呆官
關燈
小
中
大
仆曰:“此非出自己資,系錢糧項下留支之款,國家定例,不能不準。
”官猶豫曰:“然第若輩居心狡狯,聞其正名之外有所謂混名者,一混則無所不混,恐其今日以正名領,異日複以混名領,則被冒支無窮矣。
我意欲令其正混各名俱注明領狀,當堂驗發,庶免混冒。
”仆以此無礙于事,饬吏照辦。
官升堂,點給至轎夫,怒謂曰:“我僅見二人擡轎,如何領工食者四名,豈非冒混耶?”轎夫曰:“轎後尚有二人。
”官微哂曰:“據汝言,亦僅有二人。
”對曰:“配以轎前之二人,非四耶?”官無詞以诘,方按其名。
其一曰某,又名洋洋得意;其二曰某,又名不敢放屁;其三曰某,又名昏天黑地;其四曰某,又名拖來扯去。
官詫曰:“世安得有如是異名?且停放。
”退問幕客,客笑曰:“若輩譏诮閣下不淺矣。
”官曰:“何為?”客曰:“閣下後擁前呼,則洋洋得意;谒見上司,則不敢放屁;問案對詞,則昏天黑地;何以結訟,則拖來扯去而已。
”後此官決囚,因斬絞錯誤,被參罷去。
或問曰,“天下竟有是人耶?天下遂無是人耶?”芗厈正衿對曰:“民饑而曰何不吃肉麋?”古來有此帝王,世間甯無此官長?且此官之呆,勝于自以為精明強幹者多矣。
即其禮節颠倒,尚知與仆反複辯論,其虛心勝于自滿者。
其責東關地保,尚能實告以故,其樸直勝于遷怒者。
其用刑錯謬,尚自覺有誤,其知過勝于偏執者。
至刻扣工食,今已視為當然,此官尚能當堂給發,其廉潔勝子貪婪者。
嗟乎!世之親仆用事,賄賂公行,奔竟上官,即登薦牍,挪移虧欠,旋入咨追,較此官未知其誰呆也。
要之幕客一論,實為中下者定評,故轎役混名至今,人人知之。
” 曾曆一邑,見紳民公檄讨官者,其文仿駱賓王讨武曌檄,附錄一證。
為某縣某令者,人本龌龊,家起寒微。
昔逢糊目試官,曾以蕪詞中式。
洎乎入仕,大玷官箴。
潛萌弄法之奸,陰圖受赇之實。
入門見賄,鲸吞不肯讓人;掩袖進私,狐媚偏能惑憲。
移某縣之毒手,剝某邑之脂膏。
加以鬼蜮居心,豺狼成性,近狎邪僻,深惡賢良。
罔上欺君,虐民酷吏,人神之所共嫉,天地之所不容。
猶複包藏禍心,窺竊巨室,邑之富戶,繩之以小愆;妾之私親,委之以重任。
嗚呼!包龍圖之不作,海忠介之已亡。
國賦橫征,任呼嚎而莫應;關節周到,反保舉以揚名。
某令恃有護符,益逞貪墨,論案情之巨細,索價值之重輕。
激胥隸之狂狺,良有以也;緻紳衿之讦告,豈徒然哉。
是用氣憤風雲,志安闾裡,因四鄉之失望,順萬姓之同心。
爰舒義詞,以儆孽宦。
南連鄰境,北盡本鄉,冤黎成群,哀鴻遍野。
米麥柴炭,折價之計靡窮;鹽當牙行,剝削之謀何盡。
嗟聲動而悲風起,怨氣沖而明鬥昏。
暗鳴則貧富恐惶,叱咤則男婦觳觫。
以此謀利,何利不興?以此害人,何人不害?某等或居要地,或到公堂,或膺摧折于詈言,或受撲責于非理,事猶在迩,孰肯忘情?三尺之法未亡,一紙之書可托。
倘能轉禍為福,改過自新,共矢精白之心,立洗腥膻之穢,誓以皦日,安鎮此邦。
若其眷戀銅山,徘徊阿堵,坐昧先幾之兆,必遭盈滿之誅。
請看今日之檄文,豈是尋常之泛話!
