚少爺帶來溫暖,但是它卻給别的人帶來了喜悅。
整個周公館被喜悅的空氣籠罩着。
每個人的臉上都帶着答容,隻除了枚少爺,似乎這一天倒是别人的喜慶日子,枚少爺不過在演傀儡
整個公館充滿了喜洋洋的熱鬧氣氛。
今天是“過禮”的日子。
隔一天就是結婚的日期。
覺新并不贊成這門親事,他常常希望它不會成為事實。
但是婚期逼近,在“過禮”的日子裡他又成了周伯濤的一個得力幫手。
周家的人沒有一個了解他的心情(隻有芸略略知道一點),但是她在這個家庭裡并沒有發言權),他們逼着他做他不願意做的事,做他讨厭的事。
他連一句怨言也不發,始終照樣地賣力。
這天周家的人起得很早。
除了芸以外,大家都十分忙碌。
枚少爺穿着長袍馬褂,聽人指揮,舉動呆闆,衣服寬大,活象一個傀儡。
覺新和周氏兩人一大早就到了周家,他們還帶了兩個仆人袁成、蘇福來幫忙。
過禮用的擡盒前一天就送來了。
鳳冠霞帔、龍鳳喜餅、花紅果子……以至于紹酒壇、鮮魚、雞鴨等,租的租,買的買,都已齊備。
衆人忙了好一陣,才把擡盒裝好了。
等着時辰一到,他們便命周貴和蘇福(這兩個仆人已經打扮齊整了)捧着盛柬貼的鹵漆拜匣,讓吹鼓手一路吹吹打打地把擡盒押送到女家去。
擡盒送出以後,周家稍微空閑一點。
幾個近一點的親戚已經來了。
衆人說說笑笑,不覺就到了開飯的時候。
午後擡盒跟着唢呐聲回來了。
數目比去的時候增加了将近三分之一。
全是女家的妝奁,也算相當豐富,從衣服、首飾、鋪蓋到小擺設、錫器、瓷器,甚至還有好幾套線裝書,裝滿了四十四張擡盒。
唢呐一直吹着,人聲嘈雜。
人們不斷地進進出出。
客人也陸續地來。
擡盒依次擺在天井裡和石階上。
許多人(尤其是女眷)擠在擡盒前面看馮家的妝奁。
人們開始在堂屋裡行禮。
唢呐繼續在大廳上吹着。
周家的人和近親依次走到拜墊前跪拜。
然後是道喜的時候。
覺新的輪值到了,他依照禮節跪拜,向周老太太、周伯濤夫婦以至枚少爺道賀。
他們的臉上也都浮出了喜色。
覺新行完禮走出堂屋,看見客人陸續地往堂屋裡來。
到處都是擡盒,那裡有不少的新物品在發亮。
他擡起眼睛,又看見那許多燈彩。
他不知道可喜的理由在什麼地方。
他開始有一種奇怪的思想。
然而馬上就有人來打岔了他。
他又應該去照料一些事情。
這天覺新和周家的人一樣,一直忙到二更的時候。
客廳裡的酒席已經散了。
整個公館都帶着淩亂的痕迹。
但是他再沒有精力料理事情了。
熱鬧後的冷靜,整齊後的淩亂刺痛他的心。
尤其使他難過的,是頭頂上的粉紅色綢幔,門楣上的繡花彩,檐下的宮燈,它們都給他喚起一些痛心的往事。
他的繼母和他的兩個舅母還在新房裡面布置。
芸和淑華也在那裡。
隻有他站在天井中。
他還聽見她們的笑聲。
他想:為什麼她們這時都快樂,他一個人的心裡卻充滿煩惱?他想不通。
枚在階上喚他。
他掉過頭,看見枚搖晃地向他走來,隻象一個無力的影子。
枚走到他的面前,溫和地說一句:“大表哥,你今天太累了。
” “還好,我不累,”覺新答道,其實他覺得十分疲倦。
枚望着他,嘴動了兩下,卻沒有說出一句話。
他也沒有說話的勇氣。
後來枚忽然現出一種滑稽的樣子說:“大表哥,我問你一句話,你不要笑我。
”覺新點點頭,表示同意。
枚說下去:“你接大表嫂的時候,也是這個樣子的嗎?” “是的,都是這樣,”覺新順口答道。
但是他剛把話說出,忽然覺得他已經到了自己的限度,不能夠再支持下去了。
他覺得全是夢,可怕的夢。
但是夢一個一個地接連着,似乎就不會有夢醒的時候。
他覺得一隻手,一隻長着尖利指爪的手搔着他的心,搔着,搔着。
他的心在發痛,他的心在出血。
他極力忍住。
他下了決心地說:“我要回去了。
”他便撇下枚少爺,走去向周老太太告辭。
這夜覺新一個人回家。
周氏和淑華便在周家留宿。
第二天晚上是“花宵”,周家舉行簪花的禮節,覺新自然也來參加了。
堂屋裡擠滿了人。
在大煤油挂燈和電燈的明亮的燈光下,枚少爺跪在大紅拜墊上,讓人把一對金花插在他的新博士帽帽頂的兩面,把紅綢交叉地挂上他的兩肩。
押韻的吉慶的頌詞愉快地送進他的耳裡。
然後是大廳外天井裡燃放的鞭炮的響亮聲音。
這是一個喜慶的夜晚。
渺小的枚少爺奇怪地想:怎麼别人在這些日子裡會把他當作主要的人物。
他并不知道自己其實是做了傀儡。
夜裡枚少爺睡在新奇的、溫軟的新床上,許久不能夠閉眼。
他想到壞的地方,又想到好的地方。
後來他做了兩個奇怪的夢。
他自己還記得那些夢景,但是他分辨不出它們是好還是壞。
早晨枚少爺睜開眼睛,覺得心跑得厲害,起床以後忽然膽怯起來,不敢到外面去見人。
但是翠鳳走來通知他,他的父親喚他去有話吩咐。
父親的話對他好象是一道符咒,他不能抗拒。
他隻得跟着翠鳳去了。
周伯濤把枚喚到書房裡去,告訴了他一些禮節,要他在這天當心自己的說話和舉動。
周伯濤帶着嚴父的口氣講話,隻顧自己滿意,卻想不到年輕的枚這時更需要安慰和鼓舞。
枚少爺的重要的喜慶的日子便是這樣地開始的。
他已經感到了壓迫,卻沒有得着自己盼望的鼓舞和安慰。
這個情形更減少他的喜悅,增加他的恐懼。
但是如今他除了唯唯地答應以外再沒有發表意見的機會了。
木已造成小舟,他隻有任它把自己載到任何地方去。
炎熱的陽光并不曾給枚少爺帶來溫暖,但是它卻給别的人帶來了喜悅。
整個周公館被喜悅的空氣籠罩着。
每個人的臉上都帶着答容,隻除了枚少爺,似乎這一天倒是别人的喜慶日子,枚少爺不過在演傀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