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關燈
小
中
大
先給奶崽灌了,自己再一飲而盡。
罐子已經很輕了,仲裁縫想了想,記起最後一位——玉堂娭毑。
這位老人總是坐在門前曬太陽,象一座門神。
老得莫辨男女,指甲長長的,用無齒的牙龈艱難地勾留着口水,皮膚象一件寬大的衣衫。
落在骨架上,架起的一條瘦腿,居然可以和下面那條腿同時踩着地。
任何人上前問話,她都聽不見,隻是漠然地望你一眼。
也許人們在很多地方,都看見過這種村寨所常有的活标志。
裁縫走到她正前面,她才感覺到身邊有了人,渾濁的眼簾裡閃耀一絲微弱的光。
她也明白什麼,牙龈勾一勾口水,指指裁縫,又慢慢地指指自己。
裁縫知道她的意思,先磕了個頭,再朝無牙的深深口腔裡灌下黑水。
所有的這些老人都面對東方而坐。
祖先是從那邊來的,他們要回到那邊去。
那邊,一片雲海,波濤凝結不動,被太陽光照射的一邊,雪白晶瑩,鑲嵌着陰暗的另一邊。
幾座山頭從雲海中探出頭來,好象太寂寞,互相打打招呼。
一隻金黃色的大蝴蝶從雲海中飄來,象一閃一閃的火花。
飄過永遠也飛不完的青山綠嶺,最後落在一頭黑牯牛的背上——似乎是世界上最大的一隻蝴蝶。
鸠尾寨的男人來了,還陸陸續續來了些婦女,兒童,狗。
聽說這邊的人要“過山”,遷往其他地方,想來撿點什麼有用的東西。
昨天已辦過賠禮酒席了,雙方交清人頭,又折刀為誓,永不報冤。
一座座木屋,已經燒毀,冒出淡淡的青煙,暴露出一些破瓦壇子或沒有鍋的竈台——貪婪的黑竈口,暴露出現在看來窄狹得難以叫人相信的屋基——人們原來活在這樣小的圈子裡嗎?頭纏白布的青壯男女們,臉黃得象一盞盞油燈,準備上路了,趕着牛,帶上犁耙,棉花,鍋盆,木鼓,錯錯落落,筐筐簍簍的。
一個鏽馬燈殼子,也咣咣地晃在牛屁股上。
作為儀式,他們在一座座新墳前磕了頭,抓起一把土包入衣襟,接着齊聲“嘿喲喂”——開始唱“簡”。
他們的祖先是姜涼,姜涼沒有府方生得早,府方沒有公牛生得早,公牛沒有優耐生得早,優耐沒有刑天生得早。
他們原來住在東海邊,子孫漸漸多了,家族漸漸大了,到處住滿了人,沒有曬席大一塊空地。
五家嫂共一個春房,六家姑共一擔水桶。
這怎麼活得下去呢?沒有曬席大一塊空地啊,于是大家帶上犁耙,在鳳凰的引導下,坐上了楓木船和楠木船。
奶奶離東方兮隊伍長, 公公離東方兮隊伍長。
走走又走走兮高山頭, 回頭看家鄉兮白雲後。
行行又行行兮天坳口, 奶奶和公公兮真難受。
擡頭望西方兮萬重山, 越走路越遠兮哪是頭? 男女們都認真地唱,或者說是賣力地喊。
聲聲不太整齊,很幹,很直,很尖厲,沒有顫音,一直喊得引頸塌腰,氣絕了才留一個向下的小小滑音,落下音來,再接下一句。
這種歌能使你聯想到山中險壁,林間大竹,還有毫無必要那樣粗重的門檻。
這種水土才會滲出這種聲音。
還加花,還加“嘿喲嘿”。
當然是一首明亮燦爛的歌,象他們的眼睛,象女人的耳環和赤腳,象赤腳邊笑眯眯的小花。
毫無對戰争和災害的記叙,一絲血腥氣也沒有。
一絲也沒有。
人影象一支牛幫,已經縮小成黑點,折入青青的山坳,向更深遠的山林裡去了。
但牛鈴聲和歌聲,還從綠色中淡淡地透出來。
山沖顯得靜了很多,嘩嘩流水聲顯得突然膨脹了。
溪邊有很多石頭,其中有幾塊比較特别,晶瑩,平整,光滑,是女人們搗衣用過的。
象幾面暗暗的鏡子,攝入萬相光影卻永遠不再吐露出來。
也許,當草木把這一片廢墟覆蓋之後,野物也會常來這裡嚎叫。
路經這裡的獵手或客商,會發現這個山坳和别處的沒有什麼不同,隻是溪邊那幾塊青石有點奇異,似有些來曆,藏着什麼秘密的。
丙崽不知從什麼地方冒出來了——他居然沒有死,而且頭上的膿瘡也褪了紅,結了殼。
他赤條條地坐在一條牆基上,用樹枝攬着半個瓦壇子裡的水,攬起了一道道旋轉的太陽光流。
他聽着遠方的歌,方位不準地拍了一下巴掌,用很輕很輕的聲音,咕哝着他從來不知道是什麼模樣的那個人: “爸爸。
” 他雖然瘦,肚臍眼倒足足有銅錢大,使旁邊幾個小娃崽很驚奇,很崇拜。
他們瞥一瞥那個偉大的肚臍,友好地送給他幾塊石頭,學着他的樣,拍拍巴掌,紛紛喊起來: “爸爸爸爸爸!” 一位婦女走過來,對另一位婦女說:“這個裝得湧水麼?”于是,把丙崽面前那半壇子旋轉的光流拿走了。
