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争 論
關燈
小
中
大
十多畝地,把他分給兒子們的五十畝劃開了,頂多是個中農,縱使出租,也不是什麼大事,從政治上看,他是一個抗屬。
對一個革命軍人家屬,在社會上不提高他的地位,已經不對,怎麼能打擊他呢?因此他覺得幹部們不提出他來作為鬥争對象,完全是對的。
他反而不贊成張裕民,在會上不提,會後叽叽咕咕,這是種什麼作風!這隻有擾亂目标,也就擾亂了陣容。
而這兩個同組的工作者,很能接近群衆是真的,但分析能力不夠,容易被片面的事實所迷惑。
文采還特别向他們指出黑闆報那件事,明明是群衆起來說話,他們卻聽信了李昌的話,以為這是壞分子的破壞活動,李昌不是和李子俊同姓麼,這些幹部都有些耍私情!偏偏這兩個少不更事的同志,卻相信幹部的意見。
老董以他的對村子上的了解,和他用一個農民的直感,他覺得不管李子俊也好,顧湧也好,分他們的土地,大家也會樂意。
但如果要鬥争,那麼就很少有人發言了,甚至會有人同情顧湧。
而李子俊平日的某些小恩小惠,也會使人覺得對他太過了。
他的思想常會不約而同的接近張裕民,但卻比張裕民更小心,更多猶疑。
他覺得在文采的理論政策的淵博學問之下,就不敢堅持一個一定的主張,就不得不采取些模棱兩可,含混的語句了,雖然這是同他的性格完全不調和的。
一些糾纏不清的争論,繼續着,一些夾七雜八的所謂群衆觀點,空洞的語言,使胡立功不能忍受了,他跳起來說:“咱們的工作,如果老這樣吵下去的話,隻有一個前途,就是垮台!我也曾經做過減租減息的工作,從來沒有見過這種做法!” “是的,我也認為工作組的意見太難于統一了!”文采慢吞吞的答道,“枝節太多,民主也太多,很難集中。
主要還是由于我們對政策理解的深度不一緻。
不過,至于工作,我想還不至如你所希望——就說是擔心也可以——那麼的壞吧。
哈……” 楊亮簡直覺得隻有用痛苦兩個字來形容自己的心情了。
像李子俊那樣的封建地主,應該被清算的,而且應該很徹底。
但農民還沒有階級覺悟以前,他們不清楚惡霸地主的相互關系,他們恨惡霸比恨地主更甚,如果不先打倒這種人,他們便不敢起來。
他覺得如果這樣攪不清,倒不如先回區上去一趟,或到縣上去,讓他們來決定這工作吧。
可是他又壓制住自己,他責備自己的辦法太少,自己不善于與人合作,他想:“這恐怕是給我的一個最好的鍛煉吧。
”他又想:“何必在形式上争上下呢?先做一兩件事,從事實上來說明我們的想法,讓實際來決定行動吧。
”于是他提議,根據要紅契失敗的經驗,再進行一次有把握的勝利的戰鬥,用小小的勝仗來鼓舞士氣,磨練鬥志,在大的決戰之前,小的勝仗是有它的作用的。
果然,這個提議立刻為大家所接受,這不會有妨礙于任何人的自尊心,和新的行動的布置的。
為着消弭适才争吵的厭倦之感,新的問題,具體的準備工作,是比較容易得到一緻的。
因此房子裡的空氣有了轉換,大家在這個問題上談得很融洽。
合作社裡的郭富貴的印象,在胡立功腦子裡活躍了起來,他笑道:“父親打了敗仗,那麼,讓兒子去打勝仗吧。
”“是的,這不是一個孬種!可以上陣的角色!”大家同意這個想法。
老董說江世榮是個大滑頭,應該先告訴佃戶們,怎麼去算賬,該不該算賬。
這個意見也很對,上次就因為事先沒有使佃戶們明白,為什麼要去拿紅契,這不是訛人搶人,隻為去算還自己被剝削了的血汗! 文采在對于分配果實上,也提出了意見,也被贊同,并補充了些辦法。
總之,在重新拿紅契這件事上,大家思想倒很一緻,這給了人很愉快的感覺,大家又有了信心。
那麼,就先來把這件事辦好再說吧。
