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關燈
小
中
大
溝邊的兩行留着,像大光頭上留了根細細的長辮子。
梅紋就一個勁地往前攆。
心裡着急,動作配合失調,不是鐮刀将一兩株麥子拉下了,就是已被割倒的麥子,從她的手中漏落在地上。
梅紋忽然覺得自己很無用。
細米的媽媽一邊在家幹活,一邊在心裡惦記着地裡的梅紋:也不知道有沒有把手割破?沒有将麥芒弄到眼睛裡吧?還在口中自言自語“不要跟人家比。
咱是第一回割麥子,割多少是多少。
不用心急,沒有人計較你的。
慢慢割呗,割一根也叫割呀……”她把另外兩把鎌刀磨得閃閃發亮。
上午第一堂課結束後,細米回家喝水來了。
媽媽說:“去,把這兩把鎌刀送給你紋紋姐。
” 細米也沒顧上喝水,拿了鎌刀就往地裡跑。
上午第二堂課結束後,細米又回家喝水來了。
媽媽說:“将這盆粥送到地裡,你紋紋姐早上起來沒胃口,吃得少,這會兒該餓了。
” 細米又沒有顧上喝水,提了裝粥盆的籃子就往地裡走――不能跑,隻能慢慢地很平穩地走,一跑起來,盆裡的粥就會撒出來。
竹籃是媽媽用竹篾編的,裡面正好放一隻小小的瓦盆,周圍幾乎沒有空間,瓦盆也就老老實實地呆着,不會搖晃。
瓦盆有蓋,蓋上放了一隻空碗一把勺一雙筷子,空碗上又放了一隻小碟,碟裡是剛切開的鹹鴨蛋,蛋黃又紅又油,人見人饞。
這時間,往地裡送飯的人家也有,但那些女知青是沒有人送的,隻有細米家給梅紋送。
細米走路小心翼翼,仿佛地上有鴨蛋,怕一不小心踩着了似的。
他就這樣在長長的田埂上,慢慢地走着。
幹活的人看見了竹籃,看見了瓦盆,看見了碟子裡的鹹鴨蛋,就都将目光轉來看。
一個孩子提着一隻籃子,走在瓦藍的天空下,走在金黃的麥海裡,就成了這夏季田野裡的一道風景。
後來,隻要是梅紋在地裡幹活,每天在這一時刻,細米都會準時準點地提着竹籃出現在人們的視野裡。
平時細米走路總是又蹦又跳。
媽媽說:“他長這麼大,我就沒有見過他走路的樣子。
”但此時的細米,才真正叫走路,很穩當地走,很均勻地走,很安靜地走,走的是一個女孩兒家走的步。
地裡幹活的人喜歡這個時刻的到來,他們要看看細米是怎麼提着竹籃走過田埂的,百看不厭。
“細米,你給誰送飯呀?”有人故意問。
細米不回答,依然走他的路。
“細米,是給我送的嗎?”那個叫草凝的女知青問。
細米不回答,依然走他的路。
這個時候,地裡的人差不多都坐在地頭的陰*涼處休息,但梅紋還在割着。
她已經又餓又渴,一斤重左右的一把鎌刀,抓在手中已覺得很沉了。
才幹了幾個小時的活,她就覺得腿有點拉不動了。
她的手上已經打起水泡,但她咬牙堅持着。
她覺得自己太丢人了,怎麼這樣不中用!才剛剛開始幹活,她就對未來的勞動恐慌起來。
細米一直走到了她跟前,她卻沒有發現。
有人喊:“梅紋,看看是誰來了?” 梅紋掉頭一看是細米,問:“你怎麼又來了?” “媽讓我給你送粥。
” “我不餓。
” 細米就站在田埂上不動。
有人喊:“你不吃,我們可吃了。
” 梅紋笑了笑,放下鎌刀,用手拄着酸痛得不能陡然直立的腰,走到田埂上。
細米将竹籃子放在田埂上。
粥涼絲絲的,稀溜溜的,很解渴。
坐在田埂上,于光天化日之下喝粥,梅紋立即有了一種特别的好感覺,一時将勞累忘了,将遠遠落在人家後面的尴尬忘了。
細米坐在田埂上,盡管早已聽見上課鈴響了,卻顯得一點也不着急。
他第一次聽見梅紋喝粥發出聲響來――原先,她在桌上吃飯時,是從來沒有聲響的,就好像沒有吃飯。
