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一盤沒有下完的棋(4)

關燈
越難以理解蘇北,“到一個陌生的地方,一切都重新開始,我們又都到了一定歲數……你千萬别把這看得太簡單了。

    直到現在,我也認為你不當社長是一個錯誤的決定。

    這事放下,不當就不當了,哦,連刊物主編也不幹了……做一個大型文學刊物的主編,刊物在全國有很大影響,這是多好的一個局面?你總不能說當主編也不是你想幹的事情吧?這可是你當初争取來的……” 蘇北說:“我知道,費黧。

    我離開K省和這無關,純粹是為了女兒。

    ” “我又不同意了,”費黧又回到了當初讨論蘇北要不要當社長時的狀态,“K省三千萬人民,都有自己的女兒,怎麼别人不擔心女兒的教育問題?” …… 費黧又想到了這件事情,憤憤地說:“歸根結底,你不應當回來……” 胡楊阻攔費黧:“葉落歸根,想回到度過童年的地方,人之常情。

    我就經常想回老家農村去,養幾隻雞,幾隻鵝……” “北京是養雞養鵝的地方嗎?”費黧有時候說話很不客氣,直直地盯視在蘇北。

    “大地方複雜,蘇北,你可千萬小心,咱都不是弄那号事情的人……” 蘇北說:“哪号事情?” “争權奪利,是是非非……你不是那樣的人,可是,隻要你在人群裡,就少不了這些事情。

    ” 蘇北笑道:“費黧你放心。

    ” “不過話說回來,”胡楊說,“穩住了以後,我看你還是要寫東西,否則的話,真是太可惜了。

    ” 蘇北說:“我也這樣想。

    最終我還要落在寫作上。

    ” 胡楊和費黧也就不再說什麼,聊起了别的。

     ………… 王岚終究沒有趕到機場。

    胡楊在電話裡說:“那就算了,别來了。

    ” 蘇北想象王岚讓出租車掉轉方向的情形,非常後悔沒先到遠東文藝出版社去接她。

    不知為什麼,他很想和她見上一面,即使不說什麼,見一面也好。

     (4) 東方文化出版中心開始緊鑼密鼓操作《最後一片戈壁》的出版。

     那段時間,吳運韬把全部精力都放到了這本書的運作上,把全中心所有相關部門都調動了起來:在排版、印制等環節上采取嚴密的防盜版措施,動員發行部門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擴大發行,總編辦公室制定和實施全套宣傳方案……蘇北俨然成了吳運韬的助手,介入了一切有關工作,在一些關鍵環節上提出了重要建議,吳運韬當即采納,布置落實。

    辦公室主任沈然對蘇北的工作非常支持,聯絡了所有能夠聯絡到的媒體,按照蘇北拟定的方案一步步進行宣傳,等到《最後一片戈壁》在短短一個月之内完成三十萬冊印制任務之時,讀書界已經被吊足了胃口,書商和各地新華書店唯恐進不到貨,把東方文化出版中心發行部擠得密不透風,發貨之前,預付款已全部到齊。

    從來都在為無米下鍋着急的财務處長馬缃把吳運韬主任拉到一邊,興奮地說:“你知道我有多少錢到賬了嗎?” 吳運韬問:“多少?” “……!” 吳運韬閉住眼想了一下,認真點點頭,說:“我知道了。

    ” “蘇北這人可真行啊,看上去不起眼兒,真的做大事情呢!” 吳運韬拍拍馬缃的手:“錢的事,不要聲張。

    ” “我知道,我知道。

    ” 發行部制定的發行策略是:三個庫房同一時間開始發貨。

    發貨那天,拉貨的卡車排成一公裡長龍,北京所有能夠外運圖書的火車站和汽車站都擠滿了滿頭大汗的書商。

    三十多個小時不間斷的工作以後,三十萬冊《最後一片戈壁》一掃而光,創造了出版界圖書發行的奇迹! 蘇北常常感歎說,東方文化出版中心有一支非常好的職工隊伍,絕不是虛詞,他是從實際感受中确認這一點的。

    在以後的歲月裡,無論他以什麼身份在工作中遇到困難,都從來沒有抱怨過這支隊伍。

    他對所有為《最後一片戈壁》的成功運作付出汗水和辛勞的人心存感激。

     吳運韬認為,《最後一片戈壁》的成功不僅僅在于為東方文化出版中心帶來了至關重要的将近二百萬元利潤,更重要的是以此帶動起了中心的員工隊伍,使他們知道了在出版工作、尤其是在抓暢銷書這項工作中應當做什麼和怎樣做。

    他專門組織中層幹部召開總結會議,對有關問題進行深入讨論,最後形成了一個紀要,呈遞給Z部黨組。

     Z部黨組對《最後一片戈壁》的成功運作非常重視,廖濟舟專門打電話約請吳運韬到Z部了解有關情況,對吳運韬鼓勵有加。

    這是吳運韬和廖濟舟建立密切聯系的開始。

     對于吳運韬來說,這件事的意義要遠遠大于《最後一片戈壁》的成功運作本身。

    更為重要的是,Z部黨組成員像突然發現了新大陸一樣發現了吳運韬,各種各樣的信息在向邱小康那裡彙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