他們立刻一同動身去合作社找張裕民、程仁他們,商量着開始這工作。
對一個革命軍人家屬,在社會上不提高他的地位,已經不對,怎麼能打擊他呢?因此他覺得幹部們不提出他來作為鬥争對象,完全是對的。
他反而不贊成張裕民,在會上不提,會後叽叽咕咕,這是種什麼作風!這隻有擾亂目标,也就擾亂了陣容。
而這兩個同組的工作者,很能接近群衆是真的,但分析能力不夠,容易被片面的事實所迷惑。
文采還特别向他們指出黑闆報那件事,明明是群衆起來說話,他們卻聽信了李昌的話,以為這是壞分子的破壞活動,李昌不是和李子俊同姓麼,這些幹部都有些耍私情!偏偏這兩個少不更事的同志,卻相信幹部的意見。
老董以他的對村子上的了解,和他用一個農民的直感,他覺得不管李子俊也好,顧湧也好,分他們的土地,大家也會樂意。
但如果要鬥争,那麼就很少有人發言了,甚至會有人同情顧湧。
而李子俊平日的某些小恩小惠,也會使人覺得對他太過了。
他的思想常會不約而同的接近張裕民,但卻比張裕民更小心,更多猶疑。
他覺得在文采的理論政策的淵博學問之下,就不敢堅持一個一定的主張,就不得不采取些模棱兩可,含混的語句了,雖然這是同他的性格完全不調和的。
一些糾纏不清的争論,繼續着,一些夾七雜八的所謂群衆觀點,空洞的語言,使胡立功不能忍受了,他跳起來說:“咱們的工作,如果老這樣吵下去的話,隻有一個前途,就是垮台!我也曾經做過減租減息的工作,從來沒有見過這種做法!” “是的,我也認為工作組的意見太難于統一了!”文采慢吞吞的答道,“枝節太多,民主也太多,很難集中。
主要還是由于我們對政策理解的深度不一緻。
不過,至于工作,我想還不至如你所希望——就說是擔心也可以——那麼的壞吧。
哈……” 楊亮簡直覺得隻有用痛苦兩個字來形容自己的心情了。
像李子俊那樣的封建地主,應該被清算的,而且應該很徹底。
但農民還沒有階級覺悟以前,他們不清楚惡霸地主的相互關系,他們恨惡霸比恨地主更甚,如果不先打倒這種人,他們便不敢起來。
他覺得如果這樣攪不清,倒不如先回區上去一趟,或到縣上去,讓他們來決定這工作吧。
可是他又壓制住自己,他責備自己的辦法太少,自己不善于與人合作,他想:“這恐怕是給我的一個最好的鍛煉吧。
”他又想:“何必在形式上争上下呢?先做一兩件事,從事實上來說明我們的想法,讓實際來決定行動吧。
”于是他提議,根據要紅契失敗的經驗,再進行一次有把握的勝利的戰鬥,用小小的勝仗來鼓舞士氣,磨練鬥志,在大的決戰之前,小的勝仗是有它的作用的。
果然,這個提議立刻為大家所接受,這不會有妨礙于任何人的自尊心,和新的行動的布置的。
為着消弭适才争吵的厭倦之感,新的問題,具體的準備工作,是比較容易得到一緻的。
因此房子裡的空氣有了轉換,大家在這個問題上談得很融洽。
合作社裡的郭富貴的印象,在胡立功腦子裡活躍了起來,他笑道:“父親打了敗仗,那麼,讓兒子去打勝仗吧。
”“是的,這不是一個孬種!可以上陣的角色!”大家同意這個想法。
老董說江世榮是個大滑頭,應該先告訴佃戶們,怎麼去算賬,該不該算賬。
這個意見也很對,上次就因為事先沒有使佃戶們明白,為什麼要去拿紅契,這不是訛人搶人,隻為去算還自己被剝削了的血汗! 文采在對于分配果實上,也提出了意見,也被贊同,并補充了些辦法。
總之,在重新拿紅契這件事上,大家思想倒很一緻,這給了人很愉快的感覺,大家又有了信心。
那麼,就先來把這件事辦好再說吧。
他們立刻一同動身去合作社找張裕民、程仁他們,商量着開始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