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關燈
小
中
大
問李桂香:“大姐,你不是有自行車嗎?怎麼又買了一台?給小燕買的?”
李桂香就把得獎丢車的是講了一遍。
司馬達說:“你們家早就該有一台冰箱了,不然東西吃不完夏天天氣熱容易壞,扔了又浪費。
” 小燕又插嘴:“我媽就是上一次吃壞了肚子,迫不得已帶着尿不濕頂班,這才痛定思痛下決心買了這一台冰箱,當然了,也多虧人家給她發了那麼一筆獎金,如果沒有那筆獎金,我媽再拉幾次肚子也舍不得買冰箱。
” 李桂香心裡高興,對小燕油嘴滑舌的調侃打趣也不介意,問司馬達吃飯了沒有,司馬達跟這娘倆已經熟悉,一點也不拘束的說還沒有吃,李桂香就從冰箱裡掏出兩條江魚對司馬達說:“那剛好,我現在就做姜絲魚,你們等着。
”說着跑回廚房做魚去了。
司馬達跟到廚房裡說:“你一會不是還要上班嗎?我來吧。
” 李桂香說:“你哪會做魚,上班不耽誤,美能達大廈保潔的活基本上是包幹的,早點去晚點去沒關系,隻要把活幹完就成了。
”李桂香邊收拾魚邊趕司馬達:“你出去歇着,看電視去,廚房地方小,又熱,我馬上就好。
” 司馬達便從廚房退出來,小燕朝他招手,司馬達湊過去問她:“啥事?” 小燕悄聲說:“你把電視機打開,放到中央台的少兒節目。
” 司馬達不受她的指使:“好好寫作業,别想着看電視呢。
” 小燕:“邊寫作業邊看電視開闊思路,你不懂。
對了,我媽最近可火了,電視台還要采訪她呢,我媽上了電視就成了明星人物了,就是不知道對增加收入有沒有什麼幫助。
” 司馬達特别喜歡小燕說話時候那股大人氣,對小燕說:“怎麼能沒幫助?人家不是已經發了兩千塊錢獎金了嗎?” 小燕說:“那是一次性的,要是每個月都能發兩千塊錢獎金多好。
” 司馬達哈哈笑了起來,沖廚房喊:“李大姐,小燕想讓你每個月都能發兩千塊錢獎金呢。
” 李桂香在廚房裡說:“白日做夢。
” 小燕嘟囔了一句:“有夢總比沒夢好。
” 司馬達怕開電視影響小燕寫作業,就沒開,拿了本給小燕買的《十萬個為什麼》看了起來。
李桂香做好了魚,又增加了一盤大頭菜炒肉絲,便喊着司馬達和小燕開飯。
今天的飯菜比較豐盛,有姜絲魚,土豆絲,還有大頭菜炒肉,非常下飯,小燕也興緻勃勃地幫着端菜盛飯。
吃飯的時候,司馬達問李桂香:“我聽小燕說電視台要采訪你?” 李桂香給司馬達夾了一筷頭魚:“我也不知道咋回事兒,鬧得我暈頭轉向,稀裡糊塗就被選了個最佳交通協理員,還說是市民不記名投票選的,我一點都不知道。
今天交管科的張科長給我打電話,說已經确定了,這幾天電視台要到班上采訪我,還要拍我在班上的工作情況,哎,你說我到時候該說啥?” 司馬達還沒顧上說,小燕搶着說:“你就說你是下崗工人,既要吃飯又要供女兒讀書上學,家庭生活非常困難,感謝政府感謝黨,讓你有了這樣一個為人民服務的機會,也給了你一個謀生的機會,你一定要繼續努力做好工作,不辜負黨和政府對你的關心幫助等等等等,這些話還不會說?” 司馬達笑着說:“小燕說得好,就照小燕教你的說。
