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最後的推動(4)

關燈
其間,油菜田已開始顯現鵝黃色,水牛正在耙地,身上塗滿了泥漿。

    瘦弱的農人仰起頭看着從他們身邊飛馳而過的火車,他們絕對想不到在這個鐵家夥内部會有如此舒适的“房間”。

    吳運韬說:“我們這次全坐軟卧。

    ”沈然陪盧荻老人一間,吳運韬和金超一間,蘇北和師林平一間。

    不知道列車得到了什麼部門的指示,從他們上火車那一刻起,他們就成了這列火車的中心,不但有三個專門的服務人員,就連列車長也滿頭大汗地跑前跑後地安排這安排那,一片繁忙。

    他們使用的三個軟卧房間左右的旅客都被調整到了别的車廂,隻有靠近門口的地方還有幾個旅客。

    這幾個旅客顯然已被叮咛,出來進去都是蹑手蹑腳,聽不見一句喧嘩。

    蘇北曾經看見有人向這邊張望,倏的一下就閃身不見了。

     師林平趴在蘇北的耳朵邊上,壓低了聲音嚴肅地說:“我看見便衣了。

    我們有專門的保衛人員。

    ”蘇北還前後看了一下,沒看到便衣。

     (2) 單獨和師林平在一起,這個人其實滿可愛的。

    或許出于習慣,他總是毫無必要地揣摩你的心理,看你有什麼需要,然後他就去做你需要的那些事情。

    蘇北非常不自然地接過來他沏好了的茶,非常不自然地吃他削好的蘋果,非常不自然地聽他的奉承:“這本書,非你來寫……”蘇北笑了笑,沒說什麼,他覺得很難說話。

    “老吳對你不錯,我看他是指望你呢……” “林平,”蘇北說,“千萬不要這樣說。

    老吳信任咱們,希望咱們把事情做好,咱們就齊心協力把它做好,說不上指望誰不指望誰。

    咱們是一個整體,離了誰都不行。

    你說呢?” “我說的就是這個意思!”師林平一拍手,大聲說,仿佛他剛才說的真是這個意思,“你知道老吳多着急呀!這本書寫好寫不好對他太重要了,咱們當然得齊心協力把這事做好……” 蘇北怔怔地看着師林平,又一次想:這個人一生到底都經曆了什麼事情,使他成了這個樣子? 旅途很長,吳運韬時不時要關照一下老人,到那裡說說話兒,逗逗她開心,沈然也不離左右,隻有金超、師林平和蘇北較為清閑,他們有時候就聚在一處聊天。

    以往金超和師林平對蘇北總是敬而遠之,尤其是蘇北剛剛進入到“秘密小組”最初那幾天,金超對蘇北抱着很大的敵意。

    這次一下拉近了他們之間的距離,金超就後悔自己肚量不大,對蘇北愈發客氣,想做些彌補。

    師林平早已經看出,寫作這本書,他不行,金超也不行,不管你内心願不願意,這事最終非得蘇北來做。

    所以,漸漸的,三個人就形成了這樣一種狀态:蘇北成了他們的精神主宰,在他們談論的一切問題上,以蘇北的見解為最終共同認可的見解。

     有時候就要說到他們在做的這件事情。

    金超和師林平都想聽蘇北的意見,就像完全不懂行的人想了解有經驗的木匠準備怎樣打制一隻木椅一樣。

    蘇北信口開河,說了很多想法,金超和師林平都認為好。

    蘇北心情很好。

     車到省城,整個站台冷冷清清,站着一排武警。

    一會兒,來了一個身材修長、氣度不凡的官員。

    後來才知道,此人是省委秘書長李震。

    李震恭敬地稱呼盧荻為“邱老”,有時候也稱呼“首長”,接老人下車。

    吳運韬随老人走到車廂門口,才看到一溜高級轎車已經停在站台上。

    李震秘書長做攙扶狀把老人送上一輛“奔馳”,沈然也上了這輛車;吳運韬被安置在随後的“奧迪”裡面;蘇北、金超和師林平坐後面的“豐田”。

    警笛響起來以後,車隊就蠕動了起來。

    被強行滞留在車上的旅客很不安甯,車尾硬座車廂上的旅客和乘務員發生了争執……不過這一切很快就消失了,迎面而來的是已經戒嚴的城市大道。

     警笛尖銳地嘯叫着,這個滿目蒼綠的南國城市仿佛被征服了一般,匍匐在了吳運韬的腳下。

    他油然想到一個成為全國政協委員的著名作家說過的一段話。

    那位作家說,當馬路上所有的車輛和行人都被停下來,等待參加全國政協會議代表的車隊呼嘯着往人民大會堂疾馳的時候,他意識到,這是國家行為———我們偉大的社會主義祖國需要這樣的國家行為來顯示它的權威和強大。

    那位作家深情地慨歎說,他為此感到由衷的驕傲和自豪。

     蘇北卻産生出與吳運韬完全不同的感覺,他突然感覺自己是那麼渺小,渺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