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關燈
小
中
大
,愣讓李大腦袋給糟蹋啦!跨海大橋就是他給弄塌的,撤了李大腦袋,法辦李大腦袋!”
趙振濤認識鹽場場長李廣漢,可他始終弄不明白,李廣漢與跨海大橋有什麼聯系。
再往下聽,他終于聽出點門道兒來了:建橋之初,縣裡到企業集資,當時的場長薄振良為了鹽場的自身發展,隻想象征性地少出一點,縣裡就撤了薄振良,換上了李廣漢。
李廣漢拿出了鹽場的二百萬流動資金贊助大橋,而且還讓他妻子的公司承攬了一部分大橋的工程。
年初,北龍市召開全國殘運會,縣裡又從鹽場拿走了八十萬元的贊助款。
鹽場沒有了資金,就像人貧血一樣,這一次風暴潮的襲擊,鹽場連買塑料布苫鹽垛的錢都沒有了,工人們眼睜睜地看着鹽粒兒化為污水。
鹽場發不出工資,縣裡又沒有資金投入,人們幾乎是眼巴巴瞅着鹽場死去,而李廣漢卻因為跟縣裡頭頭腦腦們溫得鐵,聽說又要高升了,要當什麼縣物資局的局長了。
在工人們的眼裡,李廣漢幾乎就是個壞蛋。
工人們的意思是:鹽化縣的領導跟李廣漢穿一條褲子,他們非要見見省裡的領導不可。
而據趙振濤的了解,李廣漢是省鹽務系統的勞模,又是北龍市的先進工作者。
趙振濤看見警察來了,白縣長正躲在暗處跟公安局的頭頭嘀咕着,要警察去驅趕工人,有的警察甚至已經動了手腳。
幾個年輕工人氣得把警察的摩托車車燈給砸了,警察嚷嚷着要用手铐去铐那些工人。
憤怒的人群擁來擁去,警察在他們眼裡,幾乎就要像戰場上的敵人一樣了。
趙振濤感到白縣長是個很蠢的人,怎麼能動用警察呢?同時他不解的是,這樣亂哄哄的,高煥章和柴德發為什麼還不出來呢?活書記又是怎樣考慮的呢?無論如何,他已經感到事态的嚴重了,不是一般的嚴重。
在潘書記的眼皮底下鬧出人命來,那将是怎樣的後果啊! 就在警察要抓人的時候,他拼命擠到白縣長的跟前,用十分嚴厲的口氣罵道:“蠢,你們簡直蠢到家啦!趕緊把人放喽!” 白縣長不認識趙振濤,但看他的架勢和風度不一般,說話的口氣也不一般,愣了愣,悄悄地問旁邊的公安局長:“這人是誰?”公安局長搖了搖頭。
趙振濤大聲說:“把話筒給我,給我!” 白縣長沒好氣地問:“你是誰?你能說服他們嗎?” 公安局長也急了,指着白縣長瞪着趙振濤吼:“你,你知道他是誰嗎?他是我們縣長!” 趙振濤沒理白縣長,蹬在賓館門口的台階上,使勁揮着胳膊大喊:“鹽場的工人同志們,我是咱北龍市新來的市長趙振濤,我受潘書記和高書記的委托,來跟大家談談。
有問題,咱擺到桌面上來,這樣鬧,傷了我們之間的感情,又不能解決問題!”人群頓時靜了下來。
白縣長和公安局長慌了,互相埋怨着。
趙振濤接着道:“這次省領導來鹽化,就是來現場辦公的!我這個市長,也是老百姓的市長。
我是咱鹽化人,鹽化這地方的根性就是信義!你們要是信我的,就這樣辦。
”人們靜靜地望着他。
趙振濤又說:“咱這對面就是縣政府,你們派幾十個代表到政府會議室,我跟你們開一個座談會,我做記錄,有來有往,可以通宵達旦地談嘛!其餘的同志就可以先回去了,怎麼樣?” 人群裡有人喊了一聲:“走吧,聽新市長的!趙市長是蟹灣村大船師趙老鞏的兒子,他不會糊弄俺們的!俺跟他爹是老哥們兒。
”人們有了響應。
趙振濤把頭扭向白縣長:“白縣長,把那幾個工人放唆!” 白縣長瞪眼熊着公安局長:“還愣着幹啥?快快放人!”公安局長就讓警察把人放了,人群也漸漸疏散了。
趙振濤跟着工人代表走進縣政府會議室一直談到黎明時分,他整整記了半本子。
記錄這些問題的時候,他的手在微微顫抖,内心深處有一種從沒有過的震驚。
不管這些内容是否屬實,是不是鹽化問題的症結,最後是不是由他來解決,但有一點是十分明确的,那就是人民考驗黨和政府的時候到了。
