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第三者”是治愈失戀的靈丹妙藥?
關燈
小
中
大
好就好在她能擺正自己的位置,把自己當成生意人,把讀者當成客戶,不象其他作家,以為寫作完全是作家自己的事情,隻埋頭寫給自己看頂多是給其他作家或評論家等圈子内看的東西,所以,池莉的作品能讓普通人看得懂,看得下去,好看;第二,如果是天涯常客自己寫,這樣的作品也能寫出來,甚至能寫得更好。
因為畢竟,寫小說是要有生活的,而天涯常客認為,他的生活比池莉更寬廣一些。
并且,他做了十年的生意,想也能想得出比池莉更懂得生意人與客戶的關系,更能把讀者當成上帝,更能擺正自己的位置,因此應該寫得更好一些,至少更加迎合廣大讀者的胃口一些。
這個發現不得了。
出院之後,他把這個驚人的發現對阿力寶說了,阿力寶聽了什麼話也沒有說,就是笑,一個勁地笑。
天涯常客經不住别人的笑,特别是經不住阿力寶的笑。
當即找來電腦,拿電腦當打字機,開始寫小說。
天涯常客不會打字。
天涯常客做文人那會兒,寫作都用方格稿紙,用方格稿紙寫完之後投稿,雜志社決定發表之後,常常還把原稿寄回來,讓他再用更大的方格稿紙重新眷一遍,還是沒有用到打字。
天涯常客下海之後,一直做管理,而且是高層管理,甚至是自己當老闆,也根本不用自己打字,所以,他就一直不會打字。
但是,打字畢竟不是什麼高級勞動,起碼不比寫作本身高級,天涯常客不用學也會打拼音。
全拼,非常慢,打字速度遠遠跟不上思考速度,因為他根本就不用思考,情節都是自己蹦出來的,天涯常客所做的工作就是按照池莉小說的寫實套路,把蹦到大腦中的情節打到電腦上就行了。
至于蘊藏在小說中的深刻道理,天涯常客認為應該是生活本身的道理,而且生活本身蘊藏的道理比作家小說中蘊藏的道理更有道理。
所以,用不着他去費勁考慮什麼深刻的道理,隻管寫就行了。
第一部中篇完成後,天涯常客向《香草》投稿。
之所以要向《香草》投稿,是因為他知道池莉就是從《香草》出來的,也知道池莉的處女作是發表在《香草》上的,他現在就照着池莉的路子走。
投稿出去之後,就接到娃娃頭的邀請,到娃娃頭的公司當了老總,不久,又接到《香草》編輯部一個編輯的電話,編輯姓杜,本身也有過一段下海經商的經曆,所以對反映經濟生活的小說有認同感,感到親切,并且他們當時正好和金融文學研究會合作,在《香草》雜志上開辟了一個金融文學專欄,因此,天涯常客這部反映外資企業管理内幕的中篇小說一眼就被杜編輯相中,他馬上打來電話,告訴他隻要稍做修改就可以發表,并希望天涯常客繼續支持《香草》。
天涯常客接到這樣的電話自然是興奮得不得了,以前他雖然是文人,但從來沒有寫過小說,以為寫小說是很難的事情,沒想到第一次投稿就中了,根本沒有像某些成名的作家說的那樣艱辛,而且雜志社編輯說話客氣,不說是他們照顧了天涯常客,反而說是天涯常客支持了他們雜志,這更讓天涯常客感到新鮮和興奮,情不自禁地把手機當成了麥克風,對着麥克風大聲感謝了一番。
當時娃娃頭也在場,所以,這一切娃娃頭都清楚,而且,娃娃頭也跟着天涯常客一起高興,因為娃娃頭也是熱愛文學的,至少她自己是這麼說的。
她這麼說當然不算錯,因為隻要識字的人,基本上都有過閱讀經曆,而隻要有過閱讀經曆的人,基本上都有過崇拜文學甚至想自己當作家的經曆,因此都可以說是文學愛好者,起碼曾經是文學愛好者。
曾經有一位職位非常高的領導親口對天涯常客說過,說他年輕的時候就最想當作家,但作家沒當成,所以才當這麼個不尴不尬的狗屁領導了。
天涯常客認為那麼大領導沒理由讨好他一個這麼小的小作家,所以他相信領導說的是真話。
大領導尚且如此,大老闆當然更有可能。
考慮到娃娃頭是大老闆,肯定從小就有夢想,因為天涯常客曾經在一本書當中讀到,所謂老闆,就是敢于夢想并且最終把夢想變成現實的人,娃娃頭既然已經成大老闆了,那麼以前肯定有過大夢想,什麼夢想? 娃娃頭小的時候中國還沒有老闆,那時候她不可能夢想自己當老闆,可以推斷,十有八九也是夢想當作家,所以,說娃娃頭也熱愛文學顯然是有充分的理論和實踐根據的。
因此,娃娃頭有理由跟着天涯常客一起高興。
後來,天涯常客又陸續發表了一些小說,有些還被報紙和選刊轉載,這些情況,作為天涯常客曾經的老闆兼文學愛好者的娃娃頭也都知道,所以,當天涯常客對娃娃頭說他因為要專心文學創作而提出辭職的時候,娃娃頭不僅相信,而且當即表示理解和支持。
