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一盤沒有下完的棋(1)
關燈
小
中
大
可信賴的朋友。
如果不能夠用筆書寫,他的生活就将一片灰暗,他在最沒有光亮的地方看到光亮,在最寒冷的地方找到溫暖。
生活的巨大轉折也許會帶來些許新鮮,但是,他知道它龌龊、肮髒的本質不會改變,他還會每天看到和聽到巨大的社會不公,還會在社會的沉淪中體會沉淪的痛苦,在遍尋友誼與愛情而不得中品嘗寂寞與孤獨,還會需要能夠傾聽他訴說的伴侶。
這個伴侶隻能是他的《劄記》。
每天晚上趴在床上向筆記本傾訴的時光是最好的時光。
他在劄記本的起始篇中詳細記錄了和徐罘、吳運韬交往的細節,對他們這種知遇之恩充滿了感激之情。
報答他們的最好方法,就是盡快做些事情,現在他想的就是怎樣做些事情。
金超對蘇北的了解極為有限———吳運韬沒向他透露關于蘇北在K省的一切細節,金超既不知道蘇北是一個很有成就的作家,也不知道他到這裡之前是《西北文學》的主編,在金超印象裡,這是一個有些書生氣的返城北京知青,蘇北的言談舉止也沒有提供任何可以說明他的經曆的佐證。
金超告訴蘇北:“我的家鄉就在你插隊的洛泉地區……” 蘇北很驚訝,說:“世界怎麼這麼小?老吳是K省人,我愛人去的是你的母校,而你的家鄉又是我插隊的地方……這簡直是小說了。
” 金超也笑,說:“這可能就是咱吳主任說的那種‘緣分’,他說人和人相遇都是出自緣分。
”蘇北點頭贊同這種說法。
金超滿意地看到,蘇北是一個踏實工作的人。
編輯室裡有一些以前很難處理的積壓稿件,有的還是很著名的作家的作品,金超就交給給蘇北處理。
蘇北很認真地讀了将近一個月時間,分别拿出了處理意見,這時候金超才發現這個不事張揚的人學養深厚,在當代作家中有很多朋友,這可以從蘇北接到的電話中聽出來。
有質量的作家是出版單位的資源,很顯然,蘇北在這方面有絕對的優勢。
那些交給蘇北的退稿,都是有名望但又寫不出好作品的人,很難纏。
以前曾經被列入出版計劃的,竟然也被蘇北很順當地當面退還給了作家。
讓人驚訝的是,沒有一個作家因此來找金超或者吳運韬的麻煩———過去,他們總是想方設法躲避這類作家———金超甚至接到某位一度宣稱要起訴東方文化出版中心的大作家的電話,說蘇北的意見非常好,“切中要害”,說他已經将這部作品作為一次失敗,不再用它來煩人了……金超和吳運韬說到這件事,毫不掩飾對蘇北的贊賞。
吳運韬說:“那當然。
” 吳運韬頭一次向金超介紹了蘇北的情況,說他是一個作家,在K省曾經當過一個大型文學雙月刊的主編,發表過不少作品。
蘇北的情況一方面使金超感到高興,另一方面也給他造成了很大的精神壓力,他覺得蘇北過于龐大了。
蘇北過于龐大是好事還是壞事現在還無法預料,但這是一件讓人不踏實的事情。
“你放心,”深谙處事之道的師林平對金超說,“老吳最終還得依靠你和我這樣的人……”金超不置可否。
師林平嘲笑金超無知,“金超你記住,你、我,和吳主任的友誼,是經過曆史檢驗的。
”金超點點頭。
師林平壓低了聲音說:“金超我告訴你,有一次,老吳對我說,人分為三種:一種是貼心而又能夠共事的人,一種是你可以使用但絕對不能相信的人,還有一種就是既不能相信又不能使用的人。
” 師林平正色說:“你想想,你我是哪種人吧!” 他們開始分析自己在吳運韬心中的位置。
他們愉快地發現,他們屬于第一種人,這麼多年來,無論何時何事,吳運韬沒有動搖過對他們的信任,在他當了主任以後,馬上把他們安排到了中層領導崗位……那麼李天佐呢?毫無疑問屬于第三種:既不能相信又不能使用。
還可以把王瑩琪或者夏昕放到這裡面來。
至于新來的蘇北,金超和師林平都認為,充其量算作第二種,他們都有極為深切的體會,一個人要取得吳運韬的信任不是那樣容易的,蘇北即使成為第一種,也需要相當長一段時間。
(4) 這樣想來,蘇北不是什麼威脅。
