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一種選擇,一種結果(2)
關燈
小
中
大
好人在高處
金超寫出了關于盧荻的報告文學。
把五萬字的記錄稿拉長為一部十二萬字的文稿,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沒出乎吳運韬的預想,他很不滿意,不敢把這樣一個東西交給邱小康。
他給蘇北打電話,讓來一下。
蘇北當時正趴在桌子上寫東西,辦公室其他人為什麼事情争論得不可開交,屋子裡的空氣渾濁不堪。
他來到吳運韬的辦公室,首先感到這裡的空氣異常清新。
吳運韬笑容可掬地仔細端詳蘇北。
“你怎麼好像沒有休息好?” “沒。
我挺好的。
” “還是要注意身體。
” 蘇北坐下來。
吳運韬把稿子推到他面前,說:“你看一下。
” 蘇北問:“您看了嗎?” “我看了,”吳運韬的心緒突然惡化起來,“你先看看吧,看完以後咱們再交換意見。
” “那我就先看看。
”蘇北拿起稿件,站起身準備告辭。
吳運韬用親愛的目光看着他,說:“這事……你還要多操心。
” 蘇北說:“我知道。
” 辦公室裡面依舊煙霧缭繞,話題已經從官員腐敗轉移到買房買車,活躍分子劉濤看見蘇北進來了,馬上說:“等着吧,等什麼時候咱們蘇北當東方的主任了,給大家多發一點兒錢,我就能買剛才說的那套兩居了。
” 蘇北裝作沒聽懂,呵呵笑着走到辦公桌前,開始閱讀金超的稿件。
文稿整整齊齊地抄寫在方格稿紙上。
蘇北知道,金超對稿件有一種潔癖,不允許有任何墨疙瘩和不整潔的地方,寫錯一個字,整篇就要重抄,同樣的字數,往往要付出多過别人兩倍的辛勞。
稿件很好,但是作為一本著作,它實際上是被“寫死”了的東西。
作者沒有真正被鼓動起來,僅僅流水賬式地記錄了昨天發生了什麼事情,今天發生了什麼事情。
不知道為什麼,它完全脫離開了當初蘇北列出的提綱,不帶章節标題,密密麻麻,對話很少,更不要說描述性的語言了。
這是不具備寫作能力的人面臨的不可避免的困難。
下午,蘇北拿着文稿來到吳運韬辦公室。
吳運韬正在和師林平談話,見是蘇北,馬上結束了談話,招呼蘇北坐下。
師林平敏銳地察覺出吳運韬對蘇北的客氣态度,敏銳地看到蘇北手裡拿着一厚摞稿件,敏銳地猜測那就是金超的稿件。
蘇北沖師林平點點頭。
師林平說:“老蘇,你們談。
”退行出去了。
“怎麼樣?”吳運韬迫不及待,好像蘇北肯定了這部稿件就能夠挽救整個事情一樣。
蘇北說:“金超盡了最大努力,寫成這樣,很不容易了……” “不不不,咱們直截了當,你說,這東西能不能用?我敢不敢送小康?” “不行,”聽說要送邱小康,蘇北忘記了進門時對自己的叮咛,認真起來,“這樣恐怕不能送……”他具體談到了這部文稿的缺陷。
吳運韬問蘇北:“怎麼辦?” “我想,這事恐怕要讨論一下,給金超具體地提一些修改意見……” 吳運韬打斷蘇北:“不要讨論了,提再好的意見金超也未必改得好。
蘇北,”吳運韬直視着蘇北。
“這事太重要了,不能再耽擱了,你要親自上手……” “親自”兩個字不但感動了蘇北,同時也動搖了他的抉擇:五分鐘之前他剛剛決定不介入這本書的寫作。
他默默地看着吳運韬,不說接也不說不接。
吳運韬懇求說:“蘇北,這事全靠你了。
” 蘇北呐呐着:“恐怕要和金超解釋一下……” “這你就甭管了!我會跟他說。
金超是顧全大局的。
” 金超果然顧全大局,什麼都沒說。
但是,在他的心底裡,蘇北已經遠遠不是那個浸在書本裡的書呆子,而是一個時時、事事、處處用心思的人。
為盧荻老人寫作報告文學的事情,就正式轉到蘇北手上去了。
吳運韬也想讓蘇北住到薊城飯店,蘇北說外面條件再好也不如在家裡。
所以他把自己關在家裡寫盧荻老人的報告文學,這期間如果需要向老人了解情況,他可以随時到老人的家裡詢問。
盧荻老人實際上沒有看到金超寫的那一稿,她還以為自始至終都是蘇北在寫,甚至忘記了金超其人。
蘇北和老人處得很好。
那段時光,對蘇北來說,是極為純淨的,他把自己隔離在世界之外,隻和盧荻老人探讨過去的歲月風煙,隻沉浸在老人描繪的那個世界之中…… 他在劄記中開心地慨歎說:我也許最适宜這樣的生活。
在蘇北過他所理想的生活的時候,外面的生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東方文化出版中心領導班子配備的問題,Z部黨組已經按照吳運韬設定的方案确定下來,并且開始了幹部考察程序。