這一點是不容易的,凡是有特區白領經曆的人都知道,在一般情況下,總經理辭職的時候基本上都會和董事長之間産生不愉快,但是天涯常客和娃娃頭之間沒有不愉快,正因為如此,所以他們才能保持住友誼,才能在天涯常客最需要安慰的時候,流着眼淚給娃娃頭打電話。
因為畢竟,寫小說是要有生活的,而天涯常客認為,他的生活比池莉更寬廣一些。
并且,他做了十年的生意,想也能想得出比池莉更懂得生意人與客戶的關系,更能把讀者當成上帝,更能擺正自己的位置,因此應該寫得更好一些,至少更加迎合廣大讀者的胃口一些。
這個發現不得了。
出院之後,他把這個驚人的發現對阿力寶說了,阿力寶聽了什麼話也沒有說,就是笑,一個勁地笑。
天涯常客經不住别人的笑,特别是經不住阿力寶的笑。
當即找來電腦,拿電腦當打字機,開始寫小說。
天涯常客不會打字。
天涯常客做文人那會兒,寫作都用方格稿紙,用方格稿紙寫完之後投稿,雜志社決定發表之後,常常還把原稿寄回來,讓他再用更大的方格稿紙重新眷一遍,還是沒有用到打字。
天涯常客下海之後,一直做管理,而且是高層管理,甚至是自己當老闆,也根本不用自己打字,所以,他就一直不會打字。
但是,打字畢竟不是什麼高級勞動,起碼不比寫作本身高級,天涯常客不用學也會打拼音。
全拼,非常慢,打字速度遠遠跟不上思考速度,因為他根本就不用思考,情節都是自己蹦出來的,天涯常客所做的工作就是按照池莉小說的寫實套路,把蹦到大腦中的情節打到電腦上就行了。
至于蘊藏在小說中的深刻道理,天涯常客認為應該是生活本身的道理,而且生活本身蘊藏的道理比作家小說中蘊藏的道理更有道理。
所以,用不着他去費勁考慮什麼深刻的道理,隻管寫就行了。
第一部中篇完成後,天涯常客向《香草》投稿。
之所以要向《香草》投稿,是因為他知道池莉就是從《香草》出來的,也知道池莉的處女作是發表在《香草》上的,他現在就照着池莉的路子走。
投稿出去之後,就接到娃娃頭的邀請,到娃娃頭的公司當了老總,不久,又接到《香草》編輯部一個編輯的電話,編輯姓杜,本身也有過一段下海經商的經曆,所以對反映經濟生活的小說有認同感,感到親切,并且他們當時正好和金融文學研究會合作,在《香草》雜志上開辟了一個金融文學專欄,因此,天涯常客這部反映外資企業管理内幕的中篇小說一眼就被杜編輯相中,他馬上打來電話,告訴他隻要稍做修改就可以發表,并希望天涯常客繼續支持《香草》。
天涯常客接到這樣的電話自然是興奮得不得了,以前他雖然是文人,但從來沒有寫過小說,以為寫小說是很難的事情,沒想到第一次投稿就中了,根本沒有像某些成名的作家說的那樣艱辛,而且雜志社編輯說話客氣,不說是他們照顧了天涯常客,反而說是天涯常客支持了他們雜志,這更讓天涯常客感到新鮮和興奮,情不自禁地把手機當成了麥克風,對着麥克風大聲感謝了一番。
當時娃娃頭也在場,所以,這一切娃娃頭都清楚,而且,娃娃頭也跟着天涯常客一起高興,因為娃娃頭也是熱愛文學的,至少她自己是這麼說的。
她這麼說當然不算錯,因為隻要識字的人,基本上都有過閱讀經曆,而隻要有過閱讀經曆的人,基本上都有過崇拜文學甚至想自己當作家的經曆,因此都可以說是文學愛好者,起碼曾經是文學愛好者。
曾經有一位職位非常高的領導親口對天涯常客說過,說他年輕的時候就最想當作家,但作家沒當成,所以才當這麼個不尴不尬的狗屁領導了。
天涯常客認為那麼大領導沒理由讨好他一個這麼小的小作家,所以他相信領導說的是真話。
大領導尚且如此,大老闆當然更有可能。
考慮到娃娃頭是大老闆,肯定從小就有夢想,因為天涯常客曾經在一本書當中讀到,所謂老闆,就是敢于夢想并且最終把夢想變成現實的人,娃娃頭既然已經成大老闆了,那麼以前肯定有過大夢想,什麼夢想? 娃娃頭小的時候中國還沒有老闆,那時候她不可能夢想自己當老闆,可以推斷,十有八九也是夢想當作家,所以,說娃娃頭也熱愛文學顯然是有充分的理論和實踐根據的。
因此,娃娃頭有理由跟着天涯常客一起高興。
後來,天涯常客又陸續發表了一些小說,有些還被報紙和選刊轉載,這些情況,作為天涯常客曾經的老闆兼文學愛好者的娃娃頭也都知道,所以,當天涯常客對娃娃頭說他因為要專心文學創作而提出辭職的時候,娃娃頭不僅相信,而且當即表示理解和支持。
這一點是不容易的,凡是有特區白領經曆的人都知道,在一般情況下,總經理辭職的時候基本上都會和董事長之間産生不愉快,但是天涯常客和娃娃頭之間沒有不愉快,正因為如此,所以他們才能保持住友誼,才能在天涯常客最需要安慰的時候,流着眼淚給娃娃頭打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