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東京謎案

關燈
,仿若人間蒸發。

     “再給我找!”内田良平臉色陰沉,“生要見人,死要見屍!” 黑龍會動員了大半的人力,想盡各種方法展開調查和搜尋,仍然找不到絲毫線索,直到兩天後的那個清晨。

     當第一縷天光灑落人間的時候,在東京灣碼頭東北側的海面上,出現了詭異的一幕。

    一具具的屍體漂浮在海面上,被早潮的海浪一推一湧地送到岸邊,堆疊在外碼頭的石台下方。

    這一幕立刻引來了衆多圍觀者。

    有好事者仔細數過,屍體不多不少,正好十具。

     死了十個人,這絕對是一樁極其重大的刑事案件! 東京警視廳立即動員大批警力,由警視長親自率領,趕到碼頭,各大報社的記者們早已蜂擁而至,黑龍會的人也聞風而動。

    最終證實,這批屍體,正是黑龍會三天前派出去的那隊十人組浪人。

     屍體一具具地被打撈了起來,依次擺放在鋪開的白布上。

     經過海水的長時間浸泡,十具屍體都略顯浮腫,并且殘缺不全,完整些的隻是少了些許皮肉,恐怖些的幾乎隻剩下了半邊肉身,連森森白骨都露在外面,大概是沉在海水裡時,被魚蝦噬咬所緻。

     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這十具屍體中,有七具屍體的心窩處,皮肉是完好的。

    而這七具屍體的心窩正中,有一個一模一樣的傷口,一個絕對不是魚蝦所噬咬出來的傷口,一個顯而易見是因利器刺入而留下的傷口。

    這個傷口的形狀十分奇怪,既非長條狀,也非孔洞,而是一個規則的三角形。

     經過警視廳法醫的查驗,死者是死後被抛屍入海,正是心窩處這個三角形的傷口,穿心而入,奪走了這些浪人的生命! 在警察們忙着調查、記者們忙着采訪、黑龍會的人忙着義憤填膺之時,站在圍觀人群中的胡客,因為目睹了這些三角形的緻命傷口而心緒振蕩! 在黑龍會的這隊浪人消失的近三天時間裡,胡客不得不親自去調查了碼頭附近的房屋和民宅的外租情況。

    然後他假裝是迎接親友的人,每天守在東京灣碼頭上。

    他留意着每一處提供外租的房屋和民宅,盡可能地留意每一個出入其中的人。

    他相信禦捕門的捕者一定會在碼頭附近找地方住下,這樣既可以方便監視抵達碼頭的輪船,觀察船上是否有孫文本人,同時也能在準備動手時,獲得時間和空間上的便利。

     捕者也是人,是人就免不了吃喝拉撒。

    這些捕者一定會現身的,胡客心想,他們不可能一直待在住處而不外出活動。

    隻要這些捕者現身,依靠胡客的眼力,一定能夠辨認出來。

     但是在這三天的時間裡,出乎胡客的意料,他竟然沒有發現一個可疑的人。

     這一天一大早,胡客便來到了碼頭,正好碰上案發,于是看見了奪去這些浪人性命的三角形傷口。

     尋常的銳器傷不是條狀,就是孔洞形态,三角形的傷口卻十分少見。

     但胡客卻識得這樣的傷口。

     “锜刺。

    ”他在心中默念。

     第一時間竄入胡客腦海的“锜刺”,是一種古代兵刃的名稱。

     锜刺最早出現在春秋時期。

    《詩經·豳風·破斧》中有句:“既破我斧,又缺我锜。

    ”便已提及。

    這種兵刃的刃身呈筆直狀,帶有三棱刃口和三面血槽。

    這種獨特的造型,使得锜刺的殺傷性極為恐怖。

    一旦某人被锜刺刺中,三面血槽立即放血,且拔出後傷口呈三角形,使止血和愈合變得十分困難,所以被锜刺刺入皮下三寸者,無論傷在哪個部位,若不及時止血,短時間内就會因失血過多而斃命。

     但锜刺的缺點在于,它隻能刺,連砍和削這種簡單的功能都不具備,攻擊時的功能過于單一,對付尋常人很有效,但在與真正的高手對決時卻極為吃虧,所以這種兵刃在曆史上早已被淘汰。