他預感到随着跨海大橋的倒塌,将有一場聽不見聲響的風暴潮席卷鹽化,而且還會波及到北龍港并影響北龍的改革開放。
眼瞅着天亮了,鹽工們還有說不完的話,趙振濤擺擺手說:“我們找時間再談。
”鹽工們答應了。
黎明時分,趙振濤走出會議室,他看見潘書記的房間裡還亮着燈,聽老書記的秘書小張說,潘書記也是工作了整整一宿,最後是高煥章犯了胃病,支撐不住了,他這才被秘書扶到房間裡去休息的。
高煥章眯了一會兒,還是暈暈乎乎的。
這些年來,在縣委縣政府門前上訪、請願、起哄的現象并不是稀罕事。
可今天夜裡幾百人的鹽場工人集中起來,而且選在省委潘書記來鹽化視察災情的日子,這在鹽化還是頭一回。
這裡一定有問題。
而且是很大很大的問題,他還預感到有一個神秘人物在操縱着,要不鹽工們怎麼這樣快就知道潘書記來到鹽化的? 走到窗前,他腦袋轟地一響,像是有什麼東西炸開了個洞,那些積存了很久的東西漫了上來:在北龍十縣六區裡,最有希望的是鹽化,最令高煥章頭痛的也是鹽化。
鹽化是國家去年新增的渤海灣經濟開放縣,資源豐富,可是基礎設施薄弱,交通不便,經濟相對滞後。
而且還有一個頭痛的問題,鹽化是革命老區,鹽化自古出大官,不用說省裡,就是中央各部委,鹽化籍的領導也有十幾位,鹽化如果鬧出屁大點的事情,都能捅到上面去。
鹽化的一把手很難當長久,經常是走馬燈似的換來換去。
都傳說是鹽化的幹部不好當,其實豈止是鹽化的幹部,就連市裡省裡的頭頭,有時也陷入十分尴尬的境地。
高煥章将自己的得意幹将柴德發安排在鹽化,從某種程度上說是把小柴推到了風口浪尖上。
夜裡的事件是鹽工沖着場長李廣漢來的,據他了解李廣漢可是柴德發的紅人,這次上報的副縣長候選人裡就有李廣漢,一旦李廣漢落選,柴德發還為李廣漢留了一個後路,讓他去當物資局的局長。
既然李廣漢有這麼大的民怨,小柴為什麼要這樣做呢?高煥章記得柴德發帶着李廣漢出現在他的辦公室,是從跨海大橋的建設開始的,跨海大橋是北龍港的前期工程,落得這樣的局面,是高煥章始料不及的。
昨天晚上的彙報,潘書記一句話也沒說,隻是靜靜地聽着,可他從老書記的眼神裡感到了一場風暴的來臨—— 高煥章從窗子裡看見了疲憊的趙振濤。
趙振濤沒有正式上任,就被迫進入角色了。
他在走進賓館樓梯的時候,腳步突然猶豫起來,腦子裡高速旋轉着:夜裡處理這個事件的情況,先跟誰去說呢?他如果在沒有跟高煥章書記碰頭之前先講給潘書記聽了,高書記肯定要起疑心,影響他們之間的感情,也不利于以後的工作。
如果先跟高書記說了,潘書記那裡肯定也就得不到真實的報告了,因為這些問題與柴德發有關,而柴德發的問題是最敏感的問題。
他一時沖動,發誓要徹底解決鹽化的問題,但就是他不在鹽工面前表态,這個紮手的事情最後還是會落在他趙振濤身上的。
最後他決定,誰也不見,吃早飯的時候再說,潘書記和高書記都在場的情況下,他可以見機行事。
潘書記正在院裡的假山旁散步,手裡托着小收音機,一邊聽新聞一邊踢腿。
趙振濤本想繞開潘書記的視線,沒想到被潘書記看見了。
潘書記大聲說:“小趙,你過來。
” 趙振濤笑着走過去:“潘書記,您這麼早就起來啦?” 潘書記關了收音機,鄭重其事地說:“小趙哇,你先說說吧!” 趙振濤裝便充愣地問:“潘書記,說什麼呀?” 潘書記笑着:“你别給我裝傻,昨晚上是你把亂子平息的。
你一定還許了願,不然他們能放你回來?” 趙振濤無奈地搖了搖頭:“您瞧我這命,老爹沒看成,跟鹽工們咦了一宿!” 潘書記見他不往正題上扯,馬上明白了他的心思,就哈哈笑着說:“小趙,你呀,鬼得很哩!根本不像你嶽父大人說的那樣遇事沒經驗。
