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關燈
在哪裡?” 汪吉湟說:“據錢虎交代,呂黃秋已于三月前去了美國。

    在這之前,呂黃秋早已把家屬、幾個情婦以投資移民的形式落戶到了美國。

    ” 于波問:“怎麼樣才能盡快把呂黃秋抓獲歸案?” 汪吉湟說:“據了解,呂黃秋已向美國當局遞交了尋求人道保護的文書,抓獲呂黃秋,須依靠國際刑警組織。

    這事得省公安廳出面向國家公安部報批,國際刑警組織中國國家中心局具體實施。

    ” 于波說:“很好。

    一定要把呂黃秋這個十惡不赦的惡棍抓獲歸案!汪局長,你現在就接通楊廳長的電話,我和楊廳長通話。

    ” 省公安廳廳長楊力正好在辦公室。

    楊廳長說:“國家公安部對你們的‘5.25’統一行動非常滿意。

    廳裡已向部裡報了專題報告,部裡同意通過國際刑警組織抓呂黃秋歸案。

    ” 于波說:“太好了!謝謝你,楊廳長。

    ”于波扣上電話說,“這個問題就到這,金局長把工作進展随時告訴我。

    ” 市紀委副書記汪強彙報了市紀委在反腐倡廉工作中取得的重大成績。

    新提拔的市委秘書長金安彙報了舉行“引黃入新”工程先進集體先進個人大會的籌備情況。

     于波說,“鐘祥同志犧牲在了引水工地上,他是我們黨的好幹部。

    我們要在繼續宣傳、上報公安、紀檢英模的基礎上,認真做好宣傳鐘祥同志的工作。

    同時把上報鐘祥同志為烈士的材料盡快報上去。

    借全市上下深入向公安、紀檢英模學習,宣傳烈士鐘祥的大好形勢,通過媒體把我們新城的形象工程搞上去。

    ” 于波沉默了一會對程忠說:“鐘祥同志的家屬要安置好。

    要做好烈士家屬的工作。

    ” 程忠說:“這項工作我們已經安排了,會前我再落實一次。

    ” …… 5月30日上午10時,國際刑警組織中國國家中心局向全世界發出了9953010号紅色通緝令…… 祝福與快樂(後記) 春節到了,誠摯的祝福從四面八方彙集在我的手機裡,給我帶來了極大的歡樂。

     南京的志軍說:“今天夜間到明天白天,您的手機将出現鵝毛般的祝福,您的心情将以晴為主。

    受歡樂氣氛影響,笑聲将席卷您的周圍。

    預計新的一年,您将一帆風順,萬事如意!” 北京的久辛說:“希望今天的您是快樂的,今晚的您是開心的,今夜的您是甜蜜的,今年的您是順利的,今生的您是幸福的,今世的您是無憂的,看完信息的您是微笑的!祝春節愉快!” 上海的趙兄說:“春節到了,想想沒什麼禮物送您。

    幹脆送您五千萬吧。

    千萬要努力!千萬要進步!千萬要健康!千萬要知足!千萬要記着我是您最好的朋友!賀新作《1号檢察官》榮登全國百家書城十大暢銷書排行榜第八位!祝新的‘1号’發射成功!” 廣東的雨寶說:“每一朵雪花飄下,每一枝煙火燃起,每一秒時間流動,每一份思念傳送,都代表着我對您的真摯祝福:春節快樂、佳作頻出!” 冰城的高年說:“雨,給您滋潤;雪,給您完美;霜,給您無瑕;冰,給您晶瑩;我,給您祝福……書城排行榜上的‘1号’讓朋友自豪,‘1号系列’讓我們驕傲!祝春節快樂!再創佳作!” 出版社的宏發說:“我點擊整個冬天,看到了您的笑顔;我複制您的笑臉粘貼在我的心間;我下載我的思念把它另存為永遠;我打開我的手機給您最美好的祝願:祝春節快樂!新的一年能收到您的新書稿!” …… 朋友熱情而真誠的祝福,總能給人帶來意外的收獲,汪曉軍先生給我帶來了激動人心的消息:甘肅人民出版社決定給我出版文集! 我在興奮之餘更多的是誠惶誠恐,甚至有點無地自容。

    因為我深知自己的文字太粗陋了,怎麼能以文集的形式出現在讀者面前呢?在朋友們的幫助鼓勵下,我最終與甘肅人民出版社簽約出版這套拙作。

    對此,我也找了點充分的理由。

    我畢竟在艱難的文學之路上跋涉了二十六個年頭,如果不對自己的創作過程做個總結,不向關心我的朋友們做個全面彙報的話,也确實有點說不過去。

    就像一位辛勤耕作的農夫,蘿蔔白菜、小麥谷子、土豆玉米,“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通過面朝黃土背朝天、手心裡起皮眼窩裡淌汗辛辛苦苦的耕作,不管長的好賴、收成高低,總要收回來裝進倉裡,這樣也求個踏實和衣食無憂。

    哪塊地收成不好,哪個品種産量不高,在冬閑季節找找原因,總結總結經驗,保證來年有更好的收成!一年的莊稼兩年苦,光吃飽肚子還不行!科學發達了,社會進步了,還要走農業産業化、農業高效益的路子。

    我的創作跟農夫在田裡勞作一樣,光把二十六年的糧食裝進倉還不行,還要求得大的進展、新的突破。

    我怎麼在文學上能有所突破?這是拙作以文集形式出版後首先考慮的問題。

    經過虛心地請教專家和朋友,通過總結經驗,我深感自己文化基礎、創作理論的不足,生活閱曆和創作素材的匮乏,我決定放棄我熱衷了二十六年的文學創作!做出這個決定,絕不是想給新聞界的朋友們制造一個轟動性的新聞素材:“‘1号’作家封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