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關燈
小
中
大
他們那長滿瓦楞草的故居老屋的凄涼,講到秋風冷雨,他從城外小學堂回來,流了一衣襟的鼻血。
小孩子受了驚駭,跑着哭着,那一條長街的熟人和遠房的親戚都站在屋檐下或坐在櫃台後面冷眼看着,隻有個賣豆腐的老闆娘出來一把攔住,拖進她磨房裡,用草紙撚子給他堵住鼻血。
他還講到他們老家,我那瘋子曾祖父放火又被家人搶救下來的老屋,那隔壁一個殉情的女子,前一天還看見她從布店裡夾一塊花布出來,以為她要做嫁妝,沒兩天她卻穿着這花布做的一身新衣褲吞針自殺了。
我裹着被子傻聽着不肯去睡,見他哮喘,還一根接一根抽煙,說到激動處,就在房裡踱步。
他說他隻想有朝一日辭了官,找個地方去寫書。
我去上海最後一次見他,他手裡捏個什麼激素的噴管,哮喘得止不住時,往喉嚨裡便噗嗤一下。
我問起他書寫了沒有,他說幸虧沒寫,要不這條命還不知在不在。
這也是他唯一的一次不把我當作孩子,正告我這不是做文學的時代,也不要去搞什麼政治,一卷進去便不知東南西北,腦袋掉了還不知道。
我說我大學裡學的業務也弄不成。
那就去當觀察家,他說他現在就是觀察家,這場革命之前,農村餓死人報紙上反右傾的那年代,已經隔離審查過一回,多年來早就靠邊站了。
怪不得那時候我父親也同他失去聯系,他隻帶了個口信,說他軍務在身,上海南島天涯海角視察去了,當時并不知道他這話裡還有話。
我這才開始觀察,就在這條京滬線上,見到手持鐵矛,頭戴柳條帽,箍着紅袖章所謂文攻武衛的戰士,在站台上一字排開。
火車剛一停,全堵到各車廂門口,一位正要下車的旅客轉身又往回擠。
他們立刻湧了進來。
這人高喊救命,車廂裡竟沒有一個人敢動彈。
眼看他被揪住拖下車去,站台上的一夥立即圍上,又踢又打。
火車在嚎叫聲中徐徐開動,再也不知這人死活。
當時,沿途的一個個城市全都瘋了,圍牆、廠房、高壓電線杆、水塔,人手營造的一切建築物都喊起誓死捍衛、打倒、砸爛和血戰到底的口号。
車裡的廣播和車外所經之處的高音喇叭全都高唱戰歌,火車也一路吼叫,到了長江北邊一個叫明光的車站,天知道怎麼還有這麼個地名,從站台到鐵軌兩旁,密密集集全是逃難的人。
火車幹脆不開車門,人紛紛從敞開的車窗爬上來,落進已成沙丁魚罐頭的車廂裡,令人窒息的車廂裡的衆人拼命又去關窗。
于是,以窗玻璃為界,本來都在逃難的衆人裡外頓時又互為敵人。
這透明的窗玻璃就這麼古怪,一旦隔開,對方的臉全都變形,充滿憤怒和仇恨。
火車吼叫着起動了,石塊像暴雨一樣襲來,咒罵聲,撞擊聲,碎裂聲伴随驚叫,響成一片,人下地獄時大抵就這番景象,還都以為在為真理而受難。
也還在那些年代裡,也還在這條鐵路線上,我見到一段赤裸的女人的軀體,像快刀斬魚一樣,叫車輪閘得整整齊齊。
列車先是猛烈震蕩,汽笛,金屬和玻璃都尖叫起來,以為發生了地震。
那年月也真叫奇怪,仿佛天人感應,地也發瘋,震個沒完。
火車又沖出了一兩百公尺,方才煞住。
列車員,乘警和旅客跳下車。
沿線路基的枯草莖上到處挂的血肉絲,空中彌漫一股腥味,人血比魚血更腥。
路基的斜坡上躺着這段沒有頭頸手臂和下肢的渾圓的女人的身軀,血漿大概全迸發了,蒼白得竟然沒有一絲血迹,較之斷殘的大理石雕更多一層肌膚的潤澤,這健美的年輕的女性的肉體依然殘留生命和欲念的痕迹。
旅客中一位老人,從遠處的枯枝上擡回來一塊絞爛了的衣服的碎片,蓋在這軀體的腰下。
司機用帽子擦着汗,拼命解釋,說他怎樣看見這女人走在兩條鐵軌當中,他鳴笛了人還不跑開,他同時拉閘,又不能拉得再猛,一車人都在車上,眼看着就撞上了,他才突然躍起,她剛跳……唉,她就是要自殺,明的找死,是個下放的女學生?是個農村婦女?還沒生過孩子,這就不同說了,旅客們紛紛議論,她肯定并不想死,要不她跳開做什麼?死有那麼容易?死也得下狠心!她說不定在想心思?這又不是過馬路,都大白天,迎面來的是火車?除非聾子,她成心不活了,活着還不如一死,說這話的人趕緊走開。
我隻為生存而戰,不,我不為什麼而戰,我隻守護我自己。
