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節
關燈
小
中
大
二
亞克西!豆芽菜過上了幸福的知青生活。
一到農村,我就不由自主地操上了一口知青語言。
我與我們時代的流行語言之間沒有一點障礙,我甚至都不用學習,隻要融入知青生活,我就會說某一種語言了,就跟新生兒出了娘胎就會哇哇大哭一樣。
知青語言是我們自己特有的語言,暗語一樣驚心動魄。
憑着這種語言,我們走到哪裡都能找到自己的同志。
知青之間不用認識,三言兩語之後,誰都會倒出自己米缸裡所有的大米,為大家燒火做飯。
這樣的飯,哪怕沒有菜,拌一點醬油就很好吃。
知青做的飯,全都亞克西。
知青款待知青,就像強盜款待強盜,那個大方豪爽是沒有話說的,那種共産主義精神是全世界第一清爽的。
貧下中農背地裡說我們知青語言是黑話,我們不計 較。
我們非但不計較,我們還暗自得意。
因為黑話不是一般人敢說的,我們敢于說黑話,就證明我們不是一般的人。
我們不與一般人一般見識。
其實“亞克西”來自于紅話,一個參觀了大寨大隊的新疆大叔在回家的路上載歌載舞,唱道:“我參觀大寨回家鄉哎,說不完的高興話兒心裡藏哎,沒見過這麼樣的好地方,怎麼能讓人不歌唱哎!亞克西亞克西!亞克西亞克西!大寨真是亞克西!”大寨大隊紅透了全中國,庫爾班大叔的這首歌也流行得不得了。
在這首歌裡,知青一眼就相中了“亞克西”這個詞。
我們感覺“亞克西”比平淡如水的大白話“好”字要有意思得多。
況且它還洋裡洋氣的,說話可以像外國人那樣聳肩。
知青們喜歡豐滿複雜曲折迂回的詞語,喜歡擁有時代氣息且隻有自己的同志才能領會的詞語。
貧下中農全都說大白話,實在很土,我們不喜歡。
我們建立了自己的語言體系。
我們穿考闆褲,梳飛機頭,管貧下中農叫土克西,管衣服叫葉子,管臉蛋叫麥子,管漂亮叫清爽,管色情的漂亮叫姐,我們用詞很講究的。
如果我們放棄什麼,我們就說巴紮嘿,如果表示厭惡的感情,就說拉糞,說拉糞的時候一般都有相應的動作,那就是把大拇指按在鼻翼上,另外四根手指拚命扇動。
我們管鈔票叫麻腦殼,管屁股叫磨盤,管偷錢包叫殺皮子。
我們詞典裡的詞語層出不窮,全都意趣盎然,引得許多貧下中農的子女,尤其是回鄉青年和複員軍人們十分羨慕,經常背着他們的父母,躲在陰暗的角落,哆哆嗦嗦地鹦鹉學舌。
我們這裡是紅星人民公社,也就是從前的黃龍駒公社。
雖然文化大革命一來,黃龍駒被改成了紅星,當地貧下中農卻還是固執地一口一個黃龍駒,他們使“紅星”這種趨炎附勢的名字隻是存在于正規場合和紅頭文件上。
我一看這種狀況,就打心眼裡喜歡上了我們公社的貧下中農。
我覺得他們真實而大膽,就像我在下放的那天對付我的媽媽。
所以日子不長,我和附近的貧下中農都混熟了,他們說我沒有架子,我也覺得他們沒有架子。
很逗,知青和貧下中農,都覺得對方是應該有架子的,結果都很喜歡對方沒有架子。
像豆芽菜這種知青,其本質就是頑童,黃龍駒貧下中農的本質就是農民伯伯,頑童與農民伯伯,根本上是水*****融的。
與貧下中農精神上的默契給了我極大的踏實感,下放農村以後,我睡覺就不做惡夢了。
整個廣闊天地,隻是我們知青隊的帶隊幹部老王對我不怎麼樣,還有知青隊長冬瓜,她習慣性地把我當作落後同學看待。
大隊派給我們的貧下中農隊長馬想福,卻與老王和冬瓜絕然不同,盡管馬想福隊長不怎麼與我說話,但是很樂意教我打草鞋。
比起時時刻刻被束縛的城市生活,老王和冬瓜的臉色算得了什麼!幸福的豆芽菜,夜夜都是完整的酣睡,頓頓都可以吃上六兩米飯。
瘦弱了十七年的豆芽菜,就跟發面馍馍一樣,眼看着一天比一天豐滿。
我們黃龍駒公社,地理形狀酷似一頭巨大的牲畜,各大隊小隊的名稱,也都是用各種牲畜的部位命名。
我們知青隊位于馬的胯裆,屬于馬裆大隊,我們就叫做馬裆知青隊。
馬想福隊長率領貧下中農用土坯子磚瓦和茅草,将我們知青隊修建在與他們的村莊隔河相望的廢窯旁。
我們的宿舍前後,有幾棵粗壯的長滿了癞痢的老樹,樹梢上有褐色的陳年鳥巢,給人以地老天荒、
