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關燈
晚他們(再加上從學校回家不久的覺民)便在覺新的房裡吃飯。

    飯後他們就在這裡閑談。

    他們(除了覺民,他早回到自己的屋裡預備功課去了)談到過去、現在和将來的事情,愈談愈興奮,一直變到夜深,大家才依依不舍地分開。

     早晨,太陽光把覺新的房間照得十分亮。

    覺新坐在寫字台前。

    他剛剛收到覺慧(他的三弟)從上海寄來的幾本新雜志,正拆開包封在翻看它們。

    淑華陪着她的兩個表姐(芸和琴)揭起門簾走進來。

    他的第一句話便是: “大哥,你好早!” 覺新站起來,迎接這兩個客人。

    他回答淑華道:“你還說早,送信的都來過了。

    ” “信?二表妹、三表弟有信過嗎?”琴連忙問道,她的臉上露出了喜色。

     “沒有信。

    三弟寄了幾本新雜志來。

    大概過兩天就有信來的,”覺新答道。

     琴瞥見了放在桌上的刊物,她便走去拿起來,先看了每一本雜志的名稱和目錄。

    後來她翻開一本雜志,看了印在封面背面的目錄。

    她念出一個題目《俄國女革命家蘇菲亞傳》。

    她接着又激動地說:“這是三表弟寫的,這一定是他寫的!” 淑華和覺新都争着去看那本雜志。

    淑華接連嚷着:“在哪兒?”芸也懷着好奇心去看那篇文章。

     “你怎麼知道這就是他寫的?這是一筆名,”覺新驚疑地說。

     “他寫文章常常用這個名字,我知道,”琴得意地說。

     “給我看看他寫些什麼,”淑華急切地說,就伸手去拿那本十六開本的雜志。

     “等一會兒給你,”琴拒絕道,她拿着這本刊物,翻開一頁又一頁,忽然停下來,興奮地念着: 她在我們的陣營中過了十一年,她經曆過不少絕大的損失,全盤的失敗,但她從來不灰心。

    ……不管她如何刻苦自勵,不管她如何保持外表的冷靜,實際上她卻是一個熱情的天使。

    在她的铠甲下面仍然有一顆女性的優美的心在跳動。

    我們應該承認,女人比男子更賦有這種“聖火”。

    俄國革命運動之所以有宗教般的熱誠,大半應該歸功于她們。

    …… 琴激動得厲害,聲音急,而且發顫,她自己的感情被那些話控制了。

    她從沒有讀過這樣痛快的文章。

     淑華還不大了解這些話的全部意義。

    但是她也懂得一部分,尤其是琴的聲音和态度留給她的印象更深。

    此外還有一個事實鼓舞她:這是她的三哥寫的文章。

    他會寫出這樣的話?她有點不相信。

    她打岔地問了一句:“這真是三哥寫的?” “不,是他翻譯的,他引别人的話。

    這一段話真有力量!”琴答道。

    她的注意力還停留在這一段話上面。

     “蘇菲亞,她究竟是個什麼人?”淑華好奇地問道。

    她以前也偶爾聽見覺民同琴在談話中提到“蘇菲亞”這個名字。

    她卻不曾問明白她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蘇菲亞,一個二十多歲的俄國貴族小姐……”琴帶着尊敬地答道。

     “一個女革命黨,”覺新不等琴把話說完(也許他沒有注意到),便用嚴肅的 低聲接下去說。

     “女革命黨?”芸吃驚地說。

    她聽見琴讀出那段文章,她還不大了解,那裡面有好些新名詞。

    不過她看過一些翻譯小說,也略略知道一點西洋人的生活情形。

    她明白“革命黨”這個名詞有什麼意義。

    琴的聲音和那段文字使她激動,引起她一點幻想。

    但是“女革命黨”這四個字卻使她害怕,她的心還不能接受。

     “芸妹,你不曉得蘇菲亞是個女革命黨?”琴故意詫異地說。

     “琴姐,我怎麼會曉得?”芸奇怪地說,她不知道琴為什麼對蘇菲亞感到這樣大的興趣。

     “可惜你沒有看過《夜未央》(去年在萬春茶園裡演過的),那裡面也有一個蘇斐亞,雖然是另外一個人,不過都是一類的人,還有那個人人都不能忘記的安娥,”琴隻顧得意地說下去,不提防淑華在旁邊嚷起來: “琴姐,你還好意思提起《夜未央》!你請二姐一個人去看戲,也不請我。

    你現在再說戲好,有什麼用處?橫豎我們看不到了。

    ” 琴露出帶歉意的微笑辯解道:“三表妹,我已經給你道過歉了。

    那天二表妹在我們家裡耍,所以我請了她去看戲,也來不及約你。

    ……” “還有我,”芸含笑地插嘴道。

     “好,又來一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