” 李桂香馬上給小燕布置任務:“那好,就照小燕的說,小燕寫完作業給我把剛才那些話寫下來,我抽空背下來,省得到時候磕磕巴巴的丢人現眼。
” 小燕受到鼓勵情緒極佳,滿口答應着:“沒問題,我給你寫下來,寫得比說得更好,你就等着上電視吧。
” 這頓飯吃得非常高興,李桂香吃過飯扔下飯碗就跑了,她還要到美能達打掃衛生。
小燕說她要給她媽寫采訪講話稿,意思很明确:洗鍋刷碗的任務交給司馬達了。
小燕母女倆的心情也感染了司馬達,司馬達也覺得今天特别高興,他邊刷碗邊想,可能窮人更容易得到滿足,所以也就更容易獲得幸福感。
就像李桂香娘倆,不過就是得到了兩千塊錢的獎金,用小燕的話說又新買了一台舊電冰箱,在許多人眼裡這根本就是不值得一提的小事兒,肯定也激不起任何興奮點。
可是小燕母女倆的生活卻好像一下子就變得生動活泛了很多,家裡充滿了幸福、和諧的氣氛。
司馬達相信,就憑李桂香的吃苦耐勞,憑小燕的聰明努力,隻要不出意外,這母女倆一定會有更加光明幸福的生活。
碗洗好了,小燕替李桂香寫的采訪稿也寫好了,拿給司馬達看,司馬達看了看,果然比剛才小燕口頭說得更加精彩,司馬達表揚了小燕:“好,真得不錯,記着啊,電視台什麼時候播,一定要提前告訴我,親眼看看你媽在電視上表現怎麼樣,夠不夠明星的标準。
” 他們倆此時誰都絕對沒有想到,他們永遠也看不到李桂香接受電視台采訪時候的樣子了,電視台後來的确播放了關于李桂香的新聞,卻不是采訪最佳交通協理員李桂香,而是一幕慘劇的主角李桂香…… 4 萬魯生老婆李芳的案子偵查進展突破了瓶頸之後,進展非常順利,檢察機關已經開始準備公訴材料,相關部門也開始想方設法追繳流向國外的贓款。
這個案子至此已經基本結束,就等着檢察機關向法院提起公訴。
萬魯生最近的主要精力放到了擺脫李芳的拖累上,好在經過偵查,沒有任何證據可以證明萬魯生牽涉進了這樁案子,李芳倒也夠意思,盡管萬魯生已經向她提出了協議離婚的要求,她也沒有亂扯亂咬,一口咬定萬魯生根本不知情。
根據有關法律規定,李芳羁押案件審理期間,犯罪嫌疑人是不準許會客的。
萬魯生要跟她離婚,委托的律師就必須跟她會面,由她在離婚協議書上簽字才行。
為此,萬魯生不得不硬着頭皮找了洪鐘華,洪鐘華又找了單立人,單立人又找了公安局長,繞了這麼大一個彎子之後,公安局長特批,看守所才允許萬魯生委托的律師跟李芳見了面。
其實作為市長他完全可以直接讓公安局長安排他的律師跟李芳會面,之所以要繞這麼大一個彎子,一來是向别人表示,自己對李芳的問題做到了公事公辦、秉公守法;二來做出一個明确的姿态:他确實下了決心要跟腐敗分子李芳一刀兩斷;三來是向别人通告:自己跟李芳的事情确實毫無瓜葛。
李芳倒也幹脆,見到萬魯生委托的律師之後,二話不說就在離婚協議書上簽了字,于是萬魯生順利實現了自己跟李芳劃清界限的目标,重新回到了未婚原生态。
辦清楚了這件事情,萬魯生大大松了一口氣,正在這個時候,市财政局使出了吃奶的力氣,拆東牆補西牆成功,東拼西湊了五百萬償還三順灘拆遷戶的補償金,雖然還差了一大塊,可是終究算是有個起碼的交代了,于是萬魯生會同洪鐘華,一起到三順灘拆遷戶的駐地,舉行了轟轟烈烈的拆遷戶補償金發放儀式,電視、報紙、廣播一起大吹特吹了一番。