一到農村,我就不由自主地操上了一口知青語言。
我與我們時代的流行語言之間沒有一點障礙,我甚至都不用學習,隻要融入知青生活,我就會說某一種語言了,就跟新生兒出了娘胎就會哇哇大哭一樣。
知青語言是我們自己特有的語言,暗語一樣驚心動魄。
憑着這種語言,我們走到哪裡都能找到自己的同志。
知青之間不用認識,三言兩語之後,誰都會倒出自己米缸裡所有的大米,為大家燒火做飯。
這樣的飯,哪怕沒有菜,拌一點醬油就很好吃。
知青做的飯,全都亞克西。
知青款待知青,就像強盜款待強盜,那個大方豪爽是沒有話說的,那種共産主義精神是全世界第一清爽的。
貧下中農背地裡說我們知青語言是黑話,我們不計 較。
我們非但不計較,我們還暗自得意。
因為黑話不是一般人敢說的,我們敢于說黑話,就證明我們不是一般的人。
我們不與一般人一般見識。
其實“亞克西”來自于紅話,一個參觀了大寨大隊的新疆大叔在回家的路上載歌載舞,唱道:“我參觀大寨回家鄉哎,說不完的高興話兒心裡藏哎,沒見過這麼樣的好地方,怎麼能讓人不歌唱哎!亞克西亞克西!亞克西亞克西!大寨真是亞克西!”大寨大隊紅透了全中國,庫爾班大叔的這首歌也流行得不得了。
在這首歌裡,知青一眼就相中了“亞克西”這個詞。
我們感覺“亞克西”比平淡如水的大白話“好”字要有意思得多。
況且它還洋裡洋氣的,說話可以像外國人那樣聳肩。
知青們喜歡豐滿複雜曲折迂回的詞語,喜歡擁有時代氣息且隻有自己的同志才能領會的詞語。
貧下中農全都說大白話,實在很土,我們不喜歡。
我們建立了自己的語言體系。
我們穿考闆褲,梳飛機頭,管貧下中農叫土克西,管衣服叫葉子,管臉蛋叫麥子,管漂亮叫清爽,管色情的漂亮叫姐,我們用詞很講究的。
如果我們放棄什麼,我們就說巴紮嘿,如果表示厭惡的感情,就說拉糞,說拉糞的時候一般都有相應的動作,那就是把大拇指按在鼻翼上,另外四根手指拚命扇動。
我們管鈔票叫麻腦殼,管屁股叫磨盤,管偷錢包叫殺皮子。
我們詞典裡的詞語層出不窮,全都意趣盎然,引得許多貧下中農的子女,尤其是回鄉青年和複員軍人們十分羨慕,經常背着他們的父母,躲在陰暗的角落,哆哆嗦嗦地鹦鹉學舌。
我們這裡是紅星人民公社,也就是從前的黃龍駒公社。
雖然文化大革命一來,黃龍駒被改成了紅星,當地貧下中農卻還是固執地一口一個黃龍駒,他們使“紅星”這種趨炎附勢的名字隻是存在于正規場合和紅頭文件上。
我一看這種狀況,就打心眼裡喜歡上了我們公社的貧下中農。
我覺得他們真實而大膽,就像我在下放的那天對付我的媽媽。
所以日子不長,我和附近的貧下中農都混熟了,他們說我沒有架子,我也覺得他們沒有架子。
很逗,知青和貧下中農,都覺得對方是應該有架子的,結果都很喜歡對方沒有架子。
像豆芽菜這種知青,其本質就是頑童,黃龍駒貧下中農的本質就是農民伯伯,頑童與農民伯伯,根本上是水*****融的。
與貧下中農精神上的默契給了我極大的踏實感,下放農村以後,我睡覺就不做惡夢了。
整個廣闊天地,隻是我們知青隊的帶隊幹部老王對我不怎麼樣,還有知青隊長冬瓜,她習慣性地把我當作落後同學看待。
大隊派給我們的貧下中農隊長馬想福,卻與老王和冬瓜絕然不同,盡管馬想福隊長不怎麼與我說話,但是很樂意教我打草鞋。
比起時時刻刻被束縛的城市生活,老王和冬瓜的臉色算得了什麼!幸福的豆芽菜,夜夜都是完整的酣睡,頓頓都可以吃上六兩米飯。
瘦弱了十七年的豆芽菜,就跟發面馍馍一樣,眼看着一天比一天豐滿。
我們黃龍駒公社,地理形狀酷似一頭巨大的牲畜,各大隊小隊的名稱,也都是用各種牲畜的部位命名。
我們知青隊位于馬的胯裆,屬于馬裆大隊,我們就叫做馬裆知青隊。
馬想福隊長率領貧下中農用土坯子磚瓦和茅草,将我們知青隊修建在與他們的村莊隔河相望的廢窯旁。
我們的宿舍前後,有幾棵粗壯的長滿了癞痢的老樹,樹梢上有褐色的陳年鳥巢,給人以地老天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