梅紋就一個勁地往前攆。
心裡着急,動作配合失調,不是鐮刀将一兩株麥子拉下了,就是已被割倒的麥子,從她的手中漏落在地上。
梅紋忽然覺得自己很無用。
細米的媽媽一邊在家幹活,一邊在心裡惦記着地裡的梅紋:也不知道有沒有把手割破?沒有将麥芒弄到眼睛裡吧?還在口中自言自語“不要跟人家比。
咱是第一回割麥子,割多少是多少。
不用心急,沒有人計較你的。
慢慢割呗,割一根也叫割呀……”她把另外兩把鎌刀磨得閃閃發亮。
上午第一堂課結束後,細米回家喝水來了。
媽媽說:“去,把這兩把鎌刀送給你紋紋姐。
” 細米也沒顧上喝水,拿了鎌刀就往地裡跑。
上午第二堂課結束後,細米又回家喝水來了。
媽媽說:“将這盆粥送到地裡,你紋紋姐早上起來沒胃口,吃得少,這會兒該餓了。
” 細米又沒有顧上喝水,提了裝粥盆的籃子就往地裡走――不能跑,隻能慢慢地很平穩地走,一跑起來,盆裡的粥就會撒出來。
竹籃是媽媽用竹篾編的,裡面正好放一隻小小的瓦盆,周圍幾乎沒有空間,瓦盆也就老老實實地呆着,不會搖晃。
瓦盆有蓋,蓋上放了一隻空碗一把勺一雙筷子,空碗上又放了一隻小碟,碟裡是剛切開的鹹鴨蛋,蛋黃又紅又油,人見人饞。
這時間,往地裡送飯的人家也有,但那些女知青是沒有人送的,隻有細米家給梅紋送。
細米走路小心翼翼,仿佛地上有鴨蛋,怕一不小心踩着了似的。
他就這樣在長長的田埂上,慢慢地走着。
幹活的人看見了竹籃,看見了瓦盆,看見了碟子裡的鹹鴨蛋,就都将目光轉來看。
一個孩子提着一隻籃子,走在瓦藍的天空下,走在金黃的麥海裡,就成了這夏季田野裡的一道風景。
後來,隻要是梅紋在地裡幹活,每天在這一時刻,細米都會準時準點地提着竹籃出現在人們的視野裡。
平時細米走路總是又蹦又跳。
媽媽說:“他長這麼大,我就沒有見過他走路的樣子。
”但此時的細米,才真正叫走路,很穩當地走,很均勻地走,很安靜地走,走的是一個女孩兒家走的步。
地裡幹活的人喜歡這個時刻的到來,他們要看看細米是怎麼提着竹籃走過田埂的,百看不厭。
“細米,你給誰送飯呀?”有人故意問。
細米不回答,依然走他的路。
“細米,是給我送的嗎?”那個叫草凝的女知青問。
細米不回答,依然走他的路。
這個時候,地裡的人差不多都坐在地頭的陰*涼處休息,但梅紋還在割着。
她已經又餓又渴,一斤重左右的一把鎌刀,抓在手中已覺得很沉了。
才幹了幾個小時的活,她就覺得腿有點拉不動了。
她的手上已經打起水泡,但她咬牙堅持着。
她覺得自己太丢人了,怎麼這樣不中用!才剛剛開始幹活,她就對未來的勞動恐慌起來。
細米一直走到了她跟前,她卻沒有發現。
有人喊:“梅紋,看看是誰來了?” 梅紋掉頭一看是細米,問:“你怎麼又來了?” “媽讓我給你送粥。
” “我不餓。
” 細米就站在田埂上不動。
有人喊:“你不吃,我們可吃了。
” 梅紋笑了笑,放下鎌刀,用手拄着酸痛得不能陡然直立的腰,走到田埂上。
細米将竹籃子放在田埂上。
粥涼絲絲的,稀溜溜的,很解渴。
坐在田埂上,于光天化日之下喝粥,梅紋立即有了一種特别的好感覺,一時将勞累忘了,将遠遠落在人家後面的尴尬忘了。
細米坐在田埂上,盡管早已聽見上課鈴響了,卻顯得一點也不着急。
他第一次聽見梅紋喝粥發出聲響來――原先,她在桌上吃飯時,是從來沒有聲響的,就好像沒有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