我也不多問了,你隻回答我一句話,昨晚上的事件,與北龍港有沒有聯系?” 趙振濤想了想說:“有,隻是還不太明朗。
”
再往下聽,他終于聽出點門道兒來了:建橋之初,縣裡到企業集資,當時的場長薄振良為了鹽場的自身發展,隻想象征性地少出一點,縣裡就撤了薄振良,換上了李廣漢。
李廣漢拿出了鹽場的二百萬流動資金贊助大橋,而且還讓他妻子的公司承攬了一部分大橋的工程。
年初,北龍市召開全國殘運會,縣裡又從鹽場拿走了八十萬元的贊助款。
鹽場沒有了資金,就像人貧血一樣,這一次風暴潮的襲擊,鹽場連買塑料布苫鹽垛的錢都沒有了,工人們眼睜睜地看着鹽粒兒化為污水。
鹽場發不出工資,縣裡又沒有資金投入,人們幾乎是眼巴巴瞅着鹽場死去,而李廣漢卻因為跟縣裡頭頭腦腦們溫得鐵,聽說又要高升了,要當什麼縣物資局的局長了。
在工人們的眼裡,李廣漢幾乎就是個壞蛋。
工人們的意思是:鹽化縣的領導跟李廣漢穿一條褲子,他們非要見見省裡的領導不可。
而據趙振濤的了解,李廣漢是省鹽務系統的勞模,又是北龍市的先進工作者。
趙振濤看見警察來了,白縣長正躲在暗處跟公安局的頭頭嘀咕着,要警察去驅趕工人,有的警察甚至已經動了手腳。
幾個年輕工人氣得把警察的摩托車車燈給砸了,警察嚷嚷着要用手铐去铐那些工人。
憤怒的人群擁來擁去,警察在他們眼裡,幾乎就要像戰場上的敵人一樣了。
趙振濤感到白縣長是個很蠢的人,怎麼能動用警察呢?同時他不解的是,這樣亂哄哄的,高煥章和柴德發為什麼還不出來呢?活書記又是怎樣考慮的呢?無論如何,他已經感到事态的嚴重了,不是一般的嚴重。
在潘書記的眼皮底下鬧出人命來,那将是怎樣的後果啊! 就在警察要抓人的時候,他拼命擠到白縣長的跟前,用十分嚴厲的口氣罵道:“蠢,你們簡直蠢到家啦!趕緊把人放喽!” 白縣長不認識趙振濤,但看他的架勢和風度不一般,說話的口氣也不一般,愣了愣,悄悄地問旁邊的公安局長:“這人是誰?”公安局長搖了搖頭。
趙振濤大聲說:“把話筒給我,給我!” 白縣長沒好氣地問:“你是誰?你能說服他們嗎?” 公安局長也急了,指着白縣長瞪着趙振濤吼:“你,你知道他是誰嗎?他是我們縣長!” 趙振濤沒理白縣長,蹬在賓館門口的台階上,使勁揮着胳膊大喊:“鹽場的工人同志們,我是咱北龍市新來的市長趙振濤,我受潘書記和高書記的委托,來跟大家談談。
有問題,咱擺到桌面上來,這樣鬧,傷了我們之間的感情,又不能解決問題!”人群頓時靜了下來。
白縣長和公安局長慌了,互相埋怨着。
趙振濤接着道:“這次省領導來鹽化,就是來現場辦公的!我這個市長,也是老百姓的市長。
我是咱鹽化人,鹽化這地方的根性就是信義!你們要是信我的,就這樣辦。
”人們靜靜地望着他。
趙振濤又說:“咱這對面就是縣政府,你們派幾十個代表到政府會議室,我跟你們開一個座談會,我做記錄,有來有往,可以通宵達旦地談嘛!其餘的同志就可以先回去了,怎麼樣?” 人群裡有人喊了一聲:“走吧,聽新市長的!趙市長是蟹灣村大船師趙老鞏的兒子,他不會糊弄俺們的!俺跟他爹是老哥們兒。
”人們有了響應。
趙振濤把頭扭向白縣長:“白縣長,把那幾個工人放唆!” 白縣長瞪眼熊着公安局長:“還愣着幹啥?快快放人!”公安局長就讓警察把人放了,人群也漸漸疏散了。
趙振濤跟着工人代表走進縣政府會議室一直談到黎明時分,他整整記了半本子。
記錄這些問題的時候,他的手在微微顫抖,内心深處有一種從沒有過的震驚。
不管這些内容是否屬實,是不是鹽化問題的症結,最後是不是由他來解決,但有一點是十分明确的,那就是人民考驗黨和政府的時候到了。
他預感到随着跨海大橋的倒塌,将有一場聽不見聲響的風暴潮席卷鹽化,而且還會波及到北龍港并影響北龍的改革開放。