蘇北到東方文化出版中心領工資,韓思成把他叫到辦公室,向他通報了這個消息。
當時他沒怎麼在意。
韓思成最後說:“你看,誰能弄得清老吳這個人?” 蘇北淡淡笑笑,說:“老吳有老吳的想法吧。
” 回到家以後,不知道為什麼,蘇北的心很亂。
他自認為自己不是世俗之人,不認為心緒受到了那個消息的影響。
他企圖重新坐下來寫《一個中國婦女的傳奇》。
然而他的精神散了,他的思緒飄忽不定,無法落到老人的經曆之中。
一個領導過三十多人的大型文學雙月刊主編和一個普通編輯看世界的角度完全不同,感受也完全不同。
他鮮明地感覺到世界在他的精神生活之外依據着荒謬原則飛速運轉,他聽到持續不斷的噪音。
這種噪音給這個一心尋求甯靜人生的人帶來極大的煩擾。
他又為自己沖了一杯咖啡,慢慢品呷,翻看已經打印出來的文稿,站起身看街景,收拾一下陽台窗戶上的盆花……電話響了起來。
打電話的是遠東文藝出版社總編輯錢寬。
錢寬要主編一套《中國通俗小說經典》叢書,前幾天,蘇北替他寫了這套叢書的序言,郵寄過去,錢寬剛剛收到,打電話專門表示感謝。
“沒想到你對通俗文學史了解這樣精深……這是非常好的一篇序言。
” 錢寬的電話使蘇北沉郁的心境有了改善,兩個人在電話裡聊起天來。
“你現在真的是躲進小樓成一統了。
” “這樣挺好。
” “但是把你關在家裡寫這樣的東西,我總覺得有些那個。
” “我适合做這樣的事情。
” “不不,你的才能實際在經營管理上,你和我說過的很多話,都非常有價值,這也就是我為什麼一直想把你調到我們這裡的原因之一。
這事你仍然不考慮嗎?” “老錢,的确不好考慮。
” “你這個人……我知道,你是吳運韬調進來的,你想為他多做事情,這都對,但是也不能把這東西作為十字架背在身上。
你還年輕,一定多想想自己的前程。
我已經五十六歲了,幹不了幾年了,我不是跟你說過嗎?怎麼辦?把這攤子交給誰?我希望遠東文藝出版社有你這樣的人……” 蘇北一聲不吭。
“蘇北?” “哦,我聽着呢。
” “你也别整天憋在家裡,安排時間出來走走。
咱們出去吃一頓飯怎麼樣?” 蘇北熱烈贊同。
錢寬說:“那好,你等我
把五萬字的記錄稿拉長為一部十二萬字的文稿,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沒出乎吳運韬的預想,他很不滿意,不敢把這樣一個東西交給邱小康。
他給蘇北打電話,讓來一下。
蘇北當時正趴在桌子上寫東西,辦公室其他人為什麼事情争論得不可開交,屋子裡的空氣渾濁不堪。
他來到吳運韬的辦公室,首先感到這裡的空氣異常清新。
吳運韬笑容可掬地仔細端詳蘇北。
“你怎麼好像沒有休息好?” “沒。
我挺好的。
” “還是要注意身體。
” 蘇北坐下來。
吳運韬把稿子推到他面前,說:“你看一下。
” 蘇北問:“您看了嗎?” “我看了,”吳運韬的心緒突然惡化起來,“你先看看吧,看完以後咱們再交換意見。
” “那我就先看看。
”蘇北拿起稿件,站起身準備告辭。
吳運韬用親愛的目光看着他,說:“這事……你還要多操心。
” 蘇北說:“我知道。
” 辦公室裡面依舊煙霧缭繞,話題已經從官員腐敗轉移到買房買車,活躍分子劉濤看見蘇北進來了,馬上說:“等着吧,等什麼時候咱們蘇北當東方的主任了,給大家多發一點兒錢,我就能買剛才說的那套兩居了。
” 蘇北裝作沒聽懂,呵呵笑着走到辦公桌前,開始閱讀金超的稿件。
文稿整整齊齊地抄寫在方格稿紙上。
蘇北知道,金超對稿件有一種潔癖,不允許有任何墨疙瘩和不整潔的地方,寫錯一個字,整篇就要重抄,同樣的字數,往往要付出多過别人兩倍的辛勞。
稿件很好,但是作為一本著作,它實際上是被“寫死”了的東西。
作者沒有真正被鼓動起來,僅僅流水賬式地記錄了昨天發生了什麼事情,今天發生了什麼事情。
不知道為什麼,它完全脫離開了當初蘇北列出的提綱,不帶章節标題,密密麻麻,對話很少,更不要說描述性的語言了。
這是不具備寫作能力的人面臨的不可避免的困難。
下午,蘇北拿着文稿來到吳運韬辦公室。
吳運韬正在和師林平談話,見是蘇北,馬上結束了談話,招呼蘇北坐下。
師林平敏銳地察覺出吳運韬對蘇北的客氣态度,敏銳地看到蘇北手裡拿着一厚摞稿件,敏銳地猜測那就是金超的稿件。
蘇北沖師林平點點頭。