金超心情舒暢地工作,心情舒暢地和蘇北相處,再沒有什麼後顧之憂。
如果不能夠用筆書寫,他的生活就将一片灰暗,他在最沒有光亮的地方看到光亮,在最寒冷的地方找到溫暖。
生活的巨大轉折也許會帶來些許新鮮,但是,他知道它龌龊、肮髒的本質不會改變,他還會每天看到和聽到巨大的社會不公,還會在社會的沉淪中體會沉淪的痛苦,在遍尋友誼與愛情而不得中品嘗寂寞與孤獨,還會需要能夠傾聽他訴說的伴侶。
這個伴侶隻能是他的《劄記》。
每天晚上趴在床上向筆記本傾訴的時光是最好的時光。
他在劄記本的起始篇中詳細記錄了和徐罘、吳運韬交往的細節,對他們這種知遇之恩充滿了感激之情。
報答他們的最好方法,就是盡快做些事情,現在他想的就是怎樣做些事情。
金超對蘇北的了解極為有限———吳運韬沒向他透露關于蘇北在K省的一切細節,金超既不知道蘇北是一個很有成就的作家,也不知道他到這裡之前是《西北文學》的主編,在金超印象裡,這是一個有些書生氣的返城北京知青,蘇北的言談舉止也沒有提供任何可以說明他的經曆的佐證。
金超告訴蘇北:“我的家鄉就在你插隊的洛泉地區……” 蘇北很驚訝,說:“世界怎麼這麼小?老吳是K省人,我愛人去的是你的母校,而你的家鄉又是我插隊的地方……這簡直是小說了。
” 金超也笑,說:“這可能就是咱吳主任說的那種‘緣分’,他說人和人相遇都是出自緣分。
”蘇北點頭贊同這種說法。
金超滿意地看到,蘇北是一個踏實工作的人。
編輯室裡有一些以前很難處理的積壓稿件,有的還是很著名的作家的作品,金超就交給給蘇北處理。
蘇北很認真地讀了将近一個月時間,分别拿出了處理意見,這時候金超才發現這個不事張揚的人學養深厚,在當代作家中有很多朋友,這可以從蘇北接到的電話中聽出來。
有質量的作家是出版單位的資源,很顯然,蘇北在這方面有絕對的優勢。
那些交給蘇北的退稿,都是有名望但又寫不出好作品的人,很難纏。
以前曾經被列入出版計劃的,竟然也被蘇北很順當地當面退還給了作家。
讓人驚訝的是,沒有一個作家因此來找金超或者吳運韬的麻煩———過去,他們總是想方設法躲避這類作家———金超甚至接到某位一度宣稱要起訴東方文化出版中心的大作家的電話,說蘇北的意見非常好,“切中要害”,說他已經将這部作品作為一次失敗,不再用它來煩人了……金超和吳運韬說到這件事,毫不掩飾對蘇北的贊賞。
吳運韬說:“那當然。
” 吳運韬頭一次向金超介紹了蘇北的情況,說他是一個作家,在K省曾經當過一個大型文學雙月刊的主編,發表過不少作品。
蘇北的情況一方面使金超感到高興,另一方面也給他造成了很大的精神壓力,他覺得蘇北過于龐大了。
蘇北過于龐大是好事還是壞事現在還無法預料,但這是一件讓人不踏實的事情。
“你放心,”深谙處事之道的師林平對金超說,“老吳最終還得依靠你和我這樣的人……”金超不置可否。
師林平嘲笑金超無知,“金超你記住,你、我,和吳主任的友誼,是經過曆史檢驗的。
”金超點點頭。
師林平壓低了聲音說:“金超我告訴你,有一次,老吳對我說,人分為三種:一種是貼心而又能夠共事的人,一種是你可以使用但絕對不能相信的人,還有一種就是既不能相信又不能使用的人。
” 師林平正色說:“你想想,你我是哪種人吧!” 他們開始分析自己在吳運韬心中的位置。
他們愉快地發現,他們屬于第一種人,這麼多年來,無論何時何事,吳運韬沒有動搖過對他們的信任,在他當了主任以後,馬上把他們安排到了中層領導崗位……那麼李天佐呢?毫無疑問屬于第三種:既不能相信又不能使用。
還可以把王瑩琪或者夏昕放到這裡面來。
至于新來的蘇北,金超和師林平都認為,充其量算作第二種,他們都有極為深切的體會,一個人要取得吳運韬的信任不是那樣容易的,蘇北即使成為第一種,也需要相當長一段時間。
(4) 這樣想來,蘇北不是什麼威脅。
金超心情舒暢地工作,心情舒暢地和蘇北相處,再沒有什麼後顧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