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深圳的女老闆都深不可測?
關燈
小
中
大
天涯常客在這個時候給娃娃頭打電話,當然不僅僅是因為友誼,而是因為愛情。
事實上,文學泰鬥托爾斯泰早就說過,男女之間根本就不存在完全不包含愛情的友誼,盡管在今天看來,泰鬥的論斷有點武斷,但至少在天涯常客這裡還是成立的。
天涯常客從娃娃頭那裡辭職後,果然就沒有再上其他公司任職,而是專心孜孜地搞文學創作,并且收效顯著,不僅在諸如《人民文學》和《中國作家》這樣頂尖文學期刊上發表了作品,而且發表的小說還多次被《小說月報》和《中篇小說選刊》轉載,後來,在不到三年的時間裡竟然完成并出版了十多部長篇小說。
大約是保持友誼的緣故吧,或者是文人喜歡與人共享喜悅的需要吧,天涯常客雖然早已從娃娃頭的公司辭職,但一旦發表或出版新作,都不辭辛勞地親自開車給娃娃頭送去,而娃娃頭也一樣,見天涯常客辭職之後并沒有去别的公司任職,或者說當初的辭職果然不是轉型,而确實是棄商從文,自然對他也刮目相看,更加尊敬,不但每次接受天涯常客新作時都表現出愛不釋手熱烈祝賀的樣子,而且也真的把他當成了朋友,每當公司有什麼重大決策,還不忘記對天涯常客通報一聲,甚至還咨詢一番,仿佛天涯常客還是她公司的一員,并且是終生職員。
最讓天涯常客感動的,是娃娃頭跟那個副總分手的時候,居然還事先聽取了天涯常客的意見。
盡管這種聽取意見的方式和某些管理部門年終聽取群衆意見一樣,純粹是一種表面形式,但表面形式也好過沒有,至少是提升了他們之間的關系。
天涯常客對這種表面形式的第一個反應是感動,一種被對方高度信任帶來的感動,然後就是激動,一種仿佛早就盼望着這一刻如今終于等到一樣的激動。
大約是太感動和太激動的緣故,天涯常客随口就說:其實你早該跟他分手了。
“哦,是嗎?為什麼?”娃娃頭問。
娃娃頭這樣一問,竟然把天涯常客問住了。
是啊,為什麼?天涯常客怎麼知道為什麼? “他根本就配不上你。
”天涯常客說。
雖然是瞎說,但在娃娃頭聽起來卻十分順耳。
後來,許多日子之後,當天涯常客回憶當初這段對話的時候,竟然發覺這是他當時所能說的最得體最貼切的話。
于是,愛做結論的天涯常客又得出結論:真理往往是脫口而出的。
事實上,當時天涯常客真的就是脫口而出,或者說是随口瞎說,但是,娃娃頭并不這麼看,娃娃頭認為天涯常客是以脫口而出的方式說出了考慮以久的話,于是,深深地歎了一口氣,說了一大堆後悔不已的話和副總不是的話,說到最後,竟然冒出一句:如果他要能像你該多好呀!這句話相當于安裝在俄羅斯前總統葉利欽心髒上的起博器,一下子就激活了天涯常客的潛意識,使他發現,自己其實早就是喜歡娃娃頭的。
後來,天涯常客經過冷靜思考,認定自己确實早就喜歡娃娃頭,隻不過那時候阿力寶還沒有吵着要去武漢,或者用武漢話說,阿力寶還沒有翻翹,天涯常客對于阿力寶之外的感情還有一種本能的抗拒,故意拒不承認罷了。
關于天涯常客與阿力寶之間的感情,天涯常客也用小說描寫過。
小說裡面吳曉春和餘曼麗的感情,基本上就是天涯常客和阿力寶的感情。
但是,小說對這段感情的描寫做了适當的藝術加工,加工成吳曉春最後并沒有與餘曼麗結婚,而是跟他的助理劉東娅結婚了。
這樣的加工當然是為了小說故事跌宕起伏的需要,但是從一個側面也多少反映了作者本人的潛意識活動,對于這樣的潛意識活動,一般的讀者是看不出來的,但是也有讀者能看出來,比如廣東中山一個網名叫紫含的女讀者就看出來了,這個署名紫含的女讀者在澳一網站女性文學論壇上發表言論說,天涯常客骨子裡其實還是不甘心跟餘曼麗結婚的,所以為吳曉春——其實是天涯常客自己——安排了一個劉東娅出場。
