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元虛
關燈
小
中
大
,笑謂魏曰:“子前欲緻富,今且貴矣。
聞朝廷将開納資之例,子數應得郡參軍,而薦至令尹,俟命下之日,子作書借郵筒遍緻舊好請助,必無應者,第僞稱某某資益若幹,以掩人耳目,則羅緻有由,無突如之惑矣。
冬仲得官荊湘間,妾在邯鄲旅次相候。
”魏不覺感深,膝曲跪拜,甫興而女已杳矣。
未幾南河大工例開,魏如女言布置,是年冬十月,入都納資,果得郡參軍,分楚北,束裝前往。
至邯鄲,忽遇美少年,策蹇追随,将投旅店,少年停騎問曰:“車中是魏郎否?家姊緻命,請住大槐老店,在彼設餞也。
”言畢,捷馳而去。
魏知女所使,欣然前馳,果見槐陰之下,有旅寓甚清潔,門無他客,遂留寓後宅,而安置仆從于前。
托疾早卧,剛月上槐梢,香風滿院,女已至矣。
魏相迎入室,女仍攜筐設馔,珍錯雜陳,相對而飲。
女曰:“子至楚方伯署,東有宅一區,系妾親串所居,久無人敢下榻。
妾有一函,至彼祝而焚之,理宜相讓,予賃之,價廉而宅精。
”魏諾,祈請女偕往。
女曰:“妾輩俱有界限,無故不敢逾越。
将請命所司,再往相探可也。
”魏已微醺,不覺情動,把杯至女前,跪告曰:“仆久曠之夫,望仙卿援我。
”女躍登幾而曬曰;“俗子真難與交,無已,請還子床頭人。
”魏登幾,女退縮依牆而立,魏突接其吻,不覺觸鼻,審之牆間畫美人耳。
女已不知何往。
魏哀祈不應,歎息而寝。
至楚,覓得其宅,内外寬廣,結構精緻,依女言緻祭,焚書敬祝,安居無恙。
遂谒大寮及同官者。
數月,忽家僮某來曰:“宅眷皆至,請往迎之。
”魏方疑訝間,其子亦至,相将而往,有巨舫泊河濱,俨然妻在。
魏登舟相晤,各道别情,研詢來由,妻曰:“郎遣胡仆以資來迎,何自諱為?”魏辯無其事,妻曰:“胡仆偕來,今日停泊時,曰:已至矣,道郎寓所甚悉,請先往報。
半日不回,因遣僮随兒尋之。
”魏始悟仙女所為,遂詳述其事,均大感悅。
舍舟赴寓,設仙女之位而祀之。
載餘,将緻官某郡,魏潔誠齋宿,冀女下臨,以問休咎。
夜半,倏聞步履聲,開帳而女在榻前。
魏起拜曰:“大德成全,舉宅被仙卿之惠,愧無以報。
”女曰:“妾以報子,子何言報?從此緻官,後五年必薦權某令,是時宦橐充裕,可以休矣。
不然,某年月日禍且沒家,子其志之。
”魏悚然筆之,視女情甚依依,益覺妩媚超凡,複跽而請曰:“仙卿之惠我無窮,感且不休,複何他望?第不得一親芳澤,終屬歉事。
”女挽之曰:“子何惓惓于是?妾亦猶夫人耳,若如子意,不複得見,子其願否?”魏曰:“且救目前之急。
”女默然俯首,殊形羞澀。
魏摟之不拒,于是代為解襦,登陽台涉鴻溝,悉臻實境,非複曩時空虛矣。
東方既白,宛然在抱,谛審之,乃其妻也。
魏愕然,推之醒,妻亦驚曰:“烏得在是?”魏詢其故,妻曰:“妾安卧室中,漏三下,如被夢魇,至是方覺,不知若何出入也?”魏起視之,昨所解釋者,皆其妻之衣服。
自齋至室,重門盡辟,乃告以故。
妻曰:“郎獲咎仙女矣。
”于是整裝偕赴位前,焚香謝過,遂就官。
三載考績,得列保薦。
又二年,權某縣令。
妻曰:“仙女所告之期至矣,郎無戀戀。
”魏即日緻仕,甫回江左,而白蓮之變起,後任被難。
魏聞之,為仙女立廟。
從此優遊林下十餘載,年逾六旬。
倏有北人問至,出書緻魏曰:“予估客也,向在保陽,今來江左行販,有同客少年胡姓者,囑攜此書以投明府,幸已達,即可歸報。
”魏挽之不住,開函别無片言,僅喪家之魂幡一具,上書魏元虛頭銜。
知大數将終,必女為預告,亟治後事而殁。
殡之日,有女服缟索,長号而來,至喪前俯伏悲恸,魏孺人亟出撫,僅存白衣裳一襲,而其人杳矣。
