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場五則
關燈
小
中
大
用敢公呈電鑒。
”大主試閱之,明知衆官谑己,拍案而起曰:“如此典博之文,不合掄元耶?”舉墨筆于填書之處密密圈之,标定第一名。
衆官面面相觑,不敢作聲。
幸副主試聞聲而來,持此卷且讀且笑,謂大主試曰:“博則博矣,無乃稍涉浮泛乎?”大主試曰:“此元我定,與閣下無幹。
發榜後,我自挂彈章聽皇上處分可也。
”鹹知其固執之性,倔強難挽,皆無言而退。
三粕公居然發解矣。
是時召公率其三子移寓西湖之麓,至龍虎日,高會親友,開宴以俟捷音,各出文互相贊誦。
三相公舉碗擎盤,往來應酬,或索其文閱,複為父兄诟谇,或怒曰:“渠既入場,何至不堪如此?”攜三相公手,踏月湖堤以消不平之氣。
值報捷者飛輿而來,問之,有召姓。
三相公喜曰:“我兄中矣。
”共擁至父前,衆稱非常之喜,先索報資,不與名條閱視,召曰:“我大兒合中久矣,今發已遲,不足奇也。
”衆曰:“否。
”召曰:“然則我次兒正應中式。
”衆亦曰:“否。
”召曰:“否則誤矣,豈有燒火三相公得中舉人耶?”衆曰:“然。
”召曰,“果有之已屬萬幸,不過副車,好則榜尾耳。
”衆曰:“請定賞例,自觀名條可知也。
”召曰:“副車十金,正榜倍之。
”衆曰:“元魁如何?”召曰:“魁則五十,元可百金,決無此理。
”衆使書券訖,攫其百金一紙而與之報條,公然第一。
召駭曰,“文風之變遷,至于此極,今而後,不敢複論文矣!” 有朱解元者,眇一目,時人呼為“朱瞎子”,亦曰“朱半仙”。
時文中之能手也,名噪一時。
其未發解之前一科,偕友赴試,八月初七日,夜夢見二青衣相邀,入一殿廷,有冕旒王者,降階相迎曰:“聞先生文名藉甚,今有爾浙闱墨,請先生為之潤飾。
”朱唯唯,延入後殿,朱衣神以卷送閱,王者命置筆硯于幾而退。
朱見元作格法高超,惟稍有未圓融處,為之易數字,已盡善矣。
王者複來謂朱曰:“先生且停筆墨。
今科解元文才尚好,不意該縣城隍神來奏,此生近有奸人室女事,陰德有虧,應削其籍。
予已追取下科解元文到,請先生正之。
”朱閱其文曰:“此必童子之作,質地雖佳,功夫未到,何以冠多士?”王者曰:“且請就文整頓,資格所限,不能易他人也。
”朱大加删削,煉作老境筆路,以呈王者。
王者許可,命夢神飛傳與之,然後次第閱竟,亦大費經營矣。
王者大悅曰:“先生再後科之元也,今以閱卷功拔補下科元缺,以酬勞瘁。
至所黜之元,系山陰某生,奸其鄰女,幸未破敗,然而神目如電,已為所司執奏。
先生歸去,訪其人勸之改過,将來尚可登科也。
至新解元,誠如先生所雲,系新進童子,其父兄皆為詞林,仁和人,祖功宗德甚厚,子孫科第未有艾也。
然此子拔早一科,陰律應減陽壽五年,先生亦為之勸勉,俾繩其祖武,不但壽可免減,祿且日增矣。
”遂命青衣仍送朱回寓,而夢覺已高卧三日。
其仆守之,見朱忽醒,曰:“何病耶?頭場将畢,自誤功名,奈何?”朱曰:“倦耳,無病。
”遣仆往接其友,錄出兩元作,俟友回,出門訪見山陰生及仁和童子,告以神語,以文為證。
皆惶悚受教。
朱歸視親友之文,一讀破題,即知其中第幾名,有佳文,曰:“惜哉不售,其傷陰隲耶!”初不之信,後皆不爽,遂有半仙之稱。
吾鄉有劉君者,應童試不售,去而習申韓業,公然憲幕。
丁卯歲,朝夢迎天榜,伊名列第一。
不覺技癢,複理故業,納監入闱。
頭場犯規被貼,君然第一。
此鬼神揶揄之耶?抑若吳生之命,有天錄耶?必居一于此矣。