天涯常客看了這段評論很震驚,是那種隐藏在自己内心的秘密被人突然揭穿後的震驚,趕緊發悄悄話,與紫含聯系
事實上,文學泰鬥托爾斯泰早就說過,男女之間根本就不存在完全不包含愛情的友誼,盡管在今天看來,泰鬥的論斷有點武斷,但至少在天涯常客這裡還是成立的。
天涯常客從娃娃頭那裡辭職後,果然就沒有再上其他公司任職,而是專心孜孜地搞文學創作,并且收效顯著,不僅在諸如《人民文學》和《中國作家》這樣頂尖文學期刊上發表了作品,而且發表的小說還多次被《小說月報》和《中篇小說選刊》轉載,後來,在不到三年的時間裡竟然完成并出版了十多部長篇小說。
大約是保持友誼的緣故吧,或者是文人喜歡與人共享喜悅的需要吧,天涯常客雖然早已從娃娃頭的公司辭職,但一旦發表或出版新作,都不辭辛勞地親自開車給娃娃頭送去,而娃娃頭也一樣,見天涯常客辭職之後并沒有去别的公司任職,或者說當初的辭職果然不是轉型,而确實是棄商從文,自然對他也刮目相看,更加尊敬,不但每次接受天涯常客新作時都表現出愛不釋手熱烈祝賀的樣子,而且也真的把他當成了朋友,每當公司有什麼重大決策,還不忘記對天涯常客通報一聲,甚至還咨詢一番,仿佛天涯常客還是她公司的一員,并且是終生職員。
最讓天涯常客感動的,是娃娃頭跟那個副總分手的時候,居然還事先聽取了天涯常客的意見。
盡管這種聽取意見的方式和某些管理部門年終聽取群衆意見一樣,純粹是一種表面形式,但表面形式也好過沒有,至少是提升了他們之間的關系。
天涯常客對這種表面形式的第一個反應是感動,一種被對方高度信任帶來的感動,然後就是激動,一種仿佛早就盼望着這一刻如今終于等到一樣的激動。
大約是太感動和太激動的緣故,天涯常客随口就說:其實你早該跟他分手了。
“哦,是嗎?為什麼?”娃娃頭問。
娃娃頭這樣一問,竟然把天涯常客問住了。
是啊,為什麼?天涯常客怎麼知道為什麼? “他根本就配不上你。
”天涯常客說。
雖然是瞎說,但在娃娃頭聽起來卻十分順耳。
後來,許多日子之後,當天涯常客回憶當初這段對話的時候,竟然發覺這是他當時所能說的最得體最貼切的話。
于是,愛做結論的天涯常客又得出結論:真理往往是脫口而出的。
事實上,當時天涯常客真的就是脫口而出,或者說是随口瞎說,但是,娃娃頭并不這麼看,娃娃頭認為天涯常客是以脫口而出的方式說出了考慮以久的話,于是,深深地歎了一口氣,說了一大堆後悔不已的話和副總不是的話,說到最後,竟然冒出一句:如果他要能像你該多好呀!這句話相當于安裝在俄羅斯前總統葉利欽心髒上的起博器,一下子就激活了天涯常客的潛意識,使他發現,自己其實早就是喜歡娃娃頭的。
後來,天涯常客經過冷靜思考,認定自己确實早就喜歡娃娃頭,隻不過那時候阿力寶還沒有吵着要去武漢,或者用武漢話說,阿力寶還沒有翻翹,天涯常客對于阿力寶之外的感情還有一種本能的抗拒,故意拒不承認罷了。
關于天涯常客與阿力寶之間的感情,天涯常客也用小說描寫過。
小說裡面吳曉春和餘曼麗的感情,基本上就是天涯常客和阿力寶的感情。
但是,小說對這段感情的描寫做了适當的藝術加工,加工成吳曉春最後并沒有與餘曼麗結婚,而是跟他的助理劉東娅結婚了。
這樣的加工當然是為了小說故事跌宕起伏的需要,但是從一個側面也多少反映了作者本人的潛意識活動,對于這樣的潛意識活動,一般的讀者是看不出來的,但是也有讀者能看出來,比如廣東中山一個網名叫紫含的女讀者就看出來了,這個署名紫含的女讀者在澳一網站女性文學論壇上發表言論說,天涯常客骨子裡其實還是不甘心跟餘曼麗結婚的,所以為吳曉春——其實是天涯常客自己——安排了一個劉東娅出場。
天涯常客看了這段評論很震驚,是那種隐藏在自己内心的秘密被人突然揭穿後的震驚,趕緊發悄悄話,與紫含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