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關燈
小
中
大
我早已厭倦了這人世間無謂的鬥争,每一次美其名日所謂讨論,争鳴,辨論,不管什麼名目,我總處于被讨論,挨批判,聽訓斥,等判決的地位,又白白期待扭轉乾坤的神人發善心幹預一下,好改變我的困境。
這神人好不容易終于出場了,卻不是變臉,就轉身看着别處。
人都好當我的師長,我的領導,我的法官,我的良醫,我的诤友,我的裁判,我的長老,我的神父,我的批評家,我的指導,我的領袖,全不管我有沒有這種需要,人照樣要當我的救主,我的打手,說的是打我的手,我的再生父母,既然我親生父母已經死了,再不就俨然代表我的祖國,我也不知道究竟何謂祖國以及我有沒有祖國,人總歸都是代表。
而我的朋友,我的辯護士,說的是肯為我辯護的,又都落得我一樣的境地,這便是我的命運。
可我又充當不了抗拒命運的那種失敗的英雄的悲劇角色,我倒是十分敬仰總也不怕失敗、碰得頭破血流、拎着腦袋爬起來再幹像刑天一樣的勇士,卻隻能遠遠望着,向他們默默緻敬或者緻哀。
我也當不了隐士,說不清為什麼又急着離開了那上清宮,是忍受不了那清淨無為?是沒有耐心看那藏經閣裡多虧幾位老道求情才沒被劈了當柴燒殘存的幾千冊明版的《道藏》刻版?還是懶得再打聽那些飽經滄桑的老道們的身世?也怕去刺探那些年輕道姑内心的隐秘?還是為了别敗壞自己的心境?看來,充其量我隻不過是個美的鑒賞者。
我在海拔四千多公尺通往西藏的一個道班裡烤火。
這道班隻有一幢裡面被煙黛得烏黑的石頭房子,前去便是冰雪皚皚的大雪山。
公路上來了一輛客車,熱熱鬧鬧下來了一群人,有挎背包的,有拿的小鐵槌,也有背個标本夾子的,像是來實習考查的大學生。
他們朝窗戶都堵死了的這黑屋子裡探了一下頭,都走開了,隻進來了一位打着把紅布小傘的姑娘,外面正在飄雪。
她可能以為我是這裡的養路工,進門就向我要水喝。
我拿起一把鐵勺,從吊在石塊圍住的火堆上長滿油煙黑毛的鐵鍋裡舀了一勺遞給她。
她接過就喝,哇的叫了一聲,燙着了嘴。
我隻好道歉。
她湊近火光,看了看我,說: "你不是這裡的人吧?" 她裹在毛圍巾裡的臉蛋凍得紅撲撲的,我進這山裡還沒見過膚色這麼鮮豔奪目的姑娘,想逗逗她: "你以為山裡人不會道歉?" 她臉更紅了。
"你也來實習的?"她問。
我不好說我能當她老師,便說: "我是來拍照片的。
"你是攝影師?" "就算是吧。
" "我們來采集标本。
這裡風景真好!'她感歎道。
"是的,沒得說的。
我大概也就是美的鑒賞者,見了這麼漂亮的姑娘,沒法不動心,便提議道: "我能給你拍張照片嗎? "我可以打傘嗎?"她轉動着小紅傘問。
"我這是黑白膠卷。
"我沒說我買的是整盤的電影膠片次品,自己剪了裝的卷。
"不要緊,真正搞藝術攝影的都用黑白卷,"她好像還挺在行。
她跟我出了門,半空中飛舞着細小的雪花,她頂風撐住豔紅的小傘。
當時山外雖說已經是陽春五月,這山坡上積雪還未化盡。
殘雪間到處長的開紫色小花的貝母,間或有那麼一叢叢低矮的深紅的景天。
裸露的岩石下,一棵綠絨蒿伸出毛茸茸的花莖,開出一大朵厚實的黃花。
"就在這兒吧,"我說。