師林平說:“老蘇,你們談。
”退行出去了。
“怎麼樣?”吳運韬迫不及待,好像蘇北肯定了這部稿件就能夠挽救整個事情一樣。
蘇北說:“金超盡了最大努力,寫成這樣,很不容易了……” “不不不,咱們直截了當,你說,這東西能不能用?我敢不敢送小康?” “不行,”聽說要送邱小康,蘇北忘記了進門時對自己的叮咛,認真起來,“這樣恐怕不能送……”他具體談到了這部文稿的缺陷。
吳運韬問蘇北:“怎麼辦?” “我想,這事恐怕要讨論一下,給金超具體地提一些修改意見……” 吳運韬打斷蘇北:“不要讨論了,提再好的意見金超也未必改得好。
蘇北,”吳運韬直視着蘇北。
“這事太重要了,不能再耽擱了,你要親自上手……” “親自”兩個字不但感動了蘇北,同時也動搖了他的抉擇:五分鐘之前他剛剛決定不介入這本書的寫作。
他默默地看着吳運韬,不說接也不說不接。
吳運韬懇求說:“蘇北,這事全靠你了。
” 蘇北呐呐着:“恐怕要和金超解釋一下……” “這你就甭管了!我會跟他說。
金超是顧全大局的。
” 金超果然顧全大局,什麼都沒說。
但是,在他的心底裡,蘇北已經遠遠不是那個浸在書本裡的書呆子,而是一個時時、事事、處處用心思的人。
為盧荻老人寫作報告文學的事情,就正式轉到蘇北手上去了。
吳運韬也想讓蘇北住到薊城飯店,蘇北說外面條件再好也不如在家裡。
所以他把自己關在家裡寫盧荻老人的報告文學,這期間如果需要向老人了解情況,他可以随時到老人的家裡詢問。
盧荻老人實際上沒有看到金超寫的那一稿,她還以為自始至終都是蘇北在寫,甚至忘記了金超其人。
蘇北和老人處得很好。
那段時光,對蘇北來說,是極為純淨的,他把自己隔離在世界之外,隻和盧荻老人探讨過去的歲月風煙,隻沉浸在老人描繪的那個世界之中…… 他在劄記中開心地慨歎說:我也許最适宜這樣的生活。
在蘇北過他所理想的生活的時候,外面的生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東方文化出版中心領導班子配備的問題,Z部黨組已經按照吳運韬設定的方案确定下來,并且開始了幹部考察程序。
蘇北到東方文化出版中心領工資,韓思成把他叫到辦公室,向他通報了這個消息。
當時他沒怎麼在意。
韓思成最後說:“你看,誰能弄得清老吳這個人?” 蘇北淡淡笑笑,說:“老吳有老吳的想法吧。
” 回到家以後,不知道為什麼,蘇北的心很亂。
他自認為自己不是世俗之人,不認為心緒受到了那個消息的影響。
他企圖重新坐下來寫《一個中國婦女的傳奇》。
然而他的精神散了,他的思緒飄忽不定,無法落到老人的經曆之中。
一個領導過三十多人的大型文學雙月刊主編和一個普通編輯看世界的角度完全不同,感受也完全不同。
他鮮明地感覺到世界在他的精神生活之外依據着荒謬原則飛速運轉,他聽到持續不斷的噪音。
這種噪音給這個一心尋求甯靜人生的人帶來極大的煩擾。
他又為自己沖了一杯咖啡,慢慢品呷,翻看已經打印出來的文稿,站起身看街景,收拾一下陽台窗戶上的盆花……電話響了起來。
打電話的是遠東文藝出版社總編輯錢寬。
錢寬要主編一套《中國通俗小說經典》叢書,前幾天,蘇北替他寫了這套叢書的序言,郵寄過去,錢寬剛剛收到,打電話專門表示感謝。
“沒想到你對通俗文學史了解這樣精深……這是非常好的一篇序言。
” 錢寬的電話使蘇北沉郁的心境有了改善,兩個人在電話裡聊起天來。
“你現在真的是躲進小樓成一統了。
” “這樣挺好。
” “但是把你關在家裡寫這樣的東西,我總覺得有些那個。
” “我适合做這樣的事情。
” “不不,你的才能實際在經營管理上,你和我說過的很多話,都非常有價值,這也就是我為什麼一直想把你調到我們這裡的原因之一。
這事你仍然不考慮嗎?” “老錢,的确不好考慮。
” “你這個人……我知道,你是吳運韬調進來的,你想為他多做事情,這都對,但是也不能把這東西作為十字架背在身上。
你還年輕,一定多想想自己的前程。
我已經五十六歲了,幹不了幾年了,我不是跟你說過嗎?怎麼辦?把這攤子交給誰?我希望遠東文藝出版社有你這樣的人……” 蘇北一聲不吭。
“蘇北?” “哦,我聽着呢。
” “你也别整天憋在家裡,安排時間出來走走。
咱們出去吃一頓飯怎麼樣?” 蘇北熱烈贊同。
錢寬說:“那好,你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