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關燈
已經抵擋不了了,即便"三順灘"的拆遷戶不再到市府大樓群訪,市委、市政府也得向上級有個交代。

    現在的問題是:錢從哪來。

    所以洪鐘華就跟财政局長商量:"能不能從财政上臨時解決一些資金,我也不要求你馬上全部解決,起碼解決一部分,然後我們再通盤考慮。

    " 萬魯生不在,财政局長的話也就說得比較敞亮:"洪書記,财政現在盤子很大,一年安排上百個億,領導一看盤子,總覺得從哪擠出一星半點就能解決-三順灘-的問題。

    拆東牆補西牆誰不會?即便要拆,領導也得說明白到底拆哪一堵牆啊,我們總不能想拆哪裡就拆哪裡,想往哪裡補就往哪裡補吧?再說了,現在的财政缺口不光是一個-三順灘-的問題,很多大型項目的資金缺口也很大,過去我們常說量入為出,現在根本就沒有這個概念了。

    很多大型項目說上就上,上馬了再命令我們安排資金,比方說那個夜景工程,年初的預算根本就沒有列,領導拍拍腦袋突然要上,沒有資金領導就硬按着我們的腦袋要錢,下級服從上級,我們隻好拆東牆補西牆……唉,難啊。

    " 洪鐘華問他:"根據合同我們市裡還欠-三順灘-拆遷戶的補償款到底有多少?" 财政局長說:"這是明賬,根據合同金額我們欠人家拆遷補償金兩千多萬,其實這件事情洪書記你掌握得還不夠透徹,如果僅僅是這兩千多萬,一次解決不了我們分幾次緊緊褲腰帶矛盾也不會激化到現在這個地步。

    關鍵人家要的不僅僅是拆遷補償金,人家要的是個住處。

    當初合同上規定兩年後保證讓人家全都住進新建的-三順灘-居民新區。

    拆遷戶一共有三百多戶人家,一千五百多口人,到現在還都住在臨時搭蓋的周轉房裡,所謂的-三順灘-居民新區到現在剛剛打了個地基,根據工程預算,全部建成要投入一個多億,我到哪弄這一個多億去?" 洪鐘華說:"能不能想别的辦法?哪怕是拆東牆補西牆也好,先給人家還上一部分拆遷補償金,把矛盾緩解一下,明年的财政預算再想辦法徹底解決居民新區的建設問題?" 财政局長說:"現在哪還有錢?這個季度的行政費用還缺一大塊,如果不抓緊到時候連工資開不出來的可能都有。

    " 洪鐘華實在難以相信财政能緊張到這個程度:"怎麼會這樣?現在财政收入年年兩位數地增長,怎麼還會這個樣子?" 财政局長說:"-十五-計劃期間,政府公務員年年漲工資,光是工資這一塊五年增長了兩三倍,五年前公務員平均工資也不過一千多塊錢,現在已經超過兩千五百塊。

    還有,接待費用每年增長也是兩位數,五年前每年一千多萬就能應付了,現在每年沒有三千萬下不來。

    公車費用更是連年增長,五年前每年有個兩千來萬也就能應付了,現在每年少了六千萬下不來,這六千來萬還不包括司機的工資獎金和補貼。

    如果算上,光是公車這一塊每年怎麼說也得一個億才能保住。

    辦公費增加更加厲害,過去一個幹部平均消耗一年不過三五百塊,現在每個幹部辦公成本一年沒有三五千塊下不來,現在都使用電腦,配置、更新電腦的費用和折舊費用不說,光是印刷成本的增加就讓人害怕。

    過去印刷費用十張紙是五分錢,現在一張紙至少得一毛五,而且浪費驚人,不管誰隻要寫東西一律印刷、複印,機關辦公印刷用紙跟流水一樣。

    唉,作孽啊,我們的财政收入還沒到可以這麼豪華的程度啊。

    " "就是到了這個程度也沒有權利豪華奢侈,這哪裡是國家幹部?"這句話又是華三八插的。

     洪鐘華出面擺平:"好了好了,我們開會的目的是提高認識解決問題,不是顯示口才的。

    "說到這兒想起了萬魯生,問秘書長,"萬市長怎麼回事,大便還是小便?怎麼這麼長時間還不回來。

    " 人大主任說:"組織個打撈隊,說不定掉進去了。

    " 單立人反駁:"那麼大個人,那麼小的洞洞鑽都鑽不進去,肯定又跑到哪閑聊去了。

    " 政協主席說:"不會抽空去打一場高爾夫吧?" 政協主席話音剛落,萬魯生推門進來,會場上哄的一聲大笑,萬魯生吓了一跳,以為自己的褲門沒拉好,低頭看了看,又用手試探了一下确定沒有問題,才問:"笑什麼?" 他剛才的動作更讓人好笑,于是大家又哄堂大笑,會場氣氛經過這一哄一笑總算緩和了許多,洪鐘華便向萬魯生通報他方便期間談到的一些問題。

    萬魯生一邊聽一邊連連點頭,态度跟上廁所之前來了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好像重新學習了一遍"三個代表"并且又有了新的心得體會:"财政局說的問題非常實在,也非常嚴重。

    不管怎麼說,我們面臨的首要問題就是解決-三順灘-拆遷戶的補償金問題,關于這個問題,我同意洪書記的意見,先拆東牆補西牆,抽出一部分資金解解燃眉之急,不然這些人跑到省上、北京集體上訪我們就太被動了。

