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關燈
小
中
大
排他的工作,還要補發他一大筆多年來未發給他的工資。
他說他分文不要,他們盡可以拿去分了,算是他修行的因果,他們也不枉做他妻兒一場,之後則再也不要來了。
此後,他們也就無從知道他的行蹤。
"你現在沿途靠化緣維生?" 他說人心已經變壞了,化緣還不如讨飯,化緣是什麼也化不到。
他主要靠行醫,行醫時都穿上便服,他不願損害佛門的形象。
"佛門中允許這種變通?"我問。
"佛在你心中。
" 我相信他已經從内心種種煩惱中得以解脫,面色一片和平。
他行将遠去,甚至為此歡欣。
我問他沿途怎麼投宿?他說是凡有寺廟的地方,隻要示出度牒,這佛門中人的通行證,都可以接待。
但如今各地的條件都差,僧人不多,自己勞動養活自己,一般不容挂單長住,因為沒有人供養,大的寺廟才得一點政府的接濟,也微乎其微。
他自然也不願意加重别人的負擔。
他說他是個行者,已經去過許多名山,自覺身體尚好,還可以徒步作萬裡行。
"可以看一看這度牒嗎?"我想這比我的證件似乎還更管用。
"這不是什麼秘密,佛門并不神秘,向每一個人随時敞開。
" 他從懷裡掏出一大張折疊起來的棉紙,首端油墨印的盤坐在蓮花寶座上的如來,蓋着個偌大的朱紅方印,寫上他剃度受戒的師父的法名,以及他在佛門中的學業和品位,他已經到了主法,可以講經和主持佛事。
"沒準有一天我也追随你去,"我說不清是不是在開玩笑。
"那就有緣了,"他倒挺認真,說着便起身,合掌同我告别了。
他行走很快,我尾随了他一陣,轉眼他競飄然消失在往來的遊人之中,我明白我自己凡根尚未斷。
之後,我在天台山下的國清寺前,那座隋代的舍利塔前,研讀上面的碑文的時候,還無意中聽到這一場談話。
"還是跟我回去吧,"從磚牆的另一面傳來一個男人的聲音。
"不,你走吧。
"也是一個男人的聲音,不過聽來比較明亮。
"不看在我面上,也想想你媽。
" "你就對她說,我過得滿好。
" "是你媽要我來的,她病了。
" "什麼病?" "她總叫胸口疼。
" 做兒子的不出聲了。
"你媽叫我給你帶了雙鞋。
" "我有鞋穿。
" "是你一直想買的那種運動鞋,打籃球穿的。
" "這好貴呀,買這鞋做什麼?" "你穿上試試看。
" "我不打籃球了,這裡穿不上。
你還是帶回去吧,這裡沒人穿這鞋。
"早晨,林子裡鳥叫得挺歡。
一片麻雀的卿卿喳喳聲中,單有一隻畫眉唱得非常婉轉,可是被近處的白果樹的濃密的葉子擋住,看不見在哪個枝頭。
又有幾隻喜鵲飛來了,不停蛞噪,磚塔那邊長時間沉默。
我以為他們走了,轉了過去,見這後生正仰着頭,在望鳥叫,剃得發育的頭皮上還沒有香眼,他穿的一身僧人的短打衣衫,眉目清秀,面色紅潤,不像長期齋戒的和尚那種焦黃的臉色。
他父親也還年壯,顯然是個農民,手裡拎着那雙剛從鞋盒子裡拿出來的白底紅藍線條的高幫子的新球鞋,吭着個頭,我估猜沒準又是個強迫兒子成親的老子。
這小夥子會不會受戒?
他說他分文不要,他們盡可以拿去分了,算是他修行的因果,他們也不枉做他妻兒一場,之後則再也不要來了。
此後,他們也就無從知道他的行蹤。
"你現在沿途靠化緣維生?" 他說人心已經變壞了,化緣還不如讨飯,化緣是什麼也化不到。
他主要靠行醫,行醫時都穿上便服,他不願損害佛門的形象。
"佛門中允許這種變通?"我問。
"佛在你心中。
" 我相信他已經從内心種種煩惱中得以解脫,面色一片和平。
他行将遠去,甚至為此歡欣。
我問他沿途怎麼投宿?他說是凡有寺廟的地方,隻要示出度牒,這佛門中人的通行證,都可以接待。
但如今各地的條件都差,僧人不多,自己勞動養活自己,一般不容挂單長住,因為沒有人供養,大的寺廟才得一點政府的接濟,也微乎其微。
他自然也不願意加重别人的負擔。
他說他是個行者,已經去過許多名山,自覺身體尚好,還可以徒步作萬裡行。
"可以看一看這度牒嗎?"我想這比我的證件似乎還更管用。
"這不是什麼秘密,佛門并不神秘,向每一個人随時敞開。
" 他從懷裡掏出一大張折疊起來的棉紙,首端油墨印的盤坐在蓮花寶座上的如來,蓋着個偌大的朱紅方印,寫上他剃度受戒的師父的法名,以及他在佛門中的學業和品位,他已經到了主法,可以講經和主持佛事。
"沒準有一天我也追随你去,"我說不清是不是在開玩笑。
"那就有緣了,"他倒挺認真,說着便起身,合掌同我告别了。
他行走很快,我尾随了他一陣,轉眼他競飄然消失在往來的遊人之中,我明白我自己凡根尚未斷。
之後,我在天台山下的國清寺前,那座隋代的舍利塔前,研讀上面的碑文的時候,還無意中聽到這一場談話。
"還是跟我回去吧,"從磚牆的另一面傳來一個男人的聲音。
"不,你走吧。
"也是一個男人的聲音,不過聽來比較明亮。
"不看在我面上,也想想你媽。
" "你就對她說,我過得滿好。
" "是你媽要我來的,她病了。
" "什麼病?" "她總叫胸口疼。
" 做兒子的不出聲了。
"你媽叫我給你帶了雙鞋。
" "我有鞋穿。
" "是你一直想買的那種運動鞋,打籃球穿的。
" "這好貴呀,買這鞋做什麼?" "你穿上試試看。
" "我不打籃球了,這裡穿不上。
你還是帶回去吧,這裡沒人穿這鞋。
"早晨,林子裡鳥叫得挺歡。
一片麻雀的卿卿喳喳聲中,單有一隻畫眉唱得非常婉轉,可是被近處的白果樹的濃密的葉子擋住,看不見在哪個枝頭。
又有幾隻喜鵲飛來了,不停蛞噪,磚塔那邊長時間沉默。
我以為他們走了,轉了過去,見這後生正仰着頭,在望鳥叫,剃得發育的頭皮上還沒有香眼,他穿的一身僧人的短打衣衫,眉目清秀,面色紅潤,不像長期齋戒的和尚那種焦黃的臉色。
他父親也還年壯,顯然是個農民,手裡拎着那雙剛從鞋盒子裡拿出來的白底紅藍線條的高幫子的新球鞋,吭着個頭,我估猜沒準又是個強迫兒子成親的老子。
這小夥子會不會受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