眼瞅着天亮了,鹽工們還有說不完的話,趙振濤擺擺手說:“我們找時間再談。
”鹽工們答應了。
黎明時分,趙振濤走出會議室,他看見潘書記的房間裡還亮着燈,聽老書記的秘書小張說,潘書記也是工作了整整一宿,最後是高煥章犯了胃病,支撐不住了,他這才被秘書扶到房間裡去休息的。
高煥章眯了一會兒,還是暈暈乎乎的。
這些年來,在縣委縣政府門前上訪、請願、起哄的現象并不是稀罕事。
可今天夜裡幾百人的鹽場工人集中起來,而且選在省委潘書記來鹽化視察災情的日子,這在鹽化還是頭一回。
這裡一定有問題。
而且是很大很大的問題,他還預感到有一個神秘人物在操縱着,要不鹽工們怎麼這樣快就知道潘書記來到鹽化的? 走到窗前,他腦袋轟地一響,像是有什麼東西炸開了個洞,那些積存了很久的東西漫了上來:在北龍十縣六區裡,最有希望的是鹽化,最令高煥章頭痛的也是鹽化。
鹽化是國家去年新增的渤海灣經濟開放縣,資源豐富,可是基礎設施薄弱,交通不便,經濟相對滞後。
而且還有一個頭痛的問題,鹽化是革命老區,鹽化自古出大官,不用說省裡,就是中央各部委,鹽化籍的領導也有十幾位,鹽化如果鬧出屁大點的事情,都能捅到上面去。
鹽化的一把手很難當長久,經常是走馬燈似的換來換去。
都傳說是鹽化的幹部不好當,其實豈止是鹽化的幹部,就連市裡省裡的頭頭,有時也陷入十分尴尬的境地。
高煥章将自己的得意幹将柴德發安排在鹽化,從某種程度上說是把小柴推到了風口浪尖上。
夜裡的事件是鹽工沖着場長李廣漢來的,據他了解李廣漢可是柴德發的紅人,這次上報的副縣長候選人裡就有李廣漢,一旦李廣漢落選,柴德發還為李廣漢留了一個後路,讓他去當物資局的局長。
既然李廣漢有這麼大的民怨,小柴為什麼要這樣做呢?高煥章記得柴德發帶着李廣漢出現在他的辦公室,是從跨海大橋的建設開始的,跨海大橋是北龍港的前期工程,落得這樣的局面,是高煥章始料不及的。
昨天晚上的彙報,潘書記一句話也沒說,隻是靜靜地聽着,可他從老書記的眼神裡感到了一場風暴的來臨—— 高煥章從窗子裡看見了疲憊的趙振濤。
趙振濤沒有正式上任,就被迫進入角色了。
他在走進賓館樓梯的時候,腳步突然猶豫起來,腦子裡高速旋轉着:夜裡處理這個事件的情況,先跟誰去說呢?他如果在沒有跟高煥章書記碰頭之前先講給潘書記聽了,高書記肯定要起疑心,影響他們之間的感情,也不利于以後的工作。
如果先跟高書記說了,潘書記那裡肯定也就得不到真實的報告了,因為這些問題與柴德發有關,而柴德發的問題是最敏感的問題。
他一時沖動,發誓要徹底解決鹽化的問題,但就是他不在鹽工面前表态,這個紮手的事情最後還是會落在他趙振濤身上的。
最後他決定,誰也不見,吃早飯的時候再說,潘書記和高書記都在場的情況下,他可以見機行事。
潘書記正在院裡的假山旁散步,手裡托着小收音機,一邊聽新聞一邊踢腿。
趙振濤本想繞開潘書記的視線,沒想到被潘書記看見了。
潘書記大聲說:“小趙,你過來。
” 趙振濤笑着走過去:“潘書記,您這麼早就起來啦?” 潘書記關了收音機,鄭重其事地說:“小趙哇,你先說說吧!” 趙振濤裝便充愣地問:“潘書記,說什麼呀?” 潘書記笑着:“你别給我裝傻,昨晚上是你把亂子平息的。
你一定還許了願,不然他們能放你回來?” 趙振濤無奈地搖了搖頭:“您瞧我這命,老爹沒看成,跟鹽工們咦了一宿!” 潘書記見他不往正題上扯,馬上明白了他的心思,就哈哈笑着說:“小趙,你呀,鬼得很哩!根本不像你嶽父大人說的那樣遇事沒經驗。
我也不多問了,你隻回答我一句話,昨晚上的事件,與北龍港有沒有聯系?” 趙振濤想了想說:“有,隻是還不太明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