我沒有這女人的勇氣,還不到絕望地境地,還迷戀這人世,還沒有活夠。
小孩子受了驚駭,跑着哭着,那一條長街的熟人和遠房的親戚都站在屋檐下或坐在櫃台後面冷眼看着,隻有個賣豆腐的老闆娘出來一把攔住,拖進她磨房裡,用草紙撚子給他堵住鼻血。
他還講到他們老家,我那瘋子曾祖父放火又被家人搶救下來的老屋,那隔壁一個殉情的女子,前一天還看見她從布店裡夾一塊花布出來,以為她要做嫁妝,沒兩天她卻穿着這花布做的一身新衣褲吞針自殺了。
我裹着被子傻聽着不肯去睡,見他哮喘,還一根接一根抽煙,說到激動處,就在房裡踱步。
他說他隻想有朝一日辭了官,找個地方去寫書。
我去上海最後一次見他,他手裡捏個什麼激素的噴管,哮喘得止不住時,往喉嚨裡便噗嗤一下。
我問起他書寫了沒有,他說幸虧沒寫,要不這條命還不知在不在。
這也是他唯一的一次不把我當作孩子,正告我這不是做文學的時代,也不要去搞什麼政治,一卷進去便不知東南西北,腦袋掉了還不知道。
我說我大學裡學的業務也弄不成。
那就去當觀察家,他說他現在就是觀察家,這場革命之前,農村餓死人報紙上反右傾的那年代,已經隔離審查過一回,多年來早就靠邊站了。
怪不得那時候我父親也同他失去聯系,他隻帶了個口信,說他軍務在身,上海南島天涯海角視察去了,當時并不知道他這話裡還有話。
我這才開始觀察,就在這條京滬線上,見到手持鐵矛,頭戴柳條帽,箍着紅袖章所謂文攻武衛的戰士,在站台上一字排開。
火車剛一停,全堵到各車廂門口,一位正要下車的旅客轉身又往回擠。
他們立刻湧了進來。
這人高喊救命,車廂裡竟沒有一個人敢動彈。
眼看他被揪住拖下車去,站台上的一夥立即圍上,又踢又打。
火車在嚎叫聲中徐徐開動,再也不知這人死活。
當時,沿途的一個個城市全都瘋了,圍牆、廠房、高壓電線杆、水塔,人手營造的一切建築物都喊起誓死捍衛、打倒、砸爛和血戰到底的口号。
車裡的廣播和車外所經之處的高音喇叭全都高唱戰歌,火車也一路吼叫,到了長江北邊一個叫明光的車站,天知道怎麼還有這麼個地名,從站台到鐵軌兩旁,密密集集全是逃難的人。
火車幹脆不開車門,人紛紛從敞開的車窗爬上來,落進已成沙丁魚罐頭的車廂裡,令人窒息的車廂裡的衆人拼命又去關窗。
于是,以窗玻璃為界,本來都在逃難的衆人裡外頓時又互為敵人。
這透明的窗玻璃就這麼古怪,一旦隔開,對方的臉全都變形,充滿憤怒和仇恨。
火車吼叫着起動了,石塊像暴雨一樣襲來,咒罵聲,撞擊聲,碎裂聲伴随驚叫,響成一片,人下地獄時大抵就這番景象,還都以為在為真理而受難。
也還在那些年代裡,也還在這條鐵路線上,我見到一段赤裸的女人的軀體,像快刀斬魚一樣,叫車輪閘得整整齊齊。
列車先是猛烈震蕩,汽笛,金屬和玻璃都尖叫起來,以為發生了地震。
那年月也真叫奇怪,仿佛天人感應,地也發瘋,震個沒完。
火車又沖出了一兩百公尺,方才煞住。
列車員,乘警和旅客跳下車。
沿線路基的枯草莖上到處挂的血肉絲,空中彌漫一股腥味,人血比魚血更腥。
路基的斜坡上躺着這段沒有頭頸手臂和下肢的渾圓的女人的身軀,血漿大概全迸發了,蒼白得竟然沒有一絲血迹,較之斷殘的大理石雕更多一層肌膚的潤澤,這健美的年輕的女性的肉體依然殘留生命和欲念的痕迹。
旅客中一位老人,從遠處的枯枝上擡回來一塊絞爛了的衣服的碎片,蓋在這軀體的腰下。
司機用帽子擦着汗,拼命解釋,說他怎樣看見這女人走在兩條鐵軌當中,他鳴笛了人還不跑開,他同時拉閘,又不能拉得再猛,一車人都在車上,眼看着就撞上了,他才突然躍起,她剛跳……唉,她就是要自殺,明的找死,是個下放的女學生?是個農村婦女?還沒生過孩子,這就不同說了,旅客們紛紛議論,她肯定并不想死,要不她跳開做什麼?死有那麼容易?死也得下狠心!她說不定在想心思?這又不是過馬路,都大白天,迎面來的是火車?除非聾子,她成心不活了,活着還不如一死,說這話的人趕緊走開。
我隻為生存而戰,不,我不為什麼而戰,我隻守護我自己。
我沒有這女人的勇氣,還不到絕望地境地,還迷戀這人世,還沒有活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