    财政入不敷出也不是我們一個銅州市的問題,全國、全世界還不都是這樣?美國富不富?世界首富,年年财政赤字幾千個億,所以啊,我們也不要覺得自己做了什麼大逆不道的事情。

    拆東牆補西牆牆牆不倒,借新債還舊賬賬賬合卯,财政不都是這樣維持嗎?從财政上安排一部分資金,把眼前的事情應付過去,明年再說明年的話。

    " 萬魯生剛才跑出去其實就是尿了一泡尿,剩下的時間跟汪清清通電話胡扯八道了一會兒,兩個人約好下班去打高爾夫,然後吃夜宵。

    萬魯生涎皮賴臉地笑着問汪清清:"吃完夜宵以後呢?"汪清清毫不含糊地回答:"市長想幹嗎就幹嗎,市長想怎麼幹就怎麼幹啦。

    "逗得萬魯生哈哈大笑,心情極爽,讓财政局長惹出來的滿肚子怒火總算讓汪清清的一瓢清水給熄滅了。

    回到會場以後,心情爽了許多的萬魯生便發表了這麼一通見解。

     萬魯生表了态,洪鐘華隻好接了話茬說:"那就這樣辦,從今年的财政預算裡先擠一塊出來,不管怎麼說,我們總不能讓老百姓罵我們是說空話的騙子,而且是當着省委書記的面罵我們是騙子。

    " 财政局長問:"擠多少?" 洪鐘華跟萬魯生商量:"萬市長,你看呢?" 萬魯生說:"當然是越多越好,如果能一次性解決那就更理想了。

    平心而論,這件事情确實是我們不像話,拖了這麼久,人家整天頂風冒雨曬太陽到市政府門口站馬路看大門也不容易。

    " 洪鐘華暗想,都到什麼時候了,你這個市長還有臉拿這種事情打哈哈,拿老百姓的痛苦當笑話講,真不知道中心學習組的學習内容是不是都學到狗肚子裡去了。

    心裡這麼想着,嘴上當然不能這麼說,還得順情說好話:"是啊,萬市長對人民群衆還是很有感情的,這件事情的責任也不在哪一個人身上,市委、我個人都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群衆到市政府門口來上訪我也不是沒看見,但是沒有引起我的重視,這就是對老百姓的利益漠視、冷淡的表現,我要在适當的場合向這些群衆道歉,作為市委書記,我也要向上級黨委作出檢查。

    " 财政局長插話說:"現在的問題是,如果要抽資金處理-三順灘-拆遷戶的欠賬問題,抽哪裡的資金。

    工資不能不發吧?市裡所有在建的工程項目都采取墊資建設的方式,根本沒有資金可抽。

    書記、市長還有各位領導今天都在,說實話,我真不知道該從哪個項目裡拆一塊補過去。

    " 洪鐘華征求萬魯生的意見:"老萬你說呢?"問完了才覺得自己多此一問,如果萬魯生有辦法也就不必開這個會了。

    果然,萬魯生搖搖頭:"我也沒辦法,我同意拆東牆補西牆的原則,具體怎麼拆還是由财政局看着辦吧。

    " 洪鐘華問财政局長:"你能不能具體說說哪些項目有可能擠一下。

    " 财政局長說:"說起來也簡單得很,開源節流嘛,現在開源是開不了,節流應該能做到,最有效簡便的辦法就是壓縮行政費用。

    " 洪鐘華點頭:"道理是對的,怎麼節流呢?" "短期的辦法就是今年内更新、增加的公車一律不再審批,對公車消費嚴加控制,接待費用也應該大大壓縮,現在已經到了失控的地步,誰都能簽單,誰都能白吃白喝,如果摳緊一點,隻要公車消費和接待費用降下來百分之二十,我們就能把-三順灘-的欠賬都還上。

    在明年安排财政預算的時候,應該優先安排-三順灘-新居民區的建設資金。

    我在這裡說的隻是個總的原則和設想,具體該怎麼辦,我們下去以後拿出一個實施方案,經過領導拍闆以後再具體落實。

    " 萬魯生急着跟汪清清約會,沒有心思再陪着洪鐘華讨論大事,聽了财政局長的話之後馬上表态:"好好好,就這樣辦,你們拿出一個實施方案來,在市長辦公會議上過一下,馬上實施。

    看看大家還有什麼事情沒有?" 這個會議是洪鐘華主持召開的,萬魯生居然急着要散會,這不能不讓洪鐘華懷疑萬魯生是不是有意搗亂。

    洪鐘華忍住氣對萬魯生說:"萬市長,是不是有什麼重要的事情?會議還有兩件事情要議一下,會不會影響你啊?" 洪鐘華臉上明顯流露出的不滿,讓萬魯生醒悟,自己過于情急了,連忙說:"我沒什麼重要事,我以為再沒什麼事情了。

    " 洪鐘華沒答理他,輕咳一聲繼續下一項議題:"下面再讨論一下征收停車年費的問題和公車改革的問題……" 2 銅州市五套班子在開聯席會議的時候,車轱辘得到了驚歎号傳過來的好消息,說他把交警隊的王隊長穿起來了,也把車轱辘的意思表達到了,人家聽說他是民政局的常務副局長,不要錢,要一塊墓地。

    現在人死了不能直接埋到地裡,要多加一道工序:燒。

    燒完以後再往地裡埋,據說這就是文明殡葬。

    不管文明不文明,燒不燒,反正還是要往地裡埋,銅州市巴掌大的一塊墓地就要三五萬塊,出不起這筆錢的就别想往地裡埋,直接到陵園的骨灰存放室裡買個位置封存起來,就像把死人裝在壁櫥裡。

    這樣便宜,三四千塊就能安家。

    中國人講究的就是入土為安,人死了燒也好不燒也罷,最終能夠入土就是最大的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