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那時候的未來就是現在

關燈
後來的事情?噢,我真的不想多說了。

    我們有多少後來呢?後來就是未來的意思吧,未來就是理想的意思吧?如果任主任的侄兒還活着,他再讓我們寫“我未來着我未來的未來”,我就連那些字也碼不出來了。

    因為,我的後來,不就是我的現在嗎,你都看到了,就是這樣的。

     我們班很多人沒有念到高中畢業就散了。

    也就是說,在第二年夏天到來之前,教室裡的學生已經稀稀羅羅了,教室裡冷冷清清的。

    宋小豆上課的時候,還是習慣用英文和中文重複一句話。

    她說,冷冷清清,正是這個季節奢侈的享受啊。

     她看起來老了十歲了,甚至更老。

    細密的皺紋像括号一樣,從她的眼角一絲絲地牽進了嘴角。

    她還是那麼昂着頭,但長長的辮子再沒有拖到她的右邊屁股上了。

    她保持着前一年英語節上的發式,從此沒有改變。

    她結了婚,丈夫就是我們從前的蔣校長,今天的教育局蔣局長。

    蔣局長應該比宋小豆年長30歲吧,他為她離了婚,還為她染了發,焗了油,黑黝黝的,看起來他年輕了十歲,他和她的差距就縮小了二十歲。

    宋小豆沒有擔任教務主任,是她主動拒絕的。

    每晚她都在計算機上敲打一部書稿,而且始終都沒有完成,有人說是一部小說,也有人說是一部回憶錄,誰知道呢?她敲打的時候從不回避丈夫,因為她是用英文敲打的,蔣局長看了等于沒看。

    清脆的鍵盤聲在安靜的蔣家響起來,把蔣家弄得更加安靜了。

     這些事情我都是聽别人說的。

    在金貴和陶陶的小街決鬥之後,我很快就離開泡中了。

    我覺得無聊,發膩,在學校呆上一個小時都成了疲憊的折磨,好像一把鈍刀在慢慢地割肉。

    有一天我逃課去了瓦罐寺,就是我說過的,南橋那頭那座小小的寺廟。

    寺廟的紅牆、黃瓦被綠樹林遮擋着,又被四周的高樓覆蓋着,真是隐蔽得不能再隐蔽了。

    伊娃曾經寫過,隐蔽的地方必有高人。

    我相信伊娃是對的,伊娃的長相、才華,就是上帝派到世上來發妙論的。

    對我來說,瓦罐寺就是隐蔽的地方,因為我從來沒有進去過。

     瓦罐寺其實要比我想像的大很多,山門很狹窄,進去了照樣寶殿三重,回廊四合。

    要不然,毛主席為什麼要說瓦罐裡頭有名堂呢?我去的時候是下午四點多,也可能是五點多,寺廟裡人很少,除了葡萄架下坐了幾個茶客,就是回廊裡有一些小販在賣仿古的小玩意。

    我聽到花木後邊有敲木魚的聲音,敲到得意處,敲了一遍又一遍,卻看不到和尚在哪裡。

    反正沒有事,我就胡亂地走走。

     西邊有一間廂房,也許就是廂房吧,我看見這個詞在課本裡邊出現過,就是側邊的房子,側室的意思吧?誰曉得呢。

    廂房的門口寫了兩個字,測字。

    這兩個字我明白,就是算命的意思了。

     我站在門口呆看着,廂房很長,長得就像是長長的地道,光線暗得人眼睛發痛。

    一個先生坐在藤椅上,正在給另一個先生測字。

    我看不清他們的樣子,卻聽得清他們的聲音。

    你在空空如也的劇場裡說過話嗎,你哪怕說的是悄悄話,也會像翅膀一樣飛遍每個角落呢。

    其實他們的談話已經接近尾聲了,測字先生正在作概括,就像蔣校長講話總要作總結。

    他說,合者,合也。

    合吧,好合就合。

     來測字的先生就問,真的好合?他的聲音我覺得很耳熟,但是不該有這麼多的不踏實。

     測字先生就說,嗯、嗯,好合、好合,當合就合。

     那我就合了? 合吧、合吧,合者合也。

     那人交了錢,就出來了。

     我側身讓了讓。

    他戴着墨鏡,卻遮不住他的儒雅、派頭,還有喜氣洋洋。

    我認出他,他就是我們的蔣校長和蔣局長。

    他倒是認不出我,不過認出我又會怎麼樣呢?認出了我,他也當做認不出,我跟他又有什麼關系呢?他和測字先生的問答很好耍,就像春節晚會上兩個人說相聲,我一直記憶到今天。

    當然他不是去說相聲的,他是為了一件事情去找一個答案的。

    後來我在别的城市裡看見迎娶新娘的車隊,車牌号上都貼着百年好合、百年好合,我哦了一聲,才曉得蔣局長是多麼認真和癡情啊。

     那天我也測了一個字。

    我把口袋裡的零花錢都摳了底,摳出一堆角票和硬币,堆在測字先生的桌子上。

    我說,老爺爺,我也要測一個字。

     測字先生穿着不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