罐子已經很輕了,仲裁縫想了想,記起最後一位——玉堂娭毑。
這位老人總是坐在門前曬太陽,象一座門神。
老得莫辨男女,指甲長長的,用無齒的牙龈艱難地勾留着口水,皮膚象一件寬大的衣衫。
落在骨架上,架起的一條瘦腿,居然可以和下面那條腿同時踩着地。
任何人上前問話,她都聽不見,隻是漠然地望你一眼。
也許人們在很多地方,都看見過這種村寨所常有的活标志。
裁縫走到她正前面,她才感覺到身邊有了人,渾濁的眼簾裡閃耀一絲微弱的光。
她也明白什麼,牙龈勾一勾口水,指指裁縫,又慢慢地指指自己。
裁縫知道她的意思,先磕了個頭,再朝無牙的深深口腔裡灌下黑水。
所有的這些老人都面對東方而坐。
祖先是從那邊來的,他們要回到那邊去。
那邊,一片雲海,波濤凝結不動,被太陽光照射的一邊,雪白晶瑩,鑲嵌着陰暗的另一邊。
幾座山頭從雲海中探出頭來,好象太寂寞,互相打打招呼。
一隻金黃色的大蝴蝶從雲海中飄來,象一閃一閃的火花。
飄過永遠也飛不完的青山綠嶺,最後落在一頭黑牯牛的背上——似乎是世界上最大的一隻蝴蝶。
鸠尾寨的男人來了,還陸陸續續來了些婦女,兒童,狗。
聽說這邊的人要“過山”,遷往其他地方,想來撿點什麼有用的東西。
昨天已辦過賠禮酒席了,雙方交清人頭,又折刀為誓,永不報冤。
一座座木屋,已經燒毀,冒出淡淡的青煙,暴露出一些破瓦壇子或沒有鍋的竈台——貪婪的黑竈口,暴露出現在看來窄狹得難以叫人相信的屋基——人們原來活在這樣小的圈子裡嗎?頭纏白布的青壯男女們,臉黃得象一盞盞油燈,準備上路了,趕着牛,帶上犁耙,棉花,鍋盆,木鼓,錯錯落落,筐筐簍簍的。
一個鏽馬燈殼子,也咣咣地晃在牛屁股上。
作為儀式,他們在一座座新墳前磕了頭,抓起一把土包入衣襟,接着齊聲“嘿喲喂”——開始唱“簡”。
他們的祖先是姜涼,姜涼沒有府方生得早,府方沒有公牛生得早,公牛沒有優耐生得早,優耐沒有刑天生得早。
他們原來住在東海邊,子孫漸漸多了,家族漸漸大了,到處住滿了人,沒有曬席大一塊空地。
五家嫂共一個春房,六家姑共一擔水桶。
這怎麼活得下去呢?沒有曬席大一塊空地啊,于是大家帶上犁耙,在鳳凰的引導下,坐上了楓木船和楠木船。
奶奶離東方兮隊伍長, 公公離東方兮隊伍長。
走走又走走兮高山頭, 回頭看家鄉兮白雲後。
行行又行行兮天坳口, 奶奶和公公兮真難受。
擡頭望西方兮萬重山, 越走路越遠兮哪是頭? 男女們都認真地唱,或者說是賣力地喊。
聲聲不太整齊,很幹,很直,很尖厲,沒有顫音,一直喊得引頸塌腰,氣絕了才留一個向下的小小滑音,落下音來,再接下一句。
這種歌能使你聯想到山中險壁,林間大竹,還有毫無必要那樣粗重的門檻。
這種水土才會滲出這種聲音。
還加花,還加“嘿喲嘿”。
當然是一首明亮燦爛的歌,象他們的眼睛,象女人的耳環和赤腳,象赤腳邊笑眯眯的小花。
毫無對戰争和災害的記叙,一絲血腥氣也沒有。
一絲也沒有。
人影象一支牛幫,已經縮小成黑點,折入青青的山坳,向更深遠的山林裡去了。
但牛鈴聲和歌聲,還從綠色中淡淡地透出來。
山沖顯得靜了很多,嘩嘩流水聲顯得突然膨脹了。
溪邊有很多石頭,其中有幾塊比較特别,晶瑩,平整,光滑,是女人們搗衣用過的。
象幾面暗暗的鏡子,攝入萬相光影卻永遠不再吐露出來。
也許,當草木把這一片廢墟覆蓋之後,野物也會常來這裡嚎叫。
路經這裡的獵手或客商,會發現這個山坳和别處的沒有什麼不同,隻是溪邊那幾塊青石有點奇異,似有些來曆,藏着什麼秘密的。
丙崽不知從什麼地方冒出來了——他居然沒有死,而且頭上的膿瘡也褪了紅,結了殼。
他赤條條地坐在一條牆基上,用樹枝攬着半個瓦壇子裡的水,攬起了一道道旋轉的太陽光流。
他聽着遠方的歌,方位不準地拍了一下巴掌,用很輕很輕的聲音,咕哝着他從來不知道是什麼模樣的那個人: “爸爸。
” 他雖然瘦,肚臍眼倒足足有銅錢大,使旁邊幾個小娃崽很驚奇,很崇拜。
他們瞥一瞥那個偉大的肚臍,友好地送給他幾塊石頭,學着他的樣,拍拍巴掌,紛紛喊起來: “爸爸爸爸爸!” 一位婦女走過來,對另一位婦女說:“這個裝得湧水麼?”于是,把丙崽面前那半壇子旋轉的光流拿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