洪鐘華迫不及待地向省委張書記報告好消息,張書記肯定了他們的成績,同時也要求他們竭盡全力徹底解決三順灘拆遷戶的補償金和安置房建設問題,還要周密考慮三順灘農業戶的就業安置問題,不能讓三順灘的群衆為經濟建設做出了犧牲、付出了代價之後,卻居無定所、失地失業,生活陷于困境。
對于張書記的指示,洪鐘華隻能連連答應。
其實,三順灘居民的工作安置問題,銅州市委市政府當初就已經充分考慮了,明确規定:進駐三順灘的各家企業在享受各種優惠政策的同時,也要承擔一項社會責任:招工的時候,優先招聘三順灘拆遷戶的勞動力。
平心而論,銅州市委市政府絕對不是有意罔顧三順灘居民的切身利益,而是心有餘而力不足,财政開銷太大了,入不敷出沒辦法。
張書記順便問了一下公車改革的進展情況,鼓勵他們大膽試驗,成功了推廣,失敗了也不要緊,改革本身就是摸着石頭過河的事兒,誰也不是算命先生,即便是算命先生,也算不準每一項改革措施是不是能夠圓滿地實現預定目标。
有了張書記的鼓勵和鞭策,洪鐘華對銅州市的現實和未來又有了一份信心,心情也好了許多,甚至讓司馬達拉着他到即将改建成死人小區的華僑農場看了一趟,對車轱辘選擇的這片地方非常滿意,向司馬達發感慨:“民政局那個車副局長,如果沒有出那個問題,倒還真是一個幹工作的人。
” 5 就在洪鐘華對車轱辘表達惋惜之意的同時,車轱辘在繼續犯錯誤,驚歎号帶着他跑到省城找省委黃副書記。
黃副書記那一級的幹部住的宅子都在高幹大院裡,門口有武警站崗,進門既要登記又要向主人通報,非常麻煩。
現在很多有錢人買了高級住宅區之後,也可以享受
司馬達說:“你們家早就該有一台冰箱了,不然東西吃不完夏天天氣熱容易壞,扔了又浪費。
” 小燕又插嘴:“我媽就是上一次吃壞了肚子,迫不得已帶着尿不濕頂班,這才痛定思痛下決心買了這一台冰箱,當然了,也多虧人家給她發了那麼一筆獎金,如果沒有那筆獎金,我媽再拉幾次肚子也舍不得買冰箱。
” 李桂香心裡高興,對小燕油嘴滑舌的調侃打趣也不介意,問司馬達吃飯了沒有,司馬達跟這娘倆已經熟悉,一點也不拘束的說還沒有吃,李桂香就從冰箱裡掏出兩條江魚對司馬達說:“那剛好,我現在就做姜絲魚,你們等着。
”說着跑回廚房做魚去了。
司馬達跟到廚房裡說:“你一會不是還要上班嗎?我來吧。
” 李桂香說:“你哪會做魚,上班不耽誤,美能達大廈保潔的活基本上是包幹的,早點去晚點去沒關系,隻要把活幹完就成了。
”李桂香邊收拾魚邊趕司馬達:“你出去歇着,看電視去,廚房地方小,又熱,我馬上就好。
” 司馬達便從廚房退出來,小燕朝他招手,司馬達湊過去問她:“啥事?” 小燕悄聲說:“你把電視機打開,放到中央台的少兒節目。
” 司馬達不受她的指使:“好好寫作業,别想着看電視呢。
” 小燕:“邊寫作業邊看電視開闊思路,你不懂。
對了,我媽最近可火了,電視台還要采訪她呢,我媽上了電視就成了明星人物了,就是不知道對增加收入有沒有什麼幫助。
” 司馬達特别喜歡小燕說話時候那股大人氣,對小燕說:“怎麼能沒幫助?人家不是已經發了兩千塊錢獎金了嗎?” 小燕說:“那是一次性的,要是每個月都能發兩千塊錢獎金多好。