    胡客知道在兵門之中,每個青者的兵刃幾乎都不一樣,但是沒有哪個青者使用锜刺這種兵刃,因為每一個青者都深刻地明白一個道理:使用锜刺,無異于自取滅亡。

     但眼前這些屍體的緻命傷,分明是锜刺所為,隻有锜刺,才能在人的身上留下如此罕見的三角形傷口。

     胡客有意無意地擡起頭,向四周打量。

     案發現場已經聚集了很多人,還有更多的人像蝗蟲一樣黑壓壓地聚攏過來。

    圍觀是人類的天性,不管是在哪個國家,尤其是當一件慘死十個人的大命案發生在身邊時。

     忽然間,胡客看見了一個人,一個戴黑色帽子的瘦削男人。

    這個男人原本站在圈子的最裡面,這時卻悄悄地擠出了人群,朝碼頭的西側移動,腳步穩中帶疾。

     這一陣腳步出賣了他。

     隻有練家子,才能擁有這樣的步伐。

     而他在所有人都圍攏看熱鬧時,卻逆着人流快步走開,這讓心思缜密的胡客,感覺到其中可能暗藏着蹊跷。

     瘦削男人走到西側的一幢雙層小樓前,回頭向四周望了一眼,然後一閃身進了小樓。

     短時間内,警視廳的人恐怕調查不出什麼線索。

    胡客果斷舍棄了案發現場,同樣逆着人流,朝那幢雙層小樓快步走去。

     兩天前,胡客曾來這幢雙層小樓問過,房東說,二樓上有四間房,已經全部租出去了,租客是個中國女人。

     小樓底層的入口處,設置了一個小房間,那是房東看守大門的地方,此刻卻沒人。

    想必房東也趕去碼頭上湊熱鬧了。

    無人阻攔,胡客輕松地進入了小樓。

     走完一截廊道,來到破舊的木質樓梯前,胡客停下了。

    這樣的樓梯,走上去是不可能不發出聲響的。

    正在他猶豫之時,二樓上傳來了對話聲,說的是漢話。

     “我早就說過,屍體不能抛入海裡,姓薛的娘們就是不聽。

    現在倒好,果真應了我的話。

    ” “薛娘子什麼時候回來?” “她帶人去查那幾夥人的行蹤,原本說好中午就回,不過現在不能等了。

    我這就去找他們,你一個人留在這兒,把緊了風。

    ” “隻盼這件事不要捅出什麼婁子才好。

    ” “早聽我的,放完血,拉到荒郊僻野一把火燒了,一了百了,又何必現在來瞎擔心?” 這句抱怨的話說完,就有嘎吱嘎吱的聲音響起,有人正踩着樓梯往下走。

     胡客急忙躲進入口處的小房間裡。

    片刻後,腳步聲臨近,一個穿灰色衣服、留有半根辮子的男人從小房間外快步經過,出了小樓,往東邊去了。

     等那男人走後,胡客再一次來到破舊的木樓梯前。

     聽剛才的那番對話,二樓上的這幫人,正是殺死黑龍會十人組浪人的兇手。

    這幫人來自中國,又有這等本事,即便不是禦捕門的捕者,也絕非善類。

    此時二樓上隻剩一個人留守,這是十分難得的機會。

    胡客雖然背傷未痊愈,但若論單個對決,他仍有十足的把握。

     為了搞清楚這裡面藏着什麼事,胡客取出了問天,藏在袖口裡,小心翼翼地邁腳踏上樓梯。

     嘎吱嘎吱,樓梯如往常那般呻吟起來。

     二樓上那個戴黑色帽子的瘦削男人已經聽見了。

    他問:“你怎麼又回來了?”當他看見轉角處出現的不是自己的同伴時,立刻緊張地從凳子上彈起,右手迅速地滑進衣擺下。

     胡客沒有給瘦削男人任何機會。

    他忽然間加快腳步,樓梯吱吱呀呀地狂響起來。

    當瘦削男人剛剛拔出一把鋒利的短刀時,問天已經鬼魅般割開了他的咽喉。

    在他有機會呼救之前,胡客已經箍住他的腦袋,狠厲地一扭!而在此時,身後木樓梯的吱呀聲,才剛好停止。

     留下噴湧一地的鮮血和死不瞑目的屍體,胡客走進了二樓的廊道,推開了四扇房門。

    前面三間房都是住人的卧室,并無什麼特别之處,最後一間房裡的景象,卻讓胡客駐足吃驚。

    

