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關燈
小
中
大
這類玩意兒通常隻有春節前後才能買到,正經商店的玩具專櫃裡都沒有。
我外婆隻好帶我到城南的城隍廟去,也隻有那耍猴把戲、練武術,賣狗皮膏藥的地方才可能有陀螺賣。
我記得去城隍廟買陀螺才走這種街道,我真好久沒有抽打過這下賤的東西,你越抽它,它轉得越歡。
可這街上人都不賣陀螺,他們擺出來的東西差不多一個樣,越看越讓人乏味。
也不知他們這許多店鋪究竟有誰來買?也不知他們這買賣是真做還是假做?還是他們另有正經的工作?家家門口擺個賣東西的攤子就像前些年家家門上都貼上毛老人家的語錄,好壯壯門面? 後來,不知怎麼一轉,來到了一條大街,這回都是一本正經公家的商店,不過都已打烊,真做生意的反倒不做了。
街上的行人照樣來來往往,特别顯眼的總還是姑娘,居然都抹着口紅,一個個蹬着格登格登作響的高跟皮鞋。
穿着從香港不說是走私也是二道販子轉手來的緊身的花俏衣服,露出肩膀和脖子,當然不是去夜總會,可總像有約會的模樣。
到了十字路口,人就更多,似乎全城的人都出來了,堂堂正正就走在馬路中央,也不見有車輛,仿佛這大馬路就修給人行走而不是為的跑車。
憑這十字路口的寬敞勁和街面上房屋的氣派,我估計莫不是到了大十字?這高原上的城市中心通常都稱為大十字,可較之那做小買賣的燈光通明的雞腸小街卻無比昏暗,是供電不足或是值班的忘了開街燈就無從知曉。
我隻好就看街邊一扇窗戶裡透出來的亮光湊近看馬路邊上的路牌,還果真寫着"大十字",無疑是市中心廣場舉行慶典和遊行的地方。
我聽見漸漸呀呀的人聲來自暗中的人行道上,好生納悶,走近一看,才發覺一個挨一個沿着牆根坐滿了人。
彎腰湊近細看又全都是老人,前前後後足有幾百,也不像是靜坐示威。
他們不是說笑就是在唱,一把聲音沙啞的胡琴五音不正,在人腿上拉着,那腿上還墊了塊布,這琴師更像是釘掌子的鞋匠。
他邊上一位老者靠在牆上,在唱一種叫"五更天"的小調,從入夜數落到天明,唱的是癡情的女子怎樣盼望負心的情郎,兩旁的老人都出神聽着。
妙就妙在不光是老頭,也還有老太婆,都抽肩縮背,像一個個影子,隻是咳嗽的聲音挺響,可那咳出的聲音也像來自紮的紙人。
有人在低聲說話,喝隅的如同夢吃,或者不如說自己說給自己聽。
然而,又還有回應的笑聲,細聽,是一個老頭同一個老太婆竊竊調情。
哥在山上打的啥子柴?妹在手中繡的啥子花鞋?一問一答如同對山歌,他們大概是乘夜間的昏暗,把這大十字當成他們年輕時的歌場,沒準兒這裡正是他們年輕時調清說愛的地方。
唱情歌的老頭兒老婆子還不止一對,竊竊說笑的就更多了。
我聽不清他們說的什麼,又有什麼可樂的,他們稀疏的牙齒間嘶嘶透出的風聲隻有他們相互間才能領會。
我懷疑我是不是在做夢,察看我前後左右,都是活人,我隔着褲子捏自己的大腿,照樣疼痛,這都不錯,我來到這高原上,從北跑到南,明天還要趕早班長途汽車去更南邊的黃果樹,用那裡的瀑布來洗滌這怪異的印象,這真實的環境和我自己都無可懷疑。
去黃果樹瀑布途中,我先到了龍宮。
彩色的小遊船在一平如鏡而又深不可測的水上飄蕩,遊人都争先恐後搶着上船,似乎并不曾注意到這陰森的崖穴旁有一個洞口,平滑的水面一到那裡便轟然而不可遏止傾瀉下去,隻有繞到山下那山水暴嘯的出口處,才明白是怎樣險惡C遊船有時卻劃到離洞口隻三、五公尺的地方,就像是滅頂之災前的遊戲。
這都在太陽底下,我坐在船上的時候,也不免懷疑這種真實。
這一路上,充沛的溪水白花花的好生湍急,渾圓的山巒和清明的天空部過故明亮,也還有在陽光下閃光的石片的屋頂,線條一概那麼分明,像一幅幅着色的工筆畫,坐着急馳的汽車在山路上颠簸,有一種失重的感覺,人整個兒就像在飄,我不知道要飄蕩到哪裡去?也不知道我找尋的是什麼?
