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勝利者的勝利(2)

關燈
金超交往畢竟比和吳運韬交往要容易一些。

    他正在争取在獲得金超支持的情況下,把自己分管的部門工作搞上去——事實上,這些部門已經成為整個東方文化出版中心的工作亮點,年終分配獎金,金超不得不動員夏昕把一部分利潤轉到來年,縮小一些和其他部門的差距。

     蘇北一如既往地做着應當做的事情,心情也不錯。

     他已經寫完了來到北京以後開始寫作的那部長篇小說,打算讓它沉一沉再做修改。

    經過短暫休整以後,他就毅然開始為早就有了構思的反映知識青年生活的長篇小說搜集素材——這實際上已經不是在為創作做準備,而是真切地進入到了生活和曆史之中,尋找一個曾經與他的生命結為一體的人的人生軌迹。

     出版社的工作為他提供了很大方便,他利用出差組稿的機會到K省以及别的地方了解到很多新的材料。

    原來斷斷續續的事件被時間之線聯系了起來……沒有人知道他正在過的精神生活是什麼樣子,一切都在内裡,在他那個不安甯的靈魂之中。

     這段時間,也是東方文化出版中心平穩發展的最好時期。

     兩年很快就過去了。

     兩年來,出版界形勢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很多當年名不見經傳的出版社上升為大社、名社。

    東方文化出版中心除了金超、夏昕和蘇北當編輯室主任的時候抓的圖書項目仍然是亮點之外——吳運韬經常提醒領導班子——“從整體上來說,效益沒有很大的起色。

    ”他既不是在責備,也不是在督促,僅僅是在述說事實,而且他也不要求什麼。

     夏昕在管理理念上和金超發生越來越多的争執,員工中間也出現了各種議論。

    其中一種說法是:吳運韬不應當到Z部去當什麼副部長,應當全力以赴抓東方文化出版中心……持這種看法的人甚至進一步認為吳運韬應當回來直接主持工作。

    蘇北是這些人中的一個。

    雖然他很少向人說及這一點,但是,他心裡很清楚:如果東方文化出版中心還要繼續發展,目前的管理思路必須做很大調整。

    在這個問題上,他贊同夏昕的意見。

    他和夏昕的交往,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多起來的。

     這對金超形成了壓力。

     夏昕不能同意蘇北關于吳運韬應當回東方文化出版中心主持工作的說法。

    他對蘇北說,首先,吳運韬不會回來,再者,即使吳運韬回來,在目前的管理思路下,東方文化出版中心的發展已經到了極限,不會有根本的改變。

    最重要的是,要适合新的形勢,調整管理思路,這個思路就是:進行公司制改革,向部門放權,把部門改造成單獨核算的利潤中心,進而發展成為子公司。

     蘇北這個時候已經知道了金超的憂慮:如果這樣做,能夠真正成為利潤中心的隻有夏昕主管的編輯室,其他部門都會因為效益問題最後夭折,那時候,整個東方文化出版中心的發展問題根本無從談起。

     金超的憂慮是對的。

    這也是吳運韬不能夠批準這種改革方式的原因之一。

     對此,夏昕有自己的解讀。

    他認為目前東方文化出版中心的停滞狀況其實正是吳運韬所期望的。

    吳運韬希望聽到要求他回來主持工作的說法,這種說法可以反駁以梁峥嵘為首的顧問小組關于“吳運韬不應當再兼任東方文化出版中心主任”的說法;夏昕認為,兼任東方文化出版中心主任不僅僅是吳運韬的利益選擇,同時還是他的長期目标。

    夏昕分析說,吳運韬從來沒有低估過在Z部做事的風險,他知道必須為自己留一個最後的栖身之所,而東方文化出版中心正是這樣一個地方。

     夏昕進而認為,東方文化出版中心并不是離不開吳運韬,恰恰相反,東方文化出版中心目前的局面與吳運韬兼任主任有關,如果沒有這樣一層關系,金超就能夠放開手腳工作,就會能夠接受關于中心進一步改革的設想……那時候,就不會是現在的局面。

     蘇北和陳怡都認為夏昕的話有一定道理,但是他們又都不能完全接受它。

    他們和金超一樣擔心着進一步改革的消極後果。

     關于按照國家關于行政領導一律不得在企業兼職的規定,吳運韬不宜再兼任東方文化出版中心主任的議論在很小的圈子裡傳遞,但是吳運韬很快就感覺到了,他也知道了這種議論的風源是夏昕。

     吳運韬從來沒小看過夏昕。

    新班子成立以後,他曾經害怕夏昕和蘇北結合成為難以左右的力量。

    好在夏昕做了最有利于自身的選擇:和金超形成合作關系,把蘇北置于微妙的情勢當中……他沒想到夏昕會有這樣的想法。

    如果這種議論傳播到到Z部黨組,就有可能成為盡管已經退下來,但仍然不甘寂寞的梁峥嵘與廖濟舟鬥争的武器,有可能造成嚴重後果。

     陳怡把問題看得更為深刻:吳運韬兼任東方文化出版中心主任的職務深藏着政治和經濟的動機。

    政治上,他需要“東方文化出版中心離開他就會垮下來”的神話——Z部黨組沒有人真正了解東方的實際情況,在這個意義上,吳運韬的确一手遮天;經濟上,隻要金超主持工作,他就能夠毫無阻礙地從東方文化出版中心另拿一份工資和獎金,就可以在這裡報銷宴請遊玩的費用——不管員工中有什麼樣的議論。

    金超也許會感受到輿論的壓力,也許并不願意把職工的血汗錢白白奉送給吳運韬,但是,面對一個給了他權力的人,他不能夠中止這些事情;對失去權力的恐懼也會直接轉化為對權力施與者的恐懼,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