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關燈
小
中
大
我不知道你是不是觀察過自我這古怪的東西,往往越看越不像,越看越不是,就好比你躺在草地上凝視天上一片雲彩,先看像一頭駱駝,繼而像一個女人,再看又成為長着長胡須的老者,這還不确切,因為雲彩在瞬息變化。
就說上廁所吧,在一幢老房子裡,望着印着水迹的牆壁,你每天上廁所,那陳年的水印子都會有所變化,先看是人臉,再看是一頭死狗,拖着肚腸子,後來,又變成一棵樹,樹下有個女孩,騎着一匹瘦馬。過了十天半個月,也許是幾個月過去了,有一天早晨,你便秘,突然發現,那水迹子竟還是一張人臉。
你躺在床上,望着天花闆,由于燈光的投影,那潔白的天花闆也會生出許多變化,你隻要凝神注視自己,你就會發現你這個自我逐漸脫離你熟識的樣子,繁衍滋生出許多令你都詫異的面貌。所以,要我概要表述一下我自己,我隻能惶恐不已。我不知道那衆多的面貌哪一個更代表我自己,而且越是審視,變化就越加顯著,最後就隻剩下詫異。
你也可以等待,等待那牆上的水迹子重又還原為一張人臉,你也可以期待,期待它有一天生出某種樣子來。但我的經驗是,它長着長着,往往并不按照你的願望去變,而且多半相反,成為個怪胎,讓你無法接受,而它畢竟又還從那個自我脫胎出來,還不能不接受。
我有一次注意到我扔在桌上的公共汽車月票上貼的照片,起先覺得是在做個讨人歡喜的微笑,繼而覺得那眼角的笑容不如說是一種嘲弄,有點得意,有點冷漠,都出于自戀,自我欣賞,自以為高人一等。其實有一種愁苦,隐隐透出十分的孤獨,還有種閃爍不定的恐懼,并非是優勝者,而有一種苦澀,當然就不可能有出自無心的幸福的那種通常的微笑,而是懷疑這種幸福,這就變得有點可怕,甚至空虛,那麼一種掉下去沒有着落的感覺,我也就不願意再看這張照片了。
我然後去觀察别人,在我觀察别人的時候,我發現那無所不在的讨厭的自我也滲透進去,不容有一付面貌不受到幹涉,這實在是非常糟糕的事,當我注視别人的時候,也還在注視我自己。我找尋喜歡的相貌,或是我能接受的表情,那打動木了我,我找不到認同的衆人從我面前過去,我就視而不見,不管在何處,在候車室,火車車廂裡或輪船的甲闆上,飯鋪和公園裡,乃至于我在街上散步,也總是捕捉近似于我熟悉的面貌和身影,或是去找尋某種暗示,能勾引起潛在的記憶。我觀察别人的時候,也總把他人作為我内視自己的鏡子,這種觀察都取決于我當時的心境。哪怕看一個姑娘,也是用我的感官來揣摩,用我的經驗加以想象,然後才作出判斷,我對于他人的了解其實又膚淺又武斷,也包括對于女人。我眼中的女人無非是我自己制造的幻象,再用以迷惑我自己,這就是我的悲哀。因此,我同女人的關系最終總失敗。反之,這個我如果是女人,同男人相處,也同樣煩惱。問題就出在内心裡這個自我的醒覺,這個折磨得我木安甯的怪物。人自戀,自殘,矜持,傲慢,得意和憂愁,嫉妒和憎恨都來源于他,自我其實是人類不幸的根源。那麼,這種不幸的解決又是否得扼殺這個醒覺了的他?于是,佛告須菩提:萬相皆虛妄,無相也虛妄。
就說上廁所吧,在一幢老房子裡,望着印着水迹的牆壁,你每天上廁所,那陳年的水印子都會有所變化,先看是人臉,再看是一頭死狗,拖着肚腸子,後來,又變成一棵樹,樹下有個女孩,騎着一匹瘦馬。過了十天半個月,也許是幾個月過去了,有一天早晨,你便秘,突然發現,那水迹子竟還是一張人臉。
你躺在床上,望着天花闆,由于燈光的投影,那潔白的天花闆也會生出許多變化,你隻要凝神注視自己,你就會發現你這個自我逐漸脫離你熟識的樣子,繁衍滋生出許多令你都詫異的面貌。所以,要我概要表述一下我自己,我隻能惶恐不已。我不知道那衆多的面貌哪一個更代表我自己,而且越是審視,變化就越加顯著,最後就隻剩下詫異。
你也可以等待,等待那牆上的水迹子重又還原為一張人臉,你也可以期待,期待它有一天生出某種樣子來。但我的經驗是,它長着長着,往往并不按照你的願望去變,而且多半相反,成為個怪胎,讓你無法接受,而它畢竟又還從那個自我脫胎出來,還不能不接受。
我有一次注意到我扔在桌上的公共汽車月票上貼的照片,起先覺得是在做個讨人歡喜的微笑,繼而覺得那眼角的笑容不如說是一種嘲弄,有點得意,有點冷漠,都出于自戀,自我欣賞,自以為高人一等。其實有一種愁苦,隐隐透出十分的孤獨,還有種閃爍不定的恐懼,并非是優勝者,而有一種苦澀,當然就不可能有出自無心的幸福的那種通常的微笑,而是懷疑這種幸福,這就變得有點可怕,甚至空虛,那麼一種掉下去沒有着落的感覺,我也就不願意再看這張照片了。
我然後去觀察别人,在我觀察别人的時候,我發現那無所不在的讨厭的自我也滲透進去,不容有一付面貌不受到幹涉,這實在是非常糟糕的事,當我注視别人的時候,也還在注視我自己。我找尋喜歡的相貌,或是我能接受的表情,那打動木了我,我找不到認同的衆人從我面前過去,我就視而不見,不管在何處,在候車室,火車車廂裡或輪船的甲闆上,飯鋪和公園裡,乃至于我在街上散步,也總是捕捉近似于我熟悉的面貌和身影,或是去找尋某種暗示,能勾引起潛在的記憶。我觀察别人的時候,也總把他人作為我内視自己的鏡子,這種觀察都取決于我當時的心境。哪怕看一個姑娘,也是用我的感官來揣摩,用我的經驗加以想象,然後才作出判斷,我對于他人的了解其實又膚淺又武斷,也包括對于女人。我眼中的女人無非是我自己制造的幻象,再用以迷惑我自己,這就是我的悲哀。因此,我同女人的關系最終總失敗。反之,這個我如果是女人,同男人相處,也同樣煩惱。問題就出在内心裡這個自我的醒覺,這個折磨得我木安甯的怪物。人自戀,自殘,矜持,傲慢,得意和憂愁,嫉妒和憎恨都來源于他,自我其實是人類不幸的根源。那麼,這種不幸的解決又是否得扼殺這個醒覺了的他?于是,佛告須菩提:萬相皆虛妄,無相也虛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