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武宗遺事五則
關燈
小
中
大
明武宗皇帝,亦一代英主也。
惟好為嬉戲,有虧帝德。
即其颠倒予奪數事,雖正史所不錄,聞諸故老,堪資談柄,條列于後。
戊辰科,庶常散館,例在内廷扃試,時諸詞林呈藝,有閩人林吉士者,好書古字,如以秋為秌之類。
帝怪之,問所自出,林曆舉以對。
帝書咊字與認,林不識。
帝曰:“秋可作秌,和獨不可作咊乎?汝讀書少,未稱詞林之職,着回籍勤讀三年,再來就試。
”林謝恩出。
同鄉戚友鹹知其為帝所逐,皆不之禮。
林本寒士,欲歸則無腰纏,欲留則無斧資,欲就教讀,則為都人輕薄,無延之者。
無奈,在正陽門外賣字為活,已逾年矣,幸其書法之佳,聳動一時。
值帝微行過其肆,見觀者環堵,啧啧稱羨。
帝不知是何異事,挨入人叢,睹一少年生據案揮毫,得意疾書,法并锺王,句亦典雅,帝心羨之。
緣當時一面,久則遺忘。
遂入問曰:“吾觀汝寫作俱佳,當今文明之際,何不應試,甘為賤業耶?”林舉首見帝魁岸不凡,揖之就坐,對曰:“我閩人林某,忝居詞林。
”帝曰:“詞林清華,不合行同市僧,有玷官箴。
”林曰:“去歲散館時因不識禦筆,奉旨回籍讀書。
”帝曰:“既奉谕旨,何不回去?”林曰:“我實起于單寒,旅資無措,不得已為此營生也。
”帝曰:“讀書人本色,何不就館?”林曰:“人皆知為逐臣,無敢延者。
”帝曰:“吾薦汝鄰省作一幕賓,不逾此耶?”林感悅揖謝,問帝爵裡,以便往拜。
帝曰:“毋庸,明日汝仍于此候信。
”飄然而去。
諸客皆為林賀,曰:“此必王孫公子,必有好音。
”歡喜而散。
次日,有内監赍黃封一函,白金百兩,與林曰:“昨有官人囑我緻閣下,其照封面行事,不可竊開,自取其禍。
此銀以佐車馬之需。
”言畢竟走,亦不道姓名來曆。
林觀封面大書“親投山東巡按開拆。
”欣然閉肆,雇車馬攜舊仆馳抵山左。
時巡按左虛,系方伯權護。
林安寓更衣,偕仆往拜。
惟時風憲崇隆,官吏嚴肅。
刺不易投,三日猶未得見方伯。
林躁曰:“我有都中密信須親投者,奈何阻我?”吏始為通達,司阍者喚林入見,其行裝黯淡,疑為抽豐之客,洋洋搖首曰:“吾主攝通省總綱,公事繁冗,何暇接見同年故舊耶?若有書劄,我為代投,回寓聽信可也。
”林無可如何,出黃封交之而歸,悶甚。
未幾,寓主狂奔而入,望林叩首無算,曰:“小人不知憲駕,亵渎輿從,罪該萬死。
”林憤然曰:“主人何揶揄我窮途耶?”寓主曰:“小人焉敢?”正分辯間,聞呼驺鳴炮之聲,中軍旗牌巡捕等官帶同吏役長跪請安畢,佥曰:“奉方伯命,請欽使入署。
”林如登雲霧,不知所謂,被群擁入八座。
儀仗山列,車騎雲從,直入巡按廳事。
方伯公服趨迎,林下輿,見庭設香案,所投之黃封高供其上。
方伯跪請聖安畢,向林揖曰:“請天使宣讀聖旨。
”林開封讀曰:“山東巡按缺出,即着林某署理。
”方知所遇者帝也。
望阙九頓首,受印任事。
方伯三揖稱慶,并道有失遠迎之愆,退居藩邸。
林于是表謝聖恩,請陛見訓示。
未幾,批回雲,“朕看爾人才去得,故有是命。
爾其謹慎從公,毋忝厥職,三年後來京複命可也。
”林居山東任滿,回京見帝。
帝曰:“如今讀書有資矣,以編修用,仍入翰苑,讀書三年,以觀後效。
” 帝入樞密院,見在公之卿相方朝饔,見帝皆起,帝曰:“卿等食訖來閑話可也。
”遂入密室坐。
于是卿相飯畢鹹集,帝悉命坐,聞曰:“卿等所食,知米之來曆不易乎?朕在儲宮時,意謂五谷若草芥,聽其自生自長而已。
今巡遊乎田野,察農夫之艱難,方知古人雲“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誠不謬也。
卿等所居,南北殊方,風俗各異,其若何播種,若何耕耨,若何收獲,各舉所知,以廣朕聞。
”時公卿中多起自田間者,悉數見聞以對。
惟尚書某系世冑,不知所雲。
帝微哂曰:“飲食尚不知本原,何以理國?爾職居何部,日司何事,得無曠廢耶?”尚書惶恐叩首曰:“臣職吏部,甫自部署來,見單開江南太湖司巡檢缺出,應歸部铨選。
”等語。
帝大笑曰:“吏部尚書僅知此耶?”拂袖而入。
同列皆尤之,尚書曰:“我今日隻記得此事,無可奏對者。
”未幾,旨下雲:“太湖司巡檢缺出,即着某補授。
”尚書接旨,茫無主見,謂同列曰:“我已降官,敢不赴任。
但應陛辭否?”同列皆笑曰:“微官末職,曷勝陛辭?隻須午門外叩首謝恩,領憑赴任。
但旨無降革字樣,應以一品服莅事可也。
”尚書倉惶就道,至則撫按率百官郊迎。