或曰:“是即仙女出吊也。
”
聞朝廷将開納資之例,子數應得郡參軍,而薦至令尹,俟命下之日,子作書借郵筒遍緻舊好請助,必無應者,第僞稱某某資益若幹,以掩人耳目,則羅緻有由,無突如之惑矣。
冬仲得官荊湘間,妾在邯鄲旅次相候。
”魏不覺感深,膝曲跪拜,甫興而女已杳矣。
未幾南河大工例開,魏如女言布置,是年冬十月,入都納資,果得郡參軍,分楚北,束裝前往。
至邯鄲,忽遇美少年,策蹇追随,将投旅店,少年停騎問曰:“車中是魏郎否?家姊緻命,請住大槐老店,在彼設餞也。
”言畢,捷馳而去。
魏知女所使,欣然前馳,果見槐陰之下,有旅寓甚清潔,門無他客,遂留寓後宅,而安置仆從于前。
托疾早卧,剛月上槐梢,香風滿院,女已至矣。
魏相迎入室,女仍攜筐設馔,珍錯雜陳,相對而飲。
女曰:“子至楚方伯署,東有宅一區,系妾親串所居,久無人敢下榻。
妾有一函,至彼祝而焚之,理宜相讓,予賃之,價廉而宅精。
”魏諾,祈請女偕往。
女曰:“妾輩俱有界限,無故不敢逾越。
将請命所司,再往相探可也。
”魏已微醺,不覺情動,把杯至女前,跪告曰:“仆久曠之夫,望仙卿援我。
”女躍登幾而曬曰;“俗子真難與交,無已,請還子床頭人。
”魏登幾,女退縮依牆而立,魏突接其吻,不覺觸鼻,審之牆間畫美人耳。
女已不知何往。
魏哀祈不應,歎息而寝。
至楚,覓得其宅,内外寬廣,結構精緻,依女言緻祭,焚書敬祝,安居無恙。
遂谒大寮及同官者。
數月,忽家僮某來曰:“宅眷皆至,請往迎之。
”魏方疑訝間,其子亦至,相将而往,有巨舫泊河濱,俨然妻在。
魏登舟相晤,各道别情,研詢來由,妻曰:“郎遣胡仆以資來迎,何自諱為?”魏辯無其事,妻曰:“胡仆偕來,今日停泊時,曰:已至矣,道郎寓所甚悉,請先往報。
半日不回,因遣僮随兒尋之。
”魏始悟仙女所為,遂詳述其事,均大感悅。
舍舟赴寓,設仙女之位而祀之。
載餘,将緻官某郡,魏潔誠齋宿,冀女下臨,以問休咎。
夜半,倏聞步履聲,開帳而女在榻前。
魏起拜曰:“大德成全,舉宅被仙卿之惠,愧無以報。
”女曰:“妾以報子,子何言報?從此緻官,後五年必薦權某令,是時宦橐充裕,可以休矣。
不然,某年月日禍且沒家,子其志之。
”魏悚然筆之,視女情甚依依,益覺妩媚超凡,複跽而請曰:“仙卿之惠我無窮,感且不休,複何他望?第不得一親芳澤,終屬歉事。
”女挽之曰:“子何惓惓于是?妾亦猶夫人耳,若如子意,不複得見,子其願否?”魏曰:“且救目前之急。
”女默然俯首,殊形羞澀。
魏摟之不拒,于是代為解襦,登陽台涉鴻溝,悉臻實境,非複曩時空虛矣。
東方既白,宛然在抱,谛審之,乃其妻也。
魏愕然,推之醒,妻亦驚曰:“烏得在是?”魏詢其故,妻曰:“妾安卧室中,漏三下,如被夢魇,至是方覺,不知若何出入也?”魏起視之,昨所解釋者,皆其妻之衣服。
自齋至室,重門盡辟,乃告以故。
妻曰:“郎獲咎仙女矣。
”于是整裝偕赴位前,焚香謝過,遂就官。
三載考績,得列保薦。
又二年,權某縣令。
妻曰:“仙女所告之期至矣,郎無戀戀。
”魏即日緻仕,甫回江左,而白蓮之變起,後任被難。
魏聞之,為仙女立廟。
從此優遊林下十餘載,年逾六旬。
倏有北人問至,出書緻魏曰:“予估客也,向在保陽,今來江左行販,有同客少年胡姓者,囑攜此書以投明府,幸已達,即可歸報。
”魏挽之不住,開函别無片言,僅喪家之魂幡一具,上書魏元虛頭銜。
知大數将終,必女為預告,亟治後事而殁。
殡之日,有女服缟索,長号而來,至喪前俯伏悲恸,魏孺人亟出撫,僅存白衣裳一襲,而其人杳矣。
或曰:“是即仙女出吊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