” 司馬達哈哈笑了起來,沖廚房喊:“李大姐,小燕想讓你每個月都能發兩千塊錢獎金呢。
” 李桂香在廚房裡說:“白日做夢。
” 小燕嘟囔了一句:“有夢總比沒夢好。
” 司馬達怕開電視影響小燕寫作業,就沒開,拿了本給小燕買的《十萬個為什麼》看了起來。
李桂香做好了魚,又增加了一盤大頭菜炒肉絲,便喊着司馬達和小燕開飯。
今天的飯菜比較豐盛,有姜絲魚,土豆絲,還有大頭菜炒肉,非常下飯,小燕也興緻勃勃地幫着端菜盛飯。
吃飯的時候,司馬達問李桂香:“我聽小燕說電視台要采訪你?” 李桂香給司馬達夾了一筷頭魚:“我也不知道咋回事兒,鬧得我暈頭轉向,稀裡糊塗就被選了個最佳交通協理員,還說是市民不記名投票選的,我一點都不知道。
今天交管科的張科長給我打電話,說已經确定了,這幾天電視台要到班上采訪我,還要拍我在班上的工作情況,哎,你說我到時候該說啥?” 司馬達還沒顧上說,小燕搶着說:“你就說你是下崗工人,既要吃飯又要供女兒讀書上學,家庭生活非常困難,感謝政府感謝黨,讓你有了這樣一個為人民服務的機會,也給了你一個謀生的機會,你一定要繼續努力做好工作,不辜負黨和政府對你的關心幫助等等等等,這些話還不會說?” 司馬達笑着說:“小燕說得好,就照小燕教你的說。
” 李桂香馬上給小燕布置任務:“那好,就照小燕的說,小燕寫完作業給我把剛才那些話寫下來,我抽空背下來,省得到時候磕磕巴巴的丢人現眼。
” 小燕受到鼓勵情緒極佳,滿口答應着:“沒問題,我給你寫下來,寫得比說得更好,你就等着上電視吧。
” 這頓飯吃得非常高興,李桂香吃過飯扔下飯碗就跑了,她還要到美能達打掃衛生。
小燕說她要給她媽寫采訪講話稿,意思很明确:洗鍋刷碗的任務交給司馬達了。
小燕母女倆的心情也感染了司馬達,司馬達也覺得今天特别高興,他邊刷碗邊想,可能窮人更容易得到滿足,所以也就更容易獲得幸福感。
就像李桂香娘倆,不過就是得到了兩千塊錢的獎金,用小燕的話說又新買了一台舊電冰箱,在許多人眼裡這根本就是不值得一提的小事兒,肯定也激不起任何興奮點。
可是小燕母女倆的生活卻好像一下子就變得生動活泛了很多,家裡充滿了幸福、和諧的氣氛。
司馬達相信,就憑李桂香的吃苦耐勞,憑小燕的聰明努力,隻要不出意外,這母女倆一定會有更加光明幸福的生活。
碗洗好了,小燕替李桂香寫的采訪稿也寫好了,拿給司馬達看,司馬達看了看,果然比剛才小燕口頭說得更加精彩,司馬達表揚了小燕:“好,真得不錯,記着啊,電視台什麼時候播,一定要提前告訴我,親眼看看你媽在電視上表現怎麼樣,夠不夠明星的标準。
” 他們倆此時誰都絕對沒有想到,他們永遠也看不到李桂香接受電視台采訪時候的樣子了,電視台後來的确播放了關于李桂香的新聞,卻不是采訪最佳交通協理員李桂香,而是一幕慘劇的主角李桂香…… 4 萬魯生老婆李芳的案子偵查進展突破了瓶頸之後,進展非常順利,檢察機關已經開始準備公訴材料,相關部門也開始想方設法追繳流向國外的贓款。
這個案子至此已經基本結束,就等着檢察機關向法院提起公訴。