”大主試閱之,明知衆官谑己,拍案而起曰:“如此典博之文,不合掄元耶?”舉墨筆于填書之處密密圈之,标定第一名。
衆官面面相觑,不敢作聲。
幸副主試聞聲而來,持此卷且讀且笑,謂大主試曰:“博則博矣,無乃稍涉浮泛乎?”大主試曰:“此元我定,與閣下無幹。
發榜後,我自挂彈章聽皇上處分可也。
”鹹知其固執之性,倔強難挽,皆無言而退。
三粕公居然發解矣。
是時召公率其三子移寓西湖之麓,至龍虎日,高會親友,開宴以俟捷音,各出文互相贊誦。
三相公舉碗擎盤,往來應酬,或索其文閱,複為父兄诟谇,或怒曰:“渠既入場,何至不堪如此?”攜三相公手,踏月湖堤以消不平之氣。
值報捷者飛輿而來,問之,有召姓。
三相公喜曰:“我兄中矣。
”共擁至父前,衆稱非常之喜,先索報資,不與名條閱視,召曰:“我大兒合中久矣,今發已遲,不足奇也。
”衆曰:“否。
”召曰:“然則我次兒正應中式。
”衆亦曰:“否。
”召曰:“否則誤矣,豈有燒火三相公得中舉人耶?”衆曰:“然。
”召曰,“果有之已屬萬幸,不過副車,好則榜尾耳。
”衆曰:“請定賞例,自觀名條可知也。
”召曰:“副車十金,正榜倍之。
”衆曰:“元魁如何?”召曰:“魁則五十,元可百金,決無此理。
”衆使書券訖,攫其百金一紙而與之報條,公然第一。
召駭曰,“文風之變遷,至于此極,今而後,不敢複論文矣!” 有朱解元者,眇一目,時人呼為“朱瞎子”,亦曰“朱半仙”。
時文中之能手也,名噪一時。
其未發解之前一科,偕友赴試,八月初七日,夜夢見二青衣相邀,入一殿廷,有冕旒王者,降階相迎曰:“聞先生文名藉甚,今有爾浙闱墨,請先生為之潤飾。
”朱唯唯,延入後殿,朱衣神以卷送閱,王者命置筆硯于幾而退。
朱見元作格法高超,惟稍有未圓融處,為之易數字,已盡善矣。
王者複來謂朱曰:“先生且停筆墨。
今科解元文才尚好,不意該縣城隍神來奏,此生近有奸人室女事,陰德有虧,應削其籍。
予已追取下科解元文到,請先生正之。
”朱閱其文曰:“此必童子之作,質地雖佳,功夫未到,何以冠多士?”王者曰:“且請就文整頓,資格所限,不能易他人也。
”朱大加删削,煉作老境筆路,以呈王者。
王者許可,命夢神飛傳與之,然後次第閱竟,亦大費經營矣。
王者大悅曰:“先生再後科之元也,今以閱卷功拔補下科元缺,以酬勞瘁。
至所黜之元,系山陰某生,奸其鄰女,幸未破敗,然而神目如電,已為所司執奏。
先生歸去,訪其人勸之改過,将來尚可登科也。
至新解元,誠如先生所雲,系新進童子,其父兄皆為詞林,仁和人,祖功宗德甚厚,子孫科第未有艾也。
然此子拔早一科,陰律應減陽壽五年,先生亦為之勸勉,俾繩其祖武,不但壽可免減,祿且日增矣。
”遂命青衣仍送朱回寓,而夢覺已高卧三日。
其仆守之,見朱忽醒,曰:“何病耶?頭場将畢,自誤功名,奈何?”朱曰:“倦耳,無病。
”遣仆往接其友,錄出兩元作,俟友回,出門訪見山陰生及仁和童子,告以神語,以文為證。
皆惶悚受教。
朱歸視親友之文,一讀破題,即知其中第幾名,有佳文,曰:“惜哉不售,其傷陰隲耶!”初不之信,後皆不爽,遂有半仙之稱。
吾鄉有劉君者,應童試不售,去而習申韓業,公然憲幕。
丁卯歲,朝夢迎天榜,伊名列第一。
不覺技癢,複理故業,納監入闱。
頭場犯規被貼,君然第一。
此鬼神揶揄之耶?抑若吳生之命,有天錄耶?必居一于此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