背景上的大雪山早晨還皚皚分明,此刻在細雪中灰蒙蒙的成了個虛影。
"我這樣好嗎?"她歪頭,擺弄
這神人好不容易終于出場了,卻不是變臉,就轉身看着别處。
人都好當我的師長,我的領導,我的法官,我的良醫,我的诤友,我的裁判,我的長老,我的神父,我的批評家,我的指導,我的領袖,全不管我有沒有這種需要,人照樣要當我的救主,我的打手,說的是打我的手,我的再生父母,既然我親生父母已經死了,再不就俨然代表我的祖國,我也不知道究竟何謂祖國以及我有沒有祖國,人總歸都是代表。
而我的朋友,我的辯護士,說的是肯為我辯護的,又都落得我一樣的境地,這便是我的命運。
可我又充當不了抗拒命運的那種失敗的英雄的悲劇角色,我倒是十分敬仰總也不怕失敗、碰得頭破血流、拎着腦袋爬起來再幹像刑天一樣的勇士,卻隻能遠遠望着,向他們默默緻敬或者緻哀。
我也當不了隐士,說不清為什麼又急着離開了那上清宮,是忍受不了那清淨無為?是沒有耐心看那藏經閣裡多虧幾位老道求情才沒被劈了當柴燒殘存的幾千冊明版的《道藏》刻版?還是懶得再打聽那些飽經滄桑的老道們的身世?也怕去刺探那些年輕道姑内心的隐秘?還是為了别敗壞自己的心境?看來,充其量我隻不過是個美的鑒賞者。
我在海拔四千多公尺通往西藏的一個道班裡烤火。
這道班隻有一幢裡面被煙黛得烏黑的石頭房子,前去便是冰雪皚皚的大雪山。
公路上來了一輛客車,熱熱鬧鬧下來了一群人,有挎背包的,有拿的小鐵槌,也有背個标本夾子的,像是來實習考查的大學生。
他們朝窗戶都堵死了的這黑屋子裡探了一下頭,都走開了,隻進來了一位打着把紅布小傘的姑娘,外面正在飄雪。
她可能以為我是這裡的養路工,進門就向我要水喝。
我拿起一把鐵勺,從吊在石塊圍住的火堆上長滿油煙黑毛的鐵鍋裡舀了一勺遞給她。
她接過就喝,哇的叫了一聲,燙着了嘴。
我隻好道歉。
她湊近火光,看了看我,說: "你不是這裡的人吧?" 她裹在毛圍巾裡的臉蛋凍得紅撲撲的,我進這山裡還沒見過膚色這麼鮮豔奪目的姑娘,想逗逗她: "你以為山裡人不會道歉?" 她臉更紅了。
"你也來實習的?"她問。
我不好說我能當她老師,便說: "我是來拍照片的。
"你是攝影師?" "就算是吧。
" "我們來采集标本。
這裡風景真好!'她感歎道。
"是的,沒得說的。
我大概也就是美的鑒賞者,見了這麼漂亮的姑娘,沒法不動心,便提議道: "我能給你拍張照片嗎? "我可以打傘嗎?"她轉動着小紅傘問。
"我這是黑白膠卷。
"我沒說我買的是整盤的電影膠片次品,自己剪了裝的卷。
"不要緊,真正搞藝術攝影的都用黑白卷,"她好像還挺在行。
她跟我出了門,半空中飛舞着細小的雪花,她頂風撐住豔紅的小傘。
當時山外雖說已經是陽春五月,這山坡上積雪還未化盡。
殘雪間到處長的開紫色小花的貝母,間或有那麼一叢叢低矮的深紅的景天。
裸露的岩石下,一棵綠絨蒿伸出毛茸茸的花莖,開出一大朵厚實的黃花。
"就在這兒吧,"我說。
背景上的大雪山早晨還皚皚分明,此刻在細雪中灰蒙蒙的成了個虛影。
"我這樣好嗎?"她歪頭,擺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