暗紮子的始祖

推開最後一扇門,撲面而來的,是陰暗的紅色。

    房間内的牆壁全都用紅紙包裹起來,連窗戶也被封死了。

    胡客聞到了刺鼻的血臭味,原來這些裹牆紙的紅色,是用真正的血塗染而成的。

    這種血的暗紅,令整個密閉的房間,充斥着一種讓人喘不過氣來的壓抑感。

     地上擺置了許多沒有點燃的燭台,拼接成一個完整的圓形,将一張圓面的桌子圈在其内。

    桌子用紅布罩住,紅布很長,下擺耷拉到了地上。

    桌上擺放着五大碗已經凝固的血,以及一個香爐。

    香爐裡插的不是香,而是一柄兵刃,确切地說,是一柄暗紅色的锜刺。

     房間裡的這些擺置,看起來像是某種神秘的祭祀儀式,而祭祀的對象,則是桌後牆壁上懸挂的一幅畫。

     胡客原本以為祭祀的肯定是某個人物,但當他跨過地上的燭台,卻發現畫上并非人像。

     畫上繪有幾根虬枝,枝上花朵盛開,粉色點點,乃是開得正豔的桃花,在虬枝下,一條溪流橫着淌過整幅畫卷。

    畫的内容隻有這些,其餘地方都是留白,沒有批注任何文字。

     盡管如此,胡客還是一眼就洞悉了這幅畫的含義。

     溪流、桃枝,畫上這兩樣簡單的東西,直指中國古代刺殺史上一個極為有名的人物——劉桃枝。

     劉桃枝,南北朝北齊人,被後世稱為“北齊第一禦用殺手”。

     劉桃枝出生于北魏分裂、天下大亂之時。

    據《北史》《太平廣記》等典籍記載,北魏末年,權臣高澄聽說有一位“目盲而妙察聲”的江湖術士,便找來這位江湖術士,想看看他的本領如何。

    這位江湖術士雖然是個瞎子,但擅長聽聲相命。

    他在聽見了一個人的說話聲後,當即斷定此人将來必定大富大貴,并用一句話來概括了此人的一生:“王侯将相,多死其手;譬如鷹犬,為人所使。

    ” 江湖術士口中的這個人,正是劉桃枝。

     誠如這位江湖術士所測,劉桃枝從起初一個小小的蒼頭奴,一步步地晉升,最終裂地封王,的确是大富大貴的命;他一生精于刺殺,且不說那些喪命其手的小人物,單是死在他手中的帝王将相,便有六位之多,“王侯将相,多死其手”,誠然如是;劉桃枝一生中先後侍奉過北齊的五位皇帝,而令人稱奇的是,在當時極度動蕩不安、人人勾心鬥角的環境裡,這五位皇帝,竟都将劉桃枝當作心腹并加以重用,正因為他“譬如鷹犬,為人所使”,所以無論哪位皇帝倒台,都無法影響他在宮廷中的地位。

     劉桃枝刺殺的手段也是别具一格,非常之奇特。

    史書上記載,劉桃枝刺殺時常采用“拉殺”。

    按照北方民間的說法,“拉殺”就是俗語中的“套白狼”,意即将繩索套在某人的脖子上,然後背着人跑,跑出一段路後,人便死了。

     這位曾刺殺北齊永安王高浚、上黨王高渙、趙郡王高睿、琅琊王高俨、鹹陽王斛律光的北齊第一禦用殺手,因其傳奇的禦用殺手生涯,被唐朝以後的暗紮子尊奉為始祖。

     現在一切都可以解釋了。

     這房間布置成這樣,很明顯是在祭祀劉桃枝,那麼租用這間房的人,必定就是暗紮子。

    剛才被胡客殺死的戴黑色帽子的男人,毫無疑問,便是這群暗紮子中的一員。

     胡客對暗紮子向來沒有好感。

    當初他曾遭到暗紮子連續一個多月的瘋狂追殺,并且在衡州府清泉縣的巡撫大院裡,被數十個暗紮子圍攻,緻使他身受重傷,最終被迫讓禦捕門擒獲。

     胡客原本是在查找禦捕門捕者的下落,想不到卻誤打誤撞闖進了暗紮子的巢穴。

    對于這群暗紮子為什麼不遠萬裡漂洋過海來到東京,胡客不想去理會。

    既然來錯了地兒,那就速速離開為好。

     然而當他走到房門口時,卻聽見了一陣熟悉的嘎吱嘎吱聲。

    樓梯方向忽然傳來大呼小叫,想必是樓梯口的屍體已被人發現,随即便有腳步聲朝房間迫近。

     不可能再從正門出去了。

     胡客當機立斷,撕開一塊紅紙,露出窗戶,一縷刺眼的陽光急急忙忙撲射進來。

    他胳膊肘一頂,将窗玻璃擊碎,随即返身躲入供桌底下。

    遮蓋供桌的紅布足夠長,垂落下來後,将胡客遮得嚴嚴實實。

     胡客剛躲好,便有五個人相繼沖入房間,其中就有那個留半根辮子的男人。

    辮子男沖到破碎的窗戶前,向外面張望,隻看到一條空蕩無人的巷子。

     “跑掉了!”辮子男絲毫沒意識到這是胡客聲東擊西的伎倆,他說這話的時候,眼睛望向五人中唯一的一個女人。

     這個女人就是薛娘子了。

    她的年紀在三十歲左右,渾身上下散發出一股冷媚之氣。

    “回來!”她厲聲喝道。

    兩個正準備下樓追擊的暗紮子打住了腳步。

    薛娘子說道:“從三皮的傷口看,此人出刀角度詭異,落刀又狠又準,絕不是普通貨色,你們就算追上了,也是去送死。

    ” “我離開不過片刻,會是誰下的手?”辮子男皺眉道,“會不會是那幾夥人幹的?” 薛娘子揣測說:“那幾夥人裡,既有南幫的同行,也有禦捕門的捕者,還有一些看不上眼的東西。

    盡管目标都是姓孫的,但彼此井水