”官猶豫曰:“然第若輩居心狡狯,聞其正名之外有所謂混名者,一混則無所不混,恐其今日以正名領,異日複以混名領,則被冒支無窮矣。
我意欲令其正混各名俱注明領狀,當堂驗發,庶免混冒。
”仆以此無礙于事,饬吏照辦。
官升堂,點給至轎夫,怒謂曰:“我僅見二人擡轎,如何領工食者四名,豈非冒混耶?”轎夫曰:“轎後尚有二人。
”官微哂曰:“據汝言,亦僅有二人。
”對曰:“配以轎前之二人,非四耶?”官無詞以诘,方按其名。
其一曰某,又名洋洋得意;其二曰某,又名不敢放屁;其三曰某,又名昏天黑地;其四曰某,又名拖來扯去。
官詫曰:“世安得有如是異名?且停放。
”退問幕客,客笑曰:“若輩譏诮閣下不淺矣。
”官曰:“何為?”客曰:“閣下後擁前呼,則洋洋得意;谒見上司,則不敢放屁;問案對詞,則昏天黑地;何以結訟,則拖來扯去而已。
”後此官決囚,因斬絞錯誤,被參罷去。
或問曰,“天下竟有是人耶?天下遂無是人耶?”芗厈正衿對曰:“民饑而曰何不吃肉麋?”古來有此帝王,世間甯無此官長?且此官之呆,勝于自以為精明強幹者多矣。
即其禮節颠倒,尚知與仆反複辯論,其虛心勝于自滿者。
其責東關地保,尚能實告以故,其樸直勝于遷怒者。
其用刑錯謬,尚自覺有誤,其知過勝于偏執者。
至刻扣工食,今已視為當然,此官尚能當堂給發,其廉潔勝子貪婪者。
嗟乎!世之親仆用事,賄賂公行,奔竟上官,即登薦牍,挪移虧欠,旋入咨追,較此官未知其誰呆也。
要之幕客一論,實為中下者定評,故轎役混名至今,人人知之。
” 曾曆一邑,見紳民公檄讨官者,其文仿駱賓王讨武曌檄,附錄一證。
為某縣某令者,人本龌龊,家起寒微。
昔逢糊目試官,曾以蕪詞中式。
洎乎入仕,大玷官箴。
潛萌弄法之奸,陰圖受赇之實。
入門見賄,鲸吞不肯讓人;掩袖進私,狐媚偏能惑憲。
移某縣之毒手,剝某邑之脂膏。
加以鬼蜮居心,豺狼成性,近狎邪僻,深惡賢良。
罔上欺君,虐民酷吏,人神之所共嫉,天地之所不容。
猶複包藏禍心,窺竊巨室,邑之富戶,繩之以小愆;妾之私親,委之以重任。
嗚呼!包龍圖之不作,海忠介之已亡。
國賦橫征,任呼嚎而莫應;關節周到,反保舉以揚名。
某令恃有護符,益逞貪墨,論案情之巨細,索價值之重輕。
激胥隸之狂狺,良有以也;緻紳衿之讦告,豈徒然哉。
是用氣憤風雲,志安闾裡,因四鄉之失望,順萬姓之同心。
爰舒義詞,以儆孽宦。
南連鄰境,北盡本鄉,冤黎成群,哀鴻遍野。
米麥柴炭,折價之計靡窮;鹽當牙行,剝削之謀何盡。
嗟聲動而悲風起,怨氣沖而明鬥昏。
暗鳴則貧富恐惶,叱咤則男婦觳觫。
以此謀利,何利不興?以此害人,何人不害?某等或居要地,或到公堂,或膺摧折于詈言,或受撲責于非理,事猶在迩,孰肯忘情?三尺之法未亡,一紙之書可托。
倘能轉禍為福,改過自新,共矢精白之心,立洗腥膻之穢,誓以皦日,安鎮此邦。
若其眷戀銅山,徘徊阿堵,坐昧先幾之兆,必遭盈滿之誅。
請看今日之檄文,豈是尋常之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