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鬼十二則
關燈
小
中
大
外愀然曰:“壯哉,殺一鬼矣。
”複戳之,曰:“勇哉,殺數鬼矣。
”連戳無算,而牆競無矣。
踉跄奔回,向家人誇其殺鬼之能。
家人曰:“汝何衣袍去而剩短褐歸耶?”趙俯視之,其袍之下幅,戳無數孔,竟變為百結鹑衣,始悟鬼所為牆者,即以其袍幅蒙之,謬稱勇壯,俾自毀其衣,無以對主人,趙悔恨欲絕,而無可如何也。
冀北某武舉,好散淩善類,不信鬼神。
中年僅有一子,愛同珍寶,暴殇,武舉怒登城隍神之戲台,裸體辱罵,觀者環堵。
未幾,超躍下台,狂奔至神前,俯伏如有撲之者,兩臀現紫黑色,哀叫不敢。
又曰:“罪該遠戍,敢不領受。
” 遂起着衣,疾走至家,告其妻曰:“伯爺謂我不敬,予杖一百,充發煙瘴,有押解之鬼使在,速具馔焚帛,毋稍怠。
”并取百金,摒擋行李,即日起程,直抵滇南,就有煙瘴處,為人傭工,至今未敢擅離。
噫,世之獲咎于神明,聞有在疾革時被譴責者,以肉身昭昭遣戍,直聞所未聞。
噫,異哉! 道墟章雨北有二子,年甫五六歲,出入中庭,則必各持錢七八枚或十餘枚而回。
雨北意為伯叔所與,初無疑議,嗣與伯叔言及,皆無給錢事,始詢二子。
其長者曰:“中庭有烏帽绛袍人,每日早晚必在座,見則與錢。
”是晚,雨北囑其子出,潛窺之,果如所說。
突前擒捕,绛袍人怆惶登幾,撲入鏡屏而滅。
捧鏡視之,始知即玻璃中所繪之天官像也。
毀其鏡,有血流出,而怪絕。
又有蔡大官者,夜眠樓上,三鼓許,聞樓下有喚其名者,起視無人,如是者三。
蔡乃卷紙作炬,以大火照之,始見樓梯下一烏帽绛袍人,持時錢二千,擲地而去。
蔡懼不敢收。
次日下梯,則錢仍在。
蔡本博徒,自信為财神所賜,赍入博場,将以求大彩也。
适官司訪拿,連蔡縛去,荷校月餘,而其錢亦不知所往。
或曰:“章雨北幸覺之早而絕其怪,蔡大官貪多而受禍。
假使雨北亦貪得不問,則二子之禍必大。
”噫,自來之财尚不可受,而況非分之求?君子于此可以鑒貪。
會稽張孝廉三雨,寓京師。
由揚淑胡衕遷黃罴胡衕,眷屬下車之際,其嬸氏忽作男子狀,高視闊步而行,且三雨呼曰:“來,予與爾言,知爾丙子獲售,予在陰曹亦增光彩,尚不忝為予子,其勉為勤學好善之士,毋自滿及輕薄改行,則功名有在。
”三雨聞之,居然其亡父聲音笑貌,涕泣而拜,嬸狂笑曰:“父子相聚,大喜事也,何悲為?予饑矣!”其具馔以進。
索巨觥飲酒,大啖魚肉,飯亦倍常食。
畢,出後院似欲小遺而仆。
衆扶之入,漸蘇,則為嬸氏之言,問之,不自知矣。
又越人某,二十餘歲而亡。
逾年,其家婢出買物,忽大步登堂,對其主母揖曰:“嫂一載相别,身其康甯?”嫂駭然曰:“汝中邪耶?”笑曰:“毋恐,吾爾叔也。
”據客位坐,語操南音,曰:“大哥好心,欲令五弟歸吾榇。
但五弟非人,不可托,不如附糧艘為便。
”此事僅夫婦有私議,外人無知者。
嫂問曰:“叔在陰司作何事業?”對曰:“吾生平無過,城隍神錄吾為吏,職司考察,每聞土神報大哥作好事,則吾歡欣踴躍。
報壞事,則吾寝食不安。