尚書再三辭,具腳色手本,趨谒撫
惟好為嬉戲,有虧帝德。
即其颠倒予奪數事,雖正史所不錄,聞諸故老,堪資談柄,條列于後。
戊辰科,庶常散館,例在内廷扃試,時諸詞林呈藝,有閩人林吉士者,好書古字,如以秋為秌之類。
帝怪之,問所自出,林曆舉以對。
帝書咊字與認,林不識。
帝曰:“秋可作秌,和獨不可作咊乎?汝讀書少,未稱詞林之職,着回籍勤讀三年,再來就試。
”林謝恩出。
同鄉戚友鹹知其為帝所逐,皆不之禮。
林本寒士,欲歸則無腰纏,欲留則無斧資,欲就教讀,則為都人輕薄,無延之者。
無奈,在正陽門外賣字為活,已逾年矣,幸其書法之佳,聳動一時。
值帝微行過其肆,見觀者環堵,啧啧稱羨。
帝不知是何異事,挨入人叢,睹一少年生據案揮毫,得意疾書,法并锺王,句亦典雅,帝心羨之。
緣當時一面,久則遺忘。
遂入問曰:“吾觀汝寫作俱佳,當今文明之際,何不應試,甘為賤業耶?”林舉首見帝魁岸不凡,揖之就坐,對曰:“我閩人林某,忝居詞林。
”帝曰:“詞林清華,不合行同市僧,有玷官箴。
”林曰:“去歲散館時因不識禦筆,奉旨回籍讀書。
”帝曰:“既奉谕旨,何不回去?”林曰:“我實起于單寒,旅資無措,不得已為此營生也。
”帝曰:“讀書人本色,何不就館?”林曰:“人皆知為逐臣,無敢延者。
”帝曰:“吾薦汝鄰省作一幕賓,不逾此耶?”林感悅揖謝,問帝爵裡,以便往拜。
帝曰:“毋庸,明日汝仍于此候信。
”飄然而去。
諸客皆為林賀,曰:“此必王孫公子,必有好音。
”歡喜而散。
次日,有内監赍黃封一函,白金百兩,與林曰:“昨有官人囑我緻閣下,其照封面行事,不可竊開,自取其禍。
此銀以佐車馬之需。
”言畢竟走,亦不道姓名來曆。
林觀封面大書“親投山東巡按開拆。
”欣然閉肆,雇車馬攜舊仆馳抵山左。
時巡按左虛,系方伯權護。
林安寓更衣,偕仆往拜。
惟時風憲崇隆,官吏嚴肅。
刺不易投,三日猶未得見方伯。
林躁曰:“我有都中密信須親投者,奈何阻我?”吏始為通達,司阍者喚林入見,其行裝黯淡,疑為抽豐之客,洋洋搖首曰:“吾主攝通省總綱,公事繁冗,何暇接見同年故舊耶?若有書劄,我為代投,回寓聽信可也。
”林無可如何,出黃封交之而歸,悶甚。
未幾,寓主狂奔而入,望林叩首無算,曰:“小人不知憲駕,亵渎輿從,罪該萬死。
”林憤然曰:“主人何揶揄我窮途耶?”寓主曰:“小人焉敢?”正分辯間,聞呼驺鳴炮之聲,中軍旗牌巡捕等官帶同吏役長跪請安畢,佥曰:“奉方伯命,請欽使入署。
”林如登雲霧,不知所謂,被群擁入八座。
儀仗山列,車騎雲從,直入巡按廳事。
方伯公服趨迎,林下輿,見庭設香案,所投之黃封高供其上。
方伯跪請聖安畢,向林揖曰:“請天使宣讀聖旨。
”林開封讀曰:“山東巡按缺出,即着林某署理。
”方知所遇者帝也。
望阙九頓首,受印任事。
方伯三揖稱慶,并道有失遠迎之愆,退居藩邸。
林于是表謝聖恩,請陛見訓示。
未幾,批回雲,“朕看爾人才去得,故有是命。
爾其謹慎從公,毋忝厥職,三年後來京複命可也。
”林居山東任滿,回京見帝。
帝曰:“如今讀書有資矣,以編修用,仍入翰苑,讀書三年,以觀後效。
” 帝入樞密院,見在公之卿相方朝饔,見帝皆起,帝曰:“卿等食訖來閑話可也。
”遂入密室坐。
于是卿相飯畢鹹集,帝悉命坐,聞曰:“卿等所食,知米之來曆不易乎?朕在儲宮時,意謂五谷若草芥,聽其自生自長而已。
今巡遊乎田野,察農夫之艱難,方知古人雲“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誠不謬也。
卿等所居,南北殊方,風俗各異,其若何播種,若何耕耨,若何收獲,各舉所知,以廣朕聞。
”時公卿中多起自田間者,悉數見聞以對。
惟
帝微哂曰:“飲食尚不知本原,何以理國?爾職居何部,日司何事,得無曠廢耶?”尚書惶恐叩首曰:“臣職吏部,甫自部署來,見單開江南太湖司巡檢缺出,應歸部铨選。
”等語。
帝大笑曰:“吏部尚書僅知此耶?”拂袖而入。
同列皆尤之,尚書曰:“我今日隻記得此事,無可奏對者。
”未幾,旨下雲:“太湖司巡檢缺出,即着某補授。
”尚書接旨,茫無主見,謂同列曰:“我已降官,敢不赴任。
但應陛辭否?”同列皆笑曰:“微官末職,曷勝陛辭?隻須午門外叩首謝恩,領憑赴任。
但旨無降革字樣,應以一品服莅事可也。
”尚書倉惶就道,至則撫按率百官郊迎。
尚書再三辭,具腳色手本,趨谒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