我外婆隻好帶我到城南的城隍廟去,也隻有那耍猴把戲、練武術,賣狗皮膏藥的地方才可能有陀螺賣。
我記得去城隍廟買陀螺才走這種街道,我真好久沒有抽打過這下賤的東西,你越抽它,它轉得越歡。
可這街上人都不賣陀螺,他們擺出來的東西差不多一個樣,越看越讓人乏味。
也不知他們這許多店鋪究竟有誰來買?也不知他們這買賣是真做還是假做?還是他們另有正經的工作?家家門口擺個賣東西的攤子就像前些年家家門上都貼上毛老人家的語錄,好壯壯門面? 後來,不知怎麼一轉,來到了一條大街,這回都是一本正經公家的商店,不過都已打烊,真做生意的反倒不做了。
街上的行人照樣來來往往,特别顯眼的總還是姑娘,居然都抹着口紅,一個個蹬着格登格登作響的高跟皮鞋。
穿着從香港不說是走私也是二道販子轉手來的緊身的花俏衣服,露出肩膀和脖子,當然不是去夜總會,可總像有約會的模樣。
到了十字路口,人就更多,似乎全城的人都出來了,堂堂正正就走在馬路中央,也不見有車輛,仿佛這大馬路就修給人行走而不是為的跑車。
憑這十字路口的寬敞勁和街面上房屋的氣派,我估計莫不是到了大十字?這高原上的城市中心通常都稱為大十字,可較之那做小買賣的燈光通明的雞腸小街卻無比昏暗,是供電不足或是值班的忘了開街燈就無從知曉。
我隻好就看街邊一扇窗戶裡透出來的亮光湊近看馬路邊上的路牌,還果真寫着"大十字",無疑是市中心廣場舉行慶典和遊行的地方。
我聽見漸漸呀呀的人聲來自暗中的人行道上,好生納悶,走近一看,才發覺一個挨一個沿着牆根坐滿了人。
彎腰湊近細看又全都是老人,前前後後足有幾百,也不像是靜坐示威。
他們不是說笑就是在唱,一把聲音沙啞的胡琴五音不正,在人腿上拉着,那腿上還墊了塊布,這琴師更像是釘掌子的鞋匠。
他邊上一位老者靠在牆上,在唱一種叫"五更天"的小調,從入夜數落到天明,唱的是癡情的女子怎樣盼望負心的情郎,兩旁的老人都出神聽着。
妙就妙在不光是老頭,也還有老太婆,都抽肩縮背,像一個個影子,隻是咳嗽的聲音挺響,可那咳出的聲音也像來自紮的紙人。
有人在低聲說話,喝隅的如同夢吃,或者不如說自己說給自己聽。
然而,又還有回應的笑聲,細聽,是一個老頭同一個老太婆竊竊調情。
哥在山上打的啥子柴?妹在手中繡的啥子花鞋?一問一答如同對山歌,他們大概是乘夜間的昏暗,把這大十字當成他們年輕時的歌場,沒準兒這裡正是他們年輕時調清說愛的地方。
唱情歌的老頭兒老婆子還不止一對,竊竊說笑的就更多了。
我聽不清他們說的什麼,又有什麼可樂的,他們稀疏的牙齒間嘶嘶透出的風聲隻有他們相互間才能領會。
我懷疑我是不是在做夢,察看我前後左右,都是活人,我隔着褲子捏自己的大腿,照樣疼痛,這都不錯,我來到這高原上,從北跑到南,明天還要趕早班長途汽車去更南邊的黃果樹,用那裡的瀑布來洗滌這怪異的印象,這真實的環境和我自己都無可懷疑。
去黃果樹瀑布途中,我先到了龍宮。
彩色的小遊船在一平如鏡而又深不可測的水上飄蕩,遊人都争先恐後搶着上船,似乎并不曾注意到這陰森的崖穴旁有一個洞口,平滑的水面一到那裡便轟然而不可遏止傾瀉下去,隻有繞到山下那山水暴嘯的出口處,才明白是怎樣險惡C遊船有時卻劃到離洞口隻三、五公尺的地方,就像是滅頂之災前的遊戲。
這都在太陽底下,我坐在船上的時候,也不免懷疑這種真實。
這一路上,充沛的溪水白花花的好生湍急,渾圓的山巒和清明的天空部過故明亮,也還有在陽光下閃光的石片的屋頂,線條一概那麼分明,像一幅幅着色的工筆畫,坐着急馳的汽車在山路上颠簸,有一種失重的感覺,人整個兒就像在飄,我不知道要飄蕩到哪裡去?也不知道我找尋的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