嫂須勸大哥多積陰功,自然逢吉。
”嫂指其幼子曰:“大哥僅有此兒,多病而弱,叔既神靈,祈默佑之。
”笑曰:“天道無私,積德蔭子孫,自然之理也。
吾何能為?”又曰:“吾屋漏矣,凄風冷雨觸骸甚苦,祈嫂修之。
吾為此事恒欲相告,不得其便,今因公過門,附婢暫見,不可久留。
”遂起,出門既跌,複起,則仍婢也。
遣使視其棺,果有小孔,為補之加漆。
是冬其兄在外,不知前事,以千金屬其五弟回南貿易,便帶靈柩。
路由京師,為優伶所迷,揮金立盡,貨其行囊而逸,榇則棄于曠野,未悉後能歸否。
又沈鹹,錢塘人,自少應童子試不售,郁郁至五十餘歲而卒。
送殓之客盈門,其妻撫屍号泣,仆而複起,大步出堂,遍拜賓客,慰勞再三,内有聞人孝廉者,是其生平好友,執手囑曰:“我之後事,閣下任之。
我之神主,閣下點之。
”家資何存,妻子何度,絮絮不休。
客始知為鹹之魂附其妻也。
孝廉曰:“閣下肉身尚在,何不附之?”而生乃手指孝廉而哂曰:“不通不通,人之所以得生者,氣血耳。
此身氣絕血凝,何以能生?”孝廉曰:“我聞死則魂入陰司,閣下何不一行?”又哂曰:“陰司何在?我自病革後,魂與體離,飄飄然無所歸,隻聞妻哭過悲,欲前慰之,不覺合而為一,然支持甚苦,刻刻欲分,想不能久住矣。
”語畢而仆,扶之入帏,則仍妻也。
傳曰:“鬼有所歸,乃不為厲。
”三人者或遠離廬墓,或未正首邱,或神魂失據,鹹有為厲之端者。
然宇宙之寬,群黎之衆,死者日以千計,其中不得其所者不知幾幾,何絕無影響。
或曰:“使死者人人附生者而言,亦屬尋常事矣,奚煩足下記之?”對曰:“唯。
”
”複戳之,曰:“勇哉,殺數鬼矣。
”連戳無算,而牆競無矣。
踉跄奔回,向家人誇其殺鬼之能。
家人曰:“汝何衣袍去而剩短褐歸耶?”趙俯視之,其袍之下幅,戳無數孔,竟變為百結鹑衣,始悟鬼所為牆者,即以其袍幅蒙之,謬稱勇壯,俾自毀其衣,無以對主人,趙悔恨欲絕,而無可如何也。
冀北某武舉,好散淩善類,不信鬼神。
中年僅有一子,愛同珍寶,暴殇,武舉怒登城隍神之戲台,裸體辱罵,觀者環堵。
未幾,超躍下台,狂奔至神前,俯伏如有撲之者,兩臀現紫黑色,哀叫不敢。
又曰:“罪該遠戍,敢不領受。
” 遂起着衣,疾走至家,告其妻曰:“伯爺謂我不敬,予杖一百,充發煙瘴,有押解之鬼使在,速具馔焚帛,毋稍怠。
”并取百金,摒擋行李,即日起程,直抵滇南,就有煙瘴處,為人傭工,至今未敢擅離。
噫,世之獲咎于神明,聞有在疾革時被譴責者,以肉身昭昭遣戍,直聞所未聞。
噫,異哉! 道墟章雨北有二子,年甫五六歲,出入中庭,則必各持錢七八枚或十餘枚而回。
雨北意為伯叔所與,初無疑議,嗣與伯叔言及,皆無給錢事,始詢二子。
其長者曰:“中庭有烏帽绛袍人,每日早晚必在座,見則與錢。
”是晚,雨北囑其子出,潛窺之,果如所說。
突前擒捕,绛袍人怆惶登幾,撲入鏡屏而滅。
捧鏡視之,始知即玻璃中所繪之天官像也。
毀其鏡,有血流出,而怪絕。
又有蔡大官者,夜眠樓上,三鼓許,聞樓下有喚其名者,起視無人,如是者三。
蔡乃卷紙作炬,以大火照之,始見樓梯下一烏帽绛袍人,持時錢二千,擲地而去。