萬魯生最近的主要精力放到了擺脫李芳的拖累上,好在經過偵查,沒有任何證據可以證明萬魯生牽涉進了這樁案子,李芳倒也夠意思,盡管萬魯生已經向她提出了協議離婚的要求,她也沒有亂扯亂咬,一口咬定萬魯生根本不知情。
根據有關法律規定,李芳羁押案件審理期間,犯罪嫌疑人是不準許會客的。
萬魯生要跟她離婚,委托的律師就必須跟她會面,由她在離婚協議書上簽字才行。
為此,萬魯生不得不硬着頭皮找了洪鐘華,洪鐘華又找了單立人,單立人又找了公安局長,繞了這麼大一個彎子之後,公安局長特批,看守所才允許萬魯生委托的律師跟李芳見了面。
其實作為市長他完全可以直接讓公安局長安排他的律師跟李芳會面,之所以要繞這麼大一個彎子,一來是向别人表示,自己對李芳的問題做到了公事公辦、秉公守法;二來做出一個明确的姿态:他确實下了決心要跟腐敗分子李芳一刀兩斷;三來是向别人通告:自己跟李芳的事情确實毫無瓜葛。
李芳倒也幹脆,見到萬魯生委托的律師之後,二話不說就在離婚協議書上簽了字,于是萬魯生順利實現了自己跟李芳劃清界限的目标,重新回到了未婚原生态。
辦清楚了這件事情,萬魯生大大松了一口氣,正在這個時候,市财政局使出了吃奶的力氣,拆東牆補西牆成功,東拼西湊了五百萬償還三順灘拆遷戶的補償金,雖然還差了一大塊,可是終究算是有個起碼的交代了,于是萬魯生會同洪鐘華,一起到三順灘拆遷戶的駐地,舉行了轟轟烈烈的拆遷戶補償金發放儀式,電視、報紙、廣播一起大吹特吹了一番。
洪鐘華迫不及待地向省委張書記報告好消息,張書記肯定了他們的成績,同時也要求他們竭盡全力徹底解決三順灘拆遷戶的補償金和安置房建設問題,還要周密考慮三順灘農業戶的就業安置問題,不能讓三順灘的群衆為經濟建設做出了犧牲、付出了代價之後,卻居無定所、失地失業,生活陷于困境。
對于張書記的指示,洪鐘華隻能連連答應。
其實,三順灘居民的工作安置問題,銅州市委市政府當初就已經充分考慮了,明确規定:進駐三順灘的各家企業在享受各種優惠政策的同時,也要承擔一項社會責任:招工的時候,優先招聘三順灘拆遷戶的勞動力。
平心而論,銅州市委市政府絕對不是有意罔顧三順灘居民的切身利益,而是心有餘而力不足,财政開銷太大了,入不敷出沒辦法。
張書記順便問了一下公車改革的進展情況,鼓勵他們大膽試驗,成功了推廣,失敗了也不要緊,改革本身就是摸着石頭過河的事兒,誰也不是算命先生,即便是算命先生,也算不準每一項改革措施是不是能夠圓滿地實現預定目标。
有了張書記的鼓勵和鞭策,洪鐘華對銅州市的現實和未來又有了一份信心,心情也好了許多,甚至讓司馬達拉着他到即将改建成死人小區的華僑農場看了一趟,對車轱辘選擇的這片地方非常滿意,向司馬達發感慨:“民政局那個車副局長,如果沒有出那個問題,倒還真是一個幹工作的人。
” 5 就在洪鐘華對車轱辘表達惋惜之意的同時,車轱辘在繼續犯錯誤,驚歎号帶着他跑到省城找省委黃副書記。
黃副書記那一級的幹部住的宅子都在高幹大院裡,門口有武警站崗,進門既要登記又要向主人通報,非常麻煩。
現在很多有錢人買了高級住宅區之後,也可以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