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關燈
勢式,山風道勁,雨傘總也抓不穩。

     她抓不住傘抗抵山風的時候模樣更好。

     前面有一條涓涓細流,結着薄冰,水邊上的高山毛莨大朵大朵的黃花開得異常茂盛。

     "往那邊去!"我指着水流喊。

     她邊跑邊同風奪傘,我拉近了鏡頭。

    她氣喘籲籲,雪花又變成霧雨,毛圍巾和頭發上都結着閃亮的水珠。

    我給她打了個手勢。

     "完了?"她頂風大聲問,睫毛上水珠晶瑩,這模樣最好,可惜膠卷已經到頭了。

     "這照片你能寄給我嗎?"她滿懷期望。

     "如果你留給我地址的話。

    " 開車之前,她跑進車裡,從車窗遞給我一張從筆記本裡撕下來的一頁,寫着她的姓名和在成都某街的門牌,還說歡迎我去,擺擺手告别了。

     我之後回到成都,經過這條老街,我記得她那門牌号,從這門前經過卻沒有進去。

    之後也沒把照片寄給她。

    我那一大堆膠卷沖出來之後,除少數幾張有特定的需要,大都未曾印放成照片。

    我不知道我會不會有一天去放印這許多照片,也不知道放印出來她是否還那麼動人。

     我在武夷山的主峰黃崗山,接近山頂的那片亞高山草甸下方的針葉林帶拍到了一棵俊美的落葉松。

    主幹在半截的高度斷然分為幾乎水平的兩根枝幹,像鼓動翅膀正要騰飛的一隻巨大的隼,兩翼正中的一個樹節看上去恰如頭啄在向下俯視。

     自然造物就這樣奇妙,不僅顯現出如此生動的性靈和精緻而瞬息變化的女性美,也制造邪惡。

    也在這武夷山南麓的自然保護區裡,我見到了一棵巨大而老朽的框子樹,樹心上下全空朽了,蟒蛇足可以做窩,鐵黑的軀幹隻橫腰斜伸出的幾根枝被,還抖動點暗綠的小葉片。

    斜陽西下,山谷浸在陰影裡,它高高突出在被夕陽映照得碧橙一片看去細柔的竹海之上,那些折斷了的老朽的烏黑枝栩,肆意恣張,活脫一個邪惡的鬼怪。

    這張照片我倒是洗印出來了,每次翻到都讓我心裡一陣陰冷,不能久看。

    我明白是它泛起我靈魂深處陰森的一面,令我自己都畏懼。

    可無論在美與邪惡面前,我也隻能望而卻步。

     我在武當山見到了也許是最後一位正一派的老道,正像是這種邪惡的化身。

    我在進山的路上那個叫老營的地方打聽到他的。

    毀于兵火的明皇室的碑庭院牆外,搭的半間破屋,一位老道姑栖身在那平。

    我向她了解這座道教名山早年的盛況,談到了道教的正宗。

    她說正一派的老道如今隻剩下一位,八十多歲了,從不下山,終年厮守在金頂上,就沒有人敢動他分毫。

     我趕清晨第一趟班車從這裡到了南崖,再沿山路爬到金頂,已過正午。

    陰雨天山頂上很冷,見不到遊人。

    在清冷曲折的回廊裡我轉了一圈,門不是從裡面插上便都挂着鐵鎖。

    隻有一扇釘着鐵條的厚重的門還露出一線門縫。

    我一使勁,競推開了。

    蓬發滋須穿着長袍的一位老者從炭火盆邊上轉身站了起來。

    他身高體寬,面勝紫黑,一股兇煞氣,惡狠狠問道: "做什麼的?" "請問,您是這金頂的住持?"我語氣盡量客氣。

     "這裡沒有住持!" "我知道這裡道觀還沒恢複活動,您是不是此地早先的道長?" "這裡沒有道長!" "那麼請問您老人家是道士嗎?" "道士又怎麼樣?"他黑白相雜的眉毛也滋張着。

    "請問您是正一派的嗎?我聽說隻有這金頂上還有一位——" "我不管什麼派!"他不等我說完,便關門轟我出去。

    "我是記者,"我隻好趕緊說,"現今政府不是說要落實宗教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