蔡懼不敢收。
次日下梯,則錢仍在。
蔡本博徒,自信為财神所賜,赍入博場,将以求大彩也。
适官司訪拿,連蔡縛去,荷校月餘,而其錢亦不知所往。
或曰:“章雨北幸覺之早而絕其怪,蔡大官貪多而受禍。
假使雨北亦貪得不問,則二子之禍必大。
”噫,自來之财尚不可受,而況非分之求?君子于此可以鑒貪。
會稽張孝廉三雨,寓京師。
由揚淑胡衕遷黃罴胡衕,眷屬下車之際,其嬸氏忽作男子狀,高視闊步而行,且三雨呼曰:“來,予與爾言,知爾丙子獲售,予在陰曹亦增光彩,尚不忝為予子,其勉為勤學好善之士,毋自滿及輕薄改行,則功名有在。
”三雨聞之,居然其亡父聲音笑貌,涕泣而拜,嬸狂笑曰:“父子相聚,大喜事也,何悲為?予饑矣!”其具馔以進。
索巨觥飲酒,大啖魚肉,飯亦倍常食。
畢,出後院似欲小遺而仆。
衆扶之入,漸蘇,則為嬸氏之言,問之,不自知矣。
又越人某,二十餘歲而亡。
逾年,其家婢出買物,忽大步登堂,對其主母揖曰:“嫂一載相别,身其康甯?”嫂駭然曰:“汝中邪耶?”笑曰:“毋恐,吾爾叔也。
”據客位坐,語操南音,曰:“大哥好心,欲令五弟歸吾榇。
但五弟非人,不可托,不如附糧艘為便。
”此事僅夫婦有私議,外人無知者。
嫂問曰:“叔在陰司作何事業?”對曰:“吾生平無過,城隍神錄吾為吏,職司考察,每聞土神報大哥作好事,則吾歡欣踴躍。
報壞事,則吾寝食不安。
嫂須勸大哥多積陰功,自然逢吉。
”嫂指其幼子曰:“大哥僅有此兒,多病而弱,叔既神靈,祈默佑之。
”笑曰:“天道無私,積德蔭子孫,自然之理也。
吾何能為?”又曰:“吾屋漏矣,凄風冷雨觸骸甚苦,祈嫂修之。
吾為此事恒欲相告,不得其便,今因公過門,附婢暫見,不可久留。
”遂起,出門既跌,複起,則仍婢也。
遣使視其棺,果有小孔,為補之加漆。
是冬其兄在外,不知前事,以千金屬其五弟回南貿易,便帶靈柩。
路由京師,為優伶所迷,揮金立盡,貨其行囊而逸,榇則棄于曠野,未悉後能歸否。
又沈鹹,錢塘人,自少應童子試不售,郁郁至五十餘歲而卒。
送殓之客盈門,其妻撫屍号泣,仆而複起,大步出堂,遍拜賓客,慰勞再三,内有聞人孝廉者,是其生平好友,執手囑曰:“我之後事,閣下任之。
我之神主,閣下點之。
”家資何存,妻子何度,絮絮不休。
客始知為鹹之魂附其妻也。
孝廉曰:“閣下肉身尚在,何不附之?”而生乃手指孝廉而哂曰:“不通不通,人之所以得生者,氣血耳。
此身氣絕血凝,何以能生?”孝廉曰:“我聞死則魂入陰司,閣下何不一行?”又哂曰:“陰司何在?我自病革後,魂與體離,飄飄然無所歸,隻聞妻哭過悲,欲前慰之,不覺合而為一,然支持甚苦,刻刻欲分,想不能久住矣。
”語畢而仆,扶之入帏,則仍妻也。
傳曰:“鬼有所歸,乃不為厲。
”三人者或遠離廬墓,或未正首邱,或神魂失據,鹹有為厲之端者。
然宇宙之寬,群黎之衆,死者日以千計,其中不得其所者不知幾幾,何絕無影響。
或曰:“使死者人人附生者而言,亦屬尋常事矣,奚煩足下記之?”對曰:“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