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冬天無雪,夏天必定多雨(3)
關燈
小
中
大
獎學金。
更為重要的是,和她一同赴美國深造的還有那個一直給她寫信的人——周肇基。
我們已經知道,周肇基最初寫的信件已經被暴怒的金超撕碎了,盡管這樣,紀小佩的信件編号也已經到了39号。
最近兩年,周肇基的研究方向發生了很大改變,他已經從純學術領域轉變到了對中國當代社會狀況的研究與思考上來,并且獲得了許多有名望的學者的欣賞和鼓勵,他的幾篇論文在國外也産生了一定的影響。
在寫給紀小佩的第39号信件中,周肇基比他公開發表的論文更直接地闡述了他關于中國社會發展狀況的思考。
他對紀小佩說,拉美國家與歐美國家最大的區别在于:歐美國家經濟發展的結果是實現了全社會的共同富裕,而拉美國家經濟發展的結果卻是造成了近一半人口的貧困化。
他說,中國發展到現階段已逼近一個臨界點,走過這個臨界點就是今天的歐美國家,走不過這個臨界點就是今天的拉美國家。
在臨界點前的一段時間,工業效益一般會有一個較大的提高。
産業内部結構和物流信息的整合,使得産品結構鍊順利銜接、供求關系低成本化、技術和工藝逐漸提高,導緻了效益增加。
表現到微觀經濟中就是企業為了追求效率逐漸地剝離人員,導緻大量的失業人口産生。
而失業率的增加是貧富差距的直接原因,這就是資本内涵式增長造成社會不公平現象的根源。
經濟的發展使一部分人受益,而另一部分人被排擠出了經濟發展受益者的行列。
歐洲各國跨過這個臨界點時并沒有表現出像羅斯福新政這樣明顯的形式,但是歐洲社會主義運動幫助歐洲各國以漸進的方式跨過了這個關口。
例如用法律的方式維護勞工權益、增加社會保障和福利等。
在這個問題面前純粹的經濟學手段往往是無效的,隻能用政治性的手段來表達社會公平,所以說,這個問題最終是一個政治問題。
周肇基痛心疾首地說,今天中國的情況與拉美很相近,這是中國經濟進入臨界點的信号。
如果再有一次大的通貨膨脹,将下層人民推進赤貧境況,後果當然會十分嚴重。
對這些很專業的觀點,紀小佩已經沒有了理解上的困難——周肇基的思想是那樣直接地作用于她的思考,她頭一次在曆史與現實之間找到一條科學的連線,這個連線一旦形成,很多過去無法理解的曆史的或者現實的謎團,就都清楚了。
所以,雖然周肇基和他選擇的是完全不同的研究方向,她仍然慶幸自己對曆史專業的選擇。
這是一個讓人流連忘返的領地。
全部原因就在于,中國曆史太龐大,它簡直是煙波浩淼的江海,而不是什麼大河,你在這裡哪怕僅僅采集一勺水,就夠滿足你終生的渴求了。
她曾經向周肇基熱烈地談到她的感觸,周肇基對她的理解甚至比她自己都要深刻。
這也許就是她愛他的全部原因? 周肇基這次是作為訪問學者去美國的,他是去參加一個由美國民間學術研究團體贊助的研究項目。
吳凱直接把金超送到方莊。
金超上樓,吳凱就在樓下等着。
門是紀南開的,這位著名的文學評論家明顯地蒼老了,目光有些渾濁,臉上出現老年人特有的消瘦。
金超從紀南身後看到客廳裡還有紀小佩的母親和一個戴眼鏡的中年人,很顯然,剛才他們正在一起交談。
當他們站起來對金超表示歡迎的時候,金超注意到那個人眼睛裡跳彈着奇怪的光亮,并且要張口和他說話。
金超馬上斷定這個人是周肇基,那個不道德地毀滅了他的婚姻的人。
他的心髒改變了頻率。
紀小佩從廚房出來,先向周肇基使了個眼色,周肇基到廚房去了。
有誰能夠比紀小佩更了解金超呢?她實在不想傷害這個極為自尊的人。
她曾經那麼欣賞他的自尊,正是因為他自尊,她才愛上他,才發生了那麼多事情……紀小佩一邊解圍裙一邊像看自己的丈夫那樣看金超,關切地說: “你也沒事先打個電話。
”她随後就聽出這句話中的抱怨意味,趕忙找補說:“我是說,你要是事先打個電話過來……” “我是順便來的。
”金超說。
紀南讓金超坐下,說:“你看還要麻煩你親自來取。
” “很方便。
”金超說。
紀南先把稿件交給金超:“可以随便改,直到對你們的胃口。
”然後端詳金超,問:“是不是還那樣忙?” 金超說:“單位的事情就是那樣,不可能有停歇的時候。
” “很複雜,是嗎?” 金超苦笑了一下,什麼都沒說。
他偶然看了一眼紀小佩。
他從紀小佩的眼睛中看到一絲憂慮——以前,他在家裡向心愛的小佩述說在單位遇到的事情,她就是用這樣的目光看着他、用平緩的語調安慰他的。
嚴格一點兒講,不是小佩真的能夠安慰他,而是她那帶着
更為重要的是,和她一同赴美國深造的還有那個一直給她寫信的人——周肇基。
我們已經知道,周肇基最初寫的信件已經被暴怒的金超撕碎了,盡管這樣,紀小佩的信件編号也已經到了39号。
最近兩年,周肇基的研究方向發生了很大改變,他已經從純學術領域轉變到了對中國當代社會狀況的研究與思考上來,并且獲得了許多有名望的學者的欣賞和鼓勵,他的幾篇論文在國外也産生了一定的影響。
在寫給紀小佩的第39号信件中,周肇基比他公開發表的論文更直接地闡述了他關于中國社會發展狀況的思考。
他對紀小佩說,拉美國家與歐美國家最大的區别在于:歐美國家經濟發展的結果是實現了全社會的共同富裕,而拉美國家經濟發展的結果卻是造成了近一半人口的貧困化。
他說,中國發展到現階段已逼近一個臨界點,走過這個臨界點就是今天的歐美國家,走不過這個臨界點就是今天的拉美國家。
在臨界點前的一段時間,工業效益一般會有一個較大的提高。
産業内部結構和物流信息的整合,使得産品結構鍊順利銜接、供求關系低成本化、技術和工藝逐漸提高,導緻了效益增加。
表現到微觀經濟中就是企業為了追求效率逐漸地剝離人員,導緻大量的失業人口産生。
而失業率的增加是貧富差距的直接原因,這就是資本内涵式增長造成社會不公平現象的根源。
經濟的發展使一部分人受益,而另一部分人被排擠出了經濟發展受益者的行列。
歐洲各國跨過這個臨界點時并沒有表現出像羅斯福新政這樣明顯的形式,但是歐洲社會主義運動幫助歐洲各國以漸進的方式跨過了這個關口。
例如用法律的方式維護勞工權益、增加社會保障和福利等。
在這個問題面前純粹的經濟學手段往往是無效的,隻能用政治性的手段來表達社會公平,所以說,這個問題最終是一個政治問題。
周肇基痛心疾首地說,今天中國的情況與拉美很相近,這是中國經濟進入臨界點的信号。
如果再有一次大的通貨膨脹,将下層人民推進赤貧境況,後果當然會十分嚴重。
對這些很專業的觀點,紀小佩已經沒有了理解上的困難——周肇基的思想是那樣直接地作用于她的思考,她頭一次在曆史與現實之間找到一條科學的連線,這個連線一旦形成,很多過去無法理解的曆史的或者現實的謎團,就都清楚了。
所以,雖然周肇基和他選擇的是完全不同的研究方向,她仍然慶幸自己對曆史專業的選擇。
這是一個讓人流連忘返的領地。
全部原因就在于,中國曆史太龐大,它簡直是煙波浩淼的江海,而不是什麼大河,你在這裡哪怕僅僅采集一勺水,就夠滿足你終生的渴求了。
她曾經向周肇基熱烈地談到她的感觸,周肇基對她的理解甚至比她自己都要深刻。
這也許就是她愛他的全部原因? 周肇基這次是作為訪問學者去美國的,他是去參加一個由美國民間學術研究團體贊助的研究項目。
吳凱直接把金超送到方莊。
金超上樓,吳凱就在樓下等着。
門是紀南開的,這位著名的文學評論家明顯地蒼老了,目光有些渾濁,臉上出現老年人特有的消瘦。
金超從紀南身後看到客廳裡還有紀小佩的母親和一個戴眼鏡的中年人,很顯然,剛才他們正在一起交談。
當他們站起來對金超表示歡迎的時候,金超注意到那個人眼睛裡跳彈着奇怪的光亮,并且要張口和他說話。
金超馬上斷定這個人是周肇基,那個不道德地毀滅了他的婚姻的人。
他的心髒改變了頻率。
紀小佩從廚房出來,先向周肇基使了個眼色,周肇基到廚房去了。
有誰能夠比紀小佩更了解金超呢?她實在不想傷害這個極為自尊的人。
她曾經那麼欣賞他的自尊,正是因為他自尊,她才愛上他,才發生了那麼多事情……紀小佩一邊解圍裙一邊像看自己的丈夫那樣看金超,關切地說: “你也沒事先打個電話。
”她随後就聽出這句話中的抱怨意味,趕忙找補說:“我是說,你要是事先打個電話過來……” “我是順便來的。
”金超說。
紀南讓金超坐下,說:“你看還要麻煩你親自來取。
” “很方便。
”金超說。
紀南先把稿件交給金超:“可以随便改,直到對你們的胃口。
”然後端詳金超,問:“是不是還那樣忙?” 金超說:“單位的事情就是那樣,不可能有停歇的時候。
” “很複雜,是嗎?” 金超苦笑了一下,什麼都沒說。
他偶然看了一眼紀小佩。
他從紀小佩的眼睛中看到一絲憂慮——以前,他在家裡向心愛的小佩述說在單位遇到的事情,她就是用這樣的目光看着他、用平緩的語調安慰他的。
嚴格一點兒講,不是小佩真